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小实践大收获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编委 乔 新周剑波 薛荣华 程瑶 张剑桃

刁成剑 吕正家

主编 曹卫栋

编写 吴宏祥朱国华 赵海峰 张映蕾陈兴建

刘 霞陈红根 周新芳 印明华顾惠君

黄 辉邵红霞 杨美玲 冯波 徐 泽

肖天雷 常卫进叶鑫成 高 晖孔维富

程余明 印圣岳李海东 杨卫军

泰兴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86


目录

勤俭节约是美德襟江小学吴宏祥 1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泰师附小 朱国华 5

秋天的诗泰兴镇中心小学 赵海峰 11

春节风俗谈第二实验小学 张映蕾 16

爱惜水资源元竹镇中心小学 陈兴建 20

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根思乡中心小学 刘 霞26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珊瑚镇中心小学 陈红根 29

“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黄桥镇中心小学 周新芳 35

让爱住我家河失镇中心小学 印明华顾惠君 39

家用电器与生活姚王镇中心小学 黄辉 42

我是文明小网民曲霞镇中心小学 邵红霞 47

海洋——人类的朋友张桥镇中心小学:杨美玲 49

水——生命之源滨江镇中心小学 冯 波52

让父母远离麻将刘陈镇中心小学徐 泽 55

走进春天古溪镇中心小学 肖天雷 58

走进曾涛广陵镇中心小学 常卫进 61

银杏文化伴我成长宣堡镇中心小学 叶鑫成 63

巧吹肥皂泡七圩镇中心小学 高 晖66

手工小制作胡庄镇中心小学 孔维富 70

我住长江边蒋华镇中心小学杨卫军 73

小 提琴溪桥镇中心小学 印圣岳李海东 77

纸片小学问大横垛镇中心小学 程余明 82

前言

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我们熟悉的学科课程相比,教学的组织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也没有现成的内容,课程本身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去共同开发。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门全新的课程。1992年,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增设了活动课。各校开展了艺术、体育、国防教育、环保节能等系列活动,形成了红领巾艺术节、体育节、少年军校等一大批传统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开发、实施和管理活动课程的经验。这一轮课程改革将活动课程“升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活动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

几年来,教研室组织各小学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老师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大家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总结出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好的经验,形成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活动方案。现摘取部分活动案例编辑交流,相信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的热情、责任和智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编者

2008年6月


勤俭节约是美德

襟江小学 吴宏祥

活动背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人民的美德。今天,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生活富裕,他们几乎没有吃过苦,对劳动的艰辛缺少切身感受,因而在生活中不知道勤俭节约,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由此,我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这次《勤俭节约是美德》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勤俭节约是美德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美德,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知道从平时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人员:四年级(4)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8年3月10日——4月20日

(五)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要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活动过程一:

一、诱发情感

[操作构想]

1、找一找:学生每人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但自己又不以为然的浪费现象,各小组写在黑板上交流。

2、算一算:

(1)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一分钱是多少?一年呢?

(2)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约0.00002778千克),一年是多少?可供50名学生吃几年(每人每天吃500克)?

二、具体分工

1、确定调查形式和内容。把调查形式划分为参观采访、查找资料,把调查内容分为采访老农、采访食品加工师、采访父母、收集古今勤俭节约的名言、名诗及故事,发掘身边同学中的勤俭节约典型,并收集体现他们勤俭节约的生活用品等。

2、自由组合调查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可以充分利用的条件,自由组合成四大调查小组。

3、小组成员分工。每个小组选举产生一名组长,在组长的主持下明确摄像(录音)、资料搜集的人员以及记者数名。教师根据各小组人员构成情况作适当调整,做到人尽其才,配备均衡,确保每组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调查任务。

4、拟定调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的调查类别确定调查提纲及形式,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

5、寻求支持。

(1)教师根据调查涉及的内容,请学校出面与有关单位或个人联系,请求配合。

(2)召开家长会,请家长配合并支持孩子进行调查采访。

(3)教师请家在农村的教师联系一位老农,配合接受学生采访。

(4)请学校解决部分活动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二:

一、查阅资料

[操作构想]

1、查阅图书。教师把可以在图书上查阅的资料目录列成菜单,并积极与校图书馆联系,让学生根据需要随时查阅。

2、网上查询。教给学生上网查询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相关网站网址,引导学生查询有关资料。

3、看音像资料。教师与校电教处联系查看有关音像资料。

4、问卷调查。发掘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人物。

二、调查采访

[操作构想]

1、采访家长。可选择与调查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家长作为采访对象。

2、采访老农。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先参观农田,再采访老农,请他介绍农产品(例如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3、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

教师带学生或者由家长陪同参观食品加工厂,并采访食品加工师傅,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以上两项活动要求教师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同时做好有关单位的联系工作,确保活动成功。

三、资料加工

[操作构想]

1、分类。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文字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实物资料”进行分类。

2、加工。对手头的资料进行适当加工,并根据展示的需要进行裱装。

活动过程三:

一、汇报准备

[操作构想]

1、确定小组汇报次序。教师根据调查内容的分类排好类似于节目单的小组汇报次序表。

2、编写汇报提纲。各小组根据本组调查采访的内容以一定的顺序(时代、年代)整理好,并编写好汇报提纲,提纲要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3、确定主讲人。主讲人要求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好通过选拔产生,其他组员必须做好补充说明的准备,因为主讲人不是包办人,汇报是大家的共同任务,主讲人会留一些内容让组员来补充。

4、确定介绍形式。各小组根据本小组内容的特点确定汇报的形式。以下形式供参考:文字说明、图片展览、音像放映、实物展示、现场表演、嘉宾介绍。

二、成果汇报。

[操作构想]

1、情境导入。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半个包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老师从垃圾箱中捡来的,大家说这半个包子该不该扔?为什么?知道这包子是怎么做成的吗?那好,就请我们的调查小组来介绍吧。

2、汇报过程。

(1)放调查老农的录音或录像,介绍小麦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

(过渡:老农的介绍告诉我们,粮食来之不易。那小麦又是如何变成包子的呢?请继续听汇报)

(2)放参观采访食品加工厂的录音或录像,介绍把小麦变成包子的具体过程。

(过渡:大家看到了吧,一只小小的包子,经过许多道工序才做成,浸透了多少劳动者的心血,我们没有理由把它扔掉。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勤俭节约的感人故事,现在不妨请调查组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两个。)

(1)讲述古今名人勤俭节约的故事,一齐诵读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和古诗。

(过渡:“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们勤俭节约对每个家庭来说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我们请她谈谈为什么居家过日子要勤俭节约。)

(2)特邀嘉宾讲述在家庭中勤俭节约的意义。

(过渡: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勤俭节约的同学,接下来有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介绍。)

(3)介绍身边勤俭节约的典型,展示实物(如使用多年的笔、本子、文具盒、书包、穿过的衣服等)[重点介绍在生活优裕条件下艰苦朴素的典型]。

(过渡:听了调查小组的调查汇报,大家有什么话想说吗?)

4、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5、展开“我准备怎样勤俭节约”的讨论。

三、活动延伸

1、开展“勤俭节约献爱心,人人争戴勤俭花”活动,要求同学们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献给希望工程或者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

2、中队长代表中队委向全校队员发出倡议,要求每位队员做到“五个一”(即节约一分钱、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泰州师专泰兴附属实验小学朱国华

活动背景

“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可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优越的条件让我们的爱失去了理智,最终导致孩子把他人无私的爱当成了一种习惯,把他人的付出当成了理所当然,天经地义,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目睹垂暮老人没有座位而辛苦地挤着,还心安理得地坐着;看到盲人在车来车往的道路上危险地穿行,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接受别人资助,不知道感恩……为了擦亮学生蒙尘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感恩意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颗真诚的心,学会感恩,我们六(7)班开展了这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亲情,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学会感恩,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如何给予别人爱,并在付出爱中体验到快乐。

3、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感恩的内涵,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

【活动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组建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体与小组的能力作用。

2、实践性原则。活动以实践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爱、感悟爱、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发展性原则。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对感恩内涵的认识。活动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安排】活动共分为四个阶段:1、宣传发动阶段,2、活动实施阶段,3、成果展示阶段,4、活动评价阶段。

活动时间】2008年3月——4月

活动对象】六(7)班全体学生

【注意事项】

1、认真组织,强调活动中的安全。

2、做好资料积累,可运用数码手段保存原始资料。

3、各小组可每两周召开一次交流会,及时了解活动的实施情况,保证活动的质量。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准备阶段)

进行相关的宣传发动,发放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活动的目的意义,争取家长对活动的支持与配合,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相关活动计划,明确活动中的安全等注意事项。

第二阶段:计划实施(活动阶段)

根据小组研究重点,全面开展各项活动,并做好资料积累,为成果展示做好准备。全班共分为5个研究小组,每组的研究内容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需要经常性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具体安排:

第一小组 历史大搜索。

以探寻感恩在我国古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感恩的传统美德。

1、搜集关于感恩的古诗文,用优秀的诗词文化来感染学生。

2、搜集历史上有关感恩的小故事,了解感恩在过去的内容及形式。

第二小组 现状大调查。

1、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是否有感恩的意识,主要的感恩形式是什么?

2、根据调查情况,分析当前小学生缺少感恩心理的主要原因。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在感恩方面最需要且最容易做的几件事。

第三小组 角色体验场。

主要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亲身体验家长、老师的工作,增进彼此间情感的交流。

1、以“今天我是父母”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全过程了解父母一天的工作、生活,体味家长的辛劳,诱发感恩的情感。

2、以“今天我是老师”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班级管理等工作,真切感受老师一天的工作。

3、以“同学,我为你服务”为主题,开展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学会表达感激之情,让感恩成为习惯,变成一种处世态度。

第四组 感恩在行动。

为老师、家长或其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1、开展为父母洗一次脚的活动,了解父母的脚是一双怎样的脚,更加理解父母的辛劳。

2、开展“我为老师送句祝福话”的活动,表现对老师的尊敬和赞美。

第五组 感恩新注解。

通过资料搜集、走访调查,丰富感恩的新内涵。将感恩由父母、师长向身边的其他人、身边的陌生人延伸,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小结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各自的活动成果,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激发感恩的情感,强化感恩的行为,培养社会责任感。

活动准备:

1、各小组围绕本组的研究情况,设计成果展示的形式,精心编排节目。

2、班级做好环境布置,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3、邀请相关的社会人士参加活动。

展示过程:

主持人1: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垂暮老年都经历着被人关心和照顾。

主持人2:有来自父母的,老师的,亲友的,有的甚至是陌生人的。

主持人1:正是有了彼此间的互帮互助,人类社会才得以维系。

主持人2:曾几何时,我们将他人的爱视作理所当然

主持人1: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回报。

主持人2:感恩成了我们走向文明必修的课程。

主持人1:今天,我们将在这里盘点爱的收获。

主持人2:今天,我们将在这里感受爱的力量。

合:六(7)班“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综合实践成果展示,现在开始。

第一部分 拥抱亲情 第三小组、第四组汇报

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甲:亲情因为它的亲,使我们有了更多的不在意。

乙:你曾留意,亲人为了我们默默地付出了太多太多

1、学生交流自己算的亲情账。(课件出示活动中所拍摄的相关画面)

2、交流。谈谈自己对亲情账的看法。

学生1:一本亲情账折射出了亲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应该懂得珍惜。

学生2:听了这一笔笔浓浓的亲情账目,我感到吃惊,我真没有想到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太多太多。

学生3: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感到我欠父母的就更多了,我小时候体质差,为了我的身体,父母不知操了多少心,付出了多少辛劳。有时候我还不理解父母亲,真的太不应该。

3、播放现场拍摄的录像。角色扮演的同学交流自己的体验日记。

2008年3月8日星期六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因为是星期六,我决定做一回妈妈的“替身”,亲身体验一次做父母的滋味。早上妈妈5点钟起床,我本可以利用星期六美美地睡上一觉,但为“当回父母”只能不情愿的起床了,这在我的印象是极少有的“早起”。起床后我便学着妈妈的样子烧早饭,虽然不是很顺利,但总算是“生米煮成了熟饭”。6:20快步走向楼,到菜场买菜,当回到家时,离妈妈上班时间仅剩下10分钟了,简单地吃了几口后,我便和妈妈来到了工厂,由于没技术,我没能进行机器的操作,只好陪在妈妈身边,这一陪就是4个小时,虽然是坐着,但已经让我腰酸背疼了……一天的体验一直到晚上9:50才结束。台灯下,回想着白天的忙碌,我的心中只有自责,泪水湿润了我的衣襟,我真想对妈妈说一句“妈妈,你真是太辛苦!”

4、学生看了录像后,谈谈自己的想法。

5、学生朗读“第一次为爸爸洗脚”的活动日记

今天,我为爸爸洗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为爸爸洗脚,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接触爸爸的双脚。看上去,爸爸的脚没有什么特别,但当我的手触摸到爸爸的脚时,我感到有点被硬物扎到的疼。原来爸爸的脚长满了茧,厚厚的老皮,已没有一点皮肤的弹性。这一下原本熟悉的爸爸却使我越来越陌生,这是我爸爸吗?我头脑中的爸爸高高在上,总是对我“发号施令”,整天学习、学习,我成为天下最苦的孩子……现在我好像一下子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我的爸爸,从今天起,我要每天为你洗脚。

6、小游戏《猜猜妈妈的手》

几名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合作完成游戏,游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男:亲情是无私的,它永远是只知付出,不图回报。

女:亲情是伟大的,它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爱。

男:亲情让我们醒悟,爱是双方的,懂得被人爱,更应懂得去回报。

女:亲情让我们长大,爱是传承的,懂得享受爱,更应懂得去感恩。

男:感恩不是我们现在所独有的产物。

女: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部分昔日传统第一小组汇报

1、关于感恩的古诗词的诵读比赛

唐·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哀哀父母,生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父母,能竭其力。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2、感恩故事大串烧。听了故事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感恩的心》、《感恩的回报》、《手术费=一杯牛奶》、《陈毅探母》

第三部分 反思感恩第二小组、第五小组汇报

1、公布问卷调查的情况

男:一连串的问题拷问着我们的良心。

女:一个个问题让我们无言面对。

男: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

女:父母生日时,送上一句平常的问候。

男:老师劳累时,交上一份满意的作业。

女:父母生病时,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开水。

男:他人伤心时,说上一句贴心窝的安慰。

2、播放动物间的感恩的录像。

女:小草感谢漫漫春晖,大树感谢深藏泥土的根系,

男:高楼感谢默默承重的地基,江河感谢源头涓涓水滴。

女: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男:草木有情,禽兽知礼,

女:人为万物之灵,更应心存感激

3、讨论:现在为什么很多同学缺少感恩之心呢?新时代是否还需要感恩?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赛。

4、交流最容易做的几件感恩的事。

(1)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说着一句感谢的话。

(2)重要的节日向父母、老师送上一句祝福。

(3)面对不同意见的话,不当面反驳,找适当的机会进行沟通。

(4)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把学好各门功课当成回报老师最好的礼物。

(5)别人成功时,说上一句祝贺的话,失败时,说上一句鼓励的话。

(6)始终心存感恩之心,把感恩当成一种习惯。

第四部分感恩在行动 群体汇报

1、小游戏。学生扮演怀孕的妈妈,体验妈妈孕育生命的艰辛。游戏后,让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情。

2、展示感恩卡。(可以是感激父母的,可以感激同学的,也可以是感激老师的。)

3、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女:让感恩走进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男:让我们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女: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

男: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女:感恩是一种歌唱方式

男: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女:感恩更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

男:懂得了感恩,

女:学会了感恩,

合:每个人便都会拥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第四阶段:活动评价

综合评议活动的实施情况,评选各类先进个人。反思活动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意见,完善活动资料。

活动反思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用先进科学的思想道德塑造人的灵魂。在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设中,感恩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思想教育将我们的思维禁锢在课堂,我们习惯于通过讲授道德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综合实践课给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路径,它突破了原有课程体系。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参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家庭,也可以在社会。只要是对学生的教育有益的,我们都可以加以引导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再也不是刻板的知识,它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综合实践活动重在实践,我们不追求活动结果的完美,但我们追求活动过程的参与;我们不评价感受的好坏,但我们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都能产生真切的感受。此次活动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秋天的诗

泰兴镇中心小学 赵海峰

选题的背景: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化。古诗文更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和发扬。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开展“书香润校园”的活动,倡导所有同学在小学阶段勤读优秀书籍,积淀文化底蕴;一年前,我校结合省级实验课题“经典诗文诵读”,明确要求学生要背诵、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提高学生背诵古诗的效率,成为了我校教师研究的主题,也是我们五(1)班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活动目标:

1、通过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意识并养成勇于探究、大胆实践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态度。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研究课题过程中,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归整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归纳信息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4、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安排:

一、组织学生讨论,确定“秋天的诗”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学生按照方案分四个小组进行实践活动。

具体活动过程,四个小组学生首先选择确定好有关“秋天的诗”的四个子课题,然后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活动。

一小组:秋天的足迹。

1、准备好数码相机,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去,寻找秋天,欣赏秋天。

2、结合景物,搜集相对应的古诗。

二小组:秋天的愁思。

1、学生从网上搜集抒发秋天愁思的诗。

2、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

三小组:秋天的赞歌。

1、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搜集赞美秋天的诗歌。

2、根据诗意创作出表现诗的意境的图画。

四小组:秋天的创意。

1、学生搜集适合演、唱的古诗。

2、小组合作,进行创作,演古诗、唱古诗。

三、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交流实践成果。

活动展示阶段课堂实录:

一、展示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大家经过讨论,确定了我班“秋天的诗”综合实践的活动方案,接着全班分为四组,各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了实践,搜集到了不少古诗,现在到了该我们收获的时候了。今天这次集中活动,就请大家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准备好了吗?

