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一集阳光之城 咸阳帝都大酒店

原文地址: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一集阳光之城作者:琴韵书声AAA


[转载]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一集阳光之城 咸阳帝都大酒店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帝都咸阳

内容提要

  中国的统一是如何实现的?帝都咸阳在中国统一的历史壮举中有什么突出的作用?五集电视纪录片《帝都咸阳》用生动的描述、深刻的思辨为我们解答了这一值得了解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秦人从咸阳出发,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秦帝国在咸阳创立的政治体制和国家管理模式延续达2000多年,被历代王朝所传承。由此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一集 阳光之城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二集 统一之基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三集 创新之都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四集 不朽之都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五集 泾渭之魂

第一集 阳光之城

  面对帝都咸阳,我们不能不肃然起敬,昂首仰视。

它是中国第一帝都。两千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一统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它当时的人口之众多、面积之广阔、政治之进步、经济之繁荣、文化之灿烂,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际化大都市。据《史记》记载:“咸阳……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

王立群: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上的强国。

于丹:今天的咸阳往往被称为世界上金字塔所在的地方,我们去追觅长陵、茂陵、昭陵、乾陵。在那里面我们望的是什么?为什么李太白会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个地方令人景仰的有多少理由!

刘庆柱:秦国所开创的整个社会文化,是大文化。他的陵墓,秦始皇陵是中国前无古人的;他所修的宫殿,阿房宫尽管没建成,它的规模也是最大的。

帝都咸阳是中国历史从落后的分封制到进步的郡县制实现巨大转折的标志。

秦帝国在咸阳创立的政治体制和国家管理模式延续达2000多年,被历代王朝所传承。由此保障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王建新:历史上的秦咸阳比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咸阳(现在的咸阳市)要大得多。

孙皓晖:秦人在商鞅变法的中期建立了咸阳都城以后,历经了100多年的发展,到秦始皇时期,咸阳已经成为天下最大的都会。

秦帝国留下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任何一项都堪称人类文明的瑰宝。

刘庆柱:(咸阳)集中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这些人物的宫殿、陵墓相当一部分都在咸阳。因此,咸阳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上的价值可能在其右的不多。

在世界八大奇迹中,有两项都是秦帝国创造。这些遗产不仅成为研究人类文明史的丰富内容,也给今天乃至未来的人们提供了不尽的启迪和感悟。

王子今:我们全面的总结、科学的认识秦人精神可以注意到它的内涵中间含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参考、继承、借鉴的一些内容,积极地内容。比如说秦人的创新意识、进取精神,不间断地从秦人的政治格局扩张可以看出来不间断地进取。

孙皓晖:第一是它的奋争精神,第二是它的变革精神,第三是它的法制精神,第四是它的创造精神,最后一点最主要的是它的文明自觉意识。

肖云儒:秦文化的主要内容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尽的。就我个人的体会来看有这么四点:第一,就是改革精神。第二是他的统一意识。第三是法治理念。第四是强国追求。

周天游:秦文化对中华文化来说,是一个奠基的文化。秦人的精神有这么几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点就是坚韧不拔。另外秦人又是一个追求不止的民族。再一个就是秦人是开放兼容的。秦人同时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另外对秦人来说,它是讲求功利。秦人是很实际的。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让我们随着孩子们吟诵帝都咸阳的琅琅之声,随着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精彩绝伦的想象,走进帝都咸阳,踏上秦人先祖建都咸阳、并在这里创建统一大业的历史征途吧。

可以说,秦文化的产生与形成历经千辛万苦;秦人通向咸阳、并在这里统一中国的道路并不平坦。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泪水、汗水和鲜血……

秦人先祖除在尧舜时代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而领受短暂的礼遇外,几乎都处在反复的颠簸和痛苦的磨难中。夏启时,遭受毁灭性的绞杀,周公时,承受严酷的打击。司马迁一句:“或灭国,或迁徙”,包含着秦人先祖多少悲怆和无奈!

在西部边陲为周天子养牛牧羊的那些艰难岁月,有多少老秦人倒于野蛮侵袭和恶劣大自然的摧残之下。

西方史学家认为:环境越恶劣,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性就越强烈。秦人先祖就是这样一个民族。长期的颠簸流离,不但没有剥蚀他生存的锐气,反而滋长它强势的生存活力;反复的欺凌和歧视不但没有磨损他的血性,反而孕育他愈挫愈坚的骨气。他生存和改变命运的渴望是那样强烈!

