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先生 一代宗师 仲甫先生

缅怀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先生中秋节深夜看到淮剧名家梁伟平发的微信:“我敬爱的恩师,一代淮剧宗师筱文艳走了。我现正赶往华东医院”。看到消息感到十分吃惊:五月份去上海时梁伟平老师还讲到已是九十多岁高龄了筱文艳老师除了记忆力不太好与行动不便之外其他都还好,想不到……虽然已是凌晨,看到了很多缅怀筱文艳老师的观众发微博与微信哀悼:淮剧代表人物一代宗师筱文艳先生于2013年9月19日23点28分因大量脑出血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2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经常感叹我辈出生也晚,没有赶上戏曲的黄金时期得以一睹大师们的舞台风采,感谢电影记录了大师们盛年时期的艺术风华,看过筱文艳老师主演的淮剧电影《蓝桥会》、《女审》以及淮剧电影连环画《人老心红》,这也是我最早了解淮剧与筱文艳老师的戏曲,后来又看了筱文艳老师主演的《牙痕记》、《白蛇传》、《秦香莲》、《打金枝》、《千里送京娘》、《梁祝》、《三女抢板》、《王贵与李香香》、《党的女儿》、《海港的早晨》等全剧及片段,筱文艳老师质朴亲切的唱腔每次听来都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筱文艳老师说过:“淮剧是劳苦大众的剧种,要回到人民中去。我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着,做人要饮水思源不能忘本,忘了源,丢了根,还有什么魂呢?没有魂还做什么人呢!”……“筱文艳老师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筱文艳老师求才若渴、亲自登门从江苏调入上海淮剧团的当今淮剧领军人物梁伟平如是说道。转发一些图片缅怀与哀悼筱老一路走好,天国安康!
《蓝桥会》



《三女抢板》电影《女审》海报

《女审》

筱文艳饰演孔月华(秦香莲)











《人老心红》











《白蛇传》筱文艳饰演白素贞

《白蛇传》

《女审》







《红楼梦》

《千里送京娘》


《梁祝》


《党的女儿》








《女审》







































缅怀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先生 一代宗师 仲甫先生






筱文艳(1922~2013.09.19),女,原名张士勤,江苏淮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工文武青衣花旦。幼年学艺,家境贫困,历尽坎坷。1937年后在上海登台演出。1939年改入高升大戏院演淮剧。建国后,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艺委会主任、上海淮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1939年新创出旋律婉转、行腔自如的“自由调”,成为淮剧三大声腔之一,并创立“筱派旦腔”。筱文艳对淮剧中的其他基本曲调,如拉调、淮调、靠把调,以及民歌小调的丰富和发展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主要代表作品有《白蛇传》《秦香莲》《走上新路》《党的女儿》《女审》《海港的早晨》等。曾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一等奖和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筱文艳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曾与乐师共同研创淮剧“自由调”。擅演《千里送京娘》、《白蛇传》等剧。《女审》已拍成戏曲片。筱文艳的戏路宽广,博采众长,其表演注重刻画人物,富有生活气息。代表剧目:《女审》、《党的女儿》、《海港的早晨》等。2013年9月19日淮剧表演艺术家筱文艳因脑溢血在华东医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92岁。任职情况建国后,历任上海人民淮剧团团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至四届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获奖情况

筱文艳《王贵与李香香》中饰刘二妈,获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员一等奖。1956年,1960年筱文艳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

艺术特色

筱文艳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曾与乐师共同研创淮剧“自由调”。她善于吸收前辈的艺术成就,并向其他剧种学习,博采众长,融合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对淮剧的唱腔曲调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创造了“筱文艳自由调”,其特点是唱词不拘字数,曲调节奏变化多,花腔转折多,长于抒情。她还将民间小调改造后,运用到淮剧中,使之更加富于生活气息。她曾24次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作为一名演员,能获得这样的殊荣实属罕见。

