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丰:中国应该借鉴日本警惕大企业病



□ 蒋丰 

一向质量可靠的丰田汽车最近却爆发了全球性的“召回事件”,“品质神话”引发公众怀疑,甚至有人认为丰田将成为实体经济方面的“雷曼兄弟”。笔者认为,雷曼兄弟的破产源于金融业的贪婪,而丰田则出于管理上的“大企业病”现象,只把一些生产技术移植到海外企业中,却没有把相应的管理方法也灌输进去。丰田尚且如此,还在追赶工业化的中国制造业企业更应警惕“大企业病”问题,否则实现制造业升级、进军海外将更加艰难。

 蒋丰:中国应该借鉴日本警惕大企业病
长期以来,丰田一直位居世界汽车业前列,“老大”概念很重。而在向海外扩展时,这种“老大”思想也一以贯之,过于自满。企业一大,危机感就大大缺少,导致企业对海外企业、零配件合作企业的管理不足;同时,技术出口始终占据丰田产品国际化的优先地位,而忽视了产品与技术实现衔接过程中的人的因素。其实,丰田并不乏成功管理经验,然而为了适应汽车产业全球化,只是偏重海外扩建产能,并没有把管理经验有效灌输给海外企业,结果质量问题出现后,所有丰田海外企业都比其国内企业反应慢。此外,丰田在全球规模庞大,跨地域特征使企业家无法亲历亲为,只通过上传下达很难执行领导者的意愿,企业自然动作迟缓。

可以说,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获得欢迎,“质量上乘”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正是日本的日立、松下、索尼等著名企业走向世界的成功经验。同样,中国企业要成功走向海外,也得在品牌质量与市场信誉方面打败其他国家的企业,这就需要创品牌,走高端路线,实现产业升级。不过,中国制造过去整体质量声誉较低,结果丧失了不少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的机会。拿衬衫来说,中国产品完全按照日本企业的生产标准、技术参数制作,丝毫不差于日本产品,但就因为不少日本人一提到“中国制造”就摇头,只能按大路价销售,不少中国企业失去了制造高端产品的资格。对中国企业而言,质量问题往往不是因为技术有缺陷,而是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缺乏责任心、危机感,在产品上倾注心血太少。

这种情况并非只存在于印象不佳的小企业,不少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也同样堪忧。其实,与日本相比,中国培养“大企业病”的土壤更肥沃。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不少国有企业容易受政府影响,管理层往往与行政部门关系密切,企业决策时多从社会影响方面考虑。不少国内大企业,其实只能算国际上的中小公司,刚刚迈上国际舞台,却已经患了过度扩张、疏于管理的“大企业病”,而日本企业是在全球范围内做大后才得了“大企业病”。这样,很容易想象中国企业“带病”实现产业升级,“带病”进军海外会遇到多少难题。

日本企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所经历过的问题都值得中国企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升级过程中认真学习。因此,丰田的召回事件在启示:在以“世界工厂”身份走向世界时,中国企业更应该回避“大企业病”对“中国制造”的伤害;否则,忽视质量的“中国制造”将难以转变为“中国创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6802.html

更多阅读

黑龙江:中国曾经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_光明人家

中国曾经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黑龙江 --流域面积184.3万km2,大于长江的180万km2整理:2014-05-26 黑龙江与长江、黄河并称为中国三大水系,它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若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则总长度5498公里。其流

四代重歼:中国方略之日本篇

在世界的东方,有两个国家曾经先后主导东亚,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就是日本。可以这么说,亚洲第一的宝座只有一个,不是中国就是日本(嘿嘿,个人当然很倾向中国)。如果说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必须要超越的对手是美国的话,日

《歼十出击》:中国花钱最多的大制作电影在这呢

《歼十出击》:中国花钱最多的电影司马平邦邀我去看了后期尚未制作完毕电影《歼十出击》,这是我第一次看没制作完的电影。电影相当酷,看完后,又听了听制片方介绍,很有点意思,在博客上介绍介绍。一、这大概是中国有史以来花钱最多的电影

大企业病 解决方案 职业经理人创业败局录: 死于大企业病

中国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了职业经理人一职业阶层,职业经理人创业一成为这个阶层这个时代关注较多的话题,有已成为公众人物的大圈子里职业经理人创业,也有默默无闻在某一领域低调创业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大与小都行走在充满挑战的

声明:《蒋丰:中国应该借鉴日本警惕大企业病》为网友简遇而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