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上下)

中国文化史

一、文化:一般只人类改造自然,改造是万恶会,改造人类本身自然属性,使其体现出人的价值观念的一切活动成果和现象。

二、中国文化的特征:基本特征——伦理性

一般特征——连续性,广泛性,平和性,独特的价值取向。

三、中国文化产生发展过程

1、远古至夏朝建立以前为中国文化的起源阶段。

2、夏商西周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形成阶段。

3、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阶段

4、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谓中华民族内部冲突和融摄时期。

5、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

6、宋辽夏金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

7、明清时期处于出现转机的阶段。

8、鸦片战争至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开始走上近现代化阶段。

四、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P34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五、《洪范》

+洪范九筹

六、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社会政治和人生主张是“无为”,其战略观是“柔弱胜刚强”,价值观是无、道、德。老子由于道的提出被称为“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在战国时期经过后学搜集,修订成为《道德经》。道德经中含有丰富的辩证法,认为“自然”为最高范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复归人的本性。他是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论。哲学的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影响。

七、孔子和《论语》

孔子儒家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者爱人,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教育思想上包括有教无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孔子的言论集,主要旨在礼和仁。他孔子的贡献很大,开办私学;确定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在教育方式上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有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给与不同的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要自觉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思想观念曾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而且,它从深处强化宗法血缘纽带,是仁的精益所在,使儒学区别于别的诸子百家。

八、孔子教育思想贡献

开办私学;确定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在教育方式上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有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给与不同的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在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要自觉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思想观念曾在中国教育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直到今天仍有参考价值。

九、道教的产生、发展、影响?

道教定义+

产生:道教的来源广泛,有古代宗教与巫术,方仙道与黄老思想,儒墨兼用思想,易学思想和谶纬思想四个方面。道教产生于东汉年间,当时由于社会矛盾激化,社会迷信空气弥漫和佛教传入的影响,五斗米道与太平道创立,五斗米道是张陵在四川创立的,太平道是张角创立的,他们与农民起义相结合,当时产生的道教经典有《老子想尔注》《太平经》《周易参同契》等,这时期的道教是比较原始的宗教,团体分散。

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个派别,有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金丹派,而且外丹较为流行,这时期出现一系列的杰出人物及其代表作,有葛洪的《抱朴子》、寇谦之的《老吾音诵诫经》、陆修静的《三洞经书目录》、陶弘景的《养性延年录》等,这时期的道教逐步走向成熟,定型期,有早年民间走向官方认可。

隋唐时期,道藏的编辑盛行,有《开元道藏》等,除此之外,道教内丹兴起,出现钟离权和吕洞宾等,这一时期的道教得到了官方的扶植和支持。

宋元时期,新的道派产生,出现了太一道、全真道、真大道,这一时期道教出现了自我更新,道别统一的特点。

明清时期是道教的衰落时期,此时民间道教兴起,出现了《正统道教》的编撰,文学方面也有所体现,《封神榜》《西游记》中均有道教的体现,此时期的道教有上层转入民间,并与文学相结合。

近现代,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不仅受清统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影响。在民间,道教思想与信仰仍保留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民国后,由于连年战火,道教受到冲击,宫观多被毁,其势渐微。道教界人士为维护本教成立过一些道教徒的群众组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道教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北京白云观正式成立道教徒的群众组织“中国道教协会”,但随后遭受“文革”的冲击,终止活动。

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于重新开始活动,各地道教宫观逐步恢复。推动和开展道教工作,被列为中国道教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1987年创办了《中国道教》杂志;1990年,中国道教学院成立。近年来,道教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

影响: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道教的主流思想是对哲学观的阐述,道教的正统来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也是被称为哲学之父,道教所倡导的自然等规律是对现代哲学影响深远的。

2、对医学的贡献,道教对于修身养性很有研究,从古人的经典中可以看到很多的医学知识,例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就是其中代表。

3、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每一个道教的代表人物都有自己的经典论著,这不光可以研究道教,也是中国文学的经典,除此之外,明清时期到教育小说紧密联系,出现了《封神榜》,《嘻游记》中的经典片段。

4、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例如道教的建筑,经典,仪式对现在的音乐,建筑,书法都有很大的影响。

5、对中国武术的影响,道教的武当派与全真派都出现了自称一门的武术派别。

6、对中国化学的影响,道教中的炼丹术其实也是化学中的一种,对之后的化学研究有很大贡献。

7、对现代的社会生活也有很大影响,有一些传统的节庆日是由道教转化而来的,例如财神节等。

十、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

笔记

十一、礼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古人为了社会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及贯穿其间的思想概念和它们共同遵循的礼节仪式。周人的礼是后代的礼的渊源。礼包括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意义:见笔记

十二、五礼及内容

吉礼:是指祭祀时候的典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凶礼:是指丧葬的礼俗。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军礼:与战事有关的活动时举行的礼仪。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宾礼:朝见会盟时的礼仪。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十三、古代礼官

礼官是知识分子,是管理礼制的官职。《周礼》中记录了各种礼官。+笔记

十四、古代三礼

《仪礼》、《周礼》、《礼记》 三礼

周礼又名《周官》,是三礼之首,汉世初出,西汉末列为经而属于礼,故有《周礼》之名。这部书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减取舍汇编而成。

《仪礼》一书的内容主要是冠、昏、丧、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礼的详细仪式,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礼仪,提倡一种有等差的人伦礼仪,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与血缘关系,而且对后世社会组织、文化观念有着重要影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十五、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见笔记

十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1、中央:秦朝大一统之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形成,秦朝实行皇帝制度,皇帝纵览一切大权,又配设三公九卿制辅佐皇帝处理政事,但都要听从于皇帝的指派。

汉朝时,皇帝从贤良文学,上书言事和现任官员中,选拔一些亲信官僚,这些人侍奉在皇帝左右,形成一个宫内决策机构,称为“内朝”,而以丞相为首的政务机关则为“外朝”,内外朝相互制约。

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势力大增,形成了独特的士族制,士族是政权的特权阶层。

隋唐时期,中央施行了三省六部制,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将宰相的权利一分为三,使其互相制约,都听命于皇帝,六部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宋朝时期,仍然实行分裂宰相政权的政策,分为中书门下和参知政事,以此削弱宰相权利。

元朝时期,由于是蒙古族统治,所以在中央实行的是蒙汉结合的政治制度。

明朝时期,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讲所有大权全权拦在皇帝的手中,内阁只是听命。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立,更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高峰。

中央的总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地方:秦朝时期施行的是郡县制,郡县长官全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汉朝施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之后又不停的削弱郡国的势力,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金朝时期,实行的是猛按某克制,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

元朝时,创立了行省制,以此统治幅员辽阔的元朝,还可以加强民族间的联系,并对现在的省制有很大的影响。

清朝时期,很特殊的地方只是八旗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地方制度的趋势就是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不断加强。

3、选官制度:先秦时期是世官制度。

两汉时期,形成了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有利于公正的选举出人才。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九品中正制,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中正就是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隋唐以后,科举制开始实行,就是利用考试选拔官员,直到现在仍有很大影响。

第一讲:导言

二、关于“人类学”一词

人类学一词来自希腊文,它的英文名称是:Anthropology。它是希腊文anthropos和logos的缩写。“anthropos”是“人”或者“人类”的意思;“logos”是“逻辑”或者“科学”的意思。从字面的意义看,人类学就是研究人的学问,也就是对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方方面面的研究“人是什么”,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规划未来。

三、三个核心概念(Key concepts)

从人类学所要探讨的问题看,我们认为,人类学有3个核心概念。它们是:社会、文化、进化。

四、人类学的学科分支(subfields)