二、学生展示。

第一组汇报:

组长:我们小组的10位同学在讨论时一致认为:秋天与其他季节相比,有着独特的风光,于是,我们小组确定的主题是“秋天的足迹”,我们利用节假日到公园去寻找秋天,欣赏秋天。瞧,这就是我们在公园寻秋的情景。(组长播放录像)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喜爱的事物,搜集了相对应的古诗。下面我们先请小组的╳╳汇报。

╳╳:一进公园,我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花香。我顺着香味找去,发现了一些美丽的桂花,它们晶莹剔透,芳香四溢。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了这幅照片(图片展示)。我想,如果有一首诗来赞美桂花,那该多好啊!于是,我通过查阅书籍找到了《岩桂》这首赞美桂花的诗。[岩桂(宋朱熹)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女。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从这首诗中我仿佛能够看到桂花那婀娜多姿的身影,甚至还能闻到它那股幽幽的花香呢。

╳╳:在公园里,凉爽的秋风拂过我的脸颊,如同母亲的抚摸,舒服极了。同时,我又看到了遍地的落叶在风中翩翩起舞,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风》这首诗。(图片展示)[《风》(唐李乔)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诗人寥寥四句就写出了风的特点,多生动啊!

╳╳:中秋节的晚上,皓月当空,那似水的月亮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因为是白天,和我们小组的同学在一起,没有发现月亮,我觉得很遗憾。于是,我一个人在家画了一幅月夜的图画,而且从网上找到了一首古诗《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图片展示),下面我来给大家朗读这首诗:[《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了这首诗,我觉得,作者对杜朗中的思念仿佛让人触手可及。

╳╳:同学们,我特别喜欢花,因此,到了公园之后,我就去寻找美丽的花儿。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菊花在风中争奇斗艳,美丽极了。于是我想到了我们课外读到的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菊花》。(图片展示)[《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为什么菊花能得到许多文人的赞美,大概就是因为诗中的“此花开尽更无花”的原因吧。

组长:我们这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师小结:谢谢第一组同学的精彩汇报,你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搜集了古诗、学习了古诗,其实生活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啊!

第二组汇报:

组长:秋风萧瑟,落叶飘零。在不少诗人的眼中,它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于是,我们小组的12名同学就围绕着“秋天的愁思”这一主题展开了活动,我们主要通过上网的方式,组内分为几个小小组进行合作,搜集这类的古诗。为了能读出韵味,我们组还准备了音乐作背景。(组长播放音乐)下面,我们组就按照小小组的顺序依次汇报。

一小小组:我们小小组利用信息技术课,从网上找到了六首这一类的古诗。它们分别是——《秋宵月下有怀》、《商山早行》、《枫桥夜泊》、《夜雨寄北》、《望月怀远》、《月夜忆舍弟》,但谈到秋天的愁思,我们觉得还是《枫桥夜泊》这首诗写得感人。你们听,(三人朗读)从这首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词语中,我体会到了诗人张继身在他乡的寂寞,诗中那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而又感人。

二小小组:我们也从网上找到了五首抒发作者秋天愁思的古诗,你们瞧,(展示)我们最喜欢元代杂剧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齐声朗读)我觉得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我仿佛看到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和漂泊天涯的满腔愁思

三小小组:我们从网上找到了四首,(展示)他们分别是——《题秋江独钓图》、《从军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思》,其中一首是我们刚刚学过的《题秋江独钓图》,这首诗描写别具一格,因此还值得好好读一读。(一起背诵该诗)诗中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杆,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四小小组:我们从网上找到了四首诗,你们瞧,他们分别是——《秋风引》、《别诗》、《望月怀远》、《相见欢》,大家都喜欢南唐后主李煜写的《相见欢》这首词。(朗读这首词),词名叫《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起始句“无言独上西楼”六字,一下子勾勒出主人公凄惋、悲苦的神态。一个“锁”字表现出身处寂寞梧桐深院的主人公距离自由、欢快的遥远。全词区区三十六个字,诗人那种凄凉、孤独的心情坦露得栩栩如生。

组长:我们这组的汇报结束了,谢谢!

师:你们从网上也学到了不少古诗,看来网络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第三组汇报:

组长:秋高气爽,层林尽染,也有不少诗人赞美和讴歌过秋天,于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就选择了“秋天的赞歌”为主题,大家自由组合,搜集了许多赞美秋天的古诗,并给古诗配上插图,以便于大家理解古诗。

一小小组:我们组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后,就从《语文》书中找到了《望洞庭》这首诗。(一起背)[《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读着这首诗,我们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秋夜迷人的洞庭湖景,因此,我们经过构思画出了这幅画,(展示)看,月光下,山水相映,是一幅多么和谐的画面啊,这样的景色怎能不值得我们赞美呢

二小小组:我们也是从《语文》书中找到的这首诗《山行》。[《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诗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中,我能想象到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春花还要红艳,更感受到了晚秋的热烈气氛。看来,诗人非常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瞧,我们根据诗的内容,画出了这幅画。这是多热烈的秋天啊!

三小小组:我们俩从学校发的《古诗文诵读》这本书中找到了《赠刘景文》这首诗。[《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瞧,这是我们创作的画。这首诗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不仅点出此时是秋末冬初的时节,而且也说明这是苏轼在勉励刘景文,也是在勉励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四小小组:我们几个从《唐诗三百首》中找到了《秋词》这首诗。(齐读)[《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读了这首诗,我们感觉得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耳目一新。瞧,这无边无际的天空多像诗人那开阔的心胸啊!

第四组汇报:

组长:古诗文不仅文美,而且意境美、情感美、韵律美,我们这组同学觉得仅仅通过诵读古诗还不足以表达诗歌中的韵味,因此,我们以“秋天的创意”为主题,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来解读古诗。下面就先欣赏╳╳、╳ ╳为大家表演自编的情景剧——《芙蓉楼送辛渐》。

学生表演《芙蓉楼送辛渐》。

╳╳:我们将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改编成了情景剧,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们的表演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

学生表演情景剧《芙蓉楼送辛渐》

组长:我们发现,古诗文不仅可以读,谱上曲就成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于是我们这组所有同学利用空余时间学唱了一首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请╳╳带领我们一起来为大家唱一唱这首歌。

小组同学一起唱。

组长:我们小组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师小结:从你们的汇报中,老师发现了你们具有无穷的创造力,你们本身就是秋天最动人的诗。

三、制作书签。

1、师:同学们,刚才四组的成果展示各具特色,都非常棒,大家全体参与,展示的形式也很新颖。这儿,老师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大家,上面有李白的《行路难》中的两句,希望你们今后在学习中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大进步。

教师赠送书签。

2、师:你们也想制作这样的诗歌书签吗?老师这儿准备了一些空白的书签,大家相互合作从描写秋天的诗中选出经典的诗句,或者自己创作,让你所赠送的人能从你的诗句中有所收获,好吗?

学生讨论。

3、教师分发空白书签,学生制作书签。

4、书签展示,并在班级组织书签赠送活动。


春节风俗谈

第二实验小学张映蕾

一、活动背景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更是如此。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相联。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

春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春节文化的魅力,使春节成为最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春节来临,背井离乡的游子都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每年一度上亿人次的“春运”高潮,说明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与春节相关的年俗,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因此,我们三(4)班举行了“春节风俗谈”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春节风俗谈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最期盼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新年有关的知识,从形式上的过新年到走近新年、研究新年,进而了解春节的由来、礼节及相关习俗。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三)活动人员:三年级(4)班学生

(四)活动时间:2008年1月10日——2月22日

(五)活动分组:

收集文字资料:丁思尧、张诗雨、何沐等

摄影:徐炜玮、梅雨笑等

信息技术处理:钱芃橙、杨赛楠等

编辑:何逸凡、朱帅锦等

指导老师:张映蕾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联系有关人员讲授春节的神话起源、习俗等相关知识;

2、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春节的知识(来源包括图书、网上)。

3、学生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小故事、图片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活动实施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准备阶段)

(一)观看“春节”音像片断,引出课题“春节习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关问题:

1、关于“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春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春节的来历、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3、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作准备。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

(2)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包饺子、年夜饭

(3)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办年货、扫尘、贴春联、拜年、放鞭炮、接财神

(4)春节新畅想——

(四)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1、提供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学习参考。

2、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

阶段二: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实施阶段)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探究记录表:

组 别

探究主题

组 长

组 员

内 容

成果和体会

第一组:春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春节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春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饮食习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春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况。其中,最让他们关注的是饺子、汤圆一类的大宗食品,他们拍摄饺子、汤圆的品种,品尝它们的味道,干得特别带劲。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饺子、撮汤圆,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第三组:春节风俗习惯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走街串巷,来到各大商场、超市进行现场调查、采访,了解春节前后最受人们欢迎的春节饰品,如中国结、红灯笼、对联、窗花、大红“福”字、鞭炮,在调查中,同学们还学会了剪窗花、制作灯笼,培养了动手能力。

第四组:春节新想法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社区和街道走访人们对一些春节习俗的新看法,以及旧风俗造成的一些弊端,形成了自己的资料。你过年时放鞭炮吗?你放鞭炮时遇到过安全事故吗?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你收到过压岁钱吗?你是怎么花的?你如何看待这些风俗?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传统文化该不该丢?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展示阶段)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回溯历史渊源”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制作手抄报。

(2)研究“流落民间的饮食文化”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年糕”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制法、写法、张贴的讲究及春节灯谜的由来。以及拜年的吉祥用语,还给大家展示精彩的对联,送上全组同学对大家新年诚挚的祝福。

(4)研究“春节新畅想”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你对放鞭炮有什么看法?你对收压岁钱有什么新的想法?小组成员还进行了现场辩论赛。

3、总结延伸:

(1)活动后,将有关“春节习俗”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或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

(2)利用寒假民间采风。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过年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此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教师只是对各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的现象。

2、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的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又是协同互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动中,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寻找资料,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主题板报;可以通过询问父母了解饺子的做法,自己动手包饺子;也可以向手工艺人拜师学艺,制作灯笼或剪制窗花。


爱惜水资源

元竹镇中心小学陈兴建

一、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营养的主要成分,是工业、农业发展的命脉,是地球对人类最宝贵的馈赠。然而人类对保护淡水资源的认识不足,保护措施不得力,致使淡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因使用不当而使淡水资源造成极大的污染,导致可用淡水资源的匮乏,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而这种意识又必须从小学生培养起。

一直以来,学生对“爱惜水资源”的认识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因此,搞一期“爱惜水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想法油然而生。机缘巧合,在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孙凌波同学向我提出:“水是生命之源,可是我们周围到处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老师,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我感到很吃惊,孙凌波平时老实巴交,少言寡语,很少当众发表自己的观点,今天之所以大胆地客观地谈出自己的想法,大概是受什么触动吧。果然不出所料!

“星期天,我和朋友做游戏。时间一长,个个大汗淋漓,口干舌燥,可我们身处旷野,一时难找饮用水。无奈之下,只好停止游戏,拔腿跑往村庄找水喝。好不容易找到水源,一户人家正开着水龙头向下面一口大缸里蓄水,主人可能没在家吧,缸里水已经满了,溢出的水不停地汇入阴沟里,我们开怀畅饮。事后,我越发感到水对人的重要性,越发心疼那些被浪费的水。后来我留心观察一下周围,发现浪费水的现象还真不少呢!”孙凌波的话在班级产生了不小的共鸣,同学们议论纷纷,“快嘴”蒋晨不等批准就站起来说道:“在沙漠中对水的渴求就是对生命的渴求,我们身边不仅存在浪费水的现象,而且存在污染水的现象,真令人痛心!”一时间,同学们七嘴八舌。我因势利导:“那么,大家作为小主人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下一次实践活动的主题:爱惜水资源!

二 、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爱惜水资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及其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状况,从而培养学生对水污染和节约用水的紧迫感和责任心。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设计方案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调查,填写好调查表,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形式

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相结合。

2、实践形式:

(1)调查和访问(2)研究和设计(3)合作和交流(4)体验、表达和反思。

三、活动实施

阶段一:活动准备。

1、讨论确定研究内容

“爱惜水资源”这个课题研究范围较大,在教师指导下,孩子们围绕主题,积极讨论发言,确定了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步认识水资源与生命的密切联系。

(2)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情况。

(3)研究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

2、自愿选择,组成小队。

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形成了三个研究小组。

在这个过程之初,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学生成了“抢手货”,如曹真、王杰聪明漂亮,能说会道,身为班级干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王正馗、王鹏程做事一向沉稳,极有责任心;还有像蔡安逸虽学习平常,但身强力壮,肯吃苦耐劳,也颇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孙凌波,虽然平时不善交谈,交友不多,但由于他是本次活动的发起人,所以各组争相抢夺。可是有的学生却成了“弃儿”,平时少言寡语,不善交际的同学往往是集体活动的“孤雁”。

针对这一情况,我组织同学们开展了“请到我们中来”的交友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重新认识了自己及同学,小组很快地确立了下来。各小组都选出一名全体组员信赖的组长,第一组的组长是曹真,第二组的组长是王正馗,第三组的组长是王杰,各小组的组长对组员进行登记并带领组员制定了本组的活动计划。

3、小组选择指导老师。

由于是比较大的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老师的监督与指导。除我之外,我还允许学生完全依据自己的评判标准和本小组研究问题的需要点击教师。学生自己的想法还真出乎意料,有的教师被三个小组同时点击,有的教师则没有被点击。那些平日里看起来十分威严的,能使学生言听计从的教师并不受大家的欢迎,而那些热情、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的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下面听听学生们对教师的“品头论足”吧:“我们希望请的是能够和我们一起参与活动,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活动中的疑难问题,一些老师看起来就怕,我们不敢请他。”“我们很喜欢教英语的何老师,正好有这个机会和她一起活动。”“王老师和朱老师平时亲切、幽默,也很有知识,所以我们选他们。”

通过协调,每组请了一名指导老师。

阶段二:组织实施。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学生们早已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各小组的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组与组展开了大比拼!