孙皓晖:在秦人的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他有六百年的沉浮时代。比如在夏代的四百多年,他是完全隐伏的,在西周的两百七十多年里面,他也是处于低潮的。这两个时代是它的大低谷。除此之外,他都是一直在奋争漫漫五个世纪、32代嬴姓君王中,出现了众多求存图变的英豪。

先是几代先王浴血奋战,在蛮荒的西域打出一片栖息之地,后用驯马驾车的一技之长,护驾有功,得到封地。从秦襄公起,秦国凭借在战争中练就的机智与勇猛,打入关中,在西周立国的雍城定居,开始了从游牧到耕稼的生存方式的大转变。特别是锐意改革的秦穆公果断任用外来贤能,奏响东进的序曲。他用一腔热血写就的《秦誓》,抒发出战鼓般轰鸣的秦人心声。

此后,当春秋列国纷纷崛起时,秦国却停滞、沉默了200多年。直到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才重振秦人之神威。他主动出击,征伐魏国,占领东西要塞河西之地。

秦人就这样由西向东,闯入关中腹地,形成与东方六国的对峙之势。与此同时,秦人也形成自己求存图变,坚韧不屈,注重实用的文化。这种文化与受周室分封的六国文化相比,也许少了礼教的斯文和正统,但它是旺盛和鲜活的。它为秦国后来取胜、统一中国奠定了雄厚的精神基础。

在秦人艰难前行的几百年中,进入战国时代的其他六国通过变法和战争,国力远远胜于秦国。弱小的秦国在他们眼中被视为“夷狄”,始终排斥于诸侯同盟之外。

危局需要勇者扭转,秦人渴望改变他们命运的英雄。

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这位在战火和苦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英才,不仅有着先祖的血性,也具备顺应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

登基第一年,他就迫不及待的下了“求贤令”。不仅敞开胸怀向天下招募贤能,还诚信大气地要与贤能共分国土。

石破天惊的求贤令在六国荡起轩然大波,各国志士蜂拥而至。满腹经纶而不得志的商鞅也来到秦国,他以法家的强国之术和矢志不移渝的法治信念吸引了求贤若渴的秦孝公。

受到孝公极大信任和支持的商鞅大刀阔斧的实施自己的法制思想。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彻底、最成功的变法拉开了序幕。

公元前359年,经过充分的舆论和组织准备,第一批五道法令颁布:

商鞅变法突出“诚”与“严”。树木求信而赢得民心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开创了公平、公正的法治先河。当然,也因此触动了秦旧制和秦贵族的利益,他们纠集起来,给变法带来极大的阻力和困难。

危难关头,与商鞅同心变法的秦孝公除坚定不移地支持变法外,还出于摆脱秦国贵族阻力和军事战略的考虑,决定迁都咸阳。

历史就这样选择了咸阳,咸阳也拥有了这份得天独厚的殊荣。从此,咸阳成为孕育统一中国这一神圣使命的文明沃土。

咸阳地处关中腹地,北依九嵕山,南临渭河水,山水俱阳。据说秦孝公和商鞅在此考察时,立于处处向阳的天下福地,大发感慨,起名咸阳。

哦,好一座阳光之城!

咸阳作为拥有宏大抱负的秦国都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王学理:从生存条件来讲,从农业到手工业,一直到副业。咸阳都优越于栎阳。

雷依群:从咸阳本身的地理位置上来看,咸阳矗立在渭水之北,泾水之南。泾河从西北方向流入渭河,对咸阳形成了三面水这个包围。咸阳这个原上也是地理位置高亢。所以它是一个应该说是易守难攻之地。

更重要的是,选择咸阳定都体现着秦人饮马黄河,挥师中原的雄心与抱负。咸阳君临天下,俯视六国,极具气吞山河的霸王之气。司马迁在《史记》中盛赞道:“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清修《咸阳县志》这样概括:咸阳“南临渭水,北倚九嵕,左狭崤函,右控陇蜀。”

修筑咸阳宫一事由商鞅亲自监制。

他利用咸阳北原的高亢之势,筑高台,立冀阙,建成高大雄伟的秦宫。王学理:既然做冀阙,在这进行政治改革,进行变法,那么寄希望于未来的成功,也是当时商鞅变法。秦孝公进行政治改革的一个政治标志物。

秦咸阳城的第一座宫殿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物,而是蕴含着非常深刻的政治含义。阙者观也,它可以在高大醒目的门观上宣传一系列改革法令,警示臣下和百姓对法的毕恭毕敬。

所以,定都咸阳既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也由此开始了更为彻底、更为全面的第二阶段的政治改革。