现在人类学有4个分支学科,这些学科分支是19世纪后衍生出来的,它们分别是:体质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或者称作民族学)和语言人类学

五、中国的人类学

在中国,我们所说的人类学主要是指文化人类学即社会人类学,或者叫做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研究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阶段。似乎文化人类学可以替代人类学的其它3个分支学科。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先秦时代开始,我国就有许多著作记录和描写个民族和族群的情况,除了许多零星的记录外,许多著作比较集中地描述了某些族群的文化。有些还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和分析。

1、翻译原著。

2、留学取经。

3、学科初建。

4、研究成果。

六、社会人类学的学科特征、研究范围

人类学家强调通过研究其他社会、研究异文化,增加对其他社会和文化的了解,来改革我们自己的习俗,来促进我们文化的发展。

人类学是一门反思性的学科,其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

1、通过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审视,达到对把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当作全人类一般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反思与批评。

2、通过揭示我们对各种文化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分析的努力中所固有的弱点,来打破既有观点的稳固地位,达到对知识获得一般性规律的反思与批评。

3、通过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新定位,达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批评。

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学是一门理解他者,关心他人的学问。

人类学在绝对意义上说,它的研究范围都是研究所有人类社会。而不是单单的“原始社会”。现在,社会人类学者已经将研究领域扩大到现代的乡村社会和城市社区。

社会人类学家通过不同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以及通过人类文化全部变迁史的研究,概括出人类行为的原理、原则以及人类文化变迁的一般性规律,这是社会人类学研究的最高目标。

七、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上下)

1、多阅读人类学有关著作

2、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3、多思考有关人类学问题

八、推荐书目

1、朱炳祥《社会人类学》

2、孙秋云《文化人类学》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

4、宋蜀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5、陵部维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

6、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九、思考题: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谈人类学反思性的体现。

第二讲历史构建理论

------古典进化论

一、概述

古典进化论一般又叫做文化进化论,它是人类学(民族学)的第一个理论(或流派)。古典进化论以研究社会与文化的进化为目标。紧随古典进化论出现的传播学派,以批评进化论,强调文化传播与移动在文化变迁中的重要作用而建立理论。古典进化论与传播学派都以宏大话语来构建人类文化史,注重人类文化一致性的研究,这两种理论都带有猜想与假设的一面,它们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乐观主义的表现,表达出强烈的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在20世纪上半叶遭到很多理论流派的共同批评。以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博阿斯为代表的历史特殊论派反对古典进化论的人类宏观史,而去研究各个民族、每种文化的历史,构建具体文化区的历史,他们也反对传播论,主张探讨有限地域的有限历史。同时,博阿斯的历史特殊论派主张文化相对论,强烈地颠覆了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到了20世纪50年代,进化论又获得一次复兴,初期的宏大话语与欧洲中心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了。

二、古典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1、18世纪欧洲社会思想家有关学说的影响

2、人类学本身思想脉络的影响。

3、生物进化论的影响。

三、古典进化论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1、泰勒及其思想

泰勒是英国第一位人类学教授。他的著作有:《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的发展研究》(1965)、《原始文化》(1871)和《人类学》(1881),代表作:《原始文化》。

泰勒的核心理论就是文化进化论。泰勒系统地阐述了文化进化的原理、进化的机制以及研究方法。这一贡献使他成为人类学史上第一个流派古典进化论的开创者之一。

泰勒将人类文化共同性的原因解释为人类心智的一致性。

泰勒论证文化进化理论运用了两种方法:文化遗留分析法;比较法。

泰勒的进化思想已经预设当时欧美的文明是最先进的。然后将世界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依次放置在低于它的阶段。他的标准也是依据欧洲社会文化的标准制定的,主要依靠技术水平为基础来区分蒙昧、野蛮与文明,这是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表现。

2、摩尔根及其思想。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是古典进化论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研究人类社会进化问题。主要著作有《易洛魁联盟》(1851)、《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1871年),《古代社会》(1877)等,代表作为《古代社会》。

摩尔根社会进化研究的主要结论也是认为人类社会经过了蒙昧-----野蛮------文明的发展。其研究思路和方法与泰勒基本相同。

他认为世界上各民族的差异性是因为他们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而且各发展阶段是固定不变的。

摩尔根对人类社会经过了蒙昧-----野蛮------文明阶段进行了系统性论证。他从3个方面说明了这种系统性:

(1)生产技术发展阶段论。

(2)家庭发展阶段论。

(3)氏族理论。

摩尔根凭借上述3种理论建构起一部人类社会的“蒙昧----野蛮----文明”的宏观进化史。这种进化过程是人类共同的,是人类心智一致性的表现。

摩尔根的理论遭到了后来人类学家的责难,主要是由于他用生产技术的发展程度来建构社会发展分期。忽视了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况且他所列举的生产技术分期特征也存在问题。

在古典进化论中,研究社会发展史的还有瑞士的巴霍芬、英国的麦克伦南等等。

三、对古典进化论的评价

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流派古典进化论,关注人类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宏观发展,这种进化论是单线进化论,不考虑环境与地理所造成的文化区域性与民族性,其立论基础是是人类心智能力的一致性。这一理论是适应西方文化与社会的“进步性”为前提的,为欧洲中心主义作了论证。后来的人类学者批评古典进化论是一种“猜想的历史”或“推测的理论”。

四、思考题:古典进化论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第三讲历史构建理论

-----传播学派

一、 概述

传播学派是将人类社会文化的变迁原因归因于传播,即文化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传播学派3个基本观点:人类的独立发明是有限的;世界的文明都是由少数几个文明传播的结果;传播是一个历史过程。

传播学派分为德奥学派和英国学派。

二、拉策尔、格雷布内尔、施密特和德奥传播学派

拉策尔是德国地理学家,是德国传播学派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人类地理学》、《民族学》、《土地和生活》。

德奥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人类学家格雷布内尔和奥地利人类学家施密特。

格雷布内尔的主要著作:《大洋州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11),格雷布内尔的理论为“文化圈理论”,格雷布内尔是一位历史学家,他试图把人类学变为一门历史科学。他认为一个文化圈是由很多个文化因素构成的。他认为要寻找文化传播的痕迹,应当先分析“文化亲属关系”,其标准是:“质的标准”;“量的标准”。格雷布内尔把人类形形色色的文化归结为单个的、一次的现象。凡是相同的文化现象,不论在什么地方,他认为都属于同一个文化圈,因而也起源于某一个中心。其他国家或地区相同或类似的文化现象,完全是由于文化传播的结果。

在格雷布内尔看来,世界文化的历史,就是若干文化圈及其组合在世界范围内迁徙的历史。于此,本来看似研究文化的横向的空间的地理传播的传播学派,也可以建构出纵向的、时间的世界文化的宏观历史。

施密特是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化研究是为宗教教理服务的,主要著作有:《神灵思想的起源》(1912-1955),《比较宗教史》、《民族学的文化史学方法》(1937)等。

施密特在研究中发展了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理论,并注重在研究中进一步发展历史趋向,并将自己的方法称为“历史研究法”。他按照文化圈的顺序来划分人类发展阶段,认为最“古”的“文化圈”同最早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一致的。

三、英国传播学派

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里弗斯、史密斯以及佩里。

里弗斯的主要人类学著作:亲属组织和社会组织》、《拉美尼西亚社会史》

里弗斯的主要观点:各民族的联系及其文化的融和,是导致人类进步的推动力。

史密斯以及佩里持极端传播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世界文化都是从一个中心传播出去的,这个中心就是埃及。所以被称作“泛埃及主义”,史密斯后来提出埃及中心说。

第四讲历史构建理论

----历史特殊论派

一、博厄斯及其思想:

