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会作的晚年岁月(图) 邱会作回忆录

邱会作的晚年岁月



邱会作,1914年出生于江西兴国。1929年12月参加兴国县地方武装,不久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九师二十五团,任通信员、宣传员。193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7月任红五军团宣传队长。1934年9月起在军委总供给部任统计员、政治指导员、总支书记。1934年,参加了红一方面军长征。1935年任军委四局三科科长。1936年7月任红军总供给部粮粏处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委供给部副部长。1940年任豫皖苏边区财政委员会主任兼新四军四师供给部政委。1941年任新四军四师政治部组织部长。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十二分区地委书记兼赤峰军分区政委,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为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参加了辽沈、平津、衡宝等著名战役。1951年后任第十五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二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9年lO月任总后勤部部长。1968年7月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是中共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因“林彪事件”1973年被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邱会作是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2002年,邱会作在北京逝世。

“九.一三”事件后,与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等一起被监视居住。1979年,党中央定其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关押在秦城监狱,上世纪80年代初提前保外就医,随老伴胡敏回到了陕西,直至去世。

毛泽东说:黄、吴、李、邱应该吃好

“九.一三”事件发生10天之后,9月24日早晨8点30分,周恩来以毛泽东的名义在人民大会堂宣布: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反省自己的问题。

邱会作被带往北京顺义县卫戍区第3师师部,在那里生活了5年又3个月。开始,每天吃8角钱伙食,后来黄永胜向毛泽东、周恩来写信,提出改善伙食。

毛泽东说:黄、吴、李、邱应该吃好,有资格吃好,也有钱吃好。这样,从1971年11月1日起,邱会作的伙食就有了很大的改善。

1976年12月,邱会作被押解到北京秦城监狱。邱会作说:“除了未用刑罚外,我在各方面已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囚徒。但是,伙食仍是一天一元钱。冬天,房内有暖气,半个月可以洗一次澡,可以蹲马桶解手,生活上并没有很大困难。”  1979年12月,中央派了一个审查组,重新审查邱会作的案子。审查组负责人说:“我们对中央负责,也对你邱会作本人负责。审查过程中,有任何违反纪律的事,如逼供信,你可以直接报告中央,也可以将信件通过我们转交。”

邱会作说,徒刑16年是从1971年林彪驾机出逃后他被软禁于北京卫戍区开始计算的。他认为,林彪集团的出现及自己追随林彪所犯的罪行,是现代中国存在的一种历史现象,把自己关起来也罢,判刑也罢,都是中央决定的,他的态度是服从。

1980年,由军委总政治部保卫部为关了近10年的黄、吴、李、邱补办了逮捕手续。从这时起,有几个月监狱对他们的伙食降为一般囚徒待遇,不再让他们服安眠药。可是,次年6月起又对他们恢复了每天一元钱的伙食标准,生活挺不错。

保外就医与老伴团聚

1981年9月,邱会作以保外就医名义被安置在西安居住,每月生活费100元,和夫人胡敏过着同市民一样的生活。从1983年起,每月生活费增至200元、30斤粮、半斤食用油,有病在省人民医院就诊。

离开秦城监狱时,邱会作对监狱负责人说:“没有别的要求,但愿住房有暖气、洗澡等设备,治病方便。”但到达住所以后,缺的正是这三样。邱会作对秦城监狱送他的人员说:“你们带我回北京监狱吧!”

保外就医就有了相对自由,邱会作却提出如此要求,使北京来的人十分惊异,对他的儿子说:“要劝慰你父亲,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生活上的困难会解决,情况会越来越好。”邱会作的妻子胡敏原籍陕西长安县,是有50年军医历史的大夫,对丈夫照顾得十分周到。他们夫妇同周围邻居建立了较好的关系。胡敏1937年7月参军,做护士工作。她说她应该是老红军,因为她是在“七七事变”前参加革命的,所以她后来的待遇一直按照抗战前期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对待。

“九·一三”事件邱会作被羁押18天后,总后勤部党委批准开始对胡敏的审查。历时7年的漫长的审查到1978年6月才结束,经中央批准定性为:敌我矛盾,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军籍,送陕西大荔农场监督劳动。

80年代初,随着邱会作保外就医来西安,他们老两口终于团聚到了一起。随着组织对胡敏政治审查的结束,她的军职也得以恢复。她的行政关系在总后,属师职干部。

定居西安起步艰难

1987年9月24日,邱会作服刑期满后,拿到公安部门送来的一张释放证。同年10月,国家公安部的官员向他宣布:就地安置,每月200元生活费,继续剥夺政治权利5年,拿释放证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户口。