1、第一小组的活动情况。

第一小组学生探究的兴趣特浓,他们在组长曹真的带领下,通过不同渠道,搜集了好多有关水与生命密切关系的资料,了解了地球上水的分布和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水的需求等等,但是内容多而杂。教师指导学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这样使学生对所搜集的材料有了更系统全面的认识。通过小组搜集,学生极大地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能力。

蔡一凡:地球是个水球,70%的表面被水覆盖,可淡水只占2.5%,可供利用的也少得可怜,仅占淡水总量的13%,因此不能盲目乐观。我请高年级的同学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各水量之间的关系。出示蔡一凡制作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从数字上直接感受。

徐园园: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人体的含水量是体重的65%,植物体内的平均含水量为50%。

俞 航:水是工业的血液,农业的命脉。城市发展、环境美化、日常生活太离不开水了。

蒋安妮:我们这个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我对水从来没有危机感,通过这次活动,我大吃一惊,世界上不少地方水资源相当匮乏,有些地方水比油贵。我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了好多严重缺水的地区

在搜集活动之初,学生对一些信息产生了质疑。一天,徐园园跑到我跟前,她对从《百科全书》上了解到的信息“水母的含水量占体重的98%”有些感到不可思议,怎么还有几乎都是水构成的动物呢?含有这么多水,它怎么动,怎么生活呢?它怀疑收集的资料不真实。我首先对她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表扬,并鼓励她继续搜集,看看其它一些动植物的含水量,再从别的地方找一找有关水母的资料。随着搜集的深入,徐园园在大量事实面前消除了这种怀疑,并感叹道:“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她还特地写了一篇心得。

蒋莹、周雨等同学不仅进行了搜集,还对家乡的水的储备与分布及用水情况作了考察,并用学校的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图片;蔡月、周敏等对一些动植物的含水量作了简单的验证……

通过资料搜集、实际观察、统计,第一小组制作了《人类和自然界中需用水情况统计表》;一些同学还展开水的联想,对有关水、水的功能、水的循环、水的特性、水的联系等的字和词,学生建立不同的水联想树。

2、第二小组的活动情况。

第二小组也不甘示弱,他们紧紧围绕主题展开活动。首先,他们通过报刊、电视、网络、书籍,了解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的现状,他们搜集了许许多多有关水浪费与污染的文字和图片,其中许多资料令他们触目惊心,用组长王正馗的话说:“我们彻底被震撼了!”有不少同学心情沉重,为此感到十分担忧,觉得自己有责任把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的现状告诉身边每一个人。于是该组成员纷纷行动起来,利用橱窗、向大家广泛宣传,还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同学进行了一次教育。更令我感动的是,在指导老师的教育下,利用双休日对左右邻居和小伙伴进行了一次节约用水的教育。

下面是他们组精彩演讲的一个镜头:

王正馗:我们的前辈曾生活在没有电、没有油的时代,大家可曾想过没有水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呢?没有水人类一天也难以生存!那么,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怎样呢?资料显示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个供水不足,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0个,缺水量达60亿立方米,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为此国家花费了巨大代价进行南水北调。但是每天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仍有大量的水被浪费和污染。据统计,北京每天洗车要用掉一个昆明湖的水,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浪费43升水,漏水马桶一天浪费960升水为此上海市花了极大的代价换掉了所以的老式马桶。严峻的事实告诫人们:保护水资源已刻不容缓!

组长王正馗觉得有责任把家乡的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情况作个调查,于是就找到了我。我很支持,他很高兴。通过调查她们发现,农村乡镇虽无多少工厂,但一些私人作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浪费和污染水的情况,如镇上的一家化工厂,他们抽取地下水并无许可证,用水没有节约意识,生产用水不净化随意排放,造成了污染。村庄的污染源主要是农民随意施撒的化肥和农药,一些患病死亡的禽畜类。在对家庭用水的调查中,同学们发现多数家庭节约用水意识淡薄。该组把调查情况整理成两份表:《水资源浪费和污染情况调查记录表》、《家庭一周用水情况调查表》。为更好地提高人们的节水防污意识,第二组再次请教指导老师,又和另外两组联合,精心设计了一组采访问题:

(1)您最多能坚持几天不喝水?

(2)您了解目前水资源情况吗?如不了解是否想了解些?

(3)您是否已经注意到周围的水没有以前清了?

(4)您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是否有节水防污意识?您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您想怎样做呢?

对学生进行采访宣传,问题不大。到集市上对农民进行采访,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第一次在组长组织下集体去,多数同学未能采访成功。多数农民对学生的行为嗤之以鼻:“不在校好好学习,瞎胡闹!”有的学生很灰心,我劝他们不要灰心,指导他们继续想办法,分解困难,于是决定:第二组继续坚持采访,采访时要郑重,彬彬有礼,告诉对方自己的采访目的。第一、三组把采访内容做成问卷,取得各班班主任的支持,让学生把问卷带回家让长辈填写,然后进行整理。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当,在同学们和老师地努力下,活动进展得很顺利,同学们感慨颇多。

孙凌波:我以前只要跟人谈话就脸红,组长为了锻炼我逼我去采访,还派两个同学协助我,我只好硬着头皮去采访。开始心里胆怯,问话结结巴巴,眼光没处着落,幸好准备充分才不至于出丑。采访两个对象后,渐渐地我感觉好多了,不紧张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这次采访锻炼了我,我想这次采访活动是我毕生的宝贵财富。

徐淦:我以前总觉得主持人、记者风光,哪知也并不容易,有时还不被人理解。可见三百六十行要想干出成绩总要付出艰辛地努力!

王杰: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在各班班主任的配合下进展得很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多数家长表示自己平时没有节水防污的意识,很想了解一些水资源的现状,今后注意做好节水防污工作。通过活动我还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我们遇到问题不畏惧、不退缩,动脑筋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困难就一定会迎刃而解……

讨论交流得很深入,很多地方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不时引来阵阵掌声。看来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真的收获了,活动进程已过半,学生仍兴趣盎然。

3、第三组的活动情况。

第三组干得也很出色,他们的任务是调研消除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办法。他们搜集整理出不少方法,有很多同学自己开动脑筋,想出了许多点子。

陈雨、成佳加等同学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水体具有自净作用:(1)物理净化: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而使水中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2)化学净化:污染物质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而使水中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3)生物净化: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引起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的过程。他们很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王钧、王娜等同学设计了防污方案。a大力植树造林;b控制污染源;c工厂实行达标排放。

王洁波、马彬等同学从“家庭”着眼开动脑筋,他们学着课外书上的方法制定了一些家庭节水方案。例如:洗脸、洗手水→洗衣服→拖地→冲马桶;淘米水→发酵后浇花;淘米水→洗菜→擦餐桌→拖地→冲马桶。

阶段三:展示交流。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各组收获颇丰,都急着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于是我决定召开全班展示交流会。在展示交流会上,各小组把前段时间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并一起探讨了如何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各小组有条不紊地把自己整理的文字、图片资料,访问、研究、设计的成果摆了出来,接受了大家的请教和质询。我同另外几位指导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感到惊喜不已,啧啧赞叹。

四、体会与反思:

本次活动容量很大,学生对“珍惜生命之水”的认识不但达到了更深的层次,而且对资料的查阅和整理以及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还发展了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正如学生总结:这次活动使我们增了见识,长了才干。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要求学生最后“作品”、“成果”的质量高低,而是注重学生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他们又是如何想方设法解决的;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种种体验和对自然、对社会、对人身的一种关注;注重学生在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

当我向学生问及收获时,学生先是会心一笑,然后侃侃而谈。在最后一次交流会上,学生凭着强烈的责任心共同形成决议:以班级名义写一份倡议书,给镇党委政府写一份建议书,在班级建立监督站,监督同学们的用水行为。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让我感动。最后我们评选了本次活动“优秀标兵”和“实践能手”,最终曹真等十名队员获此殊荣。活动就要结束了,为了使活动的思想得以延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我们长大后都将是社会一员,可能是农民、工人、记者、发明家等等,每位同学从不同的职业角色考虑,以‘假如我是……’的形式,说一句节约水、保护水的话,把这句有意义的话作为伴随自己成长的一条准则。”


弘扬根思精神 争做世纪栋梁

根思乡中心小学 刘霞

一、活动背景(课题的由来)

我们根思乡中心小学地处国际主义英雄杨根思烈士的故乡,根思也因烈士而得名。生在英雄的家乡,有时看着家乡的孩子去瞻仰、祭扫烈士那一脸的茫然和丝许的不屑,我忽然感觉烈士离我们有多远,烈士的精神是否真正定格在那浇铸的花岗岩上?

让家乡的孩子去近距离接触杨根思,了解他苦难而悲壮的一生,体味我们家乡英雄身上所折射出这个时代应该拥有的精神,让他们在感知中明白,在明白中升华,在升华中内化,以表现出家乡一代代人应有的那种气质和胸怀“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的活动主题自然而然……希望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能为家乡的孩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活动方案

㈠活动主题: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㈡活动目标:

⒈通过调查杨根思家族后人,了解杨根思少年生活中点滴,让学生明了“英雄源于平凡”。

⒉通过查找阅读资料,参观杨根思烈士事迹陈列馆,了解英雄悲壮而苦难的一生。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⒊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

⒋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组织、提取与表达能力。

⒌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㈢活动内容

⒈调查访问:通过走访杨根思家族后人和陵园负责人员,了解杨根思英雄悲壮苦难的一生。

⒉检索阅读:通过上网检索,到资料馆调阅相关资料,了解杨根思在他所处时代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了解根思后人——叶培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总设计师)的事迹,激发起学生学英雄、做英雄的雄心壮志。

⒊动手:制作英雄名言书签,成立《英雄小报》编辑部,定期出版英雄信息快递。建立英雄书库,搜索、阅读英雄事迹资料。

⒋写、唱:学唱《我的连长——杨根思》,完成“我和英雄”系列征文。

⒌展示:展示活动成果,交流活动体会,起草倡议书。

㈣课题组人员分工:

根思乡中心小学杨根思中队全体队员

㈤课时安排:20课时左右

㈥活动设施:杨根思陵园根思集镇 微机房 资料馆班级图书库

三、活动实施:

活动一:了解英雄生活点滴

⒈“小白花慰英灵”活动,以确定出课题“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⒉走访英雄家族后人,了解生活中的英雄。

⒊班级交流活动收获,明确下一步的活动内容。

活动二:英雄精神放光芒

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了解英雄的壮举,以及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

⒉制作英雄名言、书签,定期出版《英雄信息快递》,建立班英雄书库。

⒊学唱《我的连长——杨根思》,完成“我和英雄”的征文。

⒋小组交流并整理汇总资料。

活动三:了解根思后人,明确努力方向

⒈课前通过调查、走访、检索网络媒体等方式,搜集根思后人的相关资料

⒉点击“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总设计师、总指挥——叶培建。

⒊汇总,编辑,出版。

⒋感悟,思考:杨根思精神在根思后人点滴生活中的作用和体现。讨论:我们如何在学习生活中学英雄做英雄。

活动四:展示成果,倡议全体

⒈班级交流活动体验

⒉展示活动成果

⒊表彰先进个人和小组

⒋教师整合,队员起草倡议书《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

附倡议书:

弘扬根思精神 争做世纪栋梁

各位同学:

杨根思叔叔是抗美援朝的国际主义战士。他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在异国他乡的土地铸就起生命的丰碑,用顶天立地的豪情在中朝两国的疆域上,谱写了浩气长存的英雄赞歌。作为英雄家乡的孩子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种英雄精神传承和发扬下去。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践行英雄的遗志。弘扬根思精神,争做世纪栋梁,让杨根思精神在家乡生根发芽、开花,让英雄形象永远烂漫在根思这一方热土上。

倡议人:根思中小杨根思中队全体队员

二00八年二月二十日

四、活动感言:

在我们活动快要谢幕的时候,恰逢又一年清明节,我们根思中小的同学,自发组织走进陵园,擦洗门窗、橱柜、展厅,清扫大道、廊厅,整理花丛、树林……在整个祭扫期间,同学们选出最棒的讲解员,轮流值岗,几乎每个队员都有交通疏导员的经验。看着英雄塑像、碑座、纪念馆、花径走廊纤尘不染,同学们说:“我在为‘英雄’洗礼时,灵魂深处也在进行一场人生洗礼”。生已至此,师复何言。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珊瑚镇中心小学 陈红根

一、活动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零花钱也越来越多;部分家庭用金钱代替了对子女的教育,使一些学生从小养成了追求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思考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消费行为,正确引导消费方向,更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对一元钱的体验

2、活动目标:

⑴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中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⑵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形式

⑴、组织形式

①个人、小组、班级活动相结合②邀请家长

⑵、实践形式

①调查访问②研究、设计和劳动③小组合作交流④规划、表达、反思

4、活动安排

本次活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深入实际调查、访问,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体会赚钱的艰辛。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说说和花以前父母给的钱有何不同。

三、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计划

1、课题的确定

周一上午,几个同学告诉我,他们最近发现一种现象:每当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学校商店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争着购买各种各样的零食。我心中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零花钱?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可不可以把这个现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于是,我建议他们联系微机老师把这情景拍下来,再组织大家谈论。他们纷纷行动起来,实践活动课上,大家看到这情景,也都有同样的疑问,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致决定开展《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的实践活动。

2、分组制定计划

课题确定后,全班同学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决定分为两组。一组用问卷调查、采访的形式对全校学生的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进行调查;二组用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对家长的收入及给孩子零花钱的态度等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1、学生情况调查

⑴问卷调查各年级学生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

制定完计划,一组几位同学对中高年级的20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见附件一),并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设计了《小学生零花钱来源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数目统计图》、《小学生零花钱用途统计图》。同学们发现在调查的200人当中有194人的零花钱是从父母或长辈那里要来的,没有自己试着赚过零花钱;200位同学中竟有150位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统计完后,同学们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⑵采访调查同学们零花钱来源、数目、用途的情况

唐文静:采访前觉得挺容易的,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许多同学看到我们问他们买零食吃的情况都不敢说,趁我们不留神就跑了。后来,我们调整了“作战”方案,分头行动,先交代我们的采访目的,利用录音或录象的形式,记录采访内容。采访中被采访的同学都觉得零花钱来的非常容易,因为每次向父母要父母就给了!我们小组成员在采访后产生了疑问:这一元钱真的就象同学们说的来的那么容易吗?

2、家长情况调查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零花钱肯定和家长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二小组同学每天放学后的,在校门口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后进行统计,令他们吃惊的是家长的收入并不是象同学们调查前想象的那样收入很高。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吃苦。调查完家长后,同学们一起交流时,心灵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3、交流探讨

调查结束了,全班同学坐在一起交流。几个小组的同学反应:在调查的过程中被调查的同学都认为一元、两元来的很容易。采访组的同学还对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现场调查,发现本班的同学大多数也都用零花钱买了零食或玩具,大家自己也说不出赚钱到底有多辛苦,忽然有一位同学说:“我们可以自己去试一试呀,体验赚这一元、两元。”新的实践内容又产生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赚钱,在我的指导建议下,同学们把课题延伸为《一元钱的体验》,自己去体验赚钱。

第三阶段:体验赚钱

1、组织讨论

用什么方法去赚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捡废纸、卖蔬菜、卖水果、拾玛钢厂废弃的铁、摘棉花等。同学们自愿组成了赚钱小组,制定了行动计划,做了一些行动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行动以前,要求学生在体验劳动中随时写好体验日记。

2、交流赚钱的体会

同学们每个双休日去体验赚钱,终于到了集中活动的时间,同学们坐在一起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体验是那么的深刻: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烦恼……(见附件二)

第四阶段:花自己赚的钱

“用自己赚的钱,感觉怎么样?”

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消费,活动后同学们在一起畅谈了自己购物感受。有的同学说:“花自己的钱,很有些舍不得,不像以前爸爸妈妈给钱的时候想也不想就花光了。”有的说:“到商店里买东西总是觉得东西太贵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妈妈给我买衣服的时候总会给我买些便宜的了,因为赚钱太不容易了。”……

最后一次集中活动,同学们邀请了家长来参加活动,采访组的同学对来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了现场采访,家长对我班开展的这次实践活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采访记录:

学生:阿姨你好,欢迎你代表家长参加我们这次活动,听黄勇说你不想让他去体验赚钱是吗?能说说当时为什么不想让他去吗?

家长:一开始觉得他在家里什么事也不会做,怎么能去赚钱呢?而且说心理话有点不舍得,每次需要零花钱都给他觉得也没有必要让他去自己赚。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你对本次活动有什么新的认识?

家长:活动的过程中,我就体会到不让他去参加体验赚钱是错误的。因为他去摘棉花,回来就告诉我:妈妈,你说赚钱怎么就这么辛苦啊,我才摘了一上午就腰酸背疼的了,你天天在医院有那么多的病人肯定很累吧。以前他从没说过这样体贴的话。我突然觉得好感动,觉得他确实进步了。

学生:如果以后再开展这样的活动,你会支持他去参加吗?

家长:我一定会支持的,因为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他的实践能力,让他在实践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开展这样的活动很好,我很支持。

学生:谢谢阿姨!