以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为首的历史特殊论派是一种以历史特殊论为基本理论核心、以文化区为研究方法、以文化相对主义为研究态度而建立起来的人类学理论。博厄斯反对宏观人类文化史的建构,而重视并强调微观的具体的文化史研究。

博厄斯认为,人类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全部总和,因为这种总和才能构成人类的历史。同时,博厄斯并没有忘记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普遍探索。

一般人认为,博厄斯是一个不喜欢建构理论的学者。可事实上,他只是反对抽象假说的理论。

博厄斯提出“历史方法”,认为人类学家要发现普遍的法则,需要揭示环境条件在文化创造与变迁中的作用,用历史的眼光实现历史的连接。博厄斯的研究方法为:先研究具体的历史,才能揭示普遍的规律,进而达到对人类历史的重建。

历史特殊论的理论基点必然导致运用文化区的研究方法,因为具体的历史只有在一个具体的文化区里面方可进行研究。博厄斯为了重建普遍历史而去研究具体的文化区域的历史,或者说在普遍历史目前还无法建立起来的时候更需要研究具体文化区的历史。

二、关于“文化区”

“文化区”是博厄斯学派研究文化的单位。博厄斯是在整理民族志资料并进行陈列品分类时提出了“文化区”概念的。后来博厄斯的学生威斯勒对这个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威斯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是由众多单元组成的。这种文化结构是包括多种层次,最小的单元叫做“文化特质”,比文化特质高一层的文化单位叫做“文化丛”,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文化特质构成。比文化丛更高的单元叫做“文化型”。同丛、同型的文化特质占据着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地域叫做“文化带”,它是以一系列相关的文化丛互相结合,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并占有一定的地域。而“文化区”的地域则更广阔。同一文化区内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相同的、在生产和生活上最为重要的文化丛。

四、关于“文化相对论”

由文化特殊论必然导出文化相对论。文化相对论是一种认为文化只能依据该文化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等背景来理解与评价的学说。它既是一种文化理论,也是一种文化态度,还是一种文化策略。

作为一种文化态度,文化相对论认为各民族的文化价值是平等的,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衡量文化的标准是相对的。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是各民族适应环境的结果,都是自己创造的,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一切评价标准都是相对的。

博厄斯的学生本尼迪克特对文化相对论作了比较形象的比喻。“弧圈”比喻。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同样的都是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高级或者先进。这是一种尊重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态度,是一种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态度,是一种对人类前途充满深刻人文关怀的态度。

作为一种文化策略,文化相对论对于欧洲中心主义起到了颠覆作用。博厄斯以及他的学生们批评西方一些学者提出某种文化发展与评价的绝对标准总是反映出西方人自己的文化,因此,研究者要克服偏见。

博厄斯提出,研究者的立场要站到他所研究的那个民族的立场上并采用被研究者的视角。而不能是欧洲中心的立场与视角。这个看问题的方法在后来的人类学者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所谓“他者的目光”,或本地人的视角。“他者的目光”的意义极其重大。

五、对“文化相对论”的评价

文化相对论看到了文化特殊性、民族性的一面,忽略了文化普遍性的一面;它强调了从内部观察的角度,而忽视了从外部观察的角度;它的预设是文化系统是封闭的,自足的系统,可是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或者说变迁之中,这种变化有时是外部力量给了它巨大的推动力。但是,文化相对论是文化研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由于它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颠覆、对文化的环境与历史的重视以及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带来了学术研究上的很大进步。

六、博厄斯的学生及其理论

博厄斯的学生很多,他们大都具有创造性。这些创造性是基于博厄斯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一些分支理论

1、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

内容为:他认为文化具有“超有机体”的性质,同时也是超个人的。个人只是文化的代言人。是文化的例证。文化完全可以不受个人影响而独自发展。(P31)

2、萨丕尔的假说

萨丕尔主要从事语言研究,主要作品《语言论》,他不同意将语言看作思维外衣的看法。“人类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语言世界里”,他的学生沃尔夫发展了他的思想。“语言结构制约着思维模式”

3、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以及心理人类学

主要著作:《文化模式》、《菊与刀》、《种族:科学与政治》等。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论是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解释。“文化是人格在典章上的扩大”。认为文化是一组人格心理特征的规范化、合法化、制度化。或者说,文化是一组人格心理特征在规范、组织、习俗和制度上的投射。每种文化至少可以归纳出一种与之对应的主导人格类型,可以通过不同文化人格的对比研究来探讨文化的差异,从而论证每一个民族都有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

本尼迪克特认为相互差异的文化具有整合的特征,才能构成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的研究成果后来发展成为心理人类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心理人类学主张一个人的人格与他所处的文化环境有关。

4、米德的文化与个人关系理论

米德也是心理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文化决定人格。

20世纪10-20年代,生物决定论与文化决定论正进行激烈的论战,米德从南太平洋萨摩亚带回来一个支撑文化决定论的有力证据。其论著为《萨摩亚人的成年》。

1935年,她又出版了《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通过研究,她发现,社会文化决定了性别差别而不是两性的生理特征决定这一差别。

第五讲历史构建理论

------新进化论

一、概述

20世纪中叶在美国出现的进化论,是古典进化论的一次复兴。他们一方面恢复19世纪以摩尔根为代表的文化进化论名誉,另一方面又提出与19世纪进化论不同的进化学说,因而被学术界称为新进化论。从古典进化论所强调的一些观点来看。如,全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却经历着相同的发展阶段。新进化论的进化,如同斯图尔特所说的是“历史的重构”。也就是说,相对于古典进化论、传播学派、历史特殊论派来说,新进化论是一种历史重构理论。其实,新进化论并不是去确立古典进化论的历史地位,并不是否定前面三个理论。它充分肯定前面三个理论的成果。可以说,新进化论是一个包容性比较强的一个理论。因为新进化论吸取了古典进化论一般进化的理论,也部分吸收了历史特殊论的某些理论。构成了两组对立统一的辨证论题:一是普遍进化与特殊进化;二是单线进化与多线进化。

新进化论的代表人物有怀特、斯图尔特、塞维斯和萨林斯等人。

二、怀特的思想

2、怀特的主要著作:

《文化的科学》(1949)、《文化的进化》等。

3怀特的思想:

怀特关于文化进化的基本观点与摩尔根是一致的。

怀特起初是支持摩尔根的。人类文化是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进步,全世界各种文化都必定经历几个相同的阶段。但是又没有完全继承摩尔根的衣钵。有些问题上是不同意摩尔根意见的。主要表现在:他否定摩尔根关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心理作用的观点,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文化发展的原因;他不同意摩尔跟关于亲属称谓是某些血缘婚和群婚的反映,而认为它是人们之间的行为与态度的反映,并认为人类不存在杂交阶段,一夫一妻制是一开始就存在的;他不同意摩尔根把波利尼西亚人和澳大利亚人放在蒙昧中级阶段的做法,而认为他们实际上已处在野蛮高级阶段。

所有文化怀特不是以食物和生产工具作为进化的标志,而是认为进化的动力只能来自能量,文化能否进步,最主要的是对能量的发现、利用和控制。

于此,新进化论提出了一个所谓文化优势法则。文化优势法则:那些在既定环境中能够更有效地开发能源资源的文化系统,将对落后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扩张。从这一点来看,新进化论继承并发展了所谓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观点甚至有为世界文化霸权主义张目的嫌疑。

新进化论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就是将生物体系和文化体系之间的基本共性作为研究的最基本的前提而不仅是个别的论述或参照的方法。他们坚持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社会文化问题,这种自然科学就是热力学。

三、斯图尔特的思想

2、斯图尔特的主要著作:《文化变迁理论》(1955)。

3、思想:

