收编伪粉丝:引领边缘消费流行



伪球迷的“伪”主要体现在:这部分人的关注重点不是各个球队的赛场表现,他们更加关注球队、球星的“边缘信息”,例如“C罗的肌肉、太太团的穿着、马拉多纳的西服”等。

 

收编伪粉丝:引领边缘消费流行

 

文/文武赵

 

“伪”是2010年很流行的词,有人曾经把它列为继2009年“被”之后又一个年度词汇。伪粉丝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粉丝群体。

相对于真正的粉丝群体而言,伪粉丝是一批卷入程度不高的受众:他们可能欣赏李宇春,但是不会花费时间去机场为她接机;他们可能喜欢听摇滚,但是不知道The Beatles是何方神圣;他们可能爱好钓鱼,但是很有可能连串钩的基本方法也不会。

 

伪粉丝的边缘人思维

伪粉丝本质上就是一种边缘人。边缘人的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心理学先驱勒温首先提出,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处于某个圈子的人已经或者试图进入另外一个陌生的圈子,会面临一个“切换的困境”,因为他的所属性是不稳定的,由此而来的心理落差会产生紧张感、失落感,他们需要被向往的圈子容纳和认同。从乡村到城市的农民工、从校园到企业的应届大学生、新入职的职员等都是典型的边缘人形态。

由于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体验式的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日益风行的大背景下,他们在很多领域只能是“浅尝辄止”式的卷入,这为“伪粉丝”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他们的思维应和着“重在参与”的消费暗语,他们游弋于粉丝与普通人之间,是从自己的熟悉领域触及业余领域的族群。与粉丝和非粉丝相比,伪粉丝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态度的倾向性与行为的非过度性。态度的倾向性表现在与普通人相比,他们对某种事物或者偶像呈现出一种喜好的正面态度,非过度性指的是与粉丝相比,他们的喜爱程度并不高,不会导致一种过分出格的行为表现。总之,他们注重成为粉丝过程的体验胜过成为粉丝本身。

就拿足球来说,本次南非世界杯中,人们关注世界杯的角度开始多元化。过去,人们关注的核心在于足球竞技本身,但现在,更多的“非专业”的伪球迷开始加入世界杯的观看阵营。伪球迷主要是那些平时几乎不看球,对足球相关知识也不甚精通,只在世界杯期间看球的人,他们不会像真球迷一样将足球列为生活的一部分。

伪球迷的“伪”主要体现在:这部分人的关注重点不是各个球队的赛场表现,他们更加关注球队、球星的“边缘信息”,例如“C罗的肌肉、太太团的穿着、马拉多纳的西服”等信息,这些花边新闻更是伪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在南非世界杯期间,对全国8个城市共1251名14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竟有53.6%的受访者坦承自己是伪球迷。甚至有人评论说,这届世界杯可能有人不知道冠军是谁,但是他肯定知道有一只章鱼叫保罗。

 

“里应外合”收编伪粉丝

以往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将消费者区分为粉丝(固定消费者)与非粉丝(潜在消费者),然而一般情况下,非粉丝不会一蹴而就地转化为粉丝。两者之间一定存在一个过渡式群体:伪粉丝。这个群体更应该得到企业营销者的关注。

收编伪粉丝在动力选择上可以采用一种里应外合式的驱动模式:在消费者内部,通过组建参照群体,利用专业粉丝等意见领袖的号召力推动伪粉丝的粉丝化;在消费者的外部,通过优化品牌体验,用品牌的吸引力拉动非粉丝的尝试性消费。

 

品牌的拉力

对非粉丝而言,提升品牌的吸引力是拉动其实现尝试性购买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吸引力一般包含两个过程。

1.标签化品牌,引导生活方式营销

 收编伪粉丝:引领边缘消费流行
标签化的品牌具有符号上的象征意义,它已经是一种标榜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当下服饰、汽车等消费品品牌的诉求逻辑。