邱会作每月生活费200元,开销保姆的工资和伙食费、房租、水电费,要花去100多元,洗理费、零用钱每月要花20-30元,夫妻二人用在吃穿上的钱不太宽裕。他说:“我和胡敏出身贫穷,都是从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走过来的。只要解决温饱问题,冬天不受冻,能就近洗澡、看病,再高的要求,实在不敢奢望。”

他们很留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每天都要向左邻右舍借报纸。邱会作的原则是“快借、快读、快还”,所以邻居都愿意借报给他。邱会作的一生多半从事军队的财政经济工作,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尤为关心。他说:“好多问题,都是历史积累下来的。例如物价,稳而不涨行不通,工资增长速度又赶不上物价上涨指数,必然会形成矛盾。”邱会作还向别人表示:“我的晚年将设法过得充实、愉快而又富有意义。”



凡是见到邱会作的人,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典型的军人气质。虽然邱会作已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了,但他坐有坐相,站有站姿,腰杆笔直,走起路来挺胸,昂头,收腹,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且头脑条理清晰,废话不多。



邱会作与夫人胡敏及孙辈在西安。邱会作的夫人名叫胡敏,夫妇共养育子女五人:邱路光 邱承光 邱光光 邱小光 邱小京

政府关心尽显胸怀

据陕西老干部局一位官员说:“在当年西安普通民宅区,他俩起初生活条件很差,冬天家中没有暖气。邱会作夫妇月生活费才200多元,还雇了一个小保姆,生活艰辛。有50年军医史的胡敏为维持生计,一度重操旧业,办过‘胡敏诊所’,街坊上门求医络绎不绝,后因年龄太大,不再行医。直到1992年,生活条件出现好转,被政府安排住进陕西西安干部休养所,每月1500元人民币生活费,还专为他配了一辆轿车。邱家人认为,这表现了政府的胸怀。”

90年代初,邱会作夫妇的居住条件大大地得到改善,组织上将他们安排在西安市南郊某干部离休所安度晚年。这套住房面积约170平方米,与原来的住房相比,真是天上人间。

刚搬进这个新家后,真可谓家徒四壁,偌大的住房空空荡荡。唯一的值钱之物就是一台21英寸的日立牌彩电,就是这台电视机还是子女给买的。

邱会作能活到八十八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关在秦城监狱,八十年代初保外就医回到西安,直到他2002年7月在北京病故,实事求是地讲,没有老伴胡敏的日常精心照料,他是不会活到这个年龄的。

胡敏初中毕业,1937年参军做护士工作。林彪事件后,邱会作被关在秦城监狱,她被下放到陕西大荔农场进行劳动改造。八十年代初,随着邱会作保外就医来西安,他们老俩口终于团聚到了一起,后组织对胡敏的政治审查结束,恢复了她的军职,她的行政关系在总后,属师职干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南郊干休所这个新家,为了生活,胡敏利用一个房间开了几年的家庭私人诊疗所补贴生活之所需。胡敏利用她的医疗知识,看一些常见病。她看病认真、细致,一遍又一遍地给病人讲解注意事项,态度诚恳,使病人颇为感动。有的人是看病来的,也有的人既来看病,又来看看这个为林立果选妃而闻名全国的老太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凡是经她看过的病人,对她的反映都较好,不敢说她的医疗技术有多高,但这个老太太很慈祥,很认真。凡是遇到病人进家看病之事,邱会作都是避客的,在另一个房间看书或写他的回忆录。一家两景,一个在看病,一个在写书,这种生活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邱会作在西安的日子里,曾多次住院,但他习惯住军队医院。军队人员凡是认出他的人都习惯地称他为“邱部长”或“老首长”。邱会作一住院,最忙的该是胡敏了,她跑前跑后,安排治疗事宜。一对清瘦的老人,满头白发,相依为伴,步履蹒跚,踅来踅去,看后还是蛮令人感动的。



邱会作晚年除了每天锻炼和练习书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写回忆录。练习书法时,他写得最多的是毛泽东的诗词,而毛泽东的诗句主要是以毛泽东长征时的诗句为多。这里有他对战争年代艰苦岁月的追忆,又有他对毛泽东的崇敬。2011年1月28日《邱会作回忆录》上下卷,页数:上、下两册,共1028頁(照片:98幅)《邱会作与儿子谈文化大革命--心灵的对话》两本书在香港同期出版。