主张多线进化论。他认为,19世纪摩尔根和泰勒的单线进化,是把具体的文化放在某一个阶段中,探讨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连续发展顺序。20世纪怀特所提出的普遍进化,继承了早期进化论。二者都流于太广泛和一般化,只能解释单个文化现象,而不能解释特殊文化的特殊特征。他提出用多线进化的方法来解释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的问题。一定的基本的文化类型在相似的条件下,可以沿着相似的道路发展,但是在人类所有集团中,这种按照正常顺序出现的具体文化是很少的。有许多不同的进化路线存在着。他认为,历史上产生的文化被特定的环境所制约,文化变迁的过程就是适应环境的过程。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相似的生态环境下会产生相似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而相异的生态环境则造就了与之相应的文化形态及其发展线索的差别。

三、蔡尔德的思想(CHILDE)

蔡尔德是英国著名的考古学家。30年代曾访问过苏联,对苏联采纳摩尔根观点印象很深。后来他利用考古学资料论证了技术进步引起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进步的客观事实,从而支持了摩尔根思想。他在《人创造自身》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与考古学上的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想对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学说。接着又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一书中采用了摩尔根关于蒙昧、野蛮、文明的3段分期法。蔡尔德关于技术在向文明过渡中作用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也为人类学者广泛接受。

四、塞维斯和萨林斯的思想

他们是怀特和斯图尔特的学生。他们对怀特和斯图尔特的学说进行了综合

塞维斯和萨林斯两个人力图将怀特的普遍进化论与斯图尔特的多线进化结合在一起,他们认为这两种理论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的。他们将进化区别为特殊进化和一般进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属于同一个进化过程,或者说是进化的二重性。特殊进化相当于多线进化,而一般进化相当于怀特的普遍进化。所谓一般进化就是由少量的能量转换过度到大量的能量转换,由低级综合体过度到高级综合体,由具有较小的普遍适应性过度到较大的普遍适应性。特殊进化就是文化按照多种路线所进行的系统发展的、分叉性的历史转化,就是各种文化的适应性变异。他们俩主要代表作《进化与文化》(1960)。

在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观中,进化是一种双向性活动:一方面是提高专门化的适应性,这是适应水平的提高,这就是特殊进化;另一方面,则是一级一级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或进步,这是综合水平的提高,这就是一般进化。在特殊进化内部有一个极限机制,叫做“稳定性原则”,这是适应的最终产品,它最终将不再进步,因为适应性在一定时候也是一种自我限制,一旦生存方式或文化都完全适应和专门化、特殊化了,那么它们的发展也就终止了。进化的继续正在那些未被高度专化的新物种中产生,其中,某些较为泛化的突变种,具有一种新型适应或适应新环境的潜势。由此得到一个相矛盾的命题:进化的发生是由于适应过程中的创造,所造成的结果却是稳定或停滞。

五、思考题:新进化论与古典进化论的关联

第六讲整体分析理论

-----法国社会学派

二、整体分析理论概述

20世纪上半叶的人类学理论出现了第一次重大的转折,这次转折的主导性趋向是对古典人类学理论的反思与批评,进而导致文化整体的功能与结构分析理论的出现。主要理论流派有法国社会学派、功能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人类学。社会学派注重于文化整体的研究,他们是一批摇椅上的人类学家,以第二手资料为研究对象;功能主义学派开创了田野工作这一人类学的新的研究方法,研究非西方社会的社会文化整体及其功能;结构主义人类学借鉴语言学成果,在“二元对立”的系统整体中探索人类思维结构的一般性规律。

法国社会学派虽然是社会学的一个流派,但对民族学、人类学也有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因而也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涂尔干(E。Durkheim,1858-1917)及其继承人莫斯(M。Mauss,1872-1950)该派因涂尔干1896年创办《社会学年刊》杂志而得名。

三、社会学派代表人物涂尔干的思想

涂尔干曾任法国波尔大学和巴黎大学教授,在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和教育学等方面都很有研究。他本人没有亲自参加过实地调查,但他对民族学的调查资料非常重视,能利用别人的调查材料提出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涂尔干是法国社会学家。是法国社会学派的奠基者。社会学派的核心理论是社会整体论。从总体上看,以涂尔干为首的法国社会学派虽然从整体来研究社会文化,但并不反对摩尔根,也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只是反对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说,即不同意进化论用人类心理一致性来作为解释人类文化发展一致性的原因,他认为,社会不是个体的简单总和,而是他们结合的一种体系。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据此,有的研究者将其列入进化论派的一个支派。涂尔干的社会学代表作是《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等,人类学著作有《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原始分类》(1903)。涂尔干的主要成果表现在宗教和社会组织两个方面。

涂尔干的思想可以概括为:

1、社会文化与生命形式一样,它只以整体的形式存在。涂尔干认为生物细胞虽然只是一些生硬的原子,一旦这些生硬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组织。社会也一样,不只是许多个人的总合,而是个人经过组合而成的体系。

2、整体对于个体具有超越性、支配性和强制性。整体虽由个体组合,但一旦形成整体则具有独特的性质,不但不受个人的影响,反而支配和影响个人。

3、一种社会事实不能脱离社会系统的整体去研究。

4、比较法只能在社会类型相同的情况下运用。

四、其他代表人物的思想

法国社会学派的其他人物,还有莫斯、布留尔、赫尔兹等人。

莫斯和涂尔干合著了《原始分类》一书,莫斯著了《礼物》一书。同样显示了文化整体论的理论观点与研究方法。认为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只有当其和整体相联系而不仅是与特定部分相联系才能对事物加以理解。没有一种社会现象不是社会整体的一个整合部分。布留尔主要是对原始思维进行了研究。著有《原始思维》一书。他运用并发挥了涂尔干的“集体表象”观念,形成“互渗律”,

赫尔兹是涂尔干的学生,主要代表作是《右手的优势》。他认为,解剖学没有提供人类天生擅长用右手的证据,人的双手具有同样的发展潜力,人类喜欢用右手的倾向是由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集体观念或集体意识所决定的。

第七讲整体分析理论

一、 概述

文化功能论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的功能学派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把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统一体来考察,弄清楚这个有机体中各组成部分对整体所做的贡献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922年,布朗的《安达曼岛居民》;马林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这两本著作的出版标志着功能主义人类学诞生了。

功能主义学派两位开创人物的理论观点不大一致。

1924—1938年是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功能论的主导时期。关键概念是文化的制度和功能,相关学科是心理学和经济学,强调的是文化制度对人的生物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1939-1955年是布朗的理性结构论的主导时期,关键词是社会与结构,相关学科是社会学与政治学,强调的是社会结构的平衡和人与文化对结构的适应。

二、马林诺夫斯基及其思想

马林诺夫斯基的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36)、《科学的文化理论》(1944)等。

马林诺夫斯基的经验功能论的核心概念是“需要”和“功能”,因此也可以将他的理论称作“需要功能论”。

在方法论方面,马林诺夫斯基作出巨大贡献的就是提出了整体性的田野工作方法。他主张,人类学应当是深入地、具体地考察文化制度的现实功能的一门学问,因而,人类学的研究不应该以历史材料和别人采集的材料为基础。而应建立在人类学家本人对某一地区的社会-文化制度的参与观察上。马林诺夫斯基主张在田野工作中,需要对文化进行整体考察。他在长期的田野工作中,亲自参与、直接观察,把当地社会的家庭、经济、政治、巫术、宗教、技术等行为特质放在一个整体里进行分析。他记录全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事实。一天工作中的安排、家庭生活的背景等细节性的事件,他都将其记录下来,并认为这就是社会结构真实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三、布朗及其思想

