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李世民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为后世帝王的楷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纳谏,也就善于听取臣下的不同意见,明辩是非,然后采纳正确的意见。唐太宗曾经对大臣萧禹说:“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弓。我问是什么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以往的鉴别不够精确。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优劣,何况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有一次,他问魏征:“君王怎样才算明智,怎样才算昏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十分赞同,于是,鼓励大小官员都可以积极进谏。

公元630年,李世民下令修复洛阳宫,以备他去游玩。给事中张玄素劝谏说:“如今战争刚结束,社会还未恢复元气,陛下却先下令修缮洛阳宫,如果不停止,一定会遭致隋炀帝、夏桀、商纣王一样的下场。”李世民听了这一席意见,下令停止修复洛阳宫,并且赏赐了张玄素。

谏臣中最突出的是魏征,他经常进谏,提出过许多很好的建议,常常与李世民当面争执,即使李世民大怒,也还是神色不变,坚持真理。公元626年,李世民下诏征兵,规定不满十八岁而个头高大的男子,也可以征。魏征却扣住了这道诏书不发,太宗连催几次,他都不理。李世民大怒,召来魏征训斥他大胆抗旨。魏征镇静地说:“臣听说竭泽而渔,就无鱼可捕了。陛下将不满18岁但身强力壮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再到哪里去征兵呢,再说,国家的赋税让谁来负担呢,并且陛下以前宣布18岁以上的男子才征,现在的诏书一下,你不是失言于天下吗?”李世民听了,哑口无言,良久,才承认自己错了,撤销了这道诏书,还提升魏征为太子太师。

一天,李世民正在逗弄一只小鹞(即雀鹰,比鹰小,可帮助打猎),见魏征进来,怕他责怪,忙将它藏在怀中,魏征装作没看见,向太宗奏事,又故意拖延时间。等他离开,小鹞已经闷死了。有一次,太宗退朝回到宫中,怒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忙问杀谁。太宗说:“魏征常常当面顶撞我,使我难堪。”长孙皇后就退出去穿上礼服再进来,向李世民道贺道:“君主圣明,臣下才敢直言进谏,魏征敢于当面顶撞陛下,说明陛下是对明之君,臣妾怎能不向陛下祝贺呢”李世民听了皇后委婉的批评和规劝,努气顿消,清醒地认识到虚心纳谏对于天下兴亡的重要性。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贞观中期以后出现了盛世,大臣都极力歌颂李世民,只有魏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给李世民指出了10个缺点,要他警惕。李世民就郑重地将它抄在屏风上,以便早晚阅读,引为戒鉴。公元643年,魏征病死,李世民十分悲痛,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魏征一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7989.html

更多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第一课时课前出示两段文字投影,目的是让学生情感产生落差,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逝,遂亡一镜矣

学习杨善洲事迹演讲稿:以杨善洲为镜子。

致网友:这是我为本地一位朋友草拟的演讲稿,本地演讲过后在此贴出,与网友交流学习。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嘉宾:我演讲的题目是:以杨善洲为镜子。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声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 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为网友不过一场游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