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版华挑华 版别今生前世考 前世今生的轮回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民加入了收藏老银币的行列。著名钱币收藏大师施嘉干,在由他本人编著的《中国近代铸币汇考》(1949年6月上海出版,128页)中,对“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五分侧面像背嘉禾图壹圆银币”(以下简称“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有专述:“三年一元,此系采用之通行币,铸额最多,惟以各省分厂同时鼓铸,版别颇多,但均细微不易辨”。由此可见,在民国时期,“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版式过多,就已经得到了认知。
现代社会网络科技的日新月异,在拉近了藏友之间距离的同时,也让诸多藏友对版式的认知有了一种质的飞跃,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普通币中发现珍稀版式,花最小代价的同时,即丰富了藏品,又能大大提高藏品的经济价值,已经成了诸多藏友痴痴不倦的心愿。随着对版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大家一致公认,在“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各种版式中,“O版华”系列,无疑是版式和特点最丰富多彩的一个系列。

(一)“O版华”系列版式主要特征简介:
“O版华”是“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中一种著名的系列版式的统称。“O版华”又叫“挑华”(具体还可以分很多版别),其主要图案和中华民国政府于中华民国三年铸造发行的“袁世凯像背嘉禾图壹圆银币”图案大体一致。只是其正面“华”字第二笔的点,它是先顿并向上挑,带出一个向右上的小尾巴和修衣领跟普通三年不同,另外根据具体版式的不同,在其嘉禾面上,也比普通三年多加修一至三条“长勾芒”,其他方面如肩星,头发等和普通3年无异。
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统计出来“O版华系列”到底有多少种版式,除去“普华版”之外,仅“挑华版”系列,其无论“华”字挑点形态,还是弯芒、勾芒的长短粗细,就有非常多的不同,收藏起来饶有兴趣,故深受袁大头爱好者的喜爱。

(二)“O版华”系列版式“目前公认”考:
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钱币天堂》网站讨论区之“大头小头”栏目原版主“露脊鲸”先生考证的结果:“O版华系列”版式,系内战时期,中共缴获中华民国中央版模具进行修模而铸,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前华北与华东解放区的联合货币(后以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为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其主要论据如下三点:
(1)根据挑华的主要特征“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与后来中共所铸“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一脉相承;(2)挑华所有版式区分均为修模,而且修模特征非常明显这两个特征;
(3)由于是旧模具修模具而成,加上中共在战争时期有限的造币水平,故很难看到真正顶级品相的挑华大头;

小弟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目前“O版华”系列版式实物和:“xdh10”兄的观点,对现在公认的“O版华”系内战时期,中共缴获中华民国中央版模具进行修模而铸,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前华北与华东解放区的联合货币(后以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为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这个结论有不同看法。对于支持上述结论的三种依据更是不敢苟同。具体论据和疑问如下:

(三)“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O版华”系列版式考证:
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说法是:“O版华系列”版式,系内战时期,中共缴获中华民国中央版模具进行修模而铸,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前华北与华东解放区的联合货币(后以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为基础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其论据有以下三点:(因小弟才学疏浅,所获资料无几,故此文章之中,如有缪误,不入诸位师友法眼之处,还请诸位师友谅解)
(1)、挑华的主要特征“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与后来中共所铸“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一脉相承;
“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被大家公认是中共所铸。是因为《沈阳造币厂志》记载,中共所铸“三角圆”银币,是工人从模具库找出存放35年之久的原模,对原模和新的二原模加以修饰,特别是将原版袁世凯戎装上的肩章不明显处进行修饰和修改一字(圆)后铸造。这也证明了中共所铸”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仅仅是在缴获的原模具上“修改一字”(圆)和“修改肩章”,并没有修改原模其余地方。因此,可以证明“三角圆”、“O版三角圆”,除了“修改一字”(圆)和“修改简章”这两方面外。其余诸如“华”字“挑点”以及“右中勾芒”这两大特征,在中共缴获的原模具上已经具备,而不是中共所原创。因此,再继续坚持因为挑华的主要特征“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与后来中共所铸“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一脉相承,就确定“O版华”系列版式是中共所铸造,显然证据明显有点牵强。
(2)、挑华所有版式区分均为修模,而且修模特征非常明显;
众所周知,“O版华”系列版式,可谓繁杂至极。根据目前已经发现的“O版华”系列实物,单从“长勾芒”这一个特征方面来讲,就有十种基本版式,而每一种勾芒版,其弯曲、长短、粗细、大小等方面,又可细分为相当多的不同版式。如再加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华”字各种不同,甚至差异极大的“挑点”以及其它字体之间、鼻子、内齿、孕珠等等不同之处。完全可以说,“O版华”实际版式数量及实际铸额,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具备十一种基本版的“O版华”系列版式,最少最少最少也要超过三百种。
根据“O版华”系列版式实物,可以确定都是子模“局部”小修,显然没有必要“重新开模”。但是按照一种版式,一种模具的原则,即使排除实际铸造量极大的版式(肯定不会是一枚或者几枚甚至几十枚“子模”就能完成铸造的)。这也就相当于必须加修三百种以上的“子模”。再加上其实际铸造额极其庞大,因此可以推测:除了正规、实力雄厚的造币厂外,一般造币机构是无法完的。而当时解放区资源严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失,因此,是无法铸造像“O版华”这样版式繁杂、数额极大的银币的。
至于说造成“O版华”修模的真正原因,依据老银币铸造技术和工艺,可以认为这是由于解放区造币厂未能拥有压模设备,以及未能掌握和采用相关压模工艺的缘故。这个依据,本身就有问题,既然解放区造币厂未能拥有压模设备,以及未能掌握和采用相关压模工艺都能够铸造这么繁杂的版式,那么相对于正规的造币厂,凭借其雄厚的造币实力、丰富的造币经验和精湛的造币技艺则更是毫无疑问可以轻松做到。因此这个理由明显是牵强附会,不足采信。
姑且不论当时解放区各造币厂在资源严重匮乏、技术人员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是否有这个能力铸造数量如此庞大、版式如此繁杂的“O版华”系列银币。众所周知当时共产党所据之地大多远离城市,铸造条件极其简陋,所发行的银质货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使用的意义。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除东北战场的开局略显被动外,其他战场基本上是顺风顺水,而此时再进行银币的铸造就不合常理了,另外单从下面史料记载的中共西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也没有必要铸造数额如此繁杂、总额如此大的银币。
(1)1945年前的中共各解放区的货币,大多是在抗战时期被敌人分割封锁的情况下产生的。当时各解放区经济上均不能相互联系,因此,不可能,也不需要发行统一的货币。而且当时中共各解放区资源极度匮乏,也不具备大规模铸造银币的条件。即使需要统一货币,也不可能大量使用极其沉重、笨拙的银质货币。这从以后的各解放区实行纸币为本位币就可想而知。