布朗《安达曼岛居民》,布朗的理性结构论的核心概念是“结构”与“功能”,因此也可以将他的理论称为“结构功能论”,后来,布朗转向对“结构”概念的关注,认为只有明确了社会的结构,才能真正找到这一结构各部分所起的功能作用。这是他对“结构”与“功能”两者关系的认识。

四、评价

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开创的功能学派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生存权利”,以及“非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同时,它还指出对“异文化”的研究所获得的实证知识,有助于对西方文化的自我反省。这两点成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当然,博厄斯学派那里,也已经达到了这两个基本概念,不同的是,博厄斯学派是从文化相对论导出的,而功能学派是在长期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

功能主义学派存在着几个被以后的人类学家批评的问题。如:1、在历史、结构与功能方面过于强调“功能”而忽视变迁。2、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方面过于强调社会-文化的整体而忽视个人;3、在冲突与稳定的关系方面过于注重社会稳定性和一体化而忽视社会冲突和矛盾;4、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方面过于强调研究的“客观性”而忽略主观性。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也正是功能学派新一代学者以及功能学派以后的学派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五、功能学派的追随者

功能学派的追随者大多是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的学生。这些人既是功能学派的传人,也是学派的修正者。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二战后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的加强;社会思潮背景是同时期人们对战争非理性的深刻感受;学术背景是对过去有关文化本质的论述的缺乏的发现。

查里普德很有理论雄心,他批评以前的民族志著作内容浩繁,以一种过于杂乱的方式对所观察的资料进行了记录。因此,他的《努尔人》

格拉克曼的主要贡献是对社会冲突的重视。

利奇的“过程论”:

第八讲整体分析理论

-----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 概述

结构主义学派产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结构主义思想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结构主义者们认为,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表面结构之后,都隐藏着一种真正的社会结构,人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用建立模式的方法去分析、说明和揭示这种真正的结构,并揭示人类的思维结构。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和利奇。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是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著作有《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忧郁的热带》(1955)、《结构人类学》(1958)、《结构人类学》(第二卷,1976)、《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64-1971)等。

二、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渊源以及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结构”,基本方法是“结构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以及“结构分析”概念主要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借鉴来的。他认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当时社会科学中发展水平最高的学科,他力求使他的人类学研究与结构语言学结合起来。

结构语言学有4个基本方面的操作:1、结构语言学把对有意识语言现象的研究转变为对其无意识深层结构的研究。2、它不把术语看作是独立的实体,而是把分析术语间的关系当作自己的基础。3、它引入了系统概念---“现代音位学不仅宣称音位始终是一个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展现出具体的音位系统,并说明它们的结构。”4、结构语言学以发现一般规律为目标,既通过归纳法,也通过演绎法,从而使这些规律具有绝对的性质。这里表述的“无意识深层结构”的研究、“关系”的研究、“系统结构”的研究以及“以发现一般规律为目标”都成为结构主义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目标。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的研究目标就是研究人类思维的深层结构,为达此目标,他的研究逻辑是:首先,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客观现实,它受自然法则的制约,而这种自然法则通过人类的科学调查又是可知的。其次,通过注意我们怎样领悟自然界,即利用自然关系来得出文化产品,来观察我们用来分类事物的方法的性能,以及我们操作已有范畴的方法。最后,推断我们的思想机制,即思维结构。列维-斯特劳斯的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三个方面:1、亲属关系理论,2、神话的逻辑,3、原始分类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通过对文化产品如神话、亲属制度、和图腾类别的深层结构分析,发现了人类思维的二元本质。

四、其他学者的研究

列维-斯特劳斯对英国结构主义的影响产生了英国的新结构主义。主要人物有尼达姆、利奇、道格拉斯和布洛克。

尼达姆的代表作是《结构与感情》。与列维-斯特劳斯不同的是,他重视社会事实这一概念,而否认智性比社会事实更为重要的立场。

利奇则对二元对立学说提出问题:他承认分类系统的二元性的存在,他指出如果在二元对立之间没有一个非A非B的媒介,二元之间的关系便无法形成。于是便有一个第三元。利奇的第三元概念与他对婚姻作为社群之间的交流媒介有关,实际上反映出他对社会之间联盟的理解与列维-斯特劳斯有别。列维-斯特劳斯注重把社群之间的交流视为关系和界限,而利奇更倾向于把它看成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元素。这个差别不是个人之间的风格差别,而体现了英国功能主义社会人类学对“社会的”一贯强调。

道格拉斯对社会观念中的异常物十分关注,这个异常物往往被社会定义为“不纯”和“危险”,是对社会规范的违背。“异常物”的概念具有思维结构的含义,又是维系社会自身的秩序的手段。

第九讲意义探求理论

-----象征人类学

二、象征人类学概述

象征人类学是研究人类象征符号体系的人类学。它关注文化的意义,主张人类学的任务在于透视和理解被研究文化的象征形态。对象征人类学者来说,象征是意义的浓缩形式或多种意义的联想,象征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象征如何形成体系,以及象征如何影响社会行为者的世界观、精神与感知。象征人类学所关心的是超出“社会结构”的独立的象征结构,或不同象征之间以及象征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联系本身。

一种表述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有扩展的可能性;其来龙去脉与含义是什么;新的意义的发现等,这些都是与象征人类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因此象征人类表达社会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一种重要的符号方式。

三、象征人类学的核心概念

象征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意义”与“象征”。意义与象征两个概念的关系是:无论什么物体、行为、事件、语言,成为某种意义的之媒介物的就是象征。象征只有在不同文化场合才能成立而不能在同一文化场合,因此,意义并不内在于象征,象征与意义的结合并不是原来的事实。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象征的特点是:1、象征具有两极性。象征必须具备用于象征的事物和象征所表达的意义相关。用于象征的事物往往具有自然性的特点,与属于感情方面的人类体验有关,象征所表达的意义往往是社会组织的原则、社会固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某些其他思想观念。2、象征具有多义性。多义性指的是每一个象征都是以最简明的形式来代表许多事情。3、象征具有统合性。统合性指的是对彼此矛盾或相异的观念的事物的某中统合。

四、象征人类学的理论创新

1、在研究宗旨上,由于“认为文化是通过象征形式而得以表现的意义的样本”,象征人类学将解释文化事象的意义作为研究的目标

2、在研究范围上,由于不重视社会结构的分析,象征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是神话、语言、仪式、戏剧以及其他一些象征符号

3、在研究方法上,由于对象征与意义的重视,象征人类学超越了功能主义强调田野工作与另一些人类学理论流派重视文献研究的对立,方法论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

五、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

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利奇和特纳。利奇的代表作是《文化与交流》,他将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作为具有同等法则的符号来讨论象征问题。

特纳被认为是戏剧论象征主义者,代表作为:《仪式过程:结构与非结构》(1969),另外还有《一个非洲社会的分裂与持续:恩丹布农村生活的研究》(1957),《从仪式到剧场:人类游戏的严肃性》(1975)等。

第十讲意义探求理论

-----解释人类学

概述:解释人类学可以看作是象征人类学的分支,也可以把解释人类学当作象征人类学发展的顶端。把解释人类学与象征人类学区别开来,是因为解释人类学更注重意义的阐释,更注重地方性知识,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也很独特。

解释人类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兹。他的主要著作:《文化的解释》(1973)、《地方性知识》(1983)、《尼加拉:19世纪巴厘的剧场国家》(1980),其中,有关理论阐述的代表作是:《文化的解释》。

解释人类学的核心概念是“意义”和“解释”。

二、格尔兹的“深描说”

人类学家要探索文化的根源,对意义的解释要进行深究,找到比较深层的解释。民族志要尽量深描,理清意义的结构。(举例)