黄留珠:公元前三百五十年,秦迁都到咸阳去了,又举行第二次变法,第二次它主要是从文化上、制度上,这个层面上更深刻地来变革秦国社会。

周天游:这个“赋”指的是人头税,这个人头税的征收,和田租的征收,像两个轮子带动国家的经济体制,尤其是税收体制的正常运转,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推动经济的发展。

雷依群:如果说第一次变法改革,它的侧重点在奖励军工、富国强兵的话,第二次它的改革主要是在制度的更新上。

肖云儒:秦文化文字的统一,“书同文”造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那种凝聚力。

长达20年的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全面、最彻底、也是最成功的一次改革。它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沉重打击了旧体制和旧观念,为新阶级和新制度登上舞台开辟了道路,实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转型。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一个弱小的国家迅速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变法也极大地激励了秦军士气,使之成为威震六国的“虎狼之师”,变法期间的河西大捷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

变法显著地提升了军政办事效率。勤政、廉政在秦国官员中蔚然成风。商鞅变法后,儒家集大成者荀子来秦国考察,所见所闻让他大发感慨:“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相比之下,当时六国变法和此后历代变法都没有秦国的变法彻底。它们或是一事一时的权宜之计,或是无法冲破陈旧理念和权贵意识的改良之策。这正是六国败于秦国之手、历代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今天,回首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的改革理念和文明的自觉意识,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肖云儒:只有改革才能强国,这是秦文化、秦代的历史脚印给我们的启示;第二改革要早,秦就是因为比别的国家早改革一百年,它才在别的国家之前成为大国。

孙皓晖:从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帝国灭亡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面,它是中国古典社会中唯一的一段法制社会。所以秦人的法制精神是它的强势生存的基础之一。

王海:秦律是秦人开创依法治国的先例比如说在战场上,他实行的奖惩政策是非常分明的。鼓励军人去作战。

有了法的体制和习惯,即使立法的秦孝公和商鞅相继逝去,法制已成为固定的制度,在秦国始终延续。

秦孝公之后的六代秦王始终在变法的轨道上前行,始终挥舞法制的巨笔,书写锦上添花的诗篇。

自商鞅颁布秦律后,秦国不断完善和添加新的内容,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秦律已达30余类,内容涉及刑法、民法、行政法、诉讼法、军法等方面。

国家大事不是取决于君王的个人意志,而是依据法律举行廷议。秦惠文王的连横破纵、秦昭襄王的远交近攻等等战略战术,都是在充分讨论、周密筹划下做出并实施的。正如韩非子所说:“及孝公、商君死,惠王即位,秦法未败也。”

包括秦始皇也并非那么独断专行。他坚持执行的“廷议制度”带有几分民主化的色彩。

那是在统一大业刚刚完成之时。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满朝文武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与争议,秦始皇依据商鞅变法的精髓,坚定不移地选择了郡县制。

攻打楚国时,居功自傲的大将李信轻言率20万秦军就能克敌。结果败退而回。秦王政不但没有严惩李信,还登门向曾要求60万兵马破敌的王翦道歉。临战前,秦王政又亲自为王翦送行。不久,王翦一战灭楚。

无疑,法制是秦人经过坚韧奋斗、长期探索及血的代价换来的进步与文明。它支撑秦人走进咸阳、建都咸阳,并在咸阳创立空前的伟业,也成为秦文化的核心内容。

可喜而自豪的是,帝都咸阳历史地成为培育文明的沃土,今天的咸阳也以不负这座古城赋予的责任,延续历史的荣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1773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算命字典》第一节乙生寅月 第一节英语课开场白

原文地址:《算命字典》第一节乙生寅月作者:湖海论命湖海论命(取用、六神、位置、旺衰状态、作用、功效。作用意义。字典法则)。乙生寅月。正格取用。——理1、乙生寅月,丙癸并用。①丙火为主为先,②癸为次为配合。乙生寅月,乙木建禄,伤

评课:《祁黄羊》第一课时

《祁黄羊》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时代背景,理清人物关系。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在以前的课上,我

论《史记》的“无韵之离骚” 无韵之离骚什么意思

论《史记》的“无韵之离骚”内容摘要:《离骚》和《史记》都是文学作品,而《离骚》是有韵的诗歌,《史记》是无韵的散文,诗歌和散文又同属于文学表达的两种方式。从文学角度来看,《史记》不管是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深度和广度的情况,还是塑

声明:《转载 五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帝都咸阳》第一集阳光之城 咸阳帝都大酒店》为网友眉目清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