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有感 亚当.斯密

拥有同情心:与人为善
增强责任感:重于泰山
  ——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有感


  幼年的亚当•斯密聪明好学,14岁便进入格拉斯哥大学,主修拉丁语、希腊语、数学以及道德哲学。1740年,他获得了斯内尔奖学金,进入著名学府牛津大学学习,1746年毕业后回到故乡柯卡尔迪。1748年,亚当•斯密开始在爱丁堡大学担任讲师,主讲英国文学,几年后又开始讲授经济学课程。1751年,他回到母校格拉斯哥任教授,主讲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在格拉斯哥大学任职期间,亚当•斯密公开发表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观点。1759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这是一部全面剖析人类情感的经典之作,为亚当•斯密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使他跻身英国一流学者之列。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亚当•斯密整个写作计划和学术思想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前者阐述的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后者阐述的主要是经济发展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建立的经济理论体系,就是以他在《道德情操论》的论述为前提的。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十分推崇亚当•斯密的著作。2009年2月1日,温总理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主编巴伯的专访,这是温总理第六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亚当•斯密,谈话过程中,温总理多次提到并引用亚当•斯密的两部著作——《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温总理指出:“《道德情操论》很长一段时间不引人注意,我觉得它的意义不亚于《国富论》,这两本书在我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位置。”其实,与《国富论》相比,《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
  《道德情操论》全书分为六卷(有的版本是七卷),一是论行为的合宜性;二是论优点和缺点兼论奖赏和惩罚的对象;三是论自我评判的基础,兼论责任感;四是论效用对赞同情感的影响;五是论习惯和风气对生活的影响;六是论有关美德的品质。作者从日常琐事和人情世故之中引发出深刻的哲理,如同一位深明事理的老人在絮叨家常,不知不觉之间令人深受感染。这种贴近凡人生活的智慧,跨越了时代和国界的局限,打破了学术的高墙,让每一个普通读者都能受益匪浅。
  《道德情操论》洋洋30万言,阐述的核心论点是:具有利己主义本性的个人如何控制他的感情和行为;怎样建立一个有道德行为准则的社会。
  一、《道德情操论》的关键词解读
  在《道德情操论》所展现的严密庞杂的理论体系中,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保持和谐的奥秘。斯密的“话语系统”中包含“同情、博爱、感恩、良心、效用、责任、习惯、美德”等关键词,下面仅就同情和责任两个关键词作简要解析。
  关键词一:同情
  (一)亚当•斯密的同情观
  亚当•斯密说:“爱使人愉悦,恨使人不快。”“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一定会得到回报。”
  《道德情操论》第一卷论述了行为的合宜性。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要素,他把同情视作人的本性,把同情作为社会行为的基础,认为同情是美德的起源。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只有通过“同情”和对“合宜性”的正确判断而引致社会赞同的行为,才是真正符合道德的行为。
  (二)、同情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①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②对于别人的行动表示赞成。
  我的理解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肯感受别人所感受的,快乐别人所快乐的,伤心别人所伤心的,这就叫同情。
  (三)、同情理论历史溯源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许多观点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比如儒家思想、宋明理学等,这都是世界哲学思想的精华,或许也是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的活水源头。
  1、儒家思想
  儒家的德性学说主张先验与经验的统一,本质与存在的统一,理性与情感的统一,潜在与现实的统一,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之说,其核心是“仁德”,仁是道德情感,亦是道德理性,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人的道德情感是由人的内在本性生发出的,是基于人有“仁爱”之心。
  孔子:“仁者爱人”,孔子把“爱人”看成“仁”的基本内涵,把仁爱精神推广到全社会,是孔子的理想。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种“善端”,其中“恻隐之心”即同情心。
  2、宋明理学
  在儒家仁爱思想之后,值得一提的便是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
  重点谈朱熹。朱熹理论体系中包含七大精神(求理精神、主体精神、忧患精神、力行精神、求实精神、道德精神、开放精神),他的道德精神重建了儒家思想体系,使社会伦理复归于“天理流行”的至善境界。朱熹思想成功地回应了宋代价值理想、外来文明和理论形态转型的三大挑战,化解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人界与天地界的冲突,体现了历史的脉搏、时代的精神与中国的智慧。朱子学从公元13世纪以来已超越国界,成为当时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官方意识形态,带入东亚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东亚各国各民族之魂。
  (四)、同情心例证
  1、同情心体现在一个“善”字和一个“仁”字。
  联系国情,就是要把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发扬光大,做到人心向善、与人为善、乐善好施。
  同情弱小,关爱帮扶弱势群体。
  看到衣衫不整、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些乞丐还是残疾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有的人想到这些人是骗子,有的人想到是被人控制的生财工具;有的人联想到社会不公平、不公正。不管如何,从道德情感的角度,第一反映应该同情。虎年春晚节目中赵本山的小品《捐助》,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对同情心的倡导。