人类学的解释就是像理解文本那样,能动地重建被包含其中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分析。格尔兹把文化系统当作是一种透过象征符号的意义模式。格尔兹借鉴朗格的情感理论,将文化比作某种生命情感的表现形式,具有游戏的、戏剧的、舞台的、文学的象征意义。

三、格尔兹的研究

格尔兹对巴厘岛斗鸡的分析是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巴厘岛斗鸡是一种游戏,但这种游戏是一种深层次的游戏。要理解斗鸡的意义,就要解释斗鸡在巴厘岛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格尔兹对巴厘岛斗鸡的游戏的文化解释有几个方面:

1、斗鸡的意义不是为了在赌博中获得利益,而是为了获得某种象征地位的“意义”。

2、斗鸡的功能并不是如功能学派所讲的为了强化社会生活的某种结构或规则,而只存在着展示社会生活、解释社会生活的意义。

3、斗机揭示了巴厘岛平时社会生活中被掩盖起来的那一部分。

4、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诸多文本的集合体,斗鸡只是集合体中的文本之一。

5、解释人类学民族志研究方法的开放性特点。

第十一讲亲属关系与婚姻家庭

亲属关系是由于血缘和姻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亲属关系以及亲属制度是人类学传统最基本的研究领域。研究亲属制度从摩尔根那里就开始了。

一、亲属关系的性质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亲属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不是生物学纽带的直接表现。

第一,并不是所有具有血缘关系和姻缘的人都可以成为亲属,任何地方的人群对于亲属与非亲属的认定都存在一条界限。

第二,没有血缘与姻缘关系的人也可以成为亲属。

第三,有些社会中的血缘关系无法确定。

严格说来,亲属关系是一种文化建构。文化性质是亲属关系中的本质特征。所以,人类学者把亲属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或由于婚姻或由于共同祖先而结成的联系。

亲属关系具有可塑性。通过无视生物学上的联系而实现的。人们把亲属关系编织成各种结构,成为构成某种社会制度的手段。

二、亲属关系的分类:

1、血亲:即与自己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对个人来说,双边继嗣系统中的全体人员都是自己的血亲。

2、姻亲:由于婚姻关系的建立而导致的亲属关系。一是配偶的血亲和配偶血亲的配偶。二是血亲的配偶。

四、婚姻

1、婚姻的定义

婚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结合,即男女两性长久的联结关系。这种联结赋予配偶互相专有的生活权利和经济权利,赋予由婚姻而生的孩子以社会的身份和权利。这个定义所显示的是婚姻的社会性质而不是自然性质。婚姻的真正内核并不知识两性的结合,而是对这种结合的公开认可和批准。

婚姻的缔结形式:掠夺婚姻,媒妁之言,买卖婚,劳务婚,交换婚,童婚,自由恋爱。

2、婚姻的功能

婚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A、建立有序的性关系,从而避免社会混乱,保持社会稳定。大多数男性学者认为,成熟的人类女性与其他物种的雌CI性不同,在性的活动中一直扮演着生物上的接受者,这种状况极有可能造成男性中间和女性之间的毁灭性的竞争,而婚姻作为一种规范能够减少由于性方面的原因而招致的社会或者群体之间的冲突,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B、为繁衍后代提供必要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因为人类的婴儿期比其他动物长,对父母的依赖比任何动物都长,这和生计活动产生了矛盾。婚姻能够为社会提供合法的后代以及婴儿成长的良好环境。

C、增进集团之间的团结。在早期的采集-狩猎社会---这个数百万年来人类最主要的经济适应形态中,婚姻可以提供依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

D、婚姻可以增进不同群体之间的联合。

3、婚姻的类型

婚姻的发展形式:乱婚制、群婚制、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形式在世界各地区有所不同,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差异。主要有这样一些婚姻形式。

A、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与人口出生中的比例相符合。与多配偶婚相比,维系的强度大。

B、一夫多妻制。一夫多妻制是多配偶婚姻中更为常见的形式。一夫多妻制的一个主要动机就是要制造联合工作的能力和共同利用几个妇女的生产力以及生育力。

C、一妻多夫制。典型的例子有波利尼西亚的马克萨斯群岛、西藏和印度的某些山区部落,这些地区的共同情况是缺乏土地,环境严酷,生活水准低下,因而需要控制人口。一妻多夫制与一夫多妻制相反,可以控制人口。

D、夫兄弟婚制。弟弟有责任与寡嫂结婚,以承家嗣。这是因为亲属群作为一个整体掌握着对这个妻子的剩余权利,对新娘的兴趣只是在于子女的延续。

E、妻姐妹婚制。这是与夫兄弟婚制的颠倒。指一名鳏GUAN夫亡妻的姐妹结婚,这是源于两个婚姻集团交换女子的契约。

4、婚后居住模式

婚后居住模式指结婚后的夫妻出于亲属关系的考虑而采取的居住原则

A从夫居。产生这种居住形式的是经济因素。世界上有67%的族群实行这种制度。

B从妻居。在该社会中女性的经济贡献至关重要。世界上有15%的族群实行这种制度

C从舅居。世界上有4%的族群实行这种制度。

D双居制。世界上有7%的族群实行这种模式

E新居制。新婚夫妻在一新地点组建自己独立的家户,与双方亲属无关。世界上有5%的社会实行这种制度。

F分居制。男女结婚后,仍在自己原来的家中,继续承担在家中的职责,通常是本村内结婚。这种情况很少见,云南的摩梭人的阿注婚,就是分居制。

五、家庭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最小单位,也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家庭是一种具有共同居住、经济合作及生育等特征的社会群体。

家庭发展的几个阶段有5个:血缘家庭,伙婚制家庭,偶婚制家庭,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1、家庭的结构与类型

家庭三角关系 :丈夫妻子儿女

2、 家庭的类型

(1)、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子女既有血缘关系的,也包括有正式收养关系的。核心家庭也称基本家庭,自然家庭或初级家庭。核心家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类型。

核心家庭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它与其他亲属的隔离程度较高。(2)、扩大家庭

两个或两个以上核心家庭可以经由血缘、姻缘、等方面的关系而组成一个扩大家庭。扩大家庭大致可以划分为3类。

一夫多妻家庭。

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

3、家庭的功能

家庭的功能指家庭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家庭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表现不一样。一般来说,家庭的功能主要表现下面几个方面:

1、限制并满足两性生活。

2、生产和消费的功能。

3、抚育和赡养的功能。

4、教育子女的功能。

5、休息和娱乐功能。

扩大家庭在农业社会极为普遍,而核心家庭与工业社会和狩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六、继嗣群

1、继嗣群存在的意义。继嗣群是一种很大的亲属性群体。所谓继嗣群,通常是指根据继嗣原则组成的一群由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现实存在的有社会意义的继嗣群都是根据某种特定的继嗣规则,强调了与一部分亲属的联系,而不考虑跟另一部分亲属的联系。因此,继嗣群实际上只是对血亲范围的有限选择。继嗣群“是以是不是一个现实的或虚构的特定祖先的直系后裔,作为成员资格的标准而被公认的任何社会统一体”。

作为亲属性群体的继嗣群内部,也存在着权益关系的制度。

2、继嗣规则:三个类别,

单系继嗣规则:是指用父亲一方或母亲一方的亲子联结来确定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

双系继嗣规则:是按照双边继嗣或两可系继嗣方式确定一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

双重继嗣规则:是指按照同时从父母双方计算继嗣关系来确定个人的责任权利的规则。

继嗣制度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它与其他部分密切相关,例如不同继嗣制度的形成就与一个社会的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在男性养家糊口的社会中,流行的是父系继嗣制度。如在牧民和农民社会中,男性是劳动力的主要因素,因而流行父系继嗣。在妇女养家糊口的社会母系继嗣制度大量存在。