此时,听了家长的话,学生们又有了几分自豪与成功的喜悦。于是把目光转向了黄勇,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讲呢?此时的黄勇有几分激动,望着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儿子以前太不懂事了,为了自己看电视每天都不让你好好休息,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懂事了,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

其他的同学此时似乎也有几分歉意想表达,都静静地举起了手……

四、活动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班的同学都长大了、懂事了。懂得关心、体贴父母了,懂得如何合理利用零花钱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打算怎样做?有的说:“我们要利用课余的时间去赚零花钱,把它花在有用的地方”。有的说:“我们可以把这些零花钱积攒起来把它捐给失学儿童,让他们像我们一样快乐地学习、成长。”……

1、学生的评价(见附件三)

2、教师评价

本次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从生活中以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为着眼点,取材、定题,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中进行实践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此次的活动中动手动脑的地方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平时一些学习成绩差,但又聪明好动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更是表现出色,动手实践能力相当强,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并不是没有能力,关键是如何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同学们采访、调查、设计统计图,遇到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显示了他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我对一元钱的体验》是《小学生零花钱情况调查与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成果展示课。

在主题成果展示之前的所有活动中,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中选择研究课题,引导学生确定研究子课题。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分工研究,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如:从学生和家长入手,利用采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后进行交流总结,设计统计图。调查活动人人参与,人人有任务,分工合作,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精神得以培养,并且提高了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能力,并让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眼睛清楚的看到了存在于学生自己身上的问题,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

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汇报交流时能够进行现场调查本班学生零花钱使用情况,与课前的调查情况进行对比;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较强,课堂上还对现场听课的老师进行采访,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了问题。

此外,能邀请家长参与这次活动,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带给学生的变化,更使学生有了深深的体验,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附件一:

小学生零花钱调查问卷

1、你每一天的零花钱大约是()

A、一元以下B、一元C、2元以上

2、你的零花钱是怎样得来的?()

A、父母给的B、自己向父母或长辈要的

C、用压岁钱D、自己通过劳动赚的

3、用自己的零花钱都买些什么?()

A、文具B、零食或玩具

C、上网或打游戏 D、买课外书

4、你认为自己的零花钱花的合理吗?()

A、合理B、不合理

5、你觉得一元钱来得容易吗?()

A、容易B、不容易

6、你试过自己赚零花钱吗?()

A、试过B、没试过

附件二:

学生交流赚钱的体会

李娜:我们在路上捡废纸的时候,遇到很多的熟人他们都问我们干什么的,有些难为情。还有些人嘲笑我们:小孩也真是的,不好好学习,出来捡破烂赚钱,真是不知好歹!付出了劳动,还要受别人的耻笑,太苦了!

姜笑笑:本来觉得捡废纸是件容易的事,谁知真正干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一会儿,就感觉腰酸背疼了,正好那天又来冷空气,手都僵。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赚一元钱是多么的难,而且不吃苦是赚不到钱的。

王妮:从棉花壳里剥出棉花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的手很容易被棉花壳上的硬硬的刺给扎到,我的手都被刺破了好几道口子,加上天气又那么冷,我真的体会到了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真正明白了父母为什么经常说:“花钱容易赚钱难”。

崔利民:我们在卖菜的时候,本来想好了价钱,结果客人一来不是忘了价钱就是不会称称了,而且我还体会到了“同行是冤家”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我不会称称时,我请卖菜的老奶奶帮忙,她们不但不帮,还瞟了我几下。我真正体会到爸爸在卖菜时有多么不容易,我应该珍惜零花钱。

附件三:

学生评价(活动评价之一)

以往与我们同龄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都是大人的事,其实不是的。在这次实践中我才真正体会到应该从小养成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走上社会时更加的适应社会,从而更好的发展自己,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新人。

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体会到我们手中的零花钱是来之不易的,是爸爸妈妈用勤劳的双手换来的。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赚钱是否辛苦,想买什么就伸手向父母要,父母要是不能满足,我还得哭,还得闹,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我要改掉乱花钱的毛病,做一个全新的我,让父母知道我长大了。而且我明白了靠这种体力劳动去赚钱是一件非常苦的。那是因为我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还太低,为了以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我应该从现在起努力读书,只有掌握了现代化科技知识才会实现我的理想,让父母也享享清福。


“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

黄桥镇中心小学周新芳

一、活动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始建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抗金英雄岳飞麾下的名将牛皋曾在黄桥驻兵洗马,明永乐大帝也为讴歌黄桥人的“德行”留下了墨宝。黄桥自古人文荟萃,仅何氏一族就有“一门四时士,七十二举人”的查考,著名的中国地质学之父丁文江先生,中国喜剧创始人丁西林先生,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王德宝先生也都出生于黄桥。黄桥自古商贾云集,古迹众多,有“三步一桥,五步一庙”之说,镇区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主要有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国家红色旅游经典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丁文江故居、何氏宗祠(黄桥战役支前委员会)、老黄中教学楼(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王家大院(明清古建筑群)、何御史府、严复兴旧坊(第三纵队司令部)等,还有珠巷、米巷、王家巷、罗家巷这样的老街,新恢复的有福慧寺、致富桥、文明桥等。近几年来,黄桥实施产业兴镇战略,打造实力黄桥,营造活力黄桥,塑造魅力黄桥,成立了旅游发展公司,重点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古今的变迁,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已有初步的了解,“黄桥一日游”旅游活动可以作为“搜集家乡地名的由来,古今的变迁”的课外实践延伸;其次,学生的活动兴趣较高,作为黄桥人比较了解黄桥的基本情况,通过家长协助下的调查、走访、比较,可以尝试设计黄桥旅游方案,以策应日渐火红的黄桥红色旅游一日游,为黄桥镇旅游发展公司提供合理化建议;最后,就该年龄段学生的劳技制作水平而言,利用一张白纸和一根小棒,应该能够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又体现个性风格的旅行社导游旗。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设计

(二)活动目标:

1、突出实践性,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黄桥的主要景点并熟悉旅游相关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形成“黄桥人”的积极体验,培养学生作为“黄桥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突出自主性,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愿分小组活动,自主提出活动方案,自主体验情感,自主讨论、交流、评价。

3、突出社会性,强调学生融入社会现实生活。社会是开放的大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以敏锐的触角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4、突出综合性,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上网查阅等途径搜集研究所需资料,让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从中得出结论。

(三)活动内容:

本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社会调查,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和上网调查,了解黄桥的红色历史文化、乡土风俗人情及主要景点,熟悉旅游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交流定稿,学生自主组建成立四个“旅行社”,综合运用语文、美术、信息、劳技等知识,确定旅游组团特色及旅游景点,设计旅游路线图,创作导游串词并制作导游旗,各组旅游方案推介和评议。

第三阶段:实践方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所设计的旅游方案带领亲戚朋友进行“黄桥一日游”。

(四)活动对象:四年级学生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三、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社会调查。

明确任务,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实地踏勘和上网调查,了解黄桥的红色历史文化、乡土风俗人情及主要景点,熟悉旅游相关知识。

第二阶段:交流定稿。

(一)设计情境,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都是黄桥人,你能用几句话来赞一赞我们的家乡——黄桥吗?

2、播放《魅力黄桥》的录像。

3、师述:是呀,自古就有“泰兴一城,抵不上黄桥一镇”一说,我们的家乡黄桥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喻为中国的比萨饼的黄桥烧饼随着黄桥决战而香飘海内外,黄桥也随着黄桥烧饼而名震全国,每天,来黄桥旅游的人也逐渐增多,作为黄桥人,我们要来当一回小主人,向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一下我们美丽的黄桥。现在,我们要组建四个“旅行社”。每个旅行社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设计一套《黄桥一日游》的旅游方案,向游客推荐一条旅游路线,撰写好导游串词。让我们四个小组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旅游路线受到最多游客的青睐。

(二)组建小组,明确分工并初步进行分组活动。

1、学生自愿分组并明确分工。(略)

2、组内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旅游信息。(略)

3、为各自的“旅行社”命名,初步设计“黄桥一日游”方案。

(三)集体交流共性知识,解决设计困难。

1、主要的旅游参观景点有哪些?其主要特点如何非常简洁的概括?到其旅游参观所需的大约时间

2、特色的饭店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特色菜肴值得推荐?

3、如何将景点和特色的饭店串联起来,合理安排时间和旅游路线?

4、你准备如何设计旅行社名称和导游旗?理由是什么?

(四)学生再次分组活动,设计旅游方案。

经过上一轮的活动,学生掌握了准确而丰富的旅游信息,学会了多角度考虑问题,各小组的设计活动明显顺畅了许多。教师进一步提出要求:①基于对各景点的分布,合理制作简单的旅游路线图。要求看懂《黄桥镇景点分布图》,了解各景点的相对位置,在方位图上标注指向标,活动中学生将所学的方位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②根据路线图设计一张行程安排表,并标注集合时间、地点等情况。③设计一面带有旅行社标志的导游旗,作为旅行团队的标志。

(五)成果交流,学生互评。

1、各“旅行社”的“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推介。

(1)展示导游旗,并介绍制作创意(略)。

(2)介绍旅游方案,讲导游串词,向全班同学和教师“推销”:

文江旅行社:突出黄桥的人文气息,重点沿米巷、珠巷游览明清古建筑群、丁文江先生的故居、何氏宗祠、御史府、福慧禅寺,在美味鲜饭店就餐,品尝特色卤菜。

烧饼飘香旅行社:突出黄桥的特产烧饼,重点游览参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黄桥烧饼博物馆,在黄桥宾馆吃饭,学做黄桥烧饼,感受做黄桥烧饼的流程,体会做烧饼的乐趣。

桥缘旅行社:突出黄桥的两桥文化,重点游览参观致富桥、文明桥(包括胡总书记的父亲在黄桥开茶庄时修桥捐款的功德碑)、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初中、黄桥高中、黄桥小学、黄中分校、黄桥工业园区,体会黄桥人自古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追求,吃在桥缘宾馆。

东进旅行社:突出黄桥的红色资源,重点游览参观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塔、新四军黄桥战役烈士纪念碑、粟裕骨灰撒放处,在东进饭店吃饭。

2、小组互评,提出具体意见。

3、请学生以游客身份来选择自己将参加的旅游团队。

第三阶段:实践方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课余按照所定稿的“黄桥一日游”旅游方案带领亲戚朋友进行旅游活动。

四、活动反思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次活动,学生在设计旅游方案、制作导游旗帜、组建工作小组和选择小组分工等环节,都体现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原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

2、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本活动前,学生去调查了关于一日游的各方面知识,,他们收集信息的手段也是多样的,有的是向家人打听,有的去实地调查,有的则上网查资料,说明学生充分动了脑筋。这种实践体验和收获,在书本上是无法得到的。

3、鼓励每位学生大胆实践。为了鼓励孩子大胆实践,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组自编一条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每组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案成果,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4、开展学生自主评价。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它的评价更要强调学生的自主评价。因此,活动中既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发展性,还强调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学生积极地评点其他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让爱住我家

河失中心小学 印明华顾惠君

一、活动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是各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生应该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积极主动做家务劳动。”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也都心疼孩子,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很多孩子心中没有爱和亲情。本次活动旨在让小皇帝或小公主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大家庭,唤回那失去的童真。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发展演变历史,鼓励学生为家庭多做贡献。

2.体会家的温馨,增强对家的感情,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3.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4.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安排

1.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让爱住我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2.按照方案,全班分成10个5人小组,用两周的时间进行实践。主要完成5项工作: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学唱歌曲《让爱住我家》,搜集相关照片和故事,制作书签或贺卡,创作绘画或诗文作品。

四、活动展示阶段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情感酝酿。

1.师生共同演唱歌曲《让爱住我家》。

2.谈话导入:多么温馨的歌曲啊!“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她有时在竹篱茅舍,有时在高楼华堂,有时也在无家可归的人群中。但,只要有爱就有家。你们感受到家里浓浓的爱了吗?也许家中一件毫不起眼的物品,一张纪录瞬间的照片,甚至家人之间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会为你诉说难忘一幕,传达浓浓亲情呢。

3.过渡:前一阶段,我们班就开展了以“让爱住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访问、创编、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了解家,感受家中的亲情,今天就让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对家的深情吧!

二、展开话题,层层深入。

(一)调查发现家的变迁。

1.师:同学们,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亲情的摇篮。家是我们童年的乐园,家更是我们成长的起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也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十年前,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学生分组交流,将课前准备的调查表和图片资料与大家分享。

4.班级交流,从家的“昨天——今天”的变化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

附:

家庭生活变化调查表

姓名

住址

父亲工作

母亲工作

年份

收入

家电

住房

饮食

1998

2008

(二)分析感受父母的辛劳。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资料介绍,我不禁想说: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再请大家看看父母十年前和现在的照片各是什么样子?你会想到什么呢?

2.集体交流:通过比较,你知道了什么?想对大家或者你的家庭成员说些什么吗?(感谢父母为了创建幸福、美满的家所付出的点滴努力。)

(三)诉说定格中的幸福。

1.过渡:家让我们魂牵梦绕,每个人都想拥有自己的家。家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记忆,一张张照片纪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纪录了永恒的幸福瞬间。

2.分组交流:学生与组内成员一起分享“全家福”照片所诉说的亲情故事,感受幸福瞬间。

3.学生互评:同学们诉说的家事,谁最能打动我们的心?指名学生介绍照片中的幸福故事。

(四)绘图畅想未来的家。

1.师:同学们,再过十年,你们长大了,社会也在不断发展,生活条件更加好了。到那时,我们也要组建自己的家,你们心中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2.学生张贴绘画作品。

3.随机选择三幅作品,请作者介绍绘画意图,从画中感受同学们对家的憧憬与爱。

三、反哺之德,心语汇聚。

1.师:你的父母养育了你,对你恩重如山,你将如何报答他们的恩情呢?乌鸦尚知反哺,何况我们人呢?

2.欣赏学生撰写的文章《学会感恩》、《爱,深藏在心底》。

3.过渡:相信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他们的最爱,是他们的希望。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首小诗《母亲的目光》。

4.交流感受:听了同学们的文章,欣赏了这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想吗?

5.学生创作:千言万语凝成一句话、一首诗,请你用自己手中的笔,把你对家、对亲人的深情用文字表达出来吧!

6.学生分组编写小诗。

7.作品赏析:小组推荐组员作品在全班进行朗读。

四、动手操作 真情传递

1.同学们伴着优美的萨克斯曲《归家》,把刚才编写的小诗制作成爱的书签或贺卡,送给自己的亲人。

2.学生作品展示。

五、活动反思

本着呼唤孩子心中的爱为的目的进行这次活动。但是活动后,我发现不单是孩子们心中的爱被激活,他们更加懂事,更加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学会了体谅别人;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原来自己还如此多才多艺呢!)增强了自信心,体会到了合作的快乐和生活中的美!他们不再是每天盲目地走着“两点一线”,而是不断地寻找快乐;他们不再埋怨父母的唠叨,而是一次次地寻找新的自我;他们不再把心中的不满写入日记,而是更多地和亲人们交流……他们不但学会了怎样体会爱,更学会了如何去关爱别人。


家用电器与生活

姚王镇中心小学 黄辉

一、活动背景

家用电器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晶,日益成为家庭生活不可缺的“好助手”。但是,许多学生对家电一无所知,甚至连热水器的开关都不会使用,更不必说用熨斗熨衣服,用电饭锅做饭了。让学生们走近这些家用电器,也就是走近现代科技。通过学生的调查了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在学生心中埋下科技来自生活的种子,让科技之花开遍学生的心田。学生对这一课题兴趣极高,他们每天都在使用家用电器,学生也愿意动手摆弄他们,这样可以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能给学生搭起一座现代科技与现实生活的桥梁。

2、让学生懂得知识来自生活,知识还要为生活服务。

3、培养学生参与生活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活动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本着“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全程指导”的原则,以重过程,求实效为宗旨,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活动主线,渐次开展了四个阶段性主题活动:1、调查了解;2、认识探索;3、实践应用;4、设想创新。

四、活动实施

(一)调查了解——访家庭,走商场。

目标:通过调查,了解常用家电的种类及家电发展状况,感受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了解常用的家电。

(1)学生讨论设计《家用电器知多少》的问卷调查。

附:

《家用电器知多少》

1、电冰箱上可否放置重物?为什么?

2、当你给电视机插插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如果电热水器不能正常进水,你该怎么办?

4、如果电风扇接通电源后,齿轮不能转动,你最先应考虑的是什么问题?

5、假如遥控器失灵,电风扇手动装置也坏了,电风扇不停的转,怎么办?

