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八一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 老子道德经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版本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版本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版本3)

【注释】

信言不美(1),美言不信(2)。善者(3)不辩(4),辩者不善。知者不博(5),博者不知。圣人不积(6),既以为人己愈有(7),既以与(8)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9);人之道,为而不争(10)。


【道德经】八一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 老子道德经
(1)信言不美:信言,诚实的话,真话。美,漂亮、华丽。诚实的言淡是不漂亮的。
(2)美言不信:华丽的言淡是不诚实的。本章一开头,老子便以一系列格言式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辩证思想。诚实的话,由于它的朴质,所以并不华丽、动听;华美的言语,由于它的动听,往往虚饰夸张。老子通过真与美(以及后面涉及的善与辩、知与博)等对立范畴,实际上讨论了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一系列问题,说明事物的外在形态与内在本质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恰恰是相反的。正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看重表面现象,看不透或不愿直面表象背后的东西,因此老子才以绝对的方式揭示这个矛盾。

(3)善者:此"善者"可以理解为善良的人,也可以理解为善于言说的人。今从后者,则与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等思想是同一个意思。
(4)辩:能说会道,有口才。
(5)知者不博:一说博是显示自己懂得多,卖弄的意思,即真正懂的人并不卖弄。一说博是广博,即真有知识的人不广博。今从后者。知识越专精,相对来说,就越狭窄;博杂的人往往不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这就是"博者不知"。
(6)积:指私自保留、积藏。
(7)既以为人己愈有: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有,富有。
(8)与:给予。
(9)利而不害:利物而不害物"。
(10)为而不争:帮助人而不与人争夺。老子深恶痛绝人类的私欲与争夺,提出"不争"的思想,这个"不争"并非消沉颓废,而是要人们顺任自然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有"道"者即老子的所谓"圣人",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他本着自然的心境去作为,有所成就却不据为已有,永远帮助别人。具有这种人格的人,真可谓淡泊自然、了无包袱。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译文1)

诚实的言谈并不漂亮,漂亮的话语并不诚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真正懂的人并不广博,广博的人不能深入地懂得。“圣人”不私自保留什么,他尽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他尽可能给与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译文2)

值得可信的言辞往往不中听,中听的言辞又往往不可信任。真正有知识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博学的人,博学的人往往又没有专一的知识,世上优良的人为数不多,多数人总是不优良。圣人不追求财富上的积畜,已经把自己的理论研究当作人类的头等大事,他所获得的理论成果也就越丰富,他们已经把自身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所得到的也就越广博。自然界的法则利于人类而不会加害人类,做人的法则是:有所作为,但不要与人争辩,或在众人面前,表现得过分好强。(译文5)

  【古文正解】

人则心,生则动。是以人之生也,知以相行,行以相生;知之行之,是以德之情之。


  知何以为真?言何以为信?行何以为善?德何以为完?唯有常无有之道也。是以道者,大智若愚,大辩若讷,大巧若拙。俭也,故能济民,则民恒济之;慈也,故能奉民,则民恒奉之;柔也宜也,故能为而不争,则天下恒推而长之。道在物,德在民。抱一,情超;绝学,无忧。


  夫道,同则得,错则失。知行并济,天人合一;双用两全,反以相天。大知不博,是谓道学。

【今文正解】

是人就有意识,是生存就得行动。因此人的生存,知识辅助行动,行动辅助生存;掌握知识进行活动,则由此展现德行完善情操。


  知识应该以什么作为真理?说话应该以什么作为信宜?行动应该以什么作为能善?德行应该以什么作为贞完?唯有依据于永恒虚无而又永恒存在的大道。因此有道的人,智慧莫大却仿佛愚昧鄙陋,信宜莫大却仿佛言语迟讷,巧妙莫大却仿佛无能笨拙。勤俭而知足,所以能够广为施助,则百姓也乐于施助他;慈爱而呵护,所以能够奉养民生,则百姓也乐于奉养他;柔弱而相宜,所以能够为而不争,则天下都乐于推举他为首领。大道体现于万物,大德存在于万民。抱守混沌,则情操超脱;绝弃知识,则无忧自得。


  大道,与之一致则获得,与之背离则败亡。大道的认识与行动互相辅助,互不脱离,做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大道的方式与功效并用,外物与自身两相周全,反向于事物的自我纵任而配合于大道天然。


  最大的知识却不在于广博,这就叫做“道学”。

【订正与辨析】

 1。“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帛书本或作“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多”字实为“辩”字部首讹谬。


  重要的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句实际是从三个侧面评价“道学”之德,说的是“有道者的外在知识状态”之德。


  2。通行本“既以与人己愈多”句中“与”字同“予”字,意思是“给予”。兹按帛书订为“予”,以适合今人语言文字习惯。


  类似再如前面,“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订为“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3。或有“人之道,为而不争”兹订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承接上文,且区分于前文“人之道则不然”句。


  4。关于本章内部逻辑结构。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是道的学术态度概括,属于“知”的层面;“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予人己愈多”是道的运用原理概括,属于“行”的层面;“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道的道德原则概括,属于“情操”的层面。本章既承接《德经》又照应《道经》,逻辑严密,含义丰富。

  可以说,懂得“道可道……众妙之门”一章则能把握整部《道德经》原理,则“知道”;懂得“信言不美……为而不争”一章则能把握整个“道学”学术框架和宗旨,则“得道”!


