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诗词-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宋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注释】
1、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尹是后来所任的官职。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在有莘(今河南开封)农耕。商汤娶莘氏之女,他作为奴隶陪嫁给商汤。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世称姜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齐。

2、衰翁:衰老之人,即指伊尹与吕尚大器晚成,很老了才被重用。

3、穷通:穷困潦倒,吕尚在50岁前做什么生意赔什么,老被夫人责骂,伊尹则沦为奴隶。

4、钓叟:指吕尚在磻溪空钓,以等待周文王。

5、耕佣:耕田的佣工,奴隶。伊尹名挚,尹是官号。生卒年不详。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相传他生于伊水,故名伊尹,甲骨卜辞单称“伊”。伊尹是商汤妻有莘(今山东曹县西北)氏陪嫁的奴隶,初为“小臣”,后执国政,协助商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保衡,是夏末商初重要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商灭夏的主要筹谋者。

6、风虎云龙:虎下山如风,云雾从龙,指人得际遇,堪大用,立大功。易经中有“云从龙,风从虎”,此句将云风喻贤君,龙虎喻贤臣,意为明君与贤臣合作有如云从龙、风从虎,建邦兴国。

7、浪淘沙令:唐教坊曲。 “令”字的意义,不甚可考。大概唐代人宴乐时,以唱歌劝客饮酒,歌一曲为一令,于是就以令字代曲字。白居易寄元微之诗云:“打嫌调笑易,舞讶卷波迟。”自注云:“抛打曲有调笑令。”又《就花枝》诗云,“醉翻衫袖抛小令。”又《听田顺儿歌》云:“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
书法诗词-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赏析】
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它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词客那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思想感情的流露。全词通篇叙史论史,实则以史托今,蕴含作者称赞明君之情,这正是本篇的巧妙之处。
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伊尹,原名挚;尹,是他后来所担任的官职。传说他是伊水旁的一个弃婴,以“伊为氏,曾佣耕于莘(《孟子。万章》):”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莘,古国名,其地今河南开封附近(,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他作为陪嫁而随着归属于商,后来得到汤王的重用,才有了作为。吕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太公望“。传说他直到晚年还是困顿不堪,只得垂钓于渭水之滨,一次,恰值周文王出猎,君臣才得遇合,他先辅文王,继佐武王,终于成就了灭商兴周之大业。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困窘之后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所以说他们“历遍穷通”;吕尚显达的时候,年岁已老了,所以称作“衰翁”。封建时代的士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此并言“伊吕两衰翁”,伊尹佐汤时年老与否,书无明文,此是连类而及。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士人的命运却是大可惋惜的,因为那些人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亦即被埋没了的英雄。
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易。乾。文言》:“云从龙,风从虎,对人作而万物睹。”意思是说,云跟随着龙出现,风跟随着虎出出,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末,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因这这是问题的实质之所,所以“兴王”一句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

王安石作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具有极高的文学才能。同时他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诗文深刻刚健,见识高超,擅以文托志。《浪淘沙令》即以词令充分表达了其政治家的胸襟气魄。
  表面上看,全词写的是伊尹、吕尚(姜尚、姜子牙)的故事,实际上是在用典寄志,委婉地抒写个人的理想和抱负。
  上阕写伊尹和吕尚两位老者,一生经历了困窘不得志和通达显扬两种截然不同的处境。当年吕尚是江边的钓鱼翁,伊尹是别人家中耕田的奴隶,如果没有得遇明主,英雄老死也无人知晓。
  下阕写商汤偶然得到了伊尹,周武王偶然与吕尚相逢,二人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后,在谈笑之间就帮助商汤、周武王成就了统一天下的伟业。那差一点老死世间无人识的衰翁,从此名扬天下,虽历千年,可谁又能与他们比较功劳的大小?
  诗言志。诗人多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意绪,而在诗词中用典来抒写自己的感情,托物言志,与直抒胸臆相比,则更显得隐晦、含蓄,可说是“借人家杯酒,浇自己块垒”。此种写作手法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中学课本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一个长于用典的典型例子,其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借廉颇遭遇抒发了作者想要为国出力却又报国无门的愤慨。同样,此词也是借曾经不得志的伊尹、吕尚遇到明主后轻而易举建国兴邦的故事,寄托自己要直追先贤甚至超越先贤,建立千秋功业的远大政治抱负。此等胸襟,何等豪迈!真乃用典寄志,顾盼自雄!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背景照片:20090130摄于红花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4/222785.html

更多阅读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读孟尝君传的语言风格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读孟尝君传》是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一篇很短的议论文,仅有90字,比归有光的《寒花葬志》还短,但非常经典,是阅读古文的必选作品。该篇全文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

《大宋美人传》推荐——穿越左伊vs腹黑王安石_桃金女 左伊

文案:百草堂宋朝回忆录——我是宋朝第一女探花,司马光是我表哥,皇帝是我老大,王安石是我同窗。沈括是我跟班,狄青是我的竹马,苏轼喊我师傅,宋英宗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我不写书,对不起这段穿越之旅。推荐语:故事开篇女主左伊刚刚穿越过去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 王安石元日赏析

古典诗词欣赏(一三一)】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赏析窦凤才【原作】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书:书写,题诗。茅檐长扫静无苔:庭院经常打扫,干净得连青苔

王安石《浪淘沙令》鉴赏 浪淘沙令 李煜

浪 淘 沙 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声明:《书法诗词-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为网友子非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