3、继嗣群的形式

A世系群。是由有血亲关系的亲戚组成的共同继嗣群,这些亲戚自称是源于一个共同祖先,他们能够通过已知的关系从家系追溯继嗣。

B氏族。是扩大了的继嗣群。

C联族。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的单系继嗣群,其所包含的氏族在想象上有关系。

D半偶族。如果完整的社会被分为两个(仅仅两个)较大的继嗣群,如果这两个继嗣群与氏族或联族相等,那每个群体即称为一个半偶族。这种半偶族成员相信他们有一个共同祖先,但却不能通过明确的家系关系来证明。

虽然继嗣群在许多社会中很重要,但并不是在所有社会中都存在,

七、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语或名称,亲属称谓原则上是一种语言系统,不同的称呼反映的亲属关系往往不同。但它与其标明的亲属关系并不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呈现很大的变异性。最早从亲属称谓的角度来分析和推论家族制度的早期形态的是摩尔根,摩尔根将所有的亲属称谓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分类式和说明史。

首先,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同一亲属关系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不一样;其次,在同一语言系统内,反映同一亲属关系的称名在不同的场合也不一样;再次,有些社会中,对不同的亲属关系,用同一种称名;最后,有的称谓并不能如实地反映亲属关系,而只是对“虚拟亲属”的标明。

亲属称谓一般有几种形式:第一种为“关系称谓”,即人们在第三者面前谈起某人,介绍他是属于自己的哪一类亲属时所采用的名称;第二种为“相呼称谓”,即人们直接招呼其亲属时所使用的名称;第三种是“别呼称谓”,即第三者在某人面前提起某某一类亲属时使用的称名。

(一)亲属称谓的作用和价值:

1、亲属称谓是一种完全确定的、反映亲属间权利和义务的称呼,通过称呼可以确定和维护社会秩序。

2、亲属称谓可以加强非亲属群体间的团结和合作。

3、亲属关系的使用还可以将不具有亲属关系的成员整合进亲属关系的网络之中。

4、亲属称谓能帮助人们理解婚姻家庭形态的变化。

(二)亲属称谓制度的分类:

亲属称谓制度又叫做亲属名称制度,简称亲属制度。它是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以及代表这些亲属关系称谓的一种社会规范。

最早对亲属制度进行分类的是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摩尔根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过3种亲属制度,即马来亚式亲属制、土兰尼亚-加诺万尼亚式亲属制和雅利安式亲属制。这三种亲属制又可划分为根本不同的两类,类别式和说明式。类别式和说明式

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将亲属称谓分为6种图式。它们是:夏威夷式、爱斯基摩式、易洛魁式、克罗式、奥哈马式和苏丹式。

第十二讲经济人类学

一、 经济人类学概述

1、经济人类学与经济学的区别外与联系

经济人类学与经济学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所研究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各种规律理论。主流经济学认为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利益,而人类学家对“经济”与经济学家心中的经济理解是不一样的。

2 、经济人类学的内涵

人类学家对经济的理解是:

A、经济人类学并不孤立地研究经济问题。而是将经济放到政治、亲属制度、宗教仪式等构成的社会文化的整体系统中去观察分析。经济是一组制度化的活动,这些活动把自然资源、人的劳动和技术结合在一起,人们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货物及服务的动机是由他们的文化传统形成的,是与社会文化整体相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行为。

任何特定的经济体系中,如果不从文化上来解释,经济过程就无从解释。西方经济体系的形成与现状也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发展路径中寻求解释;但是现代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将两者之间的关系隔裂开来,将其凌驾于人类之上。其实,西方经济理论并没有提供全人类各种经济体系的一般规律。而且它对自身的研究因为忽略了某些重要的问题而有待深化。当前西方一些经济学家注重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正是对这一倾向的纠正。

B、经济人类学将西方经济形式仅仅作为人类各种并存的经济形式之一来研究,并不认为西方的经济模式是全人类普遍的模式或具有未来普遍模式采用的必然性。经济人类学家认为在“现代理性经济”之外还存在许多种类的经济形式。

C、经济人类学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经济形式变迁的不同路径。经济人类学所研究的变迁问题建立在文化交流与全球化背景之上。它提出如下的问题:既然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既然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存在,全球化成为一种既定的事实与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非西方的经济发展会不会走西方的道路呢?答案是否定的。

经济人类学的问题意识,使它研究世界上所有的经济类型而不只是研究西方的经济类型,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对所有人类经济制度的规律性概括。这就是经济人类学的研究目的。这个目的带有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霸权的反思性质。

二、经济类型与交换体系的类型

资源、劳动、资本和技术是一个社会群体可用于生产的几个要素,这些要素决定着经济类型与交换体系的类型。

1 、经济类型

A、采集与狩猎

B、园艺式农业

C、畜牧业

D、精耕农业

E 、 工业

2、交换体系类型

经济人类学家对于交换体系的类型是按照经济史学家波拉尼的三类交换体制进行划分的,即互惠交换、再分配交换和市场交换。

三、经济人类学的主要理论

经济人类学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实质论和形式论;或者叫做实在主义经济学和形式主义经济学。

关系经济人类学,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些认识:

1、世界各族群的经济体制存在差别,是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进而由于生产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经济类型与交换体系类型的不同。

2、以工业化和市场交换为特征的西方经济类型只是众多经济类型中的一种,并不是全人类共同的类型。因此,西方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概括出来的理论不具有普适性。

3、西方和非西方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共同存在于当代世界范围内,它们都存在与20世纪和21世纪,非西方类型并不是西方的过去。

4、在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非西方的经济类型和交换类型会受到西方经济文化的巨大影响。

5、西方社会经济类型在与非西方社会经济类型的交流的过程中,也从对方吸取了某种东西进而发展了现代的经济理论,从而认识到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竞争或合作、消费与交换,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社会关系和价值体系的塑造。

6、在一个社会中,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是“多重文化时空叠合”的,多数社会都同时存在多种经济类型与交换类型,即使西方社会也是如此。

7、人类学的视角需要综观全部人类历史,也需要横扫全人类各种社会。

四、生态人类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是运用整体观的方法,研究一个有生命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何表现生命的形态和功能。将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人类学,就形成生态人类学,也可以认为,生态人类学属于经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生态人类学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对过去人类学以文化解释文化方法的矫正。

生态人类学的创始人是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

生态人类学在其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从单向决定论向双向互动论的发展过程。

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意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对西方与非西方现代化过程中过度发展经济的一种反向思考。

第十三讲:语言与文化

一、语言及其产生与发展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可能。,劳动还锻炼了人的思维能力,促进了抽象思维的发展。只有抽象思维才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类产生的标志,而抽象思维都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

二、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

民族语言文字同其他民族文化现象一样,有自己的特点。

(一)民族性

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主要特点所体现的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二)文化性

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指语言的文化属性。但是,任何一种语言除了它的文化属性以外,还有它的文化价值。

三、民族语言文字的作用

1、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对民族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是其主要作用之一。

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构成要素之一。它使经济交换、经济活动频繁,使交往地域扩大,从而促进民族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过程。它又是形成中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材料,也是组成民族的人们之间交际的工具。这些都促使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

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民族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民族统一性的重要标志。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强制同化具有强大的抗拒力,对民族生存具有一定的护卫作用。

2、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这是民族语言文字的第二个作用。

3、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问题有着重要影响,这是民族语言文字的第三个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实行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对解决民族问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语言与民族、文化