(2)根据《中国革命根据地北海银行史料》第4册(山东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中国金融出版社)等资料记载:1947年夏,解放战争进入了我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解放区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各解放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华北、西北、华东三个解放区逐渐连成一片,各解放区之间贸易联系、物资交流日益发展。但是各地货币不统一,货币比价不稳定,成为经济发展和贸易往来的重大障碍,给野战军的机动带来很大困难。因此,迫切需要统一各解放区货币,改变改变各解放区货币版别多、种类繁杂、比价不同、相互折算不便的状况。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
1947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了统一陕甘宁边区和晋绥边区的币制,决定把陕甘宁边区银行与西北农民银行合并,定名为西北农民银行,由此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整个西北解放区的主币。1948年1月,西北解放区停止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币,西北农民银行币成为西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1948年4月12日,冀南银行总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区总行在石家庄合并为华北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币停止发行,冀南银行币成为华北解放区的统一货币。4月15日,冀南银行发行的冀南币和晋察冀银行发行的边钞在两大地区流通使用,冀南币与边钞的比值为1:10。华北银行成立后,没有发行自己的货币,而是首先开展了统一各解放区货币和设计、印制新中国货币-人民币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一方面是积极促进解放区经济发展,支持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另一方面是为在全国发行统一的货币做准备。1948年10月5日起,经山东省政府与华北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1943年,依据经济学家薛暮桥对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研究,在“纸币的基本保证是物资”的理论指导下。从1944年1月到1945年1月,北海币发行量由2亿元增至6亿元,到抗战胜利前夕,约有7亿元北海币在市场上流通。山东抗日根据地实现了北海币的完全统一。)与冀南银行发行的冀南币,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在华北与山东两地区准许按固定比价相互流通(11月,华北解放区统一流通北海银行币),其固定比价为北海币与冀南币1:1,北海币与晋察冀边币1:10。1948年11月18日,华北银行(石家庄)与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延安),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原华北银行为总行,准备发行中国人民银行钞票。1948年12月1日,经山东、陕甘宁和晋绥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大街11号的三层小灰楼(中国人民银行原址)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开始发行统一货币。
以上资料显示1945年,中共西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已经全部确立了以纸币为本位币。在这种背景下,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根本就没有任何理由铸造或者联合铸造发行像“O版华”这样版式极其繁杂、数量极大的银币。即使需要铸造发行银币,可又有什么理由在较短的时间呢,同时铸造数额极大的几百种版式呢?再者,纵观目前关于中共解放区金融史的各种书籍、资料,对各解放区发行钱币一事,除纸币比较详细外,银币部分,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不予理会。各解放区在同样的时间发行的货币,后人对其记载程度却是一方面清清楚楚,一方面含糊其辞,甚至不予记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说明铸造过数额、批次都极少的、完全和“O版华”系列版式以及铸额不是一种等级的银币或者根本没有铸造过“O版华”系列版式银币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露脊鲸”老师曾经多次以肯定语气表述: “长勾芒”出现于1948年前后,是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行标。
(1)“从现有的实物资料和解放战争金融资料判断,三年袁像壹元上的“长弯芒”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8年12月1日)前后出现的,它当是中国人民银行行标”。(2006-11-24发表于《钱币天堂》讨论区之“大头小头”栏,帖子标题:“[原创]袁大头混版三角圆出处考证”)。
(2)“共产党在沈阳铸造的“三角圆”有“长芒”暗记,“混配三角圆0版”也同样有“长芒”暗记,“长芒”暗记当是各解放区铸造银元的统一标志”。(2006-03-21发表于《钱币天堂》讨论区之“大头小头”栏,帖子标题:“从“普三年”到“混配三角圆0版”说开”)。