  关爱贫困学生。上学难是目前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难题。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帮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开办春蕾班等者体现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对动物、对病人都要有同情心。虐待动物、歧视爱滋病人、乙肝病人等都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国家已经立法,在录取、招聘过程中不能有歧视爱滋病人、乙肝病人等行为。
  2、加强同情心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同情心教育的例子,这是有意识地渗透和加强同情心教育。如课文《爱之链》: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颠簸前行。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开车到乡村散心,途中遇见一个老妇人,并帮她修好了坏了的汽车,当老妇人要回报乔依时,乔依婉言谢绝,只是告诉老妇人在遇到一个需要关爱的人时,就尽力帮助对方。老妇人沿着山路开车来到一个破旧的餐馆,看到怀有身孕的女店主忙碌不停,想起乔依的话,顿生同情之心,付了钱之后又悄悄放下一些钱走了。女店主把找回的钱交给她时,发现她已经不在了。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而这个年轻的女店主就是侨依的妻子。
  3、正确区分真善美和假丑恶
  同情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迁就,也不能把同情片面理解为怜花惜玉,对坏人、恶人不能心生怜悯之心,不能心慈手软,更不能手下留情。
  4、对腐败要有“铁石心肠”
  宁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2010年1月17日——20日率队考核党风廉政建设时指出:“对待腐败现象要有铁石心肠,要痛打‘落水狗’!心底无私,才敢于对腐败丑恶现象下手,敢于揭露,敢于打击,而不是听之任之。在这一点上,广大领导干部头脑一定要清醒,态度一定要坚决。”
  关键词二:责任
  (一)、亚当•斯密的责任观
  亚当•斯密说:“正确的合宜性需要遵守一切诺言,只要这不违反某些其他更为神圣的责任,比如对公共利益负有的责任,对那些我们出于感激、亲情或善心而要赡养和抚养的人负有的责任。”在人际之间,亚当•斯密强调了诚信、责任的重要性。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感念的约束,不要伤害别人,而要帮助别人,让“利他”的道德情操永远地种植在人的心灵里。
  (二)、责任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①分内应做的事。②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我的理解是:责任指对事情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度和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
  (三)责任感例证
  责任重于泰山。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都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放在第一位。
  1、抗灾救灾彰显社会责任
  地震、海啸、泥石泥等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性,战胜这些自然灾害彰显社会责任,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责无旁贷。
  2008年我为遭遇两次特大自然灾害。一是十几个省遭遇的大范围冰雪灾害(50年一遇),二是四川汶川强震(5月12日14时28分,里氏8.0级),在对抗自然灾害的攻坚战、持久战中,人们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全国各地一盘棋,万众一心、协力抗灾,取得了抗灾的伟大胜利。
  加勒比岛国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里氏7.3级强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目前,已造成20万人死亡。联合国驻海地维和人员(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也在地震中遇难。
  大爱无疆。海地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实施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和医疗队在第一时间奔赴海地救灾。不难想像,像海地这样贫穷落后的国家,如果没有国际力量参与救援,那死亡人数就不会是20万,那将会成倍上升。人道主义援助体现的既是同情心,也是共同的社会责任。
  2、伟人肩负的责任
  “天下为公”孙中山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体现的是对国家、民族、人民的责任。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它的中心思想是反满和建立汉族人当权的统一民族国家,实行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就是“建立民国”,也就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民生主义是要用“平均地权”的办法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目的,并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孙中山说过:“如不言革命:在广州行医,每年极易赚得一万余金。”他一心为国家、为民众,视金钱如敝屣,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天下为公”是孙中山平生最喜欢题写的内容,是他毕生为之而奋斗的目标,展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而作的种种尝试和努力,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大爱大德”周恩来
  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伟大的人格魅力。周恩来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我也给谁降半旗。”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梁衡曾写过《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总结了周总理六个方面的“惊人之无”:一是死不留灰。周恩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死后不留骨灰的人。二是生而无后。残酷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夺去邓颖超同志腹中的婴儿,以后又摧残了她的健康。以总理之权、之位、之才和一个倾倒多少女性的风采,何愁不能再建家室、传宗接代?总理没有,他以倾国之权而坚守平民之德。三是官而不显。在外交、公务场合总理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四是党而不私。毛泽东同志说过党外有党,党内有派。三国演义就是曹、孙、刘三党演义。周恩来以自己坚定的党性和人格的凝聚力,消除了党内的多次磨擦和四次大的分裂危机。身处要位甚至领袖之位,权握一国之财,而要私无一点,利无一分,却是最难最难的。五是劳而无怨。如果计算工作量,周恩来真正是党内之最:上海工人起义,“八一”南昌起义,万里长征,三大战役,这种真刀真枪的事他干;地下特科斗争,国统区长驻虎穴,这种生死度外的事他干;解放后政治工作、经济工作、文化工作,这种大管家的烦人杂事他干;“文化革命”中上下周旋,这种在夹缝中委曲求全的事他干。他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责任,晚年的周恩来,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经常挂在胸前。如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恐怕已经被许多人淡忘。六是去不留言。一九七六年元旦前后总理已经到了弥留之际。这时忠节老臣中还没有被打倒的只有叶剑英。叶帅眼见总理已是一日三厥,气若游丝,而“四人帮”又乘危乱国,叶帅心乱如麻,老泪纵横。一日,他取来一叠白纸,对病房值班人员说,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肚子里装着很多东西,死前肯定有话要说,你们要随时记下。但总理去世后,值班人员交到叶帅手里的仍然是一叠白纸。“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就无我,我复何言哉?不必再说,又是一种崇高。
