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纪行之六——俄罗斯:猛男·烈酒与美女·香烟的碰撞

俄罗斯:猛男·烈酒与美女·香烟的碰撞

——欧洲纪行之六

在俄罗斯旅游过程中,我们实实在在领略到了当地的几个“大文化”,包括教堂文化、建筑文化、绘画文化、收藏文化、战争文化、雕塑文化和景观文化,这些都是出国前旅行社强调、引导以及我们事先了解到的几个大概的内容。出国之前是“耳濡”,出国之后又“目染”,算是有始有终的一次完善。

然而,有一种文化却是我们在游走过程中不经意间遇到的,也可以说是手中的相机镜头不留意间碰到的一种文化,而且是一个“大文化”,那就是俄罗斯的烟酒文化。

这一张照片是我在莫斯科大学附近无意中抓拍到的,可惜的是这位美女看见我举起相机就把香烟扔掉了。不然的话这是一张与我的标题相当匹配的照片,而且画面很美

就像提及中国不能不说茶文化一样,提及俄罗斯,同样不能不说烟酒文化。中国的茶文化演绎了几千年,从一开始的“贡茗”,到后来的府衙饮茶,到如今的普通百姓家家饮茶,茶文化仿佛一直处于方兴未艾,愈演愈烈的状态。俄罗斯的烟酒文化也一样,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变化,烟酒文化演绎得津津乐道,渗透进每一个普通百姓的家庭。

斯大林让俄罗斯人抽烟上了瘾?

记得少时母亲让我们猜一个谜语,谜面是“生不能吃,熟不能吃,一头烧一头吃”。当时感觉这个谜语太难太难,我们兄妹几个一晚上也猜不出来。其实这个谜底就是“抽烟”。

何为“烟”?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是这样写的:“烟,火气也。”烟的本义就是火气,是物品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我们这里所说的烟指香烟,它虽然是一种用来吸食的实物,但跟“火气”有密切的关系。俄罗斯抽烟历史长、烟民范围广应该跟当地寒冷的气候有关系。我们太行山一带就有“烟暖房,屁暖床”的诙谐民谣。

俄罗斯香烟盒图案(网络图片)

俄罗斯抽烟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曾在俄罗斯许多地方发掘出铁和陶土做的烟斗。有人说是哥伦布从海外带回来烟丝,欧洲大陆才开始吸烟。其实俄罗斯抽烟斗的历史从公元1500年就已经开始,事实上则要比哥伦布的航海还要早。

有人说上世纪俄罗斯人抽烟盛行,本世纪稍有降温。还说上世纪抽烟盛行是因为他们的领袖斯大林同志嘴里每天吊了一个大烟斗,所以全国人民效仿。本世纪降温是因为当代领袖普京同志从不抽烟,所以大家也在效仿。两个领袖,造成两种社会现象。其实这是一种牵强思维,俄罗斯国民的抽烟盛衰跟领袖抽烟习惯并没有多大关系。

俄罗斯香烟盒图案(网络图片)

事实上当今俄罗斯抽烟现象并没有降温,据统计目前俄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死亡的人数近30万。而这一数据并没能改变烟民队伍不断壮大的趋势。烟民从以往的成年男子单独方队扩大为现今阶段有男子、有女人、有未成年人参与的一支庞大的队伍。无处不在的吸烟者不仅伤害着自己,污染了环境,还间接地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健康。

在红场见到的夫妇烟民


在莫斯科国家展览中心见到的“双枪烟民”


在冬宫见到的老妇烟民


在圣彼得堡见到的学生烟民


来自《经济学人》杂志对123个国家的调查报告。全世界最爱吸烟的是希腊人。按香烟消费总量除以人口数量,平均每个希腊人每天要抽8根烟。排在第二位的则是俄罗斯人,平均每人每天抽7根。而俄罗斯女性吸烟的比例高达30%,因此也经常可以在俄罗斯街头碰上年轻漂亮的女性手夹香烟优雅的样子。俄罗斯卫生专家称,有40%以上的俄罗斯高中毕业生是烟民。在许多地区,烟民的比例甚至超过了50%。世界卫生组织称,61%的俄罗斯男性和36%的所有俄罗斯成年人都吸烟,是世界上吸烟率最高的国家。

在游轮上见到的美女烟民

“卧的嘎”是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俄罗斯以生产“伏特加”酒著名。它是俄罗斯的国酒,又称俄得克、俄斯克。中国人俗称“卧的嘎”。这个名字好听得很,叫起来像酒一样爽快浓烈。正牌伏特加酒,酒味纯烈,香气扑鼻,冰镇后干饮也妙不可言,仿佛冰溶化于口中,进而转化为 一股火焰般的清热。

因为我们旅行团队中男性居多,又有几个“酒缸”,所以在入住莫斯科宇宙大酒店的当天晚上,大家就尝到了伏特加浓烈甘醇的美味。因为喝起来过瘾,大家都才把项上之物一个个喝成了猴屁股。

在我们临别圣彼得堡前一天晚上,大家又要说喝酒。一位“酒缸”冷不丁从背包里拽出两瓶北京二锅头,惹得大伙兴奋起来。刚刚挨个倒了三圈,两瓶二锅头就见底了。地接导游阿龙接过酒杯通通通就往喉咙里倒,朋友劝他说悠着点可以分几次喝光。阿龙用生疏的汉语反问道:“为什么要分几次喝?我们俄罗斯人习惯一口干!”说归说,那一杯下去把阿龙也灌成了猴屁股。他哪里知道,这是65度的二锅头!比“卧的嘎”高出25度!