但是小弟在阅读“露脊鲸”老师帖子的时候,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在先说明引用资料名称、发表时间等等非常详细、确凿的情况下,然后再自我批注,下结论。结合“露脊鲸”老师这种习惯和写作风格。在明确表示“长芒”就是当时中共银行行标的时候,理应有确凿资料佐证。但小弟多方查找“露脊鲸”老师的帖子以及回贴内容,均没有发现这种结论其引自何种资料。同时也疑惑,中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长芒”或者类似这样形状的标志为“银行行标”?其具体含义是什么?这种“长芒”从那一方便可以解释为代表中共?或者代表中共一部分?因此,在没有明确的证据、权威性资料以及完全有说服力可以证明“长芒”就是中共当时银行行标或者代表中共当时银行行标的的情况下,按照“疑犯从无”的法则,小弟目前只能感觉是“露脊鲸”老师个人推测结果。
(3)由于是旧模具修模具而成,加上中共在战争时期有限的造币水平,故很难看到真正顶级品相的挑华大头;
O版华(挑华)版别今生前世考 前世今生的轮回
众所周知,顶级银币是需要精湛的铸造技艺、含银量的高低决定的。有限的造币水平,产生的后果是银币本身的精致程度。含银量的高低,决定了银币本身光度的强烈与否。故此,仅仅因为“是旧模具修模具而成,加上中共在战争时期有限的造币水平,故很难看到真正顶级品相的挑华大头”这个依据,就断定“O版华”系列版式是中共解放区所铸造,最起码是不完全充分的。
(三)“O版华”系列版式系张作霖1926年-1929年铸造考证:
根据《沈阳造币厂大事记》载,沈阳造币厂除1915年铸造袁大头三年和1916年铸造洪宪纪念币外(根据中央指令铸造,包括品种与数量),还有三次私铸银元,一次是1919年(民国8年)7月26日,张作霖将奉天造币分改名为“奉天军械厂制造科”,仍铸造旧式铜圆及袁世凯头像银币。第二次是1921年(民国10年)1月13日,张作霖为整顿金融鼓铸银圆。第三次是1926年(民国15年)6月15日,恢复铸造大银币。
(1)具备和“O版华”之“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两大特征的唯一银币-“O版”;
大家都知道,在“民国三年袁像壹圆银币”中,除了“O版华”外,具备“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两大特征的还有另外一种银币,即大家熟知的”O版“。既然因为“三角圆”、“O版三角圆”和“O版华”一样,具备“长勾芒”这一种特征,就能推定“O版华”系中共所铸造。那么作为同时具备“O版华”“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两大特征的唯一一种银币(“O版三角圆”系中共所铸造,因此理应排除在外),则更能让我们断定,其和“O版华”一定是同一厂家所铸造。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O版”的基本情况和考证一下“O版”的出处。因“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只是在缴获的原模上“修改一字”(圆)和“修改简章”,这也就证实了“O版”的存在和“O版”并非中共所铸造的事实。但“O版”具体什么时间,由谁所铸,因为没有确凿、详实、有权威性的资料或者证据证明,因此,我们只能从已知的文献中去推测。
《沈阳造币厂大事记》中,记载的三次私铸银元,其中第二次是:自1921年(民国十年)1月13日,张作霖为整顿金融开始铸造银币,到1923年(民国十二年)12月23日,兵工代造处(原奉天造币分厂,1919年7月26日,改称“奉天军械厂制造科”,1922年3月1日改称“东三省兵工厂代造处)撤销,停止铸币止。结合1921年当时直奉战争失败后,张作霖撤回关外,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的历史背景。在此背景下张作霖为整顿东北金融秩序而私自铸造这批次银元,同时为了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铸造的银元有所相区别,则很有可能改变银元的模具,而铸造了0版,其中“O”记图案,应该属区别于中央政府所铸银币的暗记或者防伪标记。而根据目前市场流通的“O版”铸量颇多、版式繁杂以及“O版”本身比较精致这三种情况,也可以证明,当时铸造“O版”的造币厂应该是实力雄厚的正规造币厂。而当时的奉天造币厂,无论其铸币实力、铸造技艺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完全可以承担铸造数额颇多、工艺精美的“O版”。
根据以上资料,结合以下几点,可以推测“O版”是1921年张作霖为整顿金融所铸造:具体论据如下:
(1)铸造“O版”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921年当时直奉战争失败后,张作霖撤回关外,自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东北三省“独立”、“自治”的历史背景。张作霖为整顿东北金融秩序而私自铸造这批次银元(大量铸造银币的原因),同时为了与国民党中央政府铸造的银元有所相区别,则很有可能改变银元的模具,而铸造了0版(铸造发行“O版”的原因)。
(2)根据目前市场流通的“O版”铸量颇多、版式繁杂以及“O版”本身比较精致这三种情况,也可以证明,铸造“O版”的造币厂应该是实力雄厚的正规造币厂。而当时的奉天造币厂,具备雄厚的造币实力、丰富的造币经验和精湛的造币技艺。完全可以承担铸造“O版”这样版式繁多、铸额较大的银币。
(3)铸造“O版”这样版式繁多、数额较大银币需要的时间(这一次有三年的铸币时间)。
