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基因论 别拿基因论文化



  经常有在中国企业工作的外国朋友向我抱怨,为什么公司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组织同事们一起吃午餐?为什么会占用周末时间组织集体活动?如果不去,同事们会很失望,上司也觉得“没面子”。好像中国同事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觉得可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但是在欧美国家,大家一般会买个三明治做在桌前吃完赶紧工作,或者边吃边工作。即使有聚餐,你不参加,也不用担心大家觉得你不“合群”。

  最多也最容易被接受的解释就是,这是中国人的特点,中国人喜欢集体活动,不愿意“耍单”,别人都参加,我就参加,绝不搞特殊,搞了特殊,以后在这个单位还怎么混啊。

  这个解释不成立。如果是中国人的特点,那么只要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应该有这种现象。且不说旅居国外的国人,就说在国内给外国公司打工的,一般也都是匆匆吃完中饭,赶紧投入工作,集体活动也不是“工作任务”。

  把社会现象归结为“文化”问题的理论在报纸杂志、畅销书里经常见到。更有甚者把解释不清楚的现象简单的归咎于国人的道德。《丑陋的中国人》就全盘否定中国的环境和文化,认为把“中国人”变成另一个种族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文化,传统或习惯不是由肤色差异等先天基因决定的,而是与当地的管理技术,生产能力,环境和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为什么注重关系?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契约或允诺的约束是社会有效运作的重要一环。在法律制度健全和监管所需费用不高的情况下,成文的合约是成本较低的做法。但是在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备或监管困难的时候,非正式的奖惩制度就是约束契约的主要方法。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跟有信用的人用简单口头的契约,可以大大的降低交易费用;把违反契约的人剔出关系网,成本远比告上法庭要低,是更有效的惩罚做法。当然,要知道谁有信用,必须要互相认识。而要奖惩有效,信息必须流通。所以中国人的关系网络不仅仅要大,还要经常交换信息,沟通感情。

 文化基因论 别拿基因论文化
  不能以白纸黑字限定的行为,不能量化的生产,都比较依赖关系维系,比如难以短期内量化利润目标的事业单位,没有单一衡量标准的创造性企业和大部分管理类的白领工作。在这些职业谋生的人,别管是那国人,是什么血统,都注重关系。比如那些愿意花二三十万美元去读MBA的人,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和建立关系网络。

  中国人为什么不排队?

  另外一个困扰我的“老外”朋友们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不爱排队?有很多时候其实排队比不排队还要快,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喜欢抢?开车也抢,走路也抢。

  这也是一个容易用中国人的习惯就轻易解释的问题。同理,排队不排队和是哪国人没有直接关系。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对于路人甲和乙来说,无论甲怎么做,乙的最好选择都是不排队,反之亦然。可见,每个人都不排队才是个人的最佳选择。虽然互相合作对大家都有利,但在缺乏约束机制的情况下,合作难以实现。同是欧洲人,英国人会排队,但要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法国人排队却没那么容易。所以要建立约束机制,强制合作,在经济学中,这个约束机制叫社会资本的累积,人文科学中为文化教育,宗教或社会道德规范。

  社会道德规范和传统价值观念可以起到“强制”合作的作用。比如士兵奔赴战场,以博弈论理论分析,每个士兵都撤退是对个人的最优选择,但要真是这样,这个仗也别打了。正是因为植根于军人心中的为国而战的价值观念让他们一往无前。

  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是漫长的过程,起先,一定是大众开始去模仿一个小群体的行为准则。为什么大众会去模仿?是因为有一小部分精英克服了“囚徒困境”,在他们之间建立了有效的系统,从而获取到很大的利益。当其他人也想参加这个群体,以分享利益,便开始模仿这种行为,或者“高尚品德”。比如中国古代的士人精神。春秋战国时期,士的身份已不再世袭,那些通过刻苦读书,拥有一定才干的人,都可以成为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模仿士人的行为,学习士人的精神,期待自己有一天也能入仕为官。随着这个群体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中就形成了一个以士人精神引导约束自己的阶层,影响社会的风气。

  文化是在特定制度和技术环境下形成的,和是那国人,什么样的基因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流着中国血,而是由当下中国制度,管理技术和环境造成的。

  当然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都会有所改变。但无论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准则不变,那就是人们会去遵循、模仿 “照做会对自己有好处”的规范、观念和行为。时间长了,这些才成为浅意识行为,不加思索也会去做的“对”的事情。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8396.html

更多阅读

以法之名系列二别拿法律当挡箭牌 法律 挡箭牌

以法之名系列二(别拿法律当挡箭牌)文|儒者如墨近日,一冷笑话帖子在法律圈中热暴,内容大致(容许版本出入):“你不要拿法律当挡箭牌”雷晕了一半法学家,他们表示一辈子的法治梦瞬间破灭,一半的法学院学生陷入崩溃,现在还没恢复神智,另一半没崩溃

别老拿旅行说事儿 别拿爱情说事儿

十一去了趟日本,走了走关西地区和东京,不得不说,11天的行程每天都把自己累得半死,每天吃的盆光碗净的,可还是饿饿饿。要是再多来几天,估计就要残废在日本了。由此感叹,幸亏只是11天,要是环游世界估计就直接流亡海外了。提起环游世界这四个

别拿婚姻当爱情 离婚重修生

今天看了一本小说,别拿回婚姻当爱情,看着书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什么浪漫的情节,因为女主人公想毕业就当全职主妇,而男主人公到了适婚的年龄,便在三分缘份七分人为的情况下结了,而结了婚,发主人公发现婚姻并不是她想像的那么美好,每天都是围绕

别拿海子来说诗修订版 海子的诗歌

别拿海子来说诗(修订版)今年参加了两个诗会,无论诗会何种性质,或研讨什么内容,那些坐在主席台上的家伙,最后总结陈词,无一例外,总是拿海子来说诗。仿佛海子就是新诗百年的一个丰碑,一座逾越不了的大山,诗歌永远的王。现在诗歌无人阅读,当下诗

声明:《文化基因论 别拿基因论文化》为网友音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