代表剧目

筱文艳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淮剧艺术,推进了淮剧的发展,成为淮剧剧种的代表人物,也使淮剧在大上海的梨园界立住脚跟,并和京剧、昆剧、越剧、沪剧一起成为统治上海舞台的五大剧种。筱文艳的代表剧目有《女审》《千里送京娘》《白蛇传》《王贵与李香香》《党的女儿》《海港的早晨》等。擅演《千里送京娘》《白蛇传》等剧。《女审》《蓝桥会》《人老心红》已拍成戏曲片。

淮剧掌门人

1906年淮剧进入上海,后来成为上海的五大剧种之一。筱文艳从小学艺,天赋加勤奋刻苦,再加上广泛吸收,博采各家之长,在早年不仅演唱淮剧(当时称江淮戏),还演过京剧(京淮同台时)、徽剧(徽淮同台时)、昆曲,因此,她很快就在上海滩崭露头角,在保持淮剧演唱原有的民间特色和传统,发扬淮剧前辈的“老淮调”、“拉调”唱腔艺术的基础上,独创了“自由调”、“小悲调”等新的曲调。后来“自由调”和“老淮调”、“拉调”成为淮剧三大调。她还在很多曲调的具体演唱上推陈出新,使她的淮剧“筱派”唱腔更能与剧情吻合,更具表现力,更为精彩动人。筱文艳在不到四十岁时演唱的电影《女审》中的秦香莲,在60多岁时演唱的《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牙痕记》中的李氏,再到近80岁时演唱的《千里关京娘》中的赵美蓉,筱文艳音域宽阔,富有磁性,中低音浑厚,声音极富金属质地,感染力极强。她的表演更是极其投入、恰到好处、惟妙惟肖,动作和表情与唱词完美结合、浑然一体,是戏曲界难得的表演艺术师。大约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上海梨园界为了生存,互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淮剧这一由苏北乡间“流窜”进大上海的小戏自然难于应付许多较强的对手。这时已经在上海淮剧班子里挑大梁的筱文艳面临两种抉择:要么大胆创新,让淮剧在竞争中得到发展,在大上海站稳脚跟:要么甘拜下风,卖行头散班子。筱文艳为了淮剧艺术,也是为了她自己的生存,毅然选择了前者。为此,筱文艳不得不发疯似的苦钻苦学。她汲取其他剧种之长,兼收并蓄,从多方面丰富淮剧的艺术内容,努力提高淮剧的地位。当时淮剧风行的主要是“拉调”。这种声调除了一快一慢的节奏变化外,中间的叠词在演唱时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就使“拉调”在表达人物感情、刻划人物性格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筱文艳经过反复琢磨,就在原来慢速拉调的基础上把开头句适当加快,再把中间的平句加上花音,并根据具体剧情,随时改变每句每字的落音,唱出了灵活、花俏的青腔。当她把改革后的“新拉调”在舞台上试唱时,获得了台下的满堂采声。对拉调改革的成功增强了筱文艳大规模改革淮剧曲调的信心,激起了她的更大创作热情。她又针对角色的实际需要进行伴奏方面的改革:有的需要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就采用长过门起板或长过门走圆场;有的大场面戏,就配之以密锣紧鼓;有的剧情突变,就只用短过门一带而过等等。经过这些改革,演员在台上可以根据剧情,该唱就唱,该收就收,戏也就好做多了。筱文艳在与筱云龙搭档演戏时,又首次采取了角色分腔的表演方法,这在淮剧史上又是一个开创性的改革。接着,她又演唱出行腔轻松、变化自如的十多种曲调,亦即现在淮剧观众们所熟悉的自由调,使大广淮剧观众大饱耳福。淮剧的优美动听的音乐,清新的曲调,无不渗透着筱文艳的一番心血。经过筱文艳和其他淮剧艺人们的共同努力,淮剧在发展中有了很大的提高,终于在大上海的梨园界立住脚跟,并一度和京剧、昆曲、越剧、沪剧一起成为统治上海舞台的五大剧种。

