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企业 中国企业如何做公益营销?



就在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忽悠”全球富豪大捐款之际,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把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白酒品牌最高奖95周年”拍卖会上所拍得的3076万元收入,全部纳入并成立“汾酒集团公益慈善基金会”,用于抚危济贫、捐资助学等公益慈善事业。这将是中国烟酒行业第一家。

日前,我应邀出席 “汾酒集团品牌建设和社会责任座谈会”,就汾酒品牌建设、公益基金会运营等问题进行交流。

 中国公益企业 中国企业如何做公益营销?

汾酒作为中国白酒的杰出代表,乃“最早国酒,国之瑰宝”,但近些年因种种原因沉寂了。这次汾酒借助世博会战略契机高调拍卖、正本清源,大额度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并进行系列的品牌传播,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说实话,我比较看好汾酒的未来。只要思想解放、战略明晰、模式创新、坚持不懈,汾酒一定可以实现“王者归来”的宏图。所以,对汾酒而言,公益慈善的一小步,却是品牌超越的一大步。

无容置疑,公益慈善正在成为逐渐觉醒的中国企业的潮流和必修课。但是,目前中国的公益慈善环境和制度还不成熟,公益心态也比较复杂。很多企业在认知、路径和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误区。那么,中国企业到底该如何做公益和慈善?

我认为,应把握六化。

首先就是战略职能鲜明化。为什么巴菲特的全球“劝捐令”在中国不灵了,因为中国企业和富豪有太多的难言之隐。所以,最大的慈善就是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为员工、为合作伙伴、为社会合理合法创造价值。否则,慈善就是无根之木。如果这个前提存在,对目前中国绝大多说的企业来说,要做公益,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品牌建设,“主观上为自己,客观上为别人”。这一点要旗帜鲜明、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千万不要遮遮掩掩、左右为难、欲言又止,那样就太累了。这也是中国特色。

二是主题化。公益和慈善的范畴非常广泛,企业要有旗帜鲜明的主题,明确基金会到底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大而全反倒没有针对性。对比国内外成功公益事业都有鲜明的主题。宝洁把公益目标锁定在“0—13岁的儿童”,十几年一直在做宝洁希望小学;百事在中国主要做的就是母亲水窖工程和沙漠土豆工程。

所以我建议汾酒集团要“上天入地”,“上天”就是做一个高规格的“中华文化杰出成就基金”,发现、表彰和推动那些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爱华网-,这也和汾酒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牌基因一致。“入地”就是做一个“名酒打假基金”,为所有名酒开放,既有行业包容性,又与消费者息息相关。

三是系统化。不单单是企业一家做基金会,还要带动合作伙伴、员工、渠道商、供应商一起做慈善,做成公益产业链,这样更有意义,非公募基金才能越做越大。这方面宝洁的做法值得借鉴,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把“救助模式”做成“救助—发展模式”。

四是透明化。如何保持透明化,打消社会顾虑和质疑,对于非公募基金会也一样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甚至会影响企业自身品牌的诚信度。所以建议汾酒集团建立一个独立aihuau.com网站,所有活动和财务数据公开。

五是持续化。做公益营销,最忌讳虎头蛇尾,或者频繁换主题,一定要保持持续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显示,一个主题至少可以做五年以上,就算是阶段性活动也没有低于两年的,比如,“奥运联想千县行”活动,光做这个活动就做了两年。

六是传播化。做公益,一定不要忌讳传播,就算是作秀,也要带动大家都秀起来,这样中国的公益慈善氛围就会前进一大步。如果还能为品牌和销售服务,何乐而不为呢?四季沐歌太阳能与团中央联合开展的“阳光创业行动”,就实现了多方共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118.html

更多阅读

旅游如何做网络营销? 旅游网络营销案例

熊大寻/文熊大寻策划机构网址:http://www.xiongdaxun.com/旅游景区和城市如何做网络营销呢?做网络营销要搞懂几个常识:一是明白营销的方式有哪此;二是了解网络传播渠道的优劣,三是盯住目标客户群,网络营销是保证信息精确到达目标受众群体

深圳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如何做内销,转厂内销 来料加工贸易

深圳来料加工贸易企业如何做内销,转厂内销?怎样通过深圳坪山保税区完成转厂贸易,内销,转厂采购?转厂都是跟加工贸易企业(外资企业)有关的。因为加工贸易企业属于海关监管企业,使用手册报关,原材料需要进口的,生产的产品也需要出口,这样才能核销

网络营销的优质服务 农业服务企业 如何展开网络营销?

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10亿,而且活跃度非常高。2013年度网购市场也已超过1.08亿元人民币。”互联网的神话正在演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电商企业和若干行业的企业已经通过网络成为业界翘楚,可作为传

企业如何做网络营销 茶企营销,“懂茶”才是罪过

因一篇对“观音红”的创新之举持否定观点的文章在茶界传播,这本是百家争鸣的平常事,没想却引来某“铁观音”茶企业的指责,对方的理由是“你不懂茶,却去写茶,更不懂铁观音厂家推出观音红的思路”。对此使笔者想起此前与《茶世界》编辑陈

声明:《中国公益企业 中国企业如何做公益营销?》为网友你不可原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