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札记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

假期到了,开完散学典礼、家长会,学校工作就暂时告一段落。17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几天,趁空我进行了家访。几天的家访下来,感触颇深,家长对老师真的可以说是热情有加,孩子也是兴奋的很,只要一联系,家长都是非常欢迎!让人心里暖暖的!

其中最让人感动的是郭嘉鑫的妈妈,接到我的电话时我说想去“串门”,交流一下孩子的情况,佳鑫妈妈连声是“好好好,欢迎陈老师来我家玩”,我们约定好了时间。一个小时后我到了小区门口,孩子早已等候多时,我心疼的问佳鑫:“冷不冷啊姑娘,我来了给你打电话嘛!”孩子兴奋的一脸灿烂,见到阿姨说“阿姨我老师来家访了”,见到姥爷说“姥爷这是我陈老师”,走到楼梯上,我发现楼道里洒水了,就说你们这小区虽然老,但是卫生挺好的哈,结果孩子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们楼道本来土很多的,我妈妈一听说你来,就把楼道扫了一遍,还洒上水的,呵呵!”我一听,心里一热,觉得真是不好好对待孩子就辜负家长的一片心意。真是感谢佳鑫妈妈,谢谢你!

还有一家我打电话约定时,正好赶上孩子和妈妈斗气,一个屋里一个屋外,僵持不下,我一打电话,妈妈对孩子说:“你陈老师一会要来,快点收拾一下吧!”没想到孩子马上就开门,顺从的开始扫地、拖地,还自己准备了开水、甚至咖啡,和妈妈也不犟嘴了,商量着摆什么水果一类的,一场矛盾就这样无形化解。我来到家时,已经风平浪静。交流情况时,谈到孩子的情况我是以鼓励为主,多说优点,然后指出其不足,最后寄予希望:“相信王琛一定能理解父母,做最优秀的孩子”孩子也说“是的,我一定能做到!”最后父母几乎是千恩万谢把我送出家门,送到楼下,拉着手一直舍不得让走。如果不是已经约定好了另有孩子家访,我都不忍心走了。家长盛情让人感觉老师在他们心目中分量之重,也感觉到了肩上的责任之重大!

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一个问题,一些孩子学习退步或者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是,孩子的睡眠时间考试之前普遍不够,不问不知道,疑问吓一跳,虽然我一再强调保证睡眠时间,但是家长却说孩子因为要复习什么的,十点多睡觉,十一点甚至十二点都有,我问孩子:“第二天能有精神好好听课吗?”孩子实话实说:“有时候真的受不住,副科课堂上有睡着的时候”,唉真是后悔没早点家访,应该早发现的问题,现在真是心疼可怜这些孩子们了!虽然也在考前指导大家思想放松,正确对待等,结果还是让孩子们压力过大!

其中还有两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也出乎意料的糟糕,孩子家长都很难以接受考出作业的水平,家访时才找到点答案:孩子考前太紧张了,十二点还睡不着觉!第二天又是连着考八个小时,一整天!本来精神紧张压力大,再连续作战,真是不找到孩子怎么熬过来了!考试?测试?

虽然这次孩子们成绩不错,但是想到是这样得来的,我心里竟沉甸甸的!

家访札记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69425.html

更多阅读

朗诵《留守儿童之歌》 留守儿童诗朗诵

由于前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班的孩子为大家展示了 >中华少年>很有震撼力,学校德育处特别看好我们班的朗诵.于是,我们班又接到了任务:为区总工会来看望我校的留守儿童献上朗诵.这首诗歌是刘云贵副校长所作,读起来挺感人的.后来,由于总工会说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贫困留守儿童家访记录

2011-02-20 10:51留守儿童家访记录<?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家访对象小学五年级3班家庭住址家访人:家访经过:我吃完早饭后,九点钟左右,我骑着自行车来到东关,经过打听找到了杨猛家

随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论文

随笔: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调查(论文)写在前面:当下中国,由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关于留守儿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工作计划方案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方案

当前,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有些儿童的家长不可避免地尽不了家长监护的责任,而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守在家庭,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亲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便成了农村特殊群体

震撼图片===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之家布置图片

少数民族“留守人员”生活状况实录 (主题摄影)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到城市,随之出现的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因其民族性和地域特殊性成为留守儿童中更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这期主题

声明:《家访札记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内容》为网友梵音长歌祭故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