中国人特别会打圆场,见阿龙奋不顾身喝成了红脸“马糊”,一个个嘴甜得像哈密瓜,一个劲儿夸阿龙“你真行!”,“你才真正是一个俄罗斯人”,“是阿龙改变了我们对俄罗斯人的印象”。更有几个当下跟阿龙交换名片,表示要做永远的朋友。

相信那个场面比当年老毛见斯大林还要热烈。

莫斯科大街上的女烟民

公园里的女烟民

俄罗斯人饮酒习惯也是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住了。在旅行过程中我们没有见到俄罗斯人在酒店喝酒,据说俄罗斯人在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几百年已形成传统。  

  彼得大帝可谓是酒国之酒君,自己爱喝不说,犒赏得力部下,大多也是请他们喝酒。传说彼得大帝有一个犒劳将士的方法:在将士们的下巴盖一个官印,只要在官印还没有洗掉之前,你仰起下巴,发几响浓重喉音,就可免费出入本国任何一家酒店。俄罗斯人这种豪情,别国的人比不上。据说将士们为享受喝酒,数十日不洗脸,时间一长凡喜饮者都是舞台小丑的模样,当时俄罗斯民间就有“花脸军队”的说法。

在我国,假如正是吃饭时候,人们见了会问“吃了没有”。而因为喝酒的风俗,有些俄罗斯人见面时会问“喝了没有”,只不过他们不是说出来,而是用形体语言表达:右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然后食指弹出,弹到下巴。因为男人爱喝酒,而且爱得要命,所以人们把伏特加酒比喻成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俄罗斯人喝酒对酒杯比较讲究,普通老百姓家里都备有饮用啤酒、葡萄酒、白兰地、伏特加酒的各式专用酒杯。伏特加酒杯大多是200-300毫升的大杯子,饮伏特加之前需把它放进冰箱冷却一下,据说这样口感更好。俄罗斯人喝伏特加喜欢一口喝干,很是豪爽,当然一般情况下酒只倒到酒杯的三分之二左右。第一杯通常是一齐干下,以后各人按自己的酒量随意酌饮。不过,俄罗斯人喝酒从不耍滑,都极为诚实,一般不劝酒,有多少喝多少,直到喝倒。

俄罗斯民族能歌善舞,男人们大都很健谈,极富幽默感,喝起酒来会把这一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几杯伏特加下肚,遂雅兴大发,或翩翩起舞或尽展歌喉。接下来便是各色故事、笑话、绕口令脱口而出,妙趣横生。朋友间聚会喝酒一般要持续三四个小时,每隔1小时左右休息十来分钟,烟民们可出去过会儿烟瘾。俄罗斯人的祝酒词也很有意思,第一杯为相聚,第二杯祝愿健康,第三杯为爱,对祖国的爱,对家庭的爱,对妻子的爱。总而言之,为所有的爱干杯。接下来便是祝愿和平、祝愿友谊等等。如果是在朋友家聚会或做客,最后一杯要献给女主人,表示对她厨艺的赞赏和辛勤劳动的感谢。

俄罗斯的酒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发展轨迹,漫长的历史让伏特加酒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伏特加酒造就了俄罗斯人崇尚酒文化的性格。这种酒文化更多地体现在俄罗斯民族对伏特加酒的喜爱上。俄罗斯人天生好酒,国酒伏特加浓烈,与其豪爽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如出一辙,同时使他们有极强的群聚性,性格勇猛强悍、灵魂躁动不安。

俄罗斯男性中酒鬼的比例大概在70%左右,据说有时候酒鬼也会在街上行骗,讨得几个卢布便马上跑去酒馆喝酒了。这对于天性淳朴的俄罗斯人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丢人显眼的事情。

但酒鬼多了,也就没有“鬼”了。

如今,酗酒在俄罗斯人看来已经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祖辈们喝,父辈们喝,年轻一辈们更是当仁不让。俄罗斯人是善于幽默的。在俄罗斯,幽默节目是所有的艺术表演形式里是最受欢迎的。各种晚会上的主打节目一般来说一定是幽默表演。而在幽默表演中醉酒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每年的新年晚会上,关于醉酒的幽默小品是一定要有的。也是人们最喜欢、最期待的。这样,醉酒成了家常话题,人们自然也就不把它当成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了。所有这些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引导,让他们消除了对于酒的恐惧,也让他们默认了酗酒这种及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当今俄罗斯人眼里,酒鬼虽然外表像个“鬼样”,但毕竟还是“人模”。