6、经常接触计算机应注意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

(3)小组成员自行选定调查地点进行调查。

2、了解家电的发展状况,体会科技的进步。

(1)图书查阅有关资料。

(2)网上查询。

通过调查,学生对一百多份有效调查表进行了资料统计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家用电器发展迅猛,种类激增。80年代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9种,户均4种。目前,城乡家电总种数为26种,户均12种。

②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大型家电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如电脑,两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每换代一次其功能就更为齐全,使用更为便捷;电视已进入数码技术时代,多种超屏、纯屏、等离子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电冰箱已向无氟时代迈进。

③随着我国家电产业技术不断进步,国产家电质量已赶上并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过去那种唯外国产品是瞻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国产家电已取代进口货,并大踏步地走向国际市场。

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使家电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价格的下滑幅度很大。

⑤现如今家电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各项技术也精益求精,返修率也比较低,保修服务细致周到,让人买得放心,用得省心。

(二)认识探究——看资料,出小报。

目标:在前一段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家电进行认识探究,了解家电常识,并通过编拟“家电产品说明书”、发放家电知识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加强课题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对家电科技知识全面深入的探知,感受科技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1、小组成员每人选定两种以上的家电进行研究。

2、通过查阅产品说明书、咨询、动手拆装等途径,了解家电的构造、性能、用途及使用方法。

3、出一期和家电有关的手抄报。

4、编写家电产品说明书。

(三)实践应用——大胆尝试,做生活小主人。

目标:通过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电器,能进行简易故障的排除和维修,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个人活动∶

1、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对两种以上的电器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使用。家庭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用电吹风帮母亲吹头发,有的用电熨斗熨自己的衣服,有的用电饭锅做饭菜。

2、试着运用学过的科技知识,进行简易电器障碍排除,或由父母人为设置障碍,如:让孩子尝试解决:接上断了的保险丝、搜索电视频道等。

集体活动∶

1、组织“家电知识、使用及简易维修”竞赛,分家电科技知识竞答、家电使用演示、故障排除三大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各小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班级比赛。

4、评委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个人。

附:

家电知识竞赛

一、必答题。

提示:(1)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口分。

A组:

1、电冰箱上可否放置重物?为什么?

2、当你给电视机插插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3、如果电热水器不能正常进水,你该怎么办?

4、请在一分钟内说出8种家用电器?

5、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风扇的人是谁?

B组:

1、电灯是哪个国家谁发明的?

2、冰箱制冷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电风扇接通电源后,齿轮不能转动,你最先应考虑的是什么问题?

4、电视机为什么会出现各种色彩?

5、家庭固定电话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二、抢答题 。

提示:(1)主持人说开始后方可抢答,否则扣10分。

(2)答对一题加10分,打错一题扣15分。

1、请问电冰箱可以装上马达吗?为什么?

2、为什么电视机可以显像?

3、假如遥控器失灵,电风扇手动装置也坏了,电风扇不停的转,怎么办?

4、电视机里装有逐点扫描吗?

5、我国哪些品牌的家电是免检产品?请说出4种?

三、风险题。

提示:(1)风险题分两组,A组20分,B组30分。

(2)双方任选一题回答,答对1题加相应的分数,答错1题扣相应的分数。

A组:

1、你对未来家电有哪些看法及要求?

2、饮水机如果开关坏了,不停地往外流水,应该怎么修?

B组:

1、经常接触计算机应注意什么问题?

2、长期食用冰箱里的冷冻食品对人的健康有害吗?为什么?

(四)设想创新——大胆设想,设计未来家电。

目标:通过进行简易家电小制作和创新设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精神。从而增强本活动课题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展示学生已经形成的科技技能和创新成果。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掌握的家电科技知识和原理,共同研究设计。

2、学生可进行实物制作,也可设想未来家电的模型或设计图。

3、为设计好的未来家电产品编写出精彩的广告词。

4、班级内展示学生的作品,评出优秀作品和优秀小广告师。

附:学生的简易家电作品:

作品1:鸡蛋搅拌机

作者:王彬

制作原料:矿泉水瓶、两节五号电池、一只小马达、两根导线、开关、铁丝。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接通时,电机便开始转动,搅拌机器沿圆形轨迹不停地转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可将鸡蛋搅拌均匀。

操作:

1、打开搅拌机上盖。

2、将鸡蛋打入容器内。

3、盖好上盖。

4、按下开关。

存在问题:

1、瓶口太小,打鸡蛋时不方便。

2、瓶身太轻,当机器转动时,瓶子站不稳。

作品2:小风扇

作者:胡松

制作原料:小药盒、易拉罐、微型马达、两节五号电池、导线等。

操作:把两根导线接在一起,风扇就转动起来。

存在问题:扇齿的制作过于粗糙,且易松动,转动时间长了会掉下来。

广告词:

“‘灵通牌’多功能电风扇,为您吹走炎热的夏天,让您享受河边的凉爽!”

“您是否为衣服有皱褶而发愁?那么请‘爱妻牌’电熨斗来帮你解决吧!‘爱妻牌’电熨斗,你明智的选择。”

“‘神舟六号’彩电,高清晰的彩电,选择它,你永远不会后悔。”

……

五、活动体会

《家电电器与生活》这一课题经过近两个月的探究活动,终于圆满地结束。这次实践活动在师生、家长及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1、学生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的科技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完善了自我。

2、这次活动融洽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家长和学生都从中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认识到了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益处。

3、教师在这次活动中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教育理念也随之改变。

现实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课堂,只有在这个课堂里,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全部潜能,让他们各方面全部展示出来,将来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我是文明小网民

曲霞镇中心小学 邵红霞

一、活动背景

网络已经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于学生的成长,网络的作用更显得至关重要,它既可以是一种工具,也可能成为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介于这种情况,我们展开了一个对青少年与网络之间关系的活动。主要通过网络对青少年的帮助、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目前青少年使用网络、了解网络的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来较为清楚、真切的了解当今青少年与网络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这个关系的分析,趋利避害,从而得到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如何让网络成为青少年的益师良友,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有利于青少年良好地使用网络。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做个文明小网民

2、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明确网络对小学生来说有利有弊,教育小学生应该如何上网,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2)通过调查讨论,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

(3)通过调查活动形成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自我表达能力。

3、活动内容。

(1)调查:自己设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并组织调查和分析。

(2)分工:十人一组,总共分六组,每两组研究一个主题。

(3)课时安排:10课时左右。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座谈

(一)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座谈:小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及上网时间等话题,引出活动主题。

(二)活动方式:讨论,集体交流。

(三)活动步骤:

1、分组座谈。

2、班内交流座谈结果。

3、分组设计活动方案。

4、论证活动方案。

※活动二:调查。

(一)活动内容:调查上网地点、上网内容、父母对上网的态度。

(二)活动方式:个别调查、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三)活动步骤:

1、设计调查问卷。

附: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问卷

1、谈谈你了解到的网络?你对网络上什么内容最感兴趣?

2、你浏览过不健康的网页吗?

3、谈谈上网的环境以及在网吧上网的费用。

4、你有网友吗?你与你的网友见过面吗?

5、你与网友聊天或游戏或查资料的时间占上线时间的多少?

6、你上网遇到过什么问题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2、组织调查

3、整理调查到的信息。

※活动三:交流

(一)活动内容:交流调查成果,研讨上网的利和弊。

(二)活动方式:交流、研讨。

(三)活动步骤:

1、组织各活动小组汇报调查情况和收获。

2、研讨上网的利和弊

⑴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⑵网络有什么危害?

⑶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3、活动体验:组织学生上网,让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如何做一个文明的小网民。

四、活动后记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了一些不应该流传的东西,所谓的“艳照门“事件。如何做个文明网民是当前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本次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去认识网络的利弊,学生人人参与,对网络的理解也不再是聊天、游戏这么肤浅了。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为自己立下了许多文明上网公约:正确利用网络的有用资源,不登陆黄色网站┅┅


海洋——人类的朋友

张桥中心小学:杨美玲

一、活动的由来

在学习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后,同学们不禁为海洋对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感到惊讶,同时也被海洋的无限魅力所吸引。对于海洋,我们远离海洋的孩子们只能在书里、电影电视里见到它的踪影。海洋到底什么样?它是如何起源的?海洋里有些什么?海洋里在发生着什么?人类该如何去保护海洋?……这都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所以,我和学生一起组织了《海洋——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探寻神秘的海洋世界。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海洋——人类的朋友

2、活动目标:

(1)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海洋的知识。

(2)通过各种交流活动,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3)通过查阅资料,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形成人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

(5)通过多种活动,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

3、活动内容:

(1)阅读:认真阅读有关海洋的书籍。

(2)交流:交流阅读感受。

(3)展示:组织“海洋---人类的朋友”中队活动。

4、课题组人员分工:六年级(4)班学生。

5、课时安排:8课时左右。

三、活动实施

活动一:

(一)活动内容:推荐阅读一本与海洋有关的书籍。

(二)活动方式:讨论,谈话。

(三)活动步骤:

1、分小组交流讨论有关书籍、作品。

2、班内交流汇报:推荐一本描写海洋的作品。

3、设计读书表格。

4、明确下节课的活动内容及方式。

附:

读书记载表

书名

作者

内容简介

活动二:

(一)活动内容:读书交流。

(二)活动方式: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三)活动步骤:

1、课前学生阅读有关海洋知识的作品,整理好相关资料。(文字和图片皆可以展示)

2、小组交流并整理汇总

3、班级交流海洋各方面的资料信息。

活动三:(成果展示)

(一)活动内容:“珍惜海洋,爱护海洋”主题班队会。

(二)活动方式:中队活动。

(三)活动过程: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栖息地。海洋是资源的宝库,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各种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捕捞过度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正慢慢走向枯竭。请同学们看一段海洋污染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主持人:同学们,看了这段介绍,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队以不同方式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主持人:大家说得真好。的确,作为未来接班人的我们,更应具备保护海洋的意识,积极争当海洋小卫士。自从班级开展了“海洋—人类的朋友”的主题活动以来,我们对于海洋的了解深刻了。下面就请各小队交流展示你们的研究活动成果吧。

小报小队、诗歌小队、绘画小队、故事小队依次交流展示收集到的海洋方面的资料及作品。

3、形成倡议,落实行动。

主持人:刚才的交流展示,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紧迫性。只有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才会让这蓝色星球永放灿烂光芒。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向大家发出倡议,共守承诺。

班级讨论形成倡议内容:

1、随手关闭水龙头;

2、多用肥皂,少用洗衣粉,不用含磷的洗涤剂;

3、节约纸张,不乱扔废电池;

4、不向江河湖泊倾倒垃圾,避免旅游污染;

5、认真学习,将来研究环保科技,为环保作出贡献。

四、活动评价与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班同学通过校橱窗、板报、广播展示了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校园中广泛宣传与海洋有关的知识。同时还陆续开展了“家乡环境调查”、“我为校园环境献计策”等活动,让环境保护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历时一个半月的《海洋—人类的朋友》主题系列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同学们通过“推荐阅读一本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交流读书感受”、“‘珍惜海洋,爱护海洋’主题班队会”等一系列活动,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整个活动环相口环。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是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中去。通过活动,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环境保护的习惯;形成人与人交往、相互合作的社会活动能力;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水——生命之源

滨江镇中心小学冯波

一、活动背景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最早出现在水中;水是文明的摇篮,著名的河流和湖泊,往往孕育着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水是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我镇地处长江之滨,同学们亲身经历着长江为人们提供水能、航运、灌溉、水产、蓄水泄洪和各类用水的便利,也为人们提供游泳、划船、垂钓、观光的良好去处。长江施于滨江人无限的恩惠,为滨江人做出无私的奉献。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长江的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力,滨江人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把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排入河流湖泊,使水体受到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居民的节水意识不够,日常生活的一些用水习惯或多或少地浪费了水资源。因此我们选择了“水——生命之源”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水——生命之源。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了解水在人类生存和生物繁衍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及周围水使用情况,增强节水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2.宣传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3.通过搜集资料、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运用信息、资料统计等能力。

(三)活动过程及方法:

1.动员、准备阶段。

(1)请老师讲清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资源的受污染情况。

(2)发出一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3)召开一个有关水资源的信息交流会,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以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

2.实施、交流阶段。

第一阶段:参观。

(1)参观化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写出参观感受。

(2)搜集有关污水的来源,污水处理的办法及流程,在班上进行交流。

(3)参观开发区自来水厂,了解我们地区每天的总用水量,总产水量,使同学们了解我们的生活用水状况。

第二阶段:调查。

(1)调查自己家中、学校、公共场所浪费水的现象,了解浪费的原因并对浪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调查附近水域受污染状况。

(3)填写表格。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人

调查目的

调查情况

水的颜色

水的气味

水面漂浮物

水中物质

周围情况

污染源

考查结论

(4)就下列问题采访当地水污染治理监管部门:

①化工开发区是否存在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污染状况如何,污染源是什么

②近几年,开发区的水污染程度是否上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③开发区在治理水污染方面有哪些措施;

(5)拍摄照片,记录观察的结果。

第四阶段:宣传。

(1)将收集的资料写成的文章投到校园橱窗作一次专题栏目;

(2)分小组深入单位、家庭以及公共场所宣传节约用水,发放宣传资料,让人们懂得保护水的重要性,了解节水的方法和措施;

(3)向有关单位写建议书,提出制止水浪费、治理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3.成果展示、总结阶段。

(1)上一节“水——生命之源”的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

(2)围绕主题,出一期黑板报,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等,以各种形式展示调查研究成果。

(3)写好这次综合实施活动的总结。

三、活动评价与反思

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从结果上看是相当成功的,纵观这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经历,静心反思,我有如下的感悟:

1.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材料和知识,除了在教师帮助下获取外,学生自己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多渠道获取、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可掌握以下科学的学习方法。①科学探究。在科学探究中,激发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发展自身的科学素养。②自主体验。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在感悟和体验中得到发展。③实践操作。学生在操作中学会观察、分析,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精神。

这种教与学的过程,能更好地使我们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能力与方法的培养,情感与态度的熏陶,完成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目标。

2.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综合实践课的实质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因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选择,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自己的目标,同时教师也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不断的超越自我。。

3.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就我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学校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等各方面有待提高,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各种资源有待开发解决;③综合实践活动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六年级学生正面临初考,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重点中学,担心活动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成绩,对综合实践活动并不非常支持,由此可见,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还有待改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综合实践课程对于我们来说是新课程,没有更多的、现成的方案可以给我们参考,一切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去探索,修正与完善,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获得螺旋上升,把综合实践课程上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让父母远离麻将

刘陈镇中心小学 徐泽

一、活动背景

不久前,在阅读我班梅雨文同学的日记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日记中她这样写道:“这些天我的生活一团糟,简直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每天放学回去面对的都是爸爸妈妈打闹的场景,上课时眼前老是出现爸妈争吵的画面,耳边老是回荡着爸妈声嘶力竭的呼喊:‘不想过日子,就离婚。’天哪,我该怎么办?都是该死的麻将惹的祸,是你让我们家不得安宁我恨你……”

是呀,如今社会上不少的成年人以打麻将消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之余,不由蒙发了开展“让父母远离麻将”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冲动。

二、活动目的

(一)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调查,在自己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对打麻将的利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近而劝告父母告别这种不良习惯。

(二)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打麻将不仅影响家庭、影响学习对社会也造成了影响,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家庭、关注自我,形成一种对社会、对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三)在活动中,锻炼学生善于交往,大胆质疑,归纳概括能力。

三、活动形式:调查采访与课堂交流活动相结合.

四、活动重点、难点

(一)调查采访时能否正确设计问题并有条理归纳概括采访结果。

(二)正确认识到打麻将的利弊,正确劝导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搏。

五、活动准备

(一)教师准备对民警的采访录音

(二)学生自制对父母的采访问卷,并把调查结果归纳总结,整理成文。

(三)邀请四名家长参加活动。

六、活动过程

(一)组织调查。

1、教师拟定调查提纲,组织学生采用“友情帮助”的形式,相互启发思路,不断调整方案。

2、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向家长询问、问卷、个人采访等方法获取资料。

3、要求:

(1)学生在进行调查时做到文明守礼,语言清晰;

(2)调查时做好调查记录;

(3)调查后,整理调查内容,必须条理清楚,具有可读性,真实性。

4、注意事项:

(1)弄清所调查的具体问题,不宜过多。

(2)采用问卷法的同学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

(3)调查时注意安全问题。

(二)课堂汇报。

1、激情导入:

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每个孩子心中对父母的感恩语。我们都知道父母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爱给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回报父母,去了解他们,尽量能使他们快乐,于是我让你们去关注父母的业余生活,去寻找他们的乐趣,而结果却令我们为之一惊,大多数的父母居然拥有同一个乐趣--打麻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究竟该去赞同这种所谓的“快乐”延续,还是制止呢?我们现在不如从你们这些小记者口中听听父母们自己的想法。

2、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先汇报自己设计了几个采访问题,再陈述结果)

生1:我在采访我的妈妈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您除了劳动之外,其它时间最喜欢做什么?为什么?(2)您认为这件事确实带给您快乐了吗?我的妈妈认为她最喜欢的还是打麻将,因为打麻将时,她就不想烦心事了,玩得尽兴。当然玩时也有发生口角,令自己不愉快的时候。

生2:我采访时就直接问了爸爸、妈妈:你们真喜欢打麻将吗?你们认为打麻将的好处是什么?它真给你们带来乐趣了吗?我的父母说也不是十分喜欢,但就是没意思,如果玩了,赢钱时觉得挺有劲儿的。

……

3、制定研究方案,解决问题。

师:看来“打麻将”不仅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更严重的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制止打麻将这种现象呢?