现代社会形成的消费文化是,人们用消费来界定他人的群体归属。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马克斯·韦伯是最早研究生活方式理论的学者,他把生活方式看做辨别社会阶层的重要参数。他指出,地位较低的社会阶层总会把地位较高阶层的生活方式作为自己效仿的对象。

巧妙运用符号营销是将品牌标签化的一个常用策略。简单来讲,品牌通过有效捆绑标志性的文化元素符号,实现与该文化的有效关联,从而成为这种文化、该族群的标签,这需要品牌经常性地参与这种文化。比如东风日产的天籁汽车,由于其目标人群是社会中的精英人群,结合品牌定位,天籁决定长期举办音乐会。汽车与音乐的捆绑,不仅提升了天籁品牌的品位,而且成为社会精英生活方式的重要符号。可想而知,那些向往这种生活方式的人,就会理所当然地把天籁汽车列为其购买的范围。

2.优化品牌体验,促进尝试性购买

对于很多非粉丝而言,接触品牌是体验的第一步,因此管理品牌体验的接触点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这些接触点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点,主要包括品牌的主张和广告传播、产品的制作工艺、品牌的服务以及产品价格等。

企业可以在官网建立产品的虚拟体验社区,这样便于非粉丝对品牌的初步体验;对于很多如化妆品之类的消耗性产品,企业可以采用推出试用装或者打折促销等手段促进非粉丝群体的体验;而对家电这样的耐用品,企业可以采取一周内无条件退货等灵活方式促进非粉丝的尝试性购买。

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建立品牌的体验馆,进一步拉动消费者的品牌体验。比如大众汽车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建立的透明工厂。前来参观这个工厂的人通常可分为一般参观者、潜在的用户、购车用户等三类人,前两类人就属于非粉丝。大众为他们安排了座谈区、车辆个性化选择区、轿车生产参观区、汽车虚幻娱乐区以及宾馆式管理的就餐区,让他们可以通过轻松、娱乐和新奇的方式了解大众汽车的先进技术和企业文化,并且在客户服务大楼的大厅,建立了名为“全球幻想”的体验区域,它直径12米,矗立在活动区域的入口大厅,它的内部设有多媒体平台,顾客通过大屏幕的放映机和互动终端可以了解全球艺术、文化、商业和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国际媒体的头版头条和全球股市咨询。用户可以模拟驾驶辉腾汽车进入一个由7台电脑产生的虚幻世界,让你体验虚拟驾驶辉腾轿车,享受驾驶这一独特模拟汽车的特殊乐趣。

 

消费者推力

由于伪粉丝已经对品牌产生了一定的好感度,因此外部的品牌拉力已经不再是驱动伪粉丝行为的主要动力,而消费者内部的群体推动力则更加重要。品牌只有在群体内部得到策应,才能借助群体压力对非粉丝施加持续的影响。

1.让粉丝去影响伪粉丝

如果你仔细研究本次世界杯的球迷群体就会发现,不管是三五成群,还是临时组成的大聚会,必然有相对专业的球迷在其中。是他们把很多伪球迷聚集在一起,并成为这个小群体中的意见领袖。意见领袖的外延很丰富,他是某个品牌的忠实粉丝,也可以是某个事物的“控”。

就拿球鞋来说,这个领域有很多发烧友。虽然他们的数量并不多,但影响力却不可小觑。尤其随着WEB2.0的兴起,博客、微博等媒体让这些球鞋发烧友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很多普通的消费者通常也喜欢逛他们的博客获得最新的产品信息。各大运动鞋品牌也十分乐意去“收买”这些发烧友。一般是采用付费评论的形式,让这些发烧友在博客上发表新产品信息或者评测等文章,去影响品牌的其他粉丝和伪粉丝。例如,知名的跑鞋品牌新百伦在推出新款的574 Clips的产品时,并没有计划通过这款鞋赢利,而仅是利用这些球鞋发烧友去制造话题。新百伦表示:“那些运动鞋专营店的店主们每天都在 Twitter上为这款鞋灌水,而这个产品卖得也着实火爆,每分钟能卖好几双。帖子回复率直线飙升,品牌的信息在网络上铺天盖地。”