1、语言是民族或族群的重要标志

人类学之所以研究语言,首先因为它是构成民族的第一特征,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

3、语言的谱系分类

,就可以把世界上各种语言归并为大的语系,语系以下分为语族、语支,再以下就是各种独立的语言。

历史比较语方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施莱歇尔(AugSchleicher)首创了印欧语谱系分类法。他把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分为三个语支:东斯拉夫语支,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白俄罗斯语;西斯拉夫语支,包括波兰语、捷各语、斯洛伐克语和索布语;南斯拉夫语支,包括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和保加利亚语。

4、民族语言学和语言民族学

民族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民族学和语言学的结合产生了两门新兴学科,即民族语言学和语言民族学。

(一)民族语言学

民族语言学是从民族、族群与语言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诸民族、族群的语方。国内有学者提出民族语言学的研究可以注意四个方面的内容:1.从民族的形成看民族语言的形成;2.从民族的分化和统一看语言的分化和统一;3.从民族的社会特点看语言的特点;4.从民族特点看双语现象的形成和发展。

(二)语言民族学

语言民族学是通过语言研究民族或族群诸方面的问题。有学者提出语言民族学的研究可以注意以下内容:1.通过语言研究一个民族过去的状况。2.通过双语现象研究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双语现象是诸民族及其语言长期影响、融合或分化的结果,因此研究研究现象可以了解民族之间的关系。3.通过语言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语言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从语言中看出许多文化的内容,要了解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必须研究该民族或族群的语言。

5、语言、思维与文化

(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在语言学史上持语言可以影响乃至决定人们思维方式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有洪堡德、美国的爱德华·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本杰明·沃尔夫,其中最为著名的观点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认为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对同一客观世界提出不同的分析和解释,人们主要是通过语言去理解世界的。他说:“人们不仅仅生活在事物的客观世界中,也不仅仅生活在社会活动的世界之中——像我们通常所想象的那样;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处在该社会用来作为交际工具的那种具体语言的影响下。……实际上,真实世界是在该族人的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建立起来的。”

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 LeeWhorf)引申了萨丕尔学说中的思想萌芽,将语言之于文化的作用推向极端。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核心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人类的文化分为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次,文化与语言间的关系,一方面是语言受制于文化,另一方面是语言又反作用于文化。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这种关系具体表现为文化与言语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语言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具备文化的特点。语言也是人类创造物之一。文化不受控于基因的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语言当然有某种先天的机制,语言是先天本能和后天学习的结晶,文化具有共享性,它不是属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全社会成员共同的财富。语言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一旦形成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对文化建构、传播和传承的作用。语言虽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与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又有其特殊性。人类在创建文化的过程中,语言起了重要作用。第一,语言使人类的信息联络显著发达;第二,使知识积累变得容易;第三,使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发达。

6、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广义上也属于语言的一种,称为“书面语”。它既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也有人类文经所拥有的共性。文字的产生有一个演化的过程。最初人们用结绳、刻木等实物方式记录,后发展为用图画记事。这些文字最初都是象形文字,后来有的文字进一步发展,从表意走向了拼音。

我国文字构成法有65种,即所谓“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文字产生后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极大。文字的出现克服了言语交际在时空上的局限,不仅使语言得以记录和保存,并大大促进了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在文字产生以前,口语是语言存在的最有效的形式,文字产生后便出现了新的形式——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但比口语更加稳定、完善、精密。文字把人类的全部知识记录和巩固下来,使后代能够掌握前代人所取得的全部知识,因此,文字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里程碑。

第十三讲语言人类学

三、语言人类学研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表现在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成果两个方面。该学科毕竟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在中国起步比较晚,基础也表现得比较薄弱,但从学科角度看,这显然是滞后的。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中国的语言人类学研究,因为它既是学科建设的需要,同时又具有重要社会现实意义。

1、加强语言人类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需要。

2、加强语言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对于语言以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尤其重要。

第十四讲政治人类学

一、概述:

政治人类学是社会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组织、权力与威望以及政治过程等问题。

政治组织是是社会关系的制度,它在与公共秩序的维持的这个范围内,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协调,因而它是一个社会赖以维持社会秩序并减少社会动乱的手段。

这4个方面便是政治人类学的学术策略。

第一:现在“无国家的社会”还在相当程度上保留。

第二:政治人类学的眼光是“一切时代”,纵观全部人类发展史的各种政治制度。

第三:政治人类学的目的是在更为广阔的、更为深刻的基础上思考人类政治制度的一般性问题。

第四:政治人类学重视对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政治制度的研究。

三、政治制度类型的并置与演进

4种类型的政治制度是并置的;各种不同的政治制度类型都是演进的。

1、游群

2、部落

3、酋邦

4、国家

演进的类型分为蛙跳型和绵延型

第十五讲宗教与仪式

二宗教信仰的研究历程

1泛灵信仰与泛生信仰泰勒的原始宗教研究,马雷特的泛生信仰研究

2巫术信仰弗雷泽的“模拟巫术”和“接触巫术”,马林诺夫斯基:生产性巫术,保护性巫术。破坏性巫术。巫术与宗教的关系目前还在讨论之中。

三、宗教的功能

1、文化的功能

2、社会的功能

四、宗教的变迁

复振运动和新宗教运动。

复振运动

复振运动也称“复兴运动”,是指通过向一种文化注入新的目标和新的生命,以拯救该文化的一种努力。

复振运动主要发生在殖民地文化中,包括“船货崇拜”、排外主义运动、救世主运动、鬼舞以及千禧年运动等。

新宗教运动

而新宗教运动则主要产生在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运动中的宗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生于传统宗教内部,并依附于其母体,仅以特定的信仰与活动而表现出来;另一类是产生于传统之外,并独立地存在的宗教。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这两种宗教现象,宗教社会学界分别称之为宗教的复兴和宗教的创新。

宗教复兴

工业化社会中的宗教复兴,指的是传统宗教内部新教派的出现,其特点是新出现的教派在信仰、组织结构和教义仪式等方面,并未完全脱离其母体,只是对其母体各方面的支行状况不很满意,故另立山头,提出一些更为激进的主张,采取一些相应的行动,以达到恢复其宗教原初本性的目的。

宗教的创新

宗教的创新,指的是在传统信仰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信仰,或所创造的信仰与传统宗教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第十六讲文化与文化变迁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二、文化的内涵和层次

物质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制度文化:人与社会的关系

精神文化: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

文化-----可观察的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文化------不可观察的文化------文化文法

三、文化的特征

1、文化是人类创造或衍生的。

2、文化是共享的。

3、文化是后天学习获得的。

4、文化具有复合性或整合性。

5、文化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6、文化具有适应性。

7、文化具有象征性。

8、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四、文化的功能

文化的功能,指的是文化各因素相互联结在一起后整体上对个人、群体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发挥的效能。就个人而言,文化起着模塑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或濡化的功能;对群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思想整合、统一行为的功能;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1、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

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2、文化的导向功能

提供知识、协调社会工程管理、巩固社会导向的成果

3、文化的负功能

五、文化的变迁

所谓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由于内部的发展和外部的接触所引起的功能与结构、形式与内容的改变。变迁是文化的属性。

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

创新有4种方式:

进化:是指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经过长时期的微弱变化的逐步积累最终成为本质上全新的东西。

发现:是使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或事实变得为人所知。

发明:是“制造”先前不存在的东西。

传播:是文化空间上的位置移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3/15175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上下五千年朝代表 上下五千年朝代顺序

中华民国中华帝国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目录1夏朝2商朝3周朝4秦5汉6三国展开编辑本段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中国建筑作为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体系,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传承积累,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其平面和外观上也最能给人们以生动而

声明:《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上下)》为网友轻狂书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