(1)学生小组研究,老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

①向自己的父母讲打麻将的危害,劝告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搏。

②为自己的父母寻找其它乐趣,让父母做更有益的活动,以自己的成绩回报父母。

③坚持长期的宣传工作,做到把告别这种不健康活动贯彻到底。

④建议村社建立有益的娱乐活动机构。

附:

学生调查问卷

1、你的父母常打麻将吗?

2、你的父母因为打麻将吵嘴吗?

3、父母打麻将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4、你认为父母应该参加哪些有益的活动?

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以前我对父母打麻将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总觉得那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通过调查我明白了打麻将会使许多家庭打架吵嘴,甚至有的同学的父母为了打麻将、赌博而闹离婚,影响家庭幸福,父母常打麻将也会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家长调查问卷

1、您喜欢打麻将吗?

2、您认为打麻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3、您认为打麻将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通过调查,使许多父母认识到他们所认为的娱乐活动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健康、思想带来多么大的负面影响。

民警调查问卷

1、打麻将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2、打麻将和赌博怎么区分?

3、您碰到过因为打麻将而被抓进监狱的人吗?

在与社区民警同志面对面的调查采访中,使学生认识到打麻将不仅妨碍家庭生活,影响学习,而且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通过以上调查,学生对打麻将危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纷纷表示要劝告父母远离麻将、远离赌博,告别这种于已、于子女、于家庭、于社会都没有好处的不健康的活动。


走进春天

古溪镇中心小学 肖天雷

一、活动背景: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渐渐地,青的草,绿的叶,可爱的燕子,各种新鲜的水果、蔬菜……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天。学生享受着暖阳阳的春日、和煦的春风,学习着有关春天的课文,背诵着有关春季的古诗,唱着春天的歌曲,然而对于春天,他们又有了多少了解呢?他们认真观察,研究过春天吗?于是,从多角度了解春天,三年级(1)班学生《走进春天》的实践活动开始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撰写活动方案、按研究计划活动、多渠道的搜集和整理材料、汇报与交流,加深对春天的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春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分析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3、培养学生对春天、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实施:

活动一:确定主题

1、确定主题:

(1)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象(出示春天的实物录象)。

大家边看边想:画面中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这个季节吗?为什么?

(2)学生回答。

(3)看来大家都十分喜欢春天,那么想不想跟老师一同走进春天,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呢?好,本次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就是——《走进春天》。

(出示活动主题:《走进春天》)

2、讨论确定子课题

(1)春天到了,大自然发生了很多变化,同学们都有哪些了解或者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了许多关于春天景色的问题:春天什么树先绿?(柳树) 有那些动物开始活动?(蛇、青蛙、松鼠、狗熊)有那些鸟?(小鸟、燕子、喜鹊) 春天在田间播种些什么?(农民在种地的场面) 有哪些花开?(迎春花、油菜花、桃花、杏花) 春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春天的风?

(2)小组讨论准备研究的问题。

比如: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春天人在生活上的变化,春天的文学,春天的艺术。

活动二:制定方案

1、分组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组成活动小组。

2、制定活动计划

(1)选小组长。每组选出一个组长,每个小组自己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小组长进行分工,制定活动计划。教师发活动计划表。

(3)完善活动计划

①各个小组汇报活动计划,同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而完善计划。

第一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的植物。内容:收集有关春天植物的相关材料重点各种各样的花;访问园艺专家,了解春天花的栽培和生长;收集各种图片;办小报;绘制春天景色的图;请教农民伯伯,了解有关春天种植农作物的情况。

第二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的动物。内容:上网查资料,收集春天有那些动物出来活动;调查他们的生活习性等;收集精美图片;制作小书签。

第三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人的变化。内容:上网查资料,收集有关资料;做一次采访;向你的爸爸妈妈了解;做一次买菜或买水果的实验;把描写春天的歌舞拷在光盘里。

第四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的文学。内容:上网查资料收集描写春天的成语,诗词,文章;到图书馆去查资料;整理资料;把成语或诗做成书签。

第五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的艺术。内容:上网查赞美春天的歌曲;到图书馆出查找赞美春天的图画;制作小舞蹈;准备一次歌曲演唱会;

②各组参照同学们的建议进一步调整活动方案。

活动三:分组行动

比如第一小组:活动的课题是研究春天的植物

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1)仔细观察基地里或自己家里的植物。

(2)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3)明确向谁访问。可以向学校的老师、同学、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等调查。

2、分组或个人调查、访问、收集、记录。

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收集资料。

4、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小组里的人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相同的合并,不同的列出目录,并将图片文字资料分类装订。

5、小组汇报,把自己调查、观察到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汇报。

6、准备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春天的植物(可以用各种方式,如树叶贴画、描写该植物的诗歌和该植物的歌曲、图画等。)

活动四:交流展示

第一小组:图片、小报展示。

第二小组:精美图片、小书签展示。

第三小组:介绍春天人的变化;欣赏描写春天的歌舞。

第四小组:介绍描写春天的成语,诗词,文章;赠送书签。

第五小组:小舞蹈表演;小小演唱会。

活动五:后续活动

活动进入尾声,学生还想了解春季气候的变化、春季有哪些节日、春季的旅游好去处………鼓励学生做学习上的探索者,生活中的有心人,带着这些未知走进春天,继续开展活动。

四、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历时一个多月,教师充分依托地方资源,引领学生走进春天,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春天的植物,春天的动物,春天的人进行细致的观察,使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自然,贴进生活。从而达到让学生由无意性接触春天到目的性观察春天的效果。在资料收集期,不少同学为了完成自己的子课题,上网查资料,下田问老农,忙得不亦乐乎。在不断的活动中,学生的眼睛变亮了,嘴巴变得会说了,手也变得会写了。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从中学到了不仅仅是关于春天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更重要地是学会了怎样去研究问题,多角度观察事物,怎样去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这对他们的能力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明的。


走进曾涛

——六(3)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广陵镇中心小学常卫进

活动背景:

曾涛,原名曾海仙,江苏泰兴人,著名外交活动家。曾任我国驻阿尔及利亚、南斯拉夫、法兰西等国大使、新华社社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等职。1997年2月去世,家属遵从他的遗嘱变卖珍藏的字画用于资助家境贫困的孩子上学。2007年1月,在上级有关部门的举荐下,曾涛基金会捐赠40.00万元人民币资助我校新建教学楼,缓解了我校教学用房严重不足的矛盾。抓住这一契机,我班组织了这次“走进曾涛”的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请教老师等方式了解曾涛爷爷的生平事迹,搜集相关图片,积累有关名言、歌曲等。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曾涛爷爷在艰苦的环境中刻苦学习、作为外交活动家表现出的睿智沉稳以及情系家乡、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报效家乡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

在吉祥的礼炮声中,我校“曾涛育才楼”落成了,它极大地改善了我校的办学条件,无论老师,还是在座的你们都倍感振奋。曾涛先生为大楼的建设无偿捐助了40万元。那么,曾涛先生是谁?为什么会在我校捐资?我们一起来走进曾涛先生,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二、汇报展示

(一)讲故事,感知人物传奇。

小组成员讲述曾涛爷爷的生平事迹。

1、《艰苦的童年岁月》

2、《不带“红皮护照”的外交官》

3、《胆大心细的大使》

4、《称职的社长》

(二)赏图片,感受人格魅力。

小组成员投影出示并解说不同时期曾涛爷爷的照片,着重感受曾涛爷爷作为外交活动家的风范。

(三)看录像,聆听谆谆教诲。

小组成员播放经剪辑处理过的曾涛之子在我校曾涛育才楼落成典礼上的讲话。(内容含有:在我校捐助的出发点、意义以及对我校学生的殷切希望。)

(四)谈感言,倾诉敬佩之情。

小组成员以《我心中的丰碑》为题,选择不同的角度,倾吐曾涛爷爷对自己的影响、教育,表达敬佩、感恩之情。

(五)唱颂歌,升华活动情感。

1、学生朗诵自我创作的诗歌—— 《献给曾爷爷的诗》;

2、咏唱《感恩的心》歌曲。

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我校“曾涛育才楼”的落成为契机,引导学生了解捐赠人曾涛先生,感受曾涛先生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高尚的人格力量。由于高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本次活动完全是在教师的点拨、支持下学生主体的自我“劳动”。通过活动,学生真正学有所获:知道了出自家乡还在我镇念过书的曾涛爷爷曾是一位胆大心细的外交大使,心中倍感自豪;了解了曾涛爷爷少时虽家境贫寒,但学习十分刻苦,心中受到鼓舞;感受了曾涛爷爷曾任我国新闻发言人的睿智、坦然、气宇轩昂,心中油然而生钦佩;明白了此次受赠款项,是曾涛爷爷生前嘱托家人变卖珍藏书画作品而来,心中倍感珍惜。

曾涛,已成为学生心目中一个响亮的名字!不少学生在感言中说道,如果我将来“出息”了,当上了企业家、学者、科学家什么的,也一定会以曾涛爷爷为榜样,尽自己的力量回报家乡。这些话听起来虽然显得稚嫩,似乎是大话,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从学生心底流淌出来的“涓涓细流”一定是纯真的,一定会有实现的那一天。我班小诗人李彤同学在《献给曾爷爷的诗》中写道:“因为有了您的奉献,我们的每一天变得如此美好。如果学校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就是一片嫩绿的树叶,是您不断输送给我们养料。”……


银杏文化 伴我成长

宣堡镇中心小学 叶鑫成

活动背景:

2006年3月26日上午,数百名青少年聚集中信国安第一城,在欢歌笑语中种下了二百棵银杏树,由此标志着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和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共同发起的全国青少年“传承银杏文化,倡导绿色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在京正式启动。作为“中国银杏第一镇”的宣堡,有着得天独厚的银杏资源和丰富的银杏文化,理应引导学生认识银杏,加深对银杏文化的研究,成为国树银杏的文明使者。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对银杏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示银杏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银杏与文学艺术、银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通过对银杏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用文字、图画等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活动计划与实施:

第一阶段:实践体验,展示准备

指导学生以8—10人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有分工、有合作地从银杏与文学艺术、银杏与现实生活、银杏与科学知识等方面去搜集、整理和探究。

包括:

1、银杏的名称(含学名、别名、美称等)

2、银杏的历史

3、银杏的图片、艺术品

4、银杏的美食和药用

5、银杏的诗文、故事、传说

6、银杏的名胜古迹

7、通过对银杏的观察与欣赏,以“我心中的银杏”为题,作一幅画。

8、回顾自己对银杏文化的探究过程,用三两句话来谈谈自己对探索事物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阶段:成果汇报,资源共享。

1、导入:

半个月前我们布置了对银杏文化的探究活动,相信同学们收获一定不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和分享一下我们的探索成果吧!

2、我心中的银杏——学生作品展。

(1)学生美术作品展:书法、图画等。

(2)学生优秀文章朗诵。

3、银杏知识知多少——银杏知识赛。

附:

“银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题

(1)小组必答题

①银杏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它在地球上已存了多长时间?属于什么科?俗名是什么

②出于对银杏的喜爱,人们给银杏起了许多的名字,你知道的有哪些?

③人们利用银杏制作了许多美味佳肴。你能说出其中的一种吗?

(2)小组抢答题:

①银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请列出三处来。

江苏泰兴、邳州,山东郯城,浙江长兴、诸暨,湖北安陆、巴东,河南新县、嵩县,安徽金寨、宣州,广西灵川、兴安

②除了制作美味佳肴外,银杏还有许多药用功能。你能举出一例来说明吗?

银杏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银杏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银杏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和银杏黄酮。可防治叶螨、桃蚜、二化螟等害虫。据《民间兽医本草》记载,银杏制剂可治家畜劳伤吊鼻、肺痈咳喘、肺虚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带等症。山东牧畜医站研制的定喘汤,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治愈率达95%。

③关于银杏的故事传说,在我国古代和现代也是非常之多。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来介绍其中的一个吗?

过渡:关于银杏的知识,刚才展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我们以后再去探究。现在,让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下银杏的千姿百态——

4、千姿百态的银杏——各地银杏树欣赏

小知识:银杏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种类,这个古老而神奇的银杏树,已经随着我国领导人的出访,远赠海外,繁衍异域,已成为扩大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推进和谐世界发展的友好使者。银杏对推动中华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媒体《千姿百态的银杏》)

5、银杏与艺术品——银杏在艺术上的应用。

除了食用和种植外,自古以来,在许多艺术品上,我们常常会看到银杏的影子。当然,除了我们今天所展示的以外,人们还利用各种媒体来展示银杏的风采,这里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多媒体《银杏与艺术品》)


巧吹肥皂泡

七圩镇中心小学 高 晖

一、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课余是表现得最富有活力的,他们尽情地游戏、玩耍,释放着他们无限的热情和朝气。农村的孩子没有那么多新奇的玩具和活动器材,他们只能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打篮球、打乒乓球、吹泡泡等。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发现如果能引导孩子们抓住平时游戏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很有益处的。

吹泡泡这项有趣的活动孩子们表现得非常活跃。他们不仅玩得开心,还会提出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组织学生确立了“巧吹肥皂泡”作为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让他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课题研究。

二、活动准备

1、确立子课题,自由分组

为了使课题的探究易于开展,在班级我安排了足够的交流时间,还把课堂活动和双休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工具”、“溶液”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而确立了三个子课题。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研究小组:

第一小组——研究吹泡泡的工具对吹泡泡情况的影响

第二小组——研究溶液配置与泡泡大小、多少的关系

第三小组——研究吹的方法与泡泡大小、多少的关系

2、确定活动时间、负责人

实践活动总日程:9月10日——12月15日

每个组通过民主选举确定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

3、聘请辅导员

校内辅导员:语文、数学、自然、美术、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老师

校外辅导员:各小组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一些知识丰富的家长

三、实施过程

1、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指导帮助各小组制定好相应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研究课题、研究目的、参加人员、具体分工、完成时间。

2、实施课题探究活动

各小组按照活动方案的安排,由组长带领进行活动。

第一小组 工具对吹泡泡情况的影响

小组通过讨论决定了活动内容,即利用双休日单独或结伴,从自己和亲戚家里,或从商店里,找出各种可以用来吹泡泡的工具。在此基础上,学生们还以一些现有的工具,自行设计、改进和创造发明了简易的工具。

在课外探究时把收集到的所有工具进行试吹,通过观察、记录和比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凡是能通气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吹泡泡,其中圆形或圆筒形的工具吹泡泡的效果最好,而且通气口大,吹出的泡泡就大。而网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则比较多。

第二小组 溶液的配置与吹泡泡大小、多少的关系。

小组联系实际开展了集体讨论,并设计了许多溶液配方:

洗衣粉+水沐浴露+水洗面奶+水 肥皂+水

洗洁精+水牙膏+水洗发水+水

小组成员先后用不同品牌的洗涤剂做实验,并做了详细的记录。通过实践,他们发现不同品牌的洗涤用品,配成的溶液吹泡泡的效果并不相同。

活动表2

溶剂

溶质

品牌

数量

吹泡泡的情况

50

飘 柔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海飞丝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拉芳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碧浪

1/4勺

×

×

1/2勺

1勺

奥妙

1/4勺

1/2勺

1勺

雕牌

1/4勺

×

×

×

1/2勺

1勺

白猫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立白;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传化

2毫升

4毫升

8毫升

注: √:成功×:失败△ :现象不明显

同时,还有学生提出配方的稀释比例也会影响溶液的发泡情况。于是,在自然老师的帮助下,小组以“溶液浓度与泡泡大小、多少的关系”为主题先后进行了五次实验,并及时地记录下了实验的结果。通过实验和观察,大家总结得出结论:溶液浓度过低时并不能吹出泡泡。一般情况下,溶液浓度越大,吹的泡泡也越大或越多,纯的溶液也可以吹。