(4)中共所铸“三角圆”原模具系沈阳造币厂1915年至1949年期间的原模具。而原模具上有与“O版”一样的“右中勾芒”特征。
(5)相当多“O版”实物出自沈阳(沈阳造币厂驻地)或附近地方。
如果“O版”是张作霖1921年所铸造这个观点成立,那么奥地利收藏家耿愛德(1949年之前在中国工作),根据当时亲自在中国搜集的资料所整理的专著《中国币图说》(1954年出版)一书中,已经有“O版”大头的记载,却无“三角圆”记载一事,在被佐证同时的,也就证明了“O版三角圆”的确也是中共用库存原模(“O版”原模)修饰肩章及改一字(圆)后铸造。同时也说明了仅仅因为挑华的主要特征“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与后来中共所铸“三角圆”和“O版三角圆”一脉相承,就确定“O版华”系列版式是中共所铸造,明显有点牵强附会。
“O版”系上海造币厂所铸造一说考:有泉友提出,“O版”系上海造币厂(原中央造币厂)铸造,其“O”记图案,取自1950年之中的“0”,代表其铸造年份。据《上海造币厂志》(金融出版社出版)记载:1949年5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金融处派军代表接管中央造币厂,更厂名为人民造币厂。6月7日,中共华东局决定复工铸币,利用接管时库存的原料和半成品,生产银圆(袁大头)11天,支援解放大西南。同年8月,人民造币厂奉命结束,建立保管委员会,处理善后事宜.”。既然造币厂已于1949年8月奉命结束,何来1950年的“O版”一说?
资料虽然记载“6月7日,中共华东局决定复工铸币,利用接管时库存的原料和半成品,生产银圆(袁大头)11天,支援解放大西南”。众所周知,既然是用“库存原料和半成品”铸造,再加之所铸造银元系支援解放大西南所用(应该属于急需品)的情况下,根据“O版”版式繁杂这一方面,就很难理解,姑且不论原材料是多是少,只从铸造11天来讲,有什么必要不是直接省时省力的继续用半成品生产,而非要费时费力、劳民伤财的修改百余种模具后,再生产“O版”呢?如果用仅仅是为区别国民党和中共所铸造而修模后铸造这一原因,更是无稽之谈,当时国情,老百姓在意的是银元本身实际价值(即含银量),并不会因为是谁铸造而更加钟爱,甚至排斥某一方所铸种银元。这一点,从后来中共大量铸造“三角圆”上,就更能体现。另一方面,而另据《上海市接收主要物资分类统计表》(1949年7月),上海市军管会档案,B1-1-1850)记载“截止到同年7月底,中共军管会总计才接收白银365802两”。即使365802两白银全部用来铸造银币,按照数学方式:365802两-乘以-31.25(民国一两实际克数)-除以-23.23克(每枚壹圆银币实际克数26.4乘以88%=银币实际含纯银量),也不过仅仅49万余枚,这与现在市场上无处不在、铺天盖地的的“O版”实际流通量,最起码在存世比率上严重不相符。因此这一批次大头,明显不是“O版”,综合上述情况,再加上“O版”实物相当一部分发现与沈阳及其附近地方来综合判断,“O版”大头明显不是上海造币厂所铸造。
(2)“O版华”系列版式系张作霖1926年铸造考证;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陷入军阀混战的乱局。日本帝国主义加速实行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的既定政策,中日的民族矛盾迅速激化,中苏之间在中东铁路等问题上的矛盾也愈演愈烈。由于内战频繁以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东北地区的财政金融走入困境,文化教育十分落后,民生艰难,社会乱象丛生。1926年,经过两次直奉战争,奉系军阀的军费急剧膨胀,奉票贬值,奉系军费支拙,加上市场萧条通貨紧缩。为了缓解困难,银行财团出资,东三省官银号与东三省兵工厂共管附设造币厂,恢复铸造大银元。在1926-1929年间生产低成色大头银元1,870萬枚,此后沒有记录(有说法是只生产到1928年,总数量相同)。张学良主政后,认为造币厂与军工厂应分开经营,遂将其定名为“辽宁造币厂”。1930年7月,张学良定厂名为“辽宁造币厂”,造东三省一分铜币。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东北三省沦陷,日寇于1933年3月9日宣布溥仪为“执政”,同年3月20日,改辽宁造币厂为“满洲中央造币厂”。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确定下面几点事实:
(1)在1926-1929年不到四年时间里間生產低成色大头銀元1,870萬枚。(可以证明奉天造币厂铸币实力雄厚以及确实大量铸造过银币)。
(2)经过两次直奉战争,奉系军阀的军费急剧膨胀,奉票贬值,奉系军费支拙,加上市场萧条通貨紧缩。为了缓解困难(有明确的铸币原因)。
(3)1926年-1929年大约四年时间。(有大量铸币所需的时间)。
(4)正是因为这个时间铸造的银币为“低成色”大,并且进行了流通,所以,现在市场见到的“O版华”大头,多数为流通痕迹明显的,很难看到真正顶级品相的挑华大头。如果是中共解放区所铸造,在纸本位为主的情况下,银币的流通肯定不会广泛,加上事实上“O版华”数额很大,应该有不少原光品,因此,这也证明了以前公认的“O版华”系列版式“因为由于是旧模具修模具而成,加上中共在战争时期有限的造币水平,故很难看到真正顶级品相的挑华大头”这个依据是不正确的。
(5)东北发现的“O版华”和“O版”一样多。
(6)如果可以认定“O版“是张作霖1921年所铸。则就更加证实了“O版华”也系张作霖所铸造,因为“O版”(“O版三角圆”是中共所铸造,理应排除在外)是唯一和“O版华”一样,具备“华”字“挑点”和“长勾芒”两大特征的银元。“O版”和“O版华”一样,也是局部小修。“O版”作为基本面简单一致的情况下,目前发现版式亦达到一百四十余种,而“O版华”作为具备十一种基本版式的情况下,在通过“修子模,而细分为几百种细微版式,则就完全属于正常范畴之内。