贡献

筱文艳从小学艺。6岁时,她就在舞台两侧“偷戏”,故被称为“无师之徒”。首次登台演出的是《九莲十三英-李翠莲》中的娃娃生“刘聚宝”。许多老艺人如苏维连、谢长钰、李玉花、董桂英等,看到她聪明好学,都纷纷把技艺传授给她。后来,谢长钰的哥哥谢长和,正式为她起了艺名——筱文艳。筱文艳历任上海淮剧团艺委会主任、团长等职,国家一级演员,是深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为淮剧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她曾担任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出席过第二、三、四届全国文代会,任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三、四届理事。1952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6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8年,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获得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自由调

筱文艳自从艺以来,演出了许多经典剧目,唱红了许多经典唱段,成功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形象,她本身的从艺经历就堪称是一部淮剧艺术的发展史。她成功出演了《白蛇传》中的白娘娘、《秦香莲》中的秦香莲、《走上新路》中的李瑞珍、《党的女儿》中的李玉梅、《水漫泗洲》中的水母、《三女抢板》中的黄秀兰、《海港的早晨》中的金树英、《蓝桥会》中的贾玉珍、《千里送京娘》中的赵京娘、《女审》中的秦香莲、《爱情的审判》中的叶母、《牙痕记》中的李氏等一系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经典舞台艺术形象。1939年,筱文艳继承了前辈艺术家的成果,又突破了传统,集众家之长,并且按照自身的演唱特色与嗓音条件,成功创造了淮剧的“自由调”,共同构成了淮剧的“三大声腔”。“自由调”又迅速从上海回传到苏北,为各班社所广泛运用和传唱。

筱派旦腔

筱文艳创立的“筱派旦腔”,是对淮剧艺术发展的一大贡献。该流派唱腔细腻柔美,爽朗动听,注意运用各种润腔技巧刻画人物性格。发声方法科学,追求发声时气息的流畅,注重发挥中低音厚实、柔润的特点,演唱情感真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筱文艳是一位心和人民群众紧紧连结在一起的表演艺术家,她积极带头执行“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经常率领演出队到工厂、码头、公交、环卫及市郊农村集镇的大礼堂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在家乡的演出,更出现了万人空巷,一票难求的盛况。她还努力对基层的淮剧业余组织进行辅导,将自己塑造角色的体会和表演技能,一招一式、一点一滴地传授给淮剧爱好者,成了淮剧迷们的知心朋友,数十年如一日。筱文艳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锐意求新,开拓创新,使得筱派表演艺术最终得以确立,并其鲜明而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在淮剧界独树一帜,成为淮剧表演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资料图片来源于梁伟平老师微博及网络,感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0/39223.html

更多阅读

宋文淼博导对“统一信息论”的批判 前苏联批判信息论

宋文淼博导对“统一信息论”的批判您好!我已和宋文淼老师沟通,他表示同意在网上转发这篇文章。谢谢。王陈在 2014-03-12 08:56:53,gnswusq写道: 请与宋文淼先生沟通,能否在网上发此文,转告我谢谢。吴水清gnswusq发件人:

转载 张越访谈:钱文忠谈“玄奘精神” 实录之一

原文地址:张越访谈:钱文忠谈“玄奘精神” 实录之一作者:钱文忠张越: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百家讲坛》节目,给您介绍今天的嘉宾,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先生。钱先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咱们一点一点地说。钱教授您,您的科研的主攻方向,专业是

宋广波:重新认识丁文江

重新认识丁文江——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宋广波原载台北《传记文学》2007·42007年4月13日是中国地质事业最重要的创始人、中央研究院故总干事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而2006年1月5日又是丁先生逝世70周年纪念日。丁文江以

声明:《缅怀淮剧一代宗师筱文艳先生 一代宗师 仲甫先生》为网友欠你的幸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