此外,为了维系与这些粉丝的关系,保持他们的热情,品牌也会时不时推出限量版的产品。拥有一个品牌的限量版产品,是很多忠实粉丝引以为豪并乐于向其他人分享的事情。

2.主动组建参照群体

如果你有买衣服的经验,你肯定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话:“这件衣服太土了,像是给那些扭秧歌的老太太穿的”、“你挑的这件衣服,看上去真有明星范儿”。人们在购物时用来作为参考标准的某个人或某些群体,称之为参照群体,一般分为正相关群体和负相关群体。简单来讲,正相关群体就是人们认同、向往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希望成为该群体的一员,比如富豪群体、明星粉丝团、校友会等都属于正相关群体;负相关群体则是人们回避的群体。

值得关注的是,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其联想到的参照群体往往具有模糊性和非指向性,参照群体可以是社会众多群体中的任意一种。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参照群体可以是成功的商务人士,也可以是穷困潦倒的贫民。因此企业主动组建参照群体就显得十分必要,毕竟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消费者的联想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参照群体的组建可以有两种策略:第一是俱乐部模式,第二是概念群体模式。

俱乐部模式就是企业自己组织品牌使用者的俱乐部。因为俱乐部具有官方性质,这样一来消费者对品牌使用者形象的联想就找到了“名正言顺”的参照群体,二来俱乐部有相应的章程和规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企业可以制定规则控制俱乐部成员的结构组成。

比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VIP高尔夫俱乐部会制定一系列的规则限定成员结构,根据用户每月通信消费来设定门槛,然后通过专门的客户服务人员核实用户的基础资料。此外,它还通过会员章程、入会准则、会员权利和义务等来维护俱乐部的正常运转。使用广告、公关等营销传播手段,提升俱乐部的形象。因此当消费者联想到全球通的使用者形象,脑中浮现的大都是那些衣着考究的成功人士。

如果说会员俱乐部的形式一般仅限于高端化、个性化、小众化的品牌,那么对于相对大众化的消费品牌来说,还有另外一种企业组建参照群体的形式,也就是打造概念群体。如长安奔奔汽车的“奔奔族”、动感地带的“MZONE人”以及中粮悦活倡导的“乐活族”等。这种概念群体与俱乐部形式相比,成本较低,并且可以更有效地融入广告宣传之中,迅速得到传播,但是组织性很松散,企业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

从非粉丝到伪粉丝再到粉丝的转化过程,也是一个品牌建设和品牌传播的过程。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充分洞察伪粉丝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才能聚合越来越多的忠实粉丝,实现品牌的长久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80352.html

更多阅读

街拍:北京时尚美女流行红裙子!组图

图、文/@原生泰有部老片子,片名叫《街上流行红裙子》,这部电影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该影片第一次直接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是继《庐山恋》之后又一部引领时尚的作品。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外面的

中国消费者研究:品牌溢价消费行为

  中国消费者研究:品牌溢价消费行为  为什么人们原因花高价买同样功能的名牌?每次溢价消费行为都有一个理由。创业者必须用一句话找到这个根本理由,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  品牌经理要想紧跟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

基层反映:儿童过度消费现象亟待引起重视

近年来,“穷啥不能穷孩子”的流行理念为广大家长所追捧,这种思想在东胜区尤为普遍,家长们千方百计满足孩子们的各种要求,一套童装数百元、一部手机数千元、一次出国游玩数万元,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生活的优越性在孩子身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

IBM:引领客户价值创造

     IBM曾经几乎是计算机的代名词。今天,IBM正在将智能计算知识,应用到其他方面的挑战中,例如:药学工程、金融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敏捷、大数据、移动、云计算等概念正在彻底颠覆着IT行业的传统定义。  IBM引领客户价值创造,即帮

声明:《收编伪粉丝:引领边缘消费流行》为网友哥是痴情范儿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