活动表3

实验人

配 方

吹的情况

备 注

小组集体总结

1

2

3

4

5

李敬

丁江阳

陈亚楠

田楠

蒋威

周瑞峰

20ml水+2ml洗发水

×

×

×

溶液是淡白色,吹出的泡泡不大。

随着溶液的浓度越来越大,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20ml水+4ml洗发水

×

20ml水+8ml洗发水

偶然中,学生们还发现在配好的溶液中加入牛奶、醋、墨水、颜料等,会使吹出的泡泡在颜色、气味上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又进行了新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现象,而且还发现牙膏溶液中加酱油等溶液,吹泡泡的效果也很好。

10月15日星期二晴

“吹泡泡喽!吹泡泡喽!”实验室里传来了一阵欢呼声。你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告诉你吧,我们正准备做吹泡泡实验呢!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先调好了洗衣粉溶液。这次我们调配的是由1/4勺洗衣粉和20毫升水溶合而成的溶液。开始试吹了,大家紧张地注视着管口,结果只掉下来一滴小水珠。这小泡泡一定是躲在里面睡懒觉了!顿时,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是洗衣粉放少了;有的说是水温太低了,没溶解;有的水是洗衣粉质量不好……。最后大家统一意见,又向里面加入了1/4勺洗衣粉。重新试吹了,我的心怦怦直跳,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了精彩的瞬间。果然,这个小家伙被叫醒了。它缓缓地从管口吹来,还穿了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噢,原来是个小王子啊,难怪架子这么大。

第三小组 吹泡泡的方法与泡泡大小、多少的关系

学生的活动程序与一、二两组是相似的,但他们的结论更多地依赖于实践的体验。双休日及课余时间,学生们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自由进行,老师和家长辅导员在一旁及时地提醒他们相互比较,看看谁的方法好。通过一些小型的假期自由赛,学生们总结出:多沾些溶液轻轻地吹,能吹出大泡泡,但数量不多;如果用力吹就可能吹不出泡泡;而不轻不重地吹,常常吹出一个大泡泡或很多小泡泡。有一位同学借助四个指头轻松地吹出了比西瓜还大的泡泡,还有的吹出了重叠泡泡、烟雾泡泡等。

三、实践成果汇报

1、举行吹泡泡比赛

2、三个小组分别汇报研究情况:陈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工具和活动记录;当场演示;读观察日记等。

3、提出下一阶段的探究问题:泡泡为什么在太阳下显示出五颜六色?为什么下雨的天气条件下吹出来的泡泡不容易破?为什么泡泡在空气中保持的时间很短?……

六、体会与反思

“巧吹肥皂泡”的综合实践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的自学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明显提高了,互相合作的意识增强了。多动手、勤动脑的习惯养成了。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受益匪浅。

1、从生活中的小事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巧吹肥皂泡”的课题正是从学生平时最不起眼的游戏活动中产生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这样的主题开展活动,学生愿意参加,乐于参加。正如我班学生在结题报告中写的那样:“小小肥皂泡,学问可不小,动手又动脑,奥秘知不少。我们从身边的小游戏中发现了问题,并进行了探索,只是做了一次生活的有心人,没想到竟有这样大的收获……”

2、相信学生,让他们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一个充满神奇力量的群体,相信他们,你会发现他们非常出色!其实,在进行活动之前我心里很没有底。我担心他们墨守老套的吹法,不能大胆创新,不敢“异想天开”,但我还是放手让他们试了试。结果,孩子们丰富的想象、无穷的智慧、大胆的创造,充分说明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不仅在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还发明了“手吹法”、“穿插法”、“层层包围法”等。看,他们连名字都取得如此贴切,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们呢?


手工小制作

胡庄镇中心小学孔维富

活动背景:

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所以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这都说明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为此,我们在积极发动学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小制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相关人员和事件

三(2)班全体同学,分小组进行手工制作。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小制作总动员。通过欣赏图片,提高学生的活动激情。

第二阶段:小制作活动。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第三阶段:汇报阶段。各小组展示完成的作品。

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小制作总动员

活动目标: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准备:网上搜索小制作图片及资料。

活动流程:

一、欣赏小制作图片

(一)课件展示小制作图片。教师一边展示,一边介绍各个小制作的类型,比如:塑料瓶装饰品,剪花,布艺等等。

(二)同学交流,哪个图片最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都是由我们身边没用的一些东西制作而成的,比如喝完的可乐瓶,看过的报纸等等。这些材料,大家随处可见。不信,你们可以课后看看我们身边……怎么样,大家想不想开动脑筋,动手试试呢?

二、制定方案

(一)确定制作内容。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制作小组,推选小组长。

(二)搜集资料。

学生在制作前阅读有关书籍,查阅关于科技小制作方面的资料。查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翻阅书籍、网上查询、向家长或老师咨询……

第二阶段:小制作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一个星期。

活动流程:

一、搜集材料

小组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搜集。

要求:⑴可利用废旧材料,经过设计、加工、制作而成的有一定价值的作品。⑵不可使用钱币和有污染、不清洁材料。

二、完成作品。

要求:⑴作品是学生本人独立或小组合作。遇到困难,可以向家长或老师请教,但不得由成人代替完成。⑵制作过程中,使用材料、刀具时注意安全。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阶段

活动目标: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成功的喜悦,知道只有经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流程:

一、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一)“制作塑料瓶装饰品”组展示。

1、不倒翁

材料准备:薯片筒、棉花、废报纸、卡纸、棉线、剪刀、水彩笔、双面胶

制作过程:

(1)我们将薯片筒剪下一段来做身体;(2)接下来在剪下来的薯片筒内侧用双面胶固定好一块石头;(3)用黑、白色卡纸将薯片筒装饰一下;(4)我们用黑色及时贴将乒乓球包裹来做不倒翁的脑袋,并在不倒翁的头上装饰上眼睛、鼻子和嘴;

(5)最后我们将做好的头和身体用双面胶连接在一起。

2、小花篮

材料准备:可乐塑料瓶、彩色卡纸、剪刀、水彩笔、胶水或双面胶。

制作过程:

(1)先将可乐塑料瓶瓶口部分剪掉;(2)将塑料瓶纵向剪成细条,留两根稍粗一些,粘在一起;(3)将细条弯曲,粘合在瓶身上;(4)修理完成。

(二)“纸艺术”组展示

小组长介绍:我们身边有着各色各样的纸,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动一动手,就能做出许多东西来。

1、剪纸

材料准备:尺、剪刀、彩色卡纸、铅笔

制作过程:

(1)选择图案;(2)用铅笔、尺规划;(3)剪纸完成。

2、风筝

材料准备:尺、剪刀、铅笔、胶水或双面胶、纸、竹片

制作过程:

(1)用竹片制作框架;(2)剪纸粘贴;(3)完成作品。

二、评选优秀作品。

注:这次的作品,完成得很好,有的孩子使用的是现成的画报剪贴而成,有的孩子去拍了照片,然后制作而成,还有的孩子,用自己的小手绘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拼贴而成。总的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特色。

活动反思:

本着“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宣扬环保,变废为宝”的原则,我班选择了综合实践活动中“手工小制作”的主题。我们的活动口号是“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通过精心的选择,我们设立“制作塑料瓶装饰品、纸艺术”两个制作主题,给予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作品的制作和展示。

在活动的进行中,由于原材料来源广泛便于收集,而制作出来的作品又深受学生喜欢,从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制作兴趣,在这个基础上,学生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当看到原本丢弃的废品重新焕发光彩的时候,当看到自己的创作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得到充分体现的时候,他们脸上所呈现的那种因为创作、因为成功所呈现出来的喜悦之情,使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成功。

附:部分成果展示


我住长江边

蒋华镇中心小学杨卫军

一、课题的由来

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长江之歌》。本以为生活在长江边的孩子,对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她应该有一定的理解,有深厚的情感。可是恰恰相反,学生对有关长江的知识知之甚少。作为我国第一大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长江是永远值得赞颂的。我们泰兴处于长江中下游,而我们蒋华更位于长江边,让生于长江边,长于长江边的孩子了解长江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热爱长江的感情应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开展了“我住长江边”的主题活动。

二、活动方案

1、活动主题:我住长江边

2、活动目标:

(1)通过阅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感受长江的历史和文化。

(2)在关注长江,了解长江知识,接触长江文化的过程中,激发对长江的热爱,增强自豪感。

(3)在走近长江的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运用上网查阅资料、实地感受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从长江的历史、流经、特点等多方面加深了解,形成对长江的客观感受。通过学习成果的汇报,提高展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活动内容:

(1)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长江的熟悉程度。

(2)感知:观看《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系列片,初步感受长江。

(3)收集:关于长江的知识、图片及描写长江的诗文。

(4)展示:学生描绘长江的图画,交流对长江的认识以及活动感受。

(5)走近长江,保护长江。

4、课题组对象:六(4)班学生。

5、活动准备:

(1)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大江东去》。

(2)进行调查方法、绘画技巧、文学创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指导。

三、活动实施

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一)活动内容:长江知识问卷调查及统计,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二)活动方式:问卷调查、讨论等。

(三)活动过程:

1、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对长江的了解程度,并统计结果。

2、师生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3、师生讨论设计活动方案。

附:一、长江知识测试卷。

长江知识测试卷

班级__姓名__

1、长江是世界第()大河。

A、第一B、第二C、第三

2、长江是我国第()大河。

A、第一B、第二C、第三

3、长江全长()千米。

A、5300千米B、6300千米C、7300千米

4、长江流经的九省二市中没有()。

A、甘肃B、青海 C、江苏

5、长江流经的九省二市中没有()市

A、重庆B、北京 C、上海

6、南宋时,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下诗一首“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水指的是( )

A、黄河B、长江 C、洞庭湖

7、在九八年的夏天,()水泛滥成灾。

A、黄河B、长江 C、太湖

8、长江发源于( )。

A、青海省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沱沱河B、吉林长白山 C、四川峨嵋山

9、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是( )。

A、长江之歌B、长江美C、我爱长江

10、长江最终流入()海

A、渤海B、黄海 C、东海

二、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六(4)学生对长江知识了解情况统计表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了解一些

很不了解

第二阶段:

(一)活动内容:观看有关长江电视片。

(二)活动方式:观看、谈话。

(三)活动过程:

1、观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大江东去》等节目

2、谈观后的感受。

第三阶段:

(一)活动内容:小组为单位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了解长江,感受长江。

(二)活动方式:调查、搜集、整理、描绘等。

(三)活动过程:

1、根据学生不同兴趣分组展开调查研究。

2、明确个小组的任务。

(1)爱好历史的学生组成历史小组。

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有关长江的历史文化,了解长江几千年来的历史沧桑,并整理打印,分发给其他各小组成员,为以后的知识竞赛做好准备。

(2)爱好绘画的学生组成绘画小组。

利用双休日,在老师带领下去长江边采风,让滚滚的长江水、美丽的长江景成为小画家手下的永恒瞬间。

(3)爱好摄影的学生组成摄影小组。

利用双休日,在老师带领下去长江边用手中的数码相机、DV机拍摄下长江的风采。

(4)爱好音乐的学生组成歌唱小组。

A、《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具有震撼人的心灵的力量,听着此歌唱着此歌直感到祖国的万里山河和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撞击着我们的心怀。小组成员先学唱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长江之歌》,从歌词、歌声中去体会长江的博大、壮观。

B、尝试做小老师,教会其他同学齐唱这首经典好歌。

(5)爱好文学的学生组成文学小组。

A、查找各种描写长江的文章(含诗歌),朗读背诵其中的名篇名诗名句,感悟长江之美,领略古今文人墨客对长江的喜爱。

B、自己尝试写介绍长江的解说词或者赞美长江的文章。

第四阶段:

(一)活动内容: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成果。

(二)活动方式:竞赛、朗诵、展示、歌唱等。

(三)活动过程:

1、历史小组主持一个知识竞赛。

让学生在自主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在感受长江深厚的文化积淀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长江。分为必答题、抢答题。

2、绘画小组举办一个小小画展。

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描绘长江美景,分为手工画、电脑画并进行评比。

3、摄影小组组织一个作品展览。

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打动人们的心灵,用一个个真实的DV镜头再现长江的风采。

4、歌唱小组组织一个小小音乐会。

用孩子甜美的歌声诉说对母亲河的热爱。形式有独唱、齐唱、小组唱、表演唱等并进行评比。

5、文学小组展示自己的文章。

朗读搜集的名篇名诗名句,以及自己尝试写的赞美长江的文章,感悟长江之美。

活动延伸:

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较深刻地认识了长江,感受到了长江的伟大,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热爱之情。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近几年受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发挥我们小学生的力量,交流如何保护长江、治理长江、合理利用长江等问题。

四、活动反思

在开放自主、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我住长江边》的综合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了。整个实践活动至始至终以人为本,以情为线,以了解长江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为活动的归宿。活动的四个阶段既相互联系,有相互渗透。从主题的确定到活动的实施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适时的指引和点拨。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确定好主题,制定好方案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意愿,成立了“历史小组”、“绘画小组”、“摄影小组”、“歌咏小组”和“文学小组”,把主体细化成一个个可操作的子课题。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这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不仅了解到有关长江的知识,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小组合作精神,还激发了对长江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总结、探究、实践的学习方法。


小 提 琴

溪桥镇中心小学印圣岳 李海东

选题的背景:

提琴是“乐器之后”,深受人的喜爱。近年来,提琴的制造和使用在我国发展迅速,溪桥已成为中国“提琴之乡”,年产量和销售量均居全国之冠。作为提琴之乡的孩子,我们应该走近它,了解它,让这可爱的“乐器皇后”给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带来更多的欢乐。多年来,我校一直在开展“校本课程——小提琴”教育活动,倡导所有同学在小学阶段学习小提琴知识,让课堂和校园能经常听到提琴声,了解提琴的有关知识,积淀文化底蕴。由此,我们五(4)班开展以小提琴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

活动目标:

1、在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勇于探究、大胆实践的学习品质和科学态度。

2、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在研究课题过程中,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归整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归纳信息的能力。

活动安排:

一、组织学生讨论,确定小提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二、学生按照方案分四大组进行实践。

活动实施过程:

一、四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活动。

小组一:小提琴的历史与发展

1、通过报纸,杂志收集小提琴的发展现状。

2、通过网络收集小提琴的历史。

小组二:小提琴的构造与使用。

1、学生从工厂了解小提琴的构造。

2、学生向工人了解小提琴的使用方法。

小组三:小提琴的维护与保养。

1、学生向工人师傅了解小提琴的维护保养知识。

2、学生从网上了解小提琴的维护保养知识。

小组四:小提琴的名曲与典故。

1、学生搜集适合表演和欣赏的小提琴名曲。

2、学生搜集小提琴的典故。

二、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汇报,交流实践成果。

活动展示阶段课堂实录

一、谈话揭题:

我镇是闻名全国的“提琴之乡”,生产的提琴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提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周前,我们布置了《小提琴》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享大家的研究成果。(板书课题:小提琴)

二、小组汇报。

1、第一组汇报:

师:下面先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的是小提琴的历史与发展。究竟是谁发明了小提琴,无从考证。不像汽车、飞机、电灯、电话都有据可查。但关于小提琴的来历却有一些传说,请×同学向大家汇报。

×同学:据说,小提琴诞生于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两千多年以前,在埃及国内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名叫美尔古里。某个夏天的清晨,美尔古里在尼罗河边的沙滩上漫步,无意中踩到了一个干枯的龟壳,那个龟壳竟然发出了美妙悦耳的声响。他回家后,模仿龟壳的形状,制作了一种四弦琴模样的乐器,弹奏起来的声音果然非常动听。

×同学:关于小提琴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1516年9月12日,法王法兰索瓦一世在夏宫举行盛大生日宴会。余兴节目之中,在假山的大帐幕下,有身着美丽服饰的24位少女并排演奏大提琴、中提琴等乐器,其中一位拉中提琴的少女风姿绰约、技艺高超,使在场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深受感动。达•芬奇立刻把这位少女请到自己身边,希望她能到家当模特儿,因为他想画一幅以“音乐”为题材的画,挂在法王的宫廷中,但这位少女要看护生病的哥哥,无法离开巴黎,因此婉拒了这个要求。她的哥哥名叫伯多禄,是曼多瓦镇上著名的弦乐器制造商的儿子,他不仅继承祖传手艺精通弦乐器制作,且善于作曲,因无人赏识,在失意与贫困中病倒在贫民窟里。达•芬奇知道少女演奏的那首悦耳动人的曲子是她哥哥的作品时,就决定帮助她。

