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皮囊读书笔记

离开北京的前一晚,有点冷,晚上九点过后,到处就是安静的路了。把老妈安顿在五道口的旅店,打车穿过了大半个北京去南城李大人家,一路,车上是呼呼的风声。

这样叙述,感觉有点萧索,不过,确实是我当时的感觉。我也说不清,为什么有那样的感觉,也说不清为什么很想在离开前去看看李大人和他的孩子七七。

很奇妙的因缘,李大人的父亲是在三十多岁才有了这个后来让他骄傲的儿子,而李大人也是在差不多年纪的时候才有了七七。给我说这些的时候,李大人抱着七七,七七那可爱的小身躯靠在李大人的肩上,李大人则不断亲吻这个小生灵,那种父爱和温情让我内心里温温的感动。

在去年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李大人告诉我,他相信父亲的血就流淌在自己身上。我也相信。

总是很奇妙的因缘,人与人关系的建立,显得那么充满偶然又似乎必然——我们的朋友参与我的生活,改变了甚至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认识李大人,我的人生逻辑肯定很不一样。

李大人是个直接而且狂热的人,他对新闻以及对人有一种很苛刻的坚持。他常常很直接地突破你说话的逻辑,不让你有试图掩饰的机会,指明你所逃避或者不敢面对,不明白的。

每次和他聊天,我时常都有种受伤感——有试图掩饰的挫败,也有的是,其实自己也不理解自己的状态,然后就被李大人这般一针见血地指出并且批评了——我知道李大人内心的善良和本意,然而我总是难以遏制的挫败感。

那个晚上也是,我现在想在这里重新叙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后那个夜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个对我一辈子影响深远的夜晚.

那一晚的李大人依旧先问我:怎么样?最近过得怎么样?讲一讲吧。

然后我开始讲,讲父亲去世过后我在老家的这半年,讲我为什么坚持要从北京辞职回去陪老妈,讲我在老家那个小镇,骑着摩托车没有目的、也没有刻意的四处乱逛,讲我的无所事事,讲我提不起工作的兴趣,以及讲我对这种状态的恐惧。

李大人习惯在说话前笑一笑,然后他开始说——其实那都是借口,你父亲的死其实不是造成你现在的状态根本原因,你只是用这个事情来掩饰或者逃避自己不想回答的问题。

我当时很真诚的相信,从8年前父亲的中风开始,我就开始了围绕于父亲的病和这个家庭负担的人生和工作规划,我觉得,我前段时间的状态很容易理解——失去了此前8年来工作和生活的中心,我的迷惘理所当然。在这个逻辑下,我会着急能否成名,着急能否赶快写本畅销书都有理由——因为我要为扛这个偏瘫的家庭。

当李大人这么说时,我很不能接受,我非常生气,不过他接下去的一句话让我懂了他的意思:你根本还不知道怎么生活,也始终没勇气回答这个问题。

他没有说下去,我或许明白了,他想说的是,我在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情况下,我会采用的是一种现成的、狭隘的、充满功利而且市侩的逻辑——怎么能尽快挣钱以及怎么能尽量成名,用的好听的词汇就是所谓“梦想”和“责任”。

此刻我再重新叙述的时候,我已经理解李大人的用心。我很珍惜他的话。

我,或许许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回福建的这几天,我自己在想,8年前的我,年纪刚好到了要思考、确定自己如何生活,确立一生的生存目标的时候,却因为家庭意外的病痛,就借此逃避回答了。

我疯狂工作、不让自己有空余时间,除了真实的生存压力,还有在于,我根本不敢让自己有空余的时间,因为时间一空下来,我就要回答怎么去填充时间,怎么去面对生活,去回答这个问题——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

我根本不敢去判断自己的人生,也把握不住自己的人生。我逃避了,我躲在对所谓家庭的责任后,躲在所谓对新闻的追求和梦想中。于是,任何一点生活的压力或者工作的变动都让我脆弱,把生活的节奏寄托在工作上,所以任何一点波动会让我不安让我恐慌。

那天晚上,李大人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想想怎么生活,怎么去享受生活,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或许想说,生活从来不是那么简单的梦想以及磨难,不司简单的所谓理想还有阴谋,生活不是那么简单的概念,真实的生活要过成什么样要我们自己完成和回答的。

或许,生活就是套这样的问卷,你没有回答,它会一直追问下去,而且你不回答这个问题,你永远看不到下一个问题。

离开李大人家里的时候,已经快11点了,我心里感觉那段时间以来从所未有轻松和舒服。在此前的那段时间,我不愿意和许多关心我的朋友联系,不愿意开口说话,或许也在于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自己,如何和自己相处,更不知道要如何和朋友相处了。

那天晚上我着急着要和挂掉他许多次电话的好友成钢联系——他在我老家当电台副台长,是个和我探讨人生和新闻理想会激动到手发抖的工作狂,或者说理想狂。在我父亲刚去世的时,他常常打电话给我鼓气。

人生的安排有时候确实就像拙劣的肥皂剧,第二天一早接到好朋友弈法的电话,说成钢走了。30多岁的他死于心脏病突发——对一个理想狂来说,最合适的离开理由。

原谅我成钢,我的兄长我的老师我的挚友,在赶赴你的告别仪式时我一路上都在责怪你,你其实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为此,你付出的代价是,留下孤单的妻女还有为了你无限遗憾的这群朋友。我真想好好和你聊聊,关于我们要怎么享受生活,而不是如何让虚妄的梦想膨胀自己。我真的太想和你谈谈,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和最珍贵的。

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兼职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照片都发白的时候,我知道我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以这篇散乱的文字给我父亲,给我的挚友王成钢。

我是想,告诉你们,我真的爱你们、真的感谢你们。希望我不会再让你们失望了。

感谢梅姐、主编、苗师傅、李大人、舒老师、小猪、李菁姐、大猪……感谢所有三联的好同事们,虽然离开 三联了,但我会永远铭记和眷念这些日子,这些生活,感谢你们的包容和爱护。

感谢所有朋友,这迟到的博表达不了我对所有人的感谢。

最后我还要感谢好朋友令狐磊的关心和邀请,让我得以到《生活》月刊重新生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0571.html

更多阅读

《历史的天空》读书笔记 水浒传读书笔记

充满理想激情的军旅华章——《历史的天空》读书笔记文/徐义平 - 生命如歌的日志 - 网易博客军旅作品,严格意义上说应该叫军事文学作品,必须与战斗密切相关,具体说来,应以战争过程为载体,反映战争中的人物命运、道德、行为、意志等。传统

女性健康知识问答 女性健康要注意的问题 健康知识问答

摘要:女性的健康观念、健康水平如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健康素质和水平。对此,今天小编从为何定期妇检对女性非常重要、仰卧起坐是否能治妇科疾病、阴道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乳房的保健等12方面入手,为您盘点了女性健康需注意的问题,希

关于科研的思考与读书笔记 读书与思考 阅读答案

关于科研的思考与读书笔记《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美)、《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日)、《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英)读书笔记对于一名马上将进入博一阶段的理工科研究生,现在最困扰我的其实不是如何发论文出成果(当然也很关心这些问题),而是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新得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一)侯德重《静悄悄的革命》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所著。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走访了全日本各地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他在此书中深刻指出:“静悄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5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5)您和您的学生在哪个阶段(上)——读《寻找第六阶段》摘录:信任的基础并非中期目标,也不是最终结果,它只是一个好的开端。这种事我们看得太多了:跟着一位好老师的学生表现突出,但某日,老师因病或开会不能来上

声明:《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 皮囊读书笔记》为网友乱的很有节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