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赚钱是一种本事吗?
不管你们相信不相信,有一个事实:有的老板不会管理,有的人有钱但并没有真本事。
几个月前,我善意地扫了一个老板兴。他是酒店老板。我对他说:“你现在的经营肯定每个月亏了不少,但你还心存侥幸,以为后面就会盈利。”他说是。我告诉他:“你不会管酒店。后面捞不回来,经营的时间越长亏得越多,还是越快撤了。”他又撑了几个月,撑不下去,走了。
上个月与另一位酒店老板交谈。他精神焕发,信心十足。我知道,再过两个月,他就会发愁了。他说他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发迹的。八十年代初,他二十岁时就赚了四百多万。现在闽南算很有名气的一位老总,当年向银行借点钱,是他作的担保。他说人家现在做得很好,但是这一二十年来,他事业做得不太理想。他当时是靠倒卖倒卖起家的,运气很好,此后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说你赚四百多万,喝酒唱歌可能花掉一百多万吧?他笑了,没有否认。他赚了第一桶金,一直在努力想再多赚一些。
这样的老板不少。更多的人再也没有东山再起。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利用第一桶金赚了第二桶金,创业创得比较成功,利用这些积累,把事业进一步做大,在当地,有的在省内外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名气。他们积累了资金,也积累了经营管理的经验,不断碰到难题,也在不断地解决难题。这样的老板,他们与前面说的老板,一谈就能看出区别。这些人成为中国创业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这些人很不容易。可以分成几种类-爱华网-型:第一种,是改革开放初期发财,后来继续创业撑到现在撑住还算不错的;第二类,是靠打工积累下来的资金和能力,继续在帮人家搞管理,不是老板但在起着老板作用的那些管理者;第三类是有些“海归”,从海外带回来资本,包括专业知识、经验和一定的资金,在国内投资,或自己创业,或高级打工还没有休息、没有失去信心;第四类是有一些年轻人,在新兴产业以少胜多闯了一阵有明显收获,以不同于上一辈人的方式和风格体验着经营的甘苦。
还有一类是,在“冷门”中受益的。这个时代机会无数,二三十年前,有些人靠胆量和运气致富,如今有的人靠知识、智慧和运气照样能发家。他们创业的思路、项目是众人没有想到的。他们以小见大,玩出了新花样、大花样,好像不太费劲地掘到了第一桶金、第二桶金。
会用第二桶金到会用第三桶之间有个大坎。只有少数人能迈过去。有这样几个标志:
一是懂跨越。他们能明晰地看出公司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对公司的升级、扩张、转型时机的把握心中有谱,能利用以往积累的平台实现经营新的跨越。就是说,再往前跨,他能看到机会,有把握率领公司继续在健康有效的新轨道上运行。不是新创业,也能看到创业的又一村。
二是不花心。事业有成仍然不失专注。钱不乱花,精力、时间不乱花。也有些老板半途而废,堕落了;有些老板这也想做那也想做,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老板失了热情,放弃创业;有的老板有了财以后想有名,开始了与出名有关的追求。
三是爱文化。把钱用在他认为更为关键的地方:与文化相关的事业。舍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大自身文化修养的投入,也能量力而行地支持社会文化事业。他们在长期创业体验中,有了新的人生感悟。把管理与文化融在一起。有文化底蕴的老板,创业、经营能达到深层的体验。
四是会交班。要退下来时,无论是接力棒交给家庭的人或其他人,能选得准,交得好,以保证自己经营的事业能够顺利延续下去,让自己的财富继续增值。有的大富豪在这一关留下了遗憾,许多企业家过不好这一关。
五是种福田。资助贫困,关心环保,爱护大自然,多做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播种人生福田。真心善意,不图回报。心真了,意善了,真的不图回报了,人的面貌就会不一样。这是能看出来的。有的老板,一看就能看出来,他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
能用好第三桶金的老板,他有新的视野、新的境界。这不光看你的地位、你的钞票、你的名与钱的影响力。评上的、捧上的,有的都不能算,即使排上富豪榜,他们的事业、资产的前途还很难说。而有的,现在虽然不是大富,但好的前景已经明了,他已经排在了会用第三桶金这个行列。我们这是以自己的视角在排列,也许是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