据《俄罗斯报》报道,俄罗斯人年均消费纯酒精达18升。梅德韦杰夫对此非常震惊,他认为当今俄罗斯人口下降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酒”作为一种饮品,既造就了俄罗斯人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也给俄罗斯人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由于酗酒者太多,俄罗斯别出心裁在每个城市都建起醒酒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时期,准确地说俄罗斯在1902年就开设了第一家醒酒站,从此以后醒酒站遍及全国。为此,大街上执勤的警察除管理治安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大街上的醉鬼拖回醒酒站。醉鬼在醒酒站里吃喝拉撒住和医疗救助都是免费的。这一开支非同小可,据说俄罗斯每年救助醉鬼的开支远远超出救助失学、辍学儿童的开支。

男和女、烟和酒的冲突和碰撞

中国有“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的名曲,俄国有“你喝酒来我抽烟,你睡街头我独眠”的民谣。于是,俄罗斯烟和酒的泛滥造成了男和女的碰撞。

酒可以使得一些好的性格继续发展,也使得一些性格缺点沉沦下去。伏特加酒作为俄罗斯主要的酒种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催化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俄罗斯向来以勇猛、豪放著称。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的历史,并非只在战场和谈判桌上写就,在政治、饮食和卧具上更能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就拿酒来说吧,清酒酿造了日本人的含蓄,葡萄酒酿造了法国人的浪漫,而伏特加酒则酿造了俄罗斯人的豪放、勇猛。

躲在墙角不是为了抽烟而是为了说话

据说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国防部规定每名战士每天在前线可以得到100克的伏特加酒,从而提高了军队的士气,使战士们作战更加勇猛。反过来,对伏特加酒无节制的狂饮也加剧了一些不好的民族性格的恶化。如俄罗斯民族的发泄性、矛盾性、野蛮性、武断性等。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在伏特加酒的影响下渐渐地改变着自己的发展轨迹。

圣彼得堡街头的长烟“短火”

酗酒,更贴切的说是酒精体质已成为俄罗斯社会的一大弊病。一个俄罗斯的酒鬼,只要他有能力,他可以整月的喝,整年的喝。对于他来说,工作,家庭,都变的不再重要了。由酗酒带来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家庭不合,夫妻离异,青少年犯罪,生育水平低下,全民体质下降。特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加上社会形态的失恒,俄罗斯人对酒精的需求近乎病态。在俄罗斯,您可以在非节假日的一天连续见到多个酒鬼,而且是在不同的时段。最早的可能是在早上八,九点钟。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常会看到喝的烂醉的倒在路边的酒鬼。

酗酒最可怕的后果是家庭的不和、暴力、反目,甚至离异和仇杀。男人们借酒消愁,女人们借烟解烦。造成的后果是消愁的更愁,解烦的更烦。俄罗斯政府统计过,凡家庭有一个“酒鬼”,那么这对夫妻过的是一种“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表面虽是同床共枕,实际却是貌合神离。酒和烟的碰撞最终造成了男人和女人的冲突。

在大街上见到的女子烟队

中国的林则徐之所以被后人称赞,是因为他正义凛然敢于销毁大烟。表面看林则徐是在销毁鸦片,实际上他是在拯救民族,拯救一个被鸦片呛得奄奄一息、苟延残喘的民族。不知道俄罗斯会不会冒出一个林则徐,敢冒酒鬼之大不韪把烈酒销毁?

我想可能性很小。因为“卧的嘎”是俄罗斯男人的“第一妻子”。

哪个不自量力的家伙敢把人家的“首席夫人”一个个杀掉?

(本文发表于2012年3月20日《北京铁道报》)

以下是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俄罗斯人酗酒后的照片,现偷来几张供大家欣赏。注意爱笑的朋友先把嘴捂住。


随便拖,反正我硬了

欧洲纪行之六——俄罗斯:猛男·烈酒与美女·香烟的碰撞

你不拿枪我也投降


酒精度多少?我咋看不清楚



缠绵的爱



马桶马桶我爱你


不管谁摆弄我都认


给大家表演一个倒栽葱

“哥俩好呀,好到底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5/283382.html

更多阅读

河南大学一百年之六复兴:机遇与挑战并存

之六复兴:机遇与挑战并存1978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河南没有一所学校入选全国重点行列。于是1979年8月,河南省决定开封师范学院改名为河南师范大学,争取尽快达到全国重点大学的水平。1983年,江苏师

转载 男医生与女病人的暧昧情事(中) 我与小舅妈的暧昧情事

原文地址:男医生与女病人的暧昧情事(中)作者:Z断桥残雪现在媒体上开口闭口就说医疗黑幕,对于这些愤青写的现状,我承认是事实,但那又如何?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把患者的病能治好,至于多花钱那是应该的,人嘛!一生挣那么多钱,不就是留着看病用的吗?

声明:《欧洲纪行之六——俄罗斯:猛男·烈酒与美女·香烟的碰撞》为网友空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