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



        2006~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净增加近1000万。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如果按年消费需求的60%用于商品性支出,可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个百分点,这也是一种刚性增长。

        按照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我国基本可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率可提升为60%左右,以全国大约14.35亿人口测算,累计要把2.25亿的农村人口转向城镇,按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差9700元推算,今年10年由于城镇人口增加将使居民消费约增加2.2万亿元,年均增加2000亿元以上。

  新增人口产生的刚性需求

        人口是推动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人口规模决定市场容量和消费潜力。一般来说,在不考虑收入状况的条件下,人口多的国家,其消费规模也较大。人口因素主要从两方面影响零售总额的增长:一是新增人口;二是人口结构变动。

        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逐年递减,但平均每年仍有1000多万人出生。2006~2008年,我国新增人口年均为682万人,这些新生人口的衣、食、用、住、行产生的消费行为,都会产生新的消费需求。随着人口基数的不断扩大,新增人口数量逐年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刚性拉动的幅度呈逐年加大的趋势。

        初步测算,约700万人左右的新增人口,对消费品的需求每年大约300亿元,拉动零售额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

        提高居民保障和收入水平,加快消费模式转型升级

        我国居民谨慎保守型消费模式并非与生俱来,是在市场化改革之后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前,收入低、商品紧缺,生活处于温饱状态。市场化改革后,家庭、个人生存与发展风险有所增加,强化了家庭、个人的保险意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福利性保障”的格局被打破,而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居民的保障需要,更强化了居民“家庭保障”的行为。许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为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或潜在风险,不得不紧缩常规性消费开支,尽可能地增加储蓄。

        可以预见,发达国家过度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将会发生转变,与之相适应,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依赖外需、大进大出的增长模式也需要转换。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在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发展任务仍相当艰巨,有必要跨出谨慎型消费模式,适度加快转型步伐,倡导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正向作用,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未来理想的消费模式应当是集发达国家不同消费模式的优点于一体的可持续消费模式。

 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
        一、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拉动消费,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保障水平,但目前社保体系和福利制度还不完善,居民为应对失业、养老、医疗、意外等社会保障问题,不得不约束消费,加大储蓄力度。既然我国居民保守消费模式主要是由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因此,变保守消费模式为适度超前消费模式,就要以强化社会保障为突破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可供支配财力的增加,我国要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第一,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将城市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农村无子女户、无子户、独生子女户、丧失劳动能力户的人口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将其他农村人口全部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并最终实现全民社会保障的目标。

        第二,增加社会保障项目。要将教育、住房纳入社会保障。如对城镇低收入户实行住房保障,提供廉租房、低价福利房等;如普及城乡12年制义务教育,大幅度降低居民普通教育的开支;如降低居民高等教育的费用开支,对城镇、农村低收入户子女上大学或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并提供助学金的保障制度,等等。

        第三,提高社会保障力度。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增加社会保障项目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失业、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所有项目的社会保障力度,解除或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

        二、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逐步使劳动者报酬比重提高至45%左右

  要进一步扩大消费,建议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三年内逐步使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提升为45%左右。具体做法:

        一是将经济增长和职工收益密切挂钩,建立健全不同部门、行业和地区职工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大体同步的机制,将两者增长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之一。

        二是降低政府税收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税收所占比重较高,2004~2008年各项税收(扣除企业所得税)占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比重为14~15%,高于日本4~5个百分点。如果政府税收所得降低4个百分点转移给居民,每年大约可使劳动者报酬增加11000多亿元,劳动者报酬占比将提高3-4个百分点。

        三、发展信用消费,倡导适度超前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不鼓励或适当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挥霍消费和畸形消费

        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更新说易行难,特别是我国作为东方大国,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类似日本,节俭持家的传统根深蒂固,总储蓄率居世界之冠,处于东方消费模式为主兼有西方消费模式的混合阶段。绝大部分居民坚持“量入为出”和“先挣后花”原则,只有年轻人和年收入较多的家庭在学习西方人的超前消费模式。为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需求,需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加大宣传,大力提倡适度合理消费,逐步改变现行的消费模式,发展信用消费,构建消费主导型经济模式。研究表明,信用消费对内需扩大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信用消费可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将未来收入变现为现实收入,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

        二是信用消费对消费需求具有乘数效应,可以放大消费需求。调查数据表明,1元消费信贷,可以带动1.5元的商品消费。

        三是信用消费的发展可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从而间接促进消费。

        发展信用消费离不开消费文化的培育和保障制度的完善。我们一方面要转变消费模式,适度鼓励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加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包括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要创新信用消费的金融工具;要大力发展消费型金融公司,努力完善消费信贷环境。与此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不鼓励或者限制少数人的高消费、超前过度消费、挥霍消费及畸形消费等行为。

        四、倡导全社会节约资源,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将房价降到合理区间

        对每个公民来说,提倡一种“适度消费”的理念显得尤为必要,比如讲求日用消费品的质量、实用和耐用性,尽量缩小一次性消费的范围,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型、节水型的低度消耗资源的适度消费生活体系,减少高能耗、高原材料、高用水的消费。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消费应该提倡,也应该鼓励,但应千方百计把房价降下来,保证绝大多数消费者有能力承受相应的房价。扩大住房消费,一方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把大多数民众的存款都投放到住房上,要尽快改变已经出现的居民住房消费透支现象,改变因购房而挤占其他消费的问题,努力使居住开支占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一方面不能把发展房地产开发业作为战略重点,而应当是在不影响耕地和环境保护等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发挥住房消费对内需的拉动力。  (作者系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99793.html

更多阅读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技法(2)

     要注意选择重要性强、学习难度大、发生频率高而且目标学员胜任程度不高的内容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课程的准确定位,是做好课程设计的重要前提。一堂课程如果定位错了,比如该给中层干部讲授的课程,讲给了员工就有可能完全达不

珠宝首饰包装盒 探悉珠宝首饰行业电子商务的营销之道(2)

 综观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普遍存在营销模式贪大求全、形象不突出、产品品类不丰富、网站更新速度慢、网络营销功能不健全等症状,是对电子商务缺乏认识和不成熟的表现。一个成熟的珠宝网上交易平台(B2C)首先应该具备这样的经营意识:①从每

声明:《教师具备的基本素养 中国消费模式转型的条件已基本具备(2)》为网友佀个废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