2008年10月21日上午10时,邱会作中将的铜像揭幕典礼在江西省兴国县高兴镇上密村举行,三百多位各地来宾应邀出席。邱会作中将的夫人胡敏和大儿子邱路光、三儿子邱光光、小儿子邱小光、女儿邱小京等从北京赶来参加。邱会作中将的警卫秘书蒋平安、生活秘汪波也分别从郑州和成都应邀前往。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高岗的儿子高燕生,黄永胜上将的大儿子黄春光、二儿子项林,陈奇涵上将的儿子陈友西,李天佑上将的三儿子李亚宁,刘震上将的儿子刘卫兵,吴法宪中将的大儿子吴新潮,丁盛少将的儿子丁克西,前中国驻日本大使宋之光的儿子宋扬之等,分别从各地赶来参加邱会作中将的铜像揭幕仪式。李作鹏中将的儿子李冰天因父亲病重,邱会作中将的二儿子邱承光因病,未能前往。

后人怀念

江西省兴国县有54人在建国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进入21世纪,兴国县委、县政府在县城之南动工兴建“将军广场”,设立54尊将军石雕像。在这些石像中,雕不雕邱会作的石像是经过了一番讨论的。最后综合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决定雕刻,并将这尊石像放置在广场西北端。产生了将军群体的兴国,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至于邱会作的罪错功过,自有后人来评判而且已经有了评判。如果少立了这尊石像,对历史的反映则是一种缺失,无助于人们去了解历史的全貌。

家乡关于雕刻将军石像的讨论情况,邱会作最终还是知道了。在即将告别20世纪的时候,邱会作深感来日无多,很想回故乡看看,但又担心自己的景况家乡政府不便接待。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兴国县委,表述了自己盼望回故乡一次的心情。他婉转地询问,如果自己回乡,能不能入住县委招待所?经过请示,兴国县委办公室给邱会作回了信,表示欢迎他回故乡。信中还说,兴国是你永远的家乡,如果你回来的话,家乡会以隆重的礼节欢迎你。这使邱会作极为感动,决意回乡看看。岂料接到兴国回信后不久,邱会作不慎跌断了腿骨,只得取消了回乡计划。2001年末,邱会作病重,被接回北京住进了协和医院。2002年7月18日,邱会作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终年88岁。邱会作病逝后近千人自发前往悼念,哭得最凶的是黄永胜的大儿子黄春光。是啊,1983年,黄永胜患肝癌去世,那个丧事该多冷清?有谁敢去送葬?邱会作幸运地多活了19年,于是得到了今天的待遇——时代真的进步了。历史就是这样迈过逝者前行。
邱会作的晚年岁月(图) 邱会作回忆录

一年后胡敏离开西安。胡敏作了一首《会作逝世周年祭》:

光阴快似箭,君逝一周年,略表心纪念。

梦中常见尔,吾与汝言谈,君哑不言传。

梦醒忆当年,泪湿被枕间,堪以告慰然。

(来源:据《党史文苑》,现代生活报等)

参考文献 (1)《特别辩护》 作者:马克昌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2)《中国大审判》 主编:镡德山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3)《重拳出击:周恩来在“九一三”事件之后》 作者:陈扬勇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更多博文:

历史是失败者写的——《邱会作回忆录》阅读漫记

邱会作谈:军中高层众生相(四)

邱会作谈:军中高层众生相(三)

邱会作谈:军中高层众生相(二)

邱会作谈:军中高层众生相(一)

邱会作谈:打倒罗瑞卿问题

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毛不辞而别吗?

《邱会作回忆录》出版情况介绍

《邱会作回忆录》座谈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47326.html

更多阅读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图)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中华民族文化大成者。----诸葛长青翻开中华历史,品味历史文化,我们总是深深感动。走进曲阜,走进儒家思想,我们感叹孔子等先辈的无私奉献。诸葛长青认为,作为中国人,作为教育者

白胜祖和吴哈尼的波波图 吴哈尼

最近找了几张他俩的波波图与大家分享哈哈:1、在医院,白胜祖住院时的bobo~~2、胜祖在安慰受伤的哈尼3、雨中的激吻:4、高中毕业时的第一吻

新手眼线化妆步骤,图解上下眼线画法 眼线的画法步骤图

新手学化妆,眼妆是必学的重点,妆容的关键在于眼妆,特别是眼线,如果没有画好,会让眼睛看起来很怪异。今天秀美小编手把手教你如何画眼妆,下面有详细的化妆步骤图,一起动手来学吧!新手眼线化妆步骤,图解上下眼线画法——新手眼线化妆步骤新手

眼线的画法图 内眼线的画法步骤图

眼线的画法(图)——简介  零起步学化妆,眼睛大一倍:眼线的重要性不用赘述,很多mm的问题是怎样能画出精致的眼线, 达到最完美的放大双眼效果。下面6个步骤,跟着学一定可以让眼睛放大哦。眼线的画法(图)——详细步骤眼线的画法(图) 1、第一步抬

声明:《邱会作的晚年岁月(图) 邱会作回忆录》为网友温暖慕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