一天,达•芬奇来到巴黎的贫民窟专程拜访他们。少女的哥哥说如果能制成只有4根弦的新乐器,一定能发出比六弦提琴更完美的声音,并拿出设计图详细说明。达•芬奇为了鼓励他制作完成这种创新的乐器,决定买下它,并且先付了定金。少女的哥哥抱病日夜赶工。少女用他哥哥制成的琴拉着他作的那首曲子。达•芬奇侧耳倾听,只觉旋律时而如春风轻柔,时而如江水奔腾;时而如仙女飞舞,时而如百鸟争鸣。达•芬奇从未听过这样美妙且令人感动的乐曲,不禁热泪滚滚。正当乐曲将终,发出一声响亮的音符后,弦突然断了,大家感到震惊,原来,少女的哥哥——伯多禄,这位年轻而又前途无量的艺术家的灵魂已随着弦断而离开人世了。他留下了永垂不朽的第一把小提琴。

组长:我们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2、第二小组汇报:

师:下面先请第二组同学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的是小提琴的构造与使用,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

×同学:小提琴(Violin)是意大利文,演出时听众中经常有人称小提琴是“歪脖琴”。在大型交响乐队中,坐在前面的弦乐大家族中有第一、第二小提琴声部,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五个声部,小提琴是其中的高音声部。小提琴有琴头、琴颈、指板和琴身几个主要部位。琴身又包括面板、背板、侧板、面板是枫木,背板、侧板和琴头是云杉,指板是木质坚硬的乌木。从前使用的弓子是弯的,近似二胡弓子形状,随着演奏技术的发展和需要,于18世纪末才固定成现代的形状。小提琴由于是用弓子演奏的乐器,可以演奏持续的长音,是一件表现力非常丰富的歌唱性的乐器,可以演奏非常抒情、甜美、娓婉、动听的旋律,又能奏出热情、激动的曲调和活泼、欢快、强有力的音乐。小提琴音域宽广,有3个半八度经常作用,偶尔还可以超过这个音域,4条弦分别是G、D、A、E,音色各不相同。

×同学:小提琴(Violin)应用谱号是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它的结构组成有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使金属丝;琴弓是马尾。它属于提琴族乐器中的高音乐器,艺术表现力丰富,音色优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具有歌唱般的魅力。

×同学:小提琴在管弦乐队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种乐器。小提琴装有四根琴弦,弦与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五度,用高音谱表记谱,音高是固定的:一般地说,第一弦的音色明朗的、清越的;第二弦的音色是柔和的、优雅的;第三弦的音色是如歌的并稍有紧张感;第四弦的音色是深沉的、宽厚的。

×同学:小提琴有四根弦,小提琴有四根弦,分别是E弦A弦D弦G弦,从腮托数起是G弦D弦A弦E弦,最低的是G弦,最高的是E弦。从左边起G,D,A,E.G弦最粗,E线最细。所以在总音域中的许多音可以在几根弦上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弦上的同一音高的音,其音质、音色就不完全相同。在四根弦上,E弦上的高音(高把位)用得最多,其次是A、G弦,而D弦上的高音用得较少。这是因为弦音低其高音部分发音较闷并且紧张,所以较少使用,但G弦上的高音由于紧张有力(它是最外的一根弦可以拉出较强的力度)在情绪激动时,用G弦和G弦上较高的音(高把位)来演奏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组长:我们的汇报结束了,谢谢大家。

3、第三小组汇报:

师:下面先请第三组同学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我们小组汇报的是小提琴的维护与保养。我们小组通过到工厂了解和上网查资料等方式对提琴的维护保养知识有了一定了解,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

×同学:一把制作精良的好提琴的寿命可以很长。16世纪早期意大利布雷西亚的提琴制作大师们的一些杰作虽然构造相对脆弱,但至今仍然被专业的音乐家用来演奏。一把乐器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状态当然与乐器主人对乐器的保养密切相关,空气的变化和其它各种危险(如震动和冲击)等关键因素也不断威胁着乐器的性能。小提琴、中提琴或大提琴的主人可以通过适当的清洁、裂纹观测和对一般调整的目测检查来保护乐器。正确安装弦轴可以减少对弦轴原木的磨损,细心的主人会定时检查琴马、拉弦板、尾枕和指板。不过,也许最重要的就是请教技艺精湛的制琴师。

×同学:给小提琴定弦时要注意两点:1、小提琴的定弦为五度固定定弦。初学者校音时,可用校音器来校对每根空弦,熟练掌握之后,只校对准A弦,然后分别校对A、D两弦,再是A、E两弦,用双音进行调音,反复校对直至四根弦校准为止。2、校音时,若弦轴太紧拧不动时,可涂上少许铅笔芯或干肥皂;若太松打滑,可涂上少许松香末或粉笔末。小提琴的音域比较宽广,从g到a4四个八度。乐队常用音域是从g到a3(即从第一把位到第七把位)。

×同学:提琴可以传代使用,一把琴的寿命可以到三百年。如果维护保养好的话,可以再长些。提琴是贵重物品,人们拿起它时自然会谨慎,一般不会从手上滑到地上,琴却容易被人坐坏,靠坏。交谈时顺手把琴放在身边的椅子上,沙发里或床上,,演奏间歇会把琴挂在谱台上,这些都是隐患。要避免提琴经受大幅度的温度变化,远离阳光,热源更要避免琴经受大幅度的湿度变化,远离暖气片,加湿器。

×同学:拉完琴,把它收回琴盒前,把弦调低一两个音,再用绒布擦一遍琴身,把琴颈,琴榫和指板、琴弦上的汗渍擦掉,把琴面板和琴弦上的松香粉末擦掉,这个工作每次只占用你半分钟,长期保持,琴的外观会有一种迷人的光泽。手汗在琴颈和琴榫处长期滲透会造成指板高度降低。手汗渗入羊肠弦的内芯,使内芯拉长,外层金属缠皮就会露缝,进而断开,不再能保护内芯,这根弦就作废了。

4、第四小组汇报:

师:下面先请第四组同学展示你们的成果。

组长:小提琴是一种伟大发明和创造,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了很多提琴,并且制造了一些非常出名的提琴。我们小组汇报的是有关小提琴的名曲与典故。我们小组通过上网查资料和到新华书店查碟片等方式对小提琴名师和名曲有了一定了解,请听我们小组的汇报。

×同学:1972年,有人出25万美元购买了一把1713年制作的名叫“亚当”的提琴。现在收藏于英国牛津阿西莫林博物馆的名为“救世主”小提琴,估计价值为52万美元。迄今为止售价最高的小提琴是斯特拉迪瓦里奥斯于1720年制造的。1990年11月以820000英镑的价格易手。这可能是已知最贵的小提琴了。

×同学:世代作曲家、演奏家为小提琴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其中不少是久奏不衰、令人神往的传世之作,难以忘怀,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最喜爱的小提琴古典名曲,也是世界音乐精品。1.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创作的“纪念曲”。2.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圣母颂”。3.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Dinicu)的“云雀”。4.法国作曲家马斯涅(Massenet)的“沉思”。5.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FritzKreisler)创作的“爱之喜悦”。6.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胡拜(Hubay)的“匈牙利狂欢节”。7.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8.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特(Sarasate)创作的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9.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引子与幻想回旋曲”。10.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塔尔蒂尼(Tartini)“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同学:著名的小提琴曲还有:“圆舞曲之王”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创作于1867年的名曲《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是奥地利的“第二国歌”,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同学: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不但充分发挥了主奏小提琴绚烂的近代演奏技巧,展开了色彩丰富的管弦乐,造出了比以往的小提琴协奏曲更新鲜的韵味,而且用他含有俄国民谣的地方色彩,独特的充满哀愁的优美旋律写成了格调新颖、独特的作品。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一部欢快、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作品,它歌唱青春,歌唱生命,表现了俄罗斯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

组长:提琴是文化,提琴更是人类的财富。镇虽小,但有不少的小提琴生产厂家。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了解到我镇生产的小提琴占全世界产量的一半,但缺少高级音乐人才,只能从外地花重金引进人才,但愿我们“提琴之乡”能产生小提琴制作大师和演奏大师。

三、名曲欣赏。


纸片小 学问大

横垛镇中心小学 程余明

一、问题的提出

三月八日是妇女节,三月三日中队活动时,我让同学们在这一周为妈妈做点什么。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贺卡,看着同学们手中鲜艳的纸片,我不由陷入了沉思。我在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时,组织同学读了这样一段话:据调查2007年,我国共消费贺年卡4000多万张。如果按17棵碗口粗的树加工一吨纸的话,仅这一项就要消耗1万多棵碗口粗的树。我让同学们圈起这组数据,让他们围绕这组数据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想。

二、课题的确立

经过近二十多分钟的议论,孩子们想到了许多问题:

a.制造、印刷贺卡用的纸非得是用树木加工吗?

b.能不能倡议大家少用贺卡呢?用过的贺卡能不能回收?

c.造纸厂用的木材都是从哪儿来的呢?

d.人们对节约用纸的认识怎么样呢?能不能让大家节约用纸?

e.人们对于用纸与树木、树木与环境的关系是怎么认识的呢?

……

面对学生的一个个问题,我感到有许多问题不查阅资料、不去调查是很难说清楚、说准确的,怎么办呢?大家商量将这些问题分类,再分组去寻求答案。

我让学生们用课余时间,试着将问题进行合并、分类。经过多次整理,最后我们确立了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大体确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

a.纸是谁发明的,发展史是怎样的?(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b.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查阅图书资料或上网查找)

c.我们学校师生一年大约要用多少书本?纸张?(采访学校总务处、了解数据)

d.调查身边的老师、同学对节约用纸的认识及有没有浪费纸张的现象?(暗访与调查相结合)

e.我们周围的其他人用纸情况怎样?各家庭用纸情况怎样?(问卷调查与采访)

f.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查阅资料或上网)

[针对生活现象搞小课题研究,除了关注学生的兴趣外,更重要的一步,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确定研究主题,确定研究方法。这样才能使研究有方向,可实施、可操作。在确定研究问题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让他们选择可操作、有价值,切实可行的内容,避免选择一些学生难以完成的问题。]

三、组成合作小组,聘请指导老师

确定研究内容及相应的方式后,如何将课题付诸实施呢?我让全班根据各自的爱好及特长,从六个问题中确定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凡是选择同一问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并推选出一位组长一位副组长。在组长、副组长的召集下,小组讨论,并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需要,去聘请任课教师当自己研究问题的指导教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组合,进行合作研究,有利于调动每位成员的积极性,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同时,有利于培养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组成合作小组的过程中,老师要发挥协调作用,注意考虑学生家庭分布、男女生搭配等问题。

四、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要想顺利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必须围绕本组研究问题落实好活动计划。这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写活动计划,而且,往往会因为写不好计划而降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我一方面让他们请教各自聘请的指导教师,一方面给他们讲制订计划的一般知识,让他们知道小组活动计划的组成部分:研究内容、目的、步骤、时间安排、成员分工、所需物品等。

五、开展调查研究活动

各小组按照活动计划,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研究活动,各小组所聘教师跟随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全员参与问卷调查:

为了使问卷调查的涉及面更广一些,数据更有说服力一些,负责调查身边人、家庭用纸情况组的同学,设计好问卷表后,要求全班同学协助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每位同学调查五至六人(或五至六户人家)。调查时间主要安排在双休日。这一活动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广泛支持,许多家长带着孩子走家串户,上大街入小巷,认真完成每一张调查表。许多同学还将调查问卷时的场面拍成照片,有些同学还不忘带上录音机。

(二)收集资料:

为了了解纸的发明,古代造纸与现代造纸的不同,造纸的原材料,节约用纸与保护环境等问题。第一、二、六大组的同学又开展了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活动。他们收集了大量关于黄河断流、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造纸厂排污等的图片。

第三、四大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采访学校图书管理员、仓库保管员、文印室打字员,了解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情况。

(三)筛选资料、数据统计:

面对五花八门的资料,我又组织他们分组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摘录与我们研究专题关系密切的文字,挑选最能说明我们研究专题的相关图片。

第五组同学对收回的两百多张问卷调查表进行整理,他们还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对数据进行列表统计,计算出百分比。

第三、四组的同学将我校师生用书本、纸张的数量转换成重量,并以三年级学生使用的一套书为样本,称出重量,以70克16K复印纸为样本称出重量。然后算出全校师生一年用书本、纸张总重量,折算成树木要需要多少棵。

(四)撰写调查报告:

如何将资料、数据、图片转化成研究者自己的认识,即调查报告。这是小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首先,让各组进行口头交流;接着,让每位参与研究的同学写一写活动感受、体会或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认识或建议;最后,由各组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执笔起草调查报告。(见附录)

[课题的实施阶段,是学生们最激动与兴奋的时期,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所在。因为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在研究学习中,他们不仅仅得到了所研究专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

六、成果交流

各小组通过开展研究活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带来了采访录音。图片、照片。问卷表、统计图等。

为了分享各小组的活动成果,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他们进行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以后,大家一齐对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

[活动到此基本接近尾声,通过这种对生活现象开展的研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这一专题的许多相关知识,对节约用纸这一社会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生活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加强。]

七、活动评价

一项活动,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我都十分重视对个体、小组、活动本身给予评价。活动结束后,我对整个活动进行了小结,对积极参与活动的每一位同学,给予精神、物质奖励。

附:

社会用纸情况调查与研究的汇报

六(1)班 周义 何桂月刘昕 谢惠名

2008年4月4、5、6日,老师让我们利用三休日进行社会用纸情况的调查。我们走进小区共发放了200张问卷调查表,收回有效问卷159张。

下面我们来逐个看看调查问题的汇总情况:

第一:通常情况下,一个月用纸情况(16K的),被调查的159人中,5张以下的27人,占17%;5至10张的34人,占21.3%;10张以上的98人,占61.4%。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用纸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极普通、平常的事。

第二:使用方法。被调查的人中,在用纸时只用一面的有85人,占53.5%,能正、反两面都用的有74人占46.5%。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节约用纸的意识还有待于加强。

第三:当我们问到生活中,擦手、擤鼻涕你用什么时?选用餐巾纸或手纸的有131人,占82.4%;而用手帕的只有28人,仅占17.6%。用手帕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

第四:我们以一家庭三口人为标准来统计,发现一个月家庭用卫生纸在3、4卷的有81户,占50.9%;用纸5、6卷的有48户占30.2%;用7卷以上的30户占18.9%。

第五:当我们问到如何处理废纸、废报纸时,能做到集中起来卖给收废品的有55人,占34.6%,整叠的卖给收废品的,零碎的扔掉有48人,占30.8%;和其它生活垃圾混在一起扔到垃圾桶里的有55人,占34.6%。

第六:当问到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有没有想过节约用纸时,有99人回答“想过”,占62.3%,有31人回答“有时想,有时没想”,占19.5%,有29人回答“没想过”,占18.2%。没想过这方面问题的达到37.7%。节约用纸任重道远啊!

第七:当我们问纸是由什么材料加工成的时,竟有30人答不出,有30人不明白节约用纸的好处。在答出的131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也只看到了可以节约钱这一好处。

通过上面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出,节约用纸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向全体同学、全校师生、全社会发出以下三项倡议:

一、希望大家从今往后,擦手、擤鼻涕改用手帕。虽然用手帕比较麻烦,要经常洗,但为了节约用纸,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二、希望大家从今往后在用纸、用本子时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每一张纸都要尽量用到不能再写字为止。

三、将废纸与其它垃圾分开处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6/303726.html

更多阅读

难忘小学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难忘小学生活──六年级下册第六组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再创型)设计理念小学语文人教版实验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材中蕴涵了许多综合性学习内容。而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既能体现小学生身心特点,又能体现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诊断》读后感 综合实践课堂实录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记录2 小学科学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英语教研活动记录2 内容:调研试卷分析时间: 2013-4-30地点: 英语办公室人员: 英语组全体成员主讲人:杨春颖 肖英主要内容:试卷情况分析:    1.本次试卷听力部分分值为25分,占全卷的25%,较去年有所下降。听力题型丰富,由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课整合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教学案例

一、案例的主题与背景 《龟兔赛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湘版教材第二册中的第十课。此课教材围绕“游戏”主题,展开了欣赏、童话剧表演的学习内容。我所教学的一年级有四个班级,在教学完一个班级后,学生的表演不是让我很满意,如何调

声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选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为网友旧楼天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