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无穷者 潜虽伏矣 以游无穷



自2005年“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诞生以来,该奖项的评选历经了五载春秋,见证了中国商界的风起云涌 从2005年的“增长·变革·领导力”,到2006年的“领导力·艺术”、2007年的“领导力·融”、2008年的“领导力·韧”,再到2009年的“领导力·潜”,历届“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的主题都折射了当年中国商界的风云变幻、众之所望,不仅为中国商业领袖树立了业界标杆,更建立起一座与全球企业经营者交流的平台,展示中国杰出商业领袖的风采。

五年中,共有22位中国商界的杰出领袖获得表彰。

沿承历届评选严谨、公正的评选规则,今年的提名候选人在接受由芝加哥商学院和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咨询和领导力开发公司DDI牵头组成的评审团进行的一对一访谈和数据分析后,将评估产生最终的奖项得主 获奖结果将于今年10月29日晚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庆典现场揭晓。

领导力是中国商业领袖奖的永恒主题,而在2009年,关于领导力的年度关键词是“潜”。

在一般的意义上,“潜”总是和“沉”、“伏”、“藏”联系在一起。我们由此要问的是:企业家因何而潜?

其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的自身调整,使得企业家不能不与高歌猛进的狂飙式增长说再见,而要冷静下来,自省反观,自然会沉潜一点。

 以游无穷者 潜虽伏矣 以游无穷

其二,正如200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发布的调研结果所显示的那样,2008年以来,中国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下滑,加上社会中“仇富”情绪的强化,企业家心理压力普遍增大,于是,躲避、低调、移民一类的姿态日益增加。2008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自己“压力很大”的占34.3%,认为“压力较大”的占55.4%,认为“压力较小”或“没有压力”的占10.3%,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比2007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其三,在一些产业和一些地方,“国进(Entry)民退(Exit)”的重组频频发生,国有资本的主导性地位和民营资本的附属性特性,愈益彰显。这也导致民营企业家不得不选择“潜行”。

无论是以上哪一种解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悲观主义情调。

“潜”的内涵,只能如此吗?非也。

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潜”并不是一种消极的、畏缩的、负面的价值。甲骨文中的“潜”,从字形看,如日入水,日在人下(夫,指的是地里干活的成人)。发祥在水边的我们的先民,把日落视为“潜”。而日落只是暂时的,太阳明天依旧升起,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潜”,不是“动”的消失,而是一种隐性的“动”。古文中所谓“没水以涉”,“潜涵,沉也,又游也”,“潜行水中,亦曰游”,都表达了“潜中有动”这一面的价值。

《中庸》有言,“《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大意是,潜藏虽然很深,但也会很明显的,所以君子自我反省没有愧疚,没有恶念存于心志。君子的德行之所以高于一般人,大概就是在这些不被人看见的地方吧。“潜”,不是“无”,只是和平时不同、且不容易被外界注意罢了。

从这些角度理解和看待“潜”,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战略调整。“潜龙勿用”,在阴阳交替的变局中,重要的是做好防御,保存自我,为新的发展和飞跃积蓄力量。

“潜”,也是一种排除干扰、作别喧嚣的聚焦状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潜”,还是一种更有效的企业文化的培育与浸润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是向下的,向下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潜”是深入的,深入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无论是外部的市场机会还是内部的文化症结。

桑巴特(Sombart)在他的名著《现代资本主义》中指出,“对于那些能成为企业家的人而言,在本质上必须有一点要求,必有一点东西使其离开火炉边席上的舒适安逸去遭遇磨难,必有强健的筋骨,强健的脑筋。”

当火炉边的热潮消散,当经济退潮时,我们很容易看到无所遮蔽的裸泳者,却不容易看到那些潜心向前的潜泳者。我们以为他们都消逝了,沉默了,而事实是,他们可能正在离彼岸不远的地方。

再浩瀚的海,前边都有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7910.html

更多阅读

忠臣?佞臣?贰臣?——给向问天再卸妆 给向问天卸妆

事君与交友,忠义为本。其无此德者,虽生犹死。 ——【明】 李贽一《精选雅笑》中,收录了一则《割股》的好玩故事,“有父病延医者,医曰:‘病已无救,除非君孝心感格,割股可望愈耳。’子曰:‘这却不难。’遂抽刀以出,逢一人卧于门,因以刀刲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封来自两千年前的奏折,读来荡气回肠,特别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更是

“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的来历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甘延寿,字君况,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庆阳县)人,青年时期入选羽林军,担任建章宫守卫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技能。十二斤重的飞石,用弩机才发出二百步,甘延寿徒手就可以投到二百步开外。一次拨距比赛,他竟然跳过了羽林中的亭楼,由此,被提拔为羽林郎。不

声明:《以游无穷者 潜虽伏矣 以游无穷》为网友怀里味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