综合以上观点,因此小弟赞同“xdh10”兄的观点,即O版华最有可能的铸造时间是在张作霖占据京津时期到张学良易帜前,在退败关外时将币模带回沈阳继续铸造。
附录:“xdh10”兄原帖网址:http://www.coinsky.com/htm/bbs/topic.cgi?id=1236024
个人总结:“O版华”应是三年袁像银币中产出的特殊版式,不但版别丰富、名版多,且易辨认和收集,三年袁像银币版式由于铸期长、铸地多,加之当时造币机构对造币资料实行严格的保密措施,并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造币厂关的关,停的停,或毁于战火,所以三年袁像“O版华”这一特殊版别的出处、版别的铸期及按顺时方向产生、且规律性极强的勾芒暗记系列等,由于造币厂资料匮乏,得不到造币厂史料文献的佐证,有些问题很难澄清,留有的许多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破解。虽然对“O版华”的全面认识还有待时日,愿此文能拓宽我们队三年袁像银币“版别殊多”的认识、探研、推动更多集藏爱好者为发掘这一民族钱币艺术宝库而辛勤耕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24134.html

更多阅读

前世今生的轮回 回忆前世最简单方法

挥手之间我就爱上了你把这份爱牢牢的放在心里海誓山盟的爱也给了你把你的样子留在了脑海里时间飞逝爱的那么甜蜜鱼和猫眯从此也不在对立感动上天与你相偎相依今生的相遇不会轻言分离前世的轮回注定了爱你奈何桥上等着你梦婆的汤里留

安宫牛黄丸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的轮回

来源:人到中年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温病三宝”之首。2002年5月10日,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伦敦因车祸受重伤昏迷不醒。英国的医学专家判断她

《清钱版别图鉴》(一 _潇潇雨勰 开元通宝版别

清钱版别图鉴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所有图片均来自实物,标有实物尺寸大小,以及个人自认为的市场价格。其中绝大部分实物来自园地泉友发的图片,部分图片备注了收藏者姓名,或者有些钱币已经转手,也许就在“您”手中。资料

“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的轮回

  飒露紫(现存宾大博物馆)拳毛騧(现存宾大博物馆)  白蹄乌特勤骠  青稚什伐赤唐代六匹骏马(什伐赤、青骓、特勒骠,飒露紫、拳毛A、白蹄乌)浮雕石刻。原列于昭陵北阙。太宗李世民为纪念武功,将征战所骑上述六匹战马雕刻上石,陈列于醴

竹刻★的前世今生 杨丽萍前世今生的轮回

一、概论:竹刻的源流竹刻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种之一,竹刻制品是在竹制的器物(如扇骨、笔筒、文具、对联等)上雕刻文字和图硒的精美工艺品。我圈入民历来爱竹,在文人学士中更是以竹为美好品行的象征,所谓“居不可无竹”,正表明了爱传的程

声明:《O版华挑华 版别今生前世考 前世今生的轮回》为网友理想的亡命之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