  5。关于末二章位置。


  “小国寡民”一章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状态,宜为阐述“以天道从事于人事”的《德经》的结论。“信言不美”一章凝练概括了全书内容,自我学术评价,理论运用,因此适宜作为全书结束章节。帛书本将此二章节置于“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与“天下皆谓我道大”二章之间,不仅破坏了说理的逻辑顺序,而且颇为突兀。大概因简牍错乱而致。


  重要的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一章承接前三章共同论述“柔弱”施政,不足以作为《德经》结束篇.
 
【引语】

本章是《道德经》的最后一章,应该是全书正式的结束语。本章采用了与九章、十章、十五章、二十章、三十三章、四十五章、六十四章、七十六章相类似的格言警句的形式,前三句讲人生的主旨,后两句讲治世的要义。本章的格言,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例如信实、讷言、专精、利民而不争。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真、善、美的结合,而以真为核心。本章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

【评析】

本章一开头提出了三对范畴:信与美;善与辩;知与博,这实际上是真假、美丑、善恶的问题。老子试图说明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其实质往往并不一致。这之中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评判人类行为的道德标准。按照这三条原则,以“信言”、“善行”、“真知”来要求自己,作到真、善、美在自身的和谐。按照老子的思想,就是重归于“朴”,回到没有受到伪诈、智巧、争斗等世俗的污染之本性。张松如说:“世界上的事物多种多样,社会现象更是十分复杂,如果单单认定‘信言’都是不美的,‘美言’都是不信的;‘知者’都是不博的,‘博者’都是不知的,这就片面了。不能说世界上真、善、美的事物永远不能统一,而只能互相排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就不免始于辩证法而终于形而上学。”对此,我们倒认为,没有必要从字面上苛求老子,否则就会偏离或曲解老子的原意。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往往这么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听到这些话后,大概很少有人去钻牛角尖,反问:难道忠言都是逆耳的吗?难道良药都是苦口的吗?所以,老子的这些警句并不存在绝对化的问题。

【补充:总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是凭据、根据的意思。美:修饰、美化。

老子言道论德是“言有宗,事有君”的,是对治身实践经验的哲学总结,并非抽象的凭空而谈。因此,他所构建的道德这一哲学大厦,虽然仅有五千余言,而且历经两千多年,不但没有为历史所尘封,反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为世界各国人民所重视,就是印正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一哲言,即有根有据的言论不需要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但它揭示的是真理;主观、唯心的言论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绝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老子的《道德经》文笔简洁、朴实,章节之间,乍看起来杂乱无序,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有着高度完整的哲学体系,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体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哲理诗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明了老子的自然主义思想。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善者:通过自身实践证悟大道的人。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彻悟大道的人不诡辩,诡辩的人没有彻悟大道。真知来源于自我的实修实证,只凭主观愿望、主观想象来辩论是是非非,是不科学的。自《道德经》问世以来,内修家视为灵文至宝,称为《道德真经》,并尊老子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奉为道家鼻祖。另有文人墨客则总是不停地辩论其是是非非,有消极避世、保守倒退说,有南面之术说,有主观、唯心、片面说,有神秘主义说,等等,持这些观点的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不善者。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表明了老子的实践见证真理的辩证法思想。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博:知识多而杂,只注重书本知识的积累。

具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博学于外,博学于外的人不会有真知灼见。知者,求知于大道,获取真知,是“观妙”和“观徼”相结合。博者,只执着于研究书本,获取的只是现象世界的知识。探求真理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人,永远打不开真理的大门。据说,当年“文通万国,学超三教”的胡适博士,在攻读《道藏》时,被道德家的隐语秘诀拒之门外,从而判定道家书“多是半通不通的鬼话”。这也正是印证了“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这一哲言。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体现了老子的微观认识论。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积:积累财富。既:竭尽。


圣人不刻意积累财富,一心为众人着想,自己反而愈富有;竭尽全力地奉献于人们大众,自己反而得到的越多。这就如同众多的历史伟人,他们并没有为了金钱和名声而活着,反而获得了更多的福利和荣誉。


这一节,老子用辩证的观点,为世人指明了经营之道和处世之道。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思想。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自然规律是利万物而不害万物。圣人效法自然,乐于奉献而不索取。这是老子效法自然的思想。表明了老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章是对《道德经》的概括和总结,昭示了老子彻底的自然主义思想、科学的辩证法和微观认识论。并号召人们走集体主义道路,遵自然之道,行圣人之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2/120223.html

更多阅读

书摘:名不正,言不顺

    书摘:名不正,言不顺  什么时候能够靠汉语拼音翻译的中国品牌走遍天下,才是我们真正扬眉吐气的时候。  我因为经常需要给外国人讲中国公司和中国管理,发现中国公司的名字尤其是英文译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名不正则言不顺

床笫之言不逾阈 床笫之言的意思

床笫之言不逾阈夏志清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版)中,反复用到“床第”一词,如:“床第之外的道德准则已被忘得一干二净。”(189页)“即使是在床第之事上。”(197页)“床第之事以外,她什么都看不见。”(202页)接连四五次使用“

《今古奇观》: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 俞丽拿 良宵

第六十七卷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太平时节元宵夜,千里灯球映月轮。多少王孙并士女,绮罗丛里尽怀春。话说东京汴梁,宋天子徽宗放灯买市,十分富盛。且说在京一个贵官公子,姓张名生,年方十八,生得十分聪俊,未取妻室。因元宵到乾明寺看灯,忽于殿上拾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81章)我们读到此言,觉得老子的这个话好像和上面说的“美言可以市尊”有矛盾,但是细察文意,他是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来说的。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朴素的话;“美言”,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信言

声明:《道德经 八一卷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 老子道德经》为网友男台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