  周恩来的六个“大无”,说到底是一个无私,在实现“大无”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没有的“大有”:有大智、大勇、大才、大貌、大爱、大德……
  周恩来爱心博大,覆盖国家、人民和整个世界;他的大德,再造了党,再党了共和国,并且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无私和儒家传统的仁义忠信糅合成一种新的美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周恩来则是党和国家的养护人。
  以下列举的是一些伟人对周恩来的评价:
  1、“周恩来先生的人格真是伟大!”——国民党元老蔡元培
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有感 亚当.斯密
  2、“周恩来总理是最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原北大校长马寅初
  3、“周恩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胸怀宽阔,不计恩怨,广交朋友,用人唯贤,关心体贴,无微不至,为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一大批人”。
  ——著名地质专家李四光
  4、“周恩来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是人民尊敬的人
  ——邓小平
  5、“周恩来是20世纪罕见的伟人。”“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
  二、几点启示: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几点启发。
  (一)、培育经济道德
  经济道德指在经济领域里约定俗成的制约人的经济行为的准则。它的核心是经济制度下利益谋取方式、谋取行为的约束。1997年7月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去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使人们开始关注“经济道德”。
  俗话说:“取之有道”,“取”是对于利益的谋求,“道”则是合乎一定的社会准则。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是“利他”,在“利他”中企业才能获得信任,获得发展,获得效益。联系《道德情操论》的观点,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经济体系中,那种不能够增加整个体系经济收益,不能改善整个体系经济最大化目标,且成本的支付部分或是全部由他人承担的个人经济利益谋取方式与行为,是不道德的,是“损人利己”行为;那种能够增加整个体系经济收益,改善整个体系经济最大化目标,且成本的支付是由自己承担的个人的经济利益谋取方式与行为,才是道德的,这是“利己又利他”的最高经济道德境界。
  邓小平指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的理解是: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经济道德。“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人是残疾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社会是残疾社会。残疾社会的前进速度是不可能很快的,即使一时快了,也是不可能持久的。
  (二)、重视以德治国
  市场经济迅速积累了社会财富,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同时也造成社会不公平、不公正,两极分化严重(穷得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对加强德治提出更高的要求。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治国方略的弘扬。包含两个方面:1、只有实施依法治国,才可确保我国政治文明的有序、健康发展,实现政治清明,在大局上保证国家的国泰民安、长治久安。2、只有实施以德治国,才能逐步增强各级各类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自律意识以赢得民心,才能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消除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道德现象。
  (三)、呼唤铁腕政治
  如果从民意出发,今日之中国需要铁腕政治家。
  贪污腐化使整个社会道德的缺失日益严重,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重道远,严重地说,不坚决彻底地惩治贪污腐败,不坚决地打击黑恶势力,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肩负重任的纪检监察机关要通过查处大要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精塑软环境,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声誉。
  (四)、弘扬责任文化
  弘扬责任文化,是为了强化责任意识,是为了营造一种干事创业的氛围,是以督查来推动工作落实。在这样的大环境、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敬业尽职做好本职工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7/358269.html

更多阅读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读《贾谊论》有感 贾谊论 ppt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难”(“才能的获取并不难,难的是才能的施展”,简而言之,最让人郁闷的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苏轼《贾谊论》的开篇之句,说尽了自古英才的窘境,也说尽了自古英才的无奈。可是,即便看透了这些,苏轼的人生不还走在类似的路上?苏

读苏轼的《留侯论》 苏轼的读书名言

读苏轼的《留侯论》原文: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yi)上之

童年那些星__读贾平凹《天上的星星》有感 看星星贾平凹

在读《小学语文》里一篇文章时,看见作者提及到贾平凹的《天上的星星》,突然就冒出了好奇,急急地从网上找了来读起来。对于自己没有尝试、见识的新鲜事物,我向来显得有些流俗,急不可耐地寻找,品尝猎艳的新奇。这篇文章乍一看很短,不耐读,三

声明:《读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有感 亚当.斯密》为网友峩偠報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