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言文字运用”之内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试析“语言文字运用”之内涵

安徽省怀宁县石牌镇中心学校李竹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仅在前言的“前言”和“课程性质”部分,就有六次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短短的几百字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在语文课程中,“语言文字运用”到底应置于何种地位,又如何理解它的内涵?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厘清的问题。笔者在此尝试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做些解读,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语言文字运用”揭示了语文学科之特质

我们不难发现,2011年版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做了很大的改动,特别强调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做出了十分明晰的界定,即“语言文字运用”;接着,进一步指出,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是“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句话既是对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一个精到的注解,同时是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个简明的铺垫。就这段话中两次提到的“语言文字运用”而言,它十分鲜明地揭示了语文学科之所以为语文学科的独特之处,且可以从两个具体的层面来解读。一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是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的运用。正如数学学科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研究对象,美术课程以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学习对象,每门学科都有其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独特的学习对象和内容,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二是这里的语言文字特指的是“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汉民族的语言文字,而非英语、日语等其他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文字,即语文课程是母语教育的课程,它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

关于语文学科的特质,叶圣陶先生早就有过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王尚文教授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称为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既为“独当”,便是其他学科不具有唯有语文学科具有的,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任务,是语文学科的立足点,也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目标。

试析“语言文字运用”之内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

要更加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学科的特质,我们有必要再来梳理一下“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语言文字运用”这几个概念。什么是语言?简单地说,语言就是话语;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语言就是思维与交流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马克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思想本身,既是思想的内容也是思想的形式。文字是语言的一种符号系统,诉诸于视觉的符号系统,是语言的视觉形式。人类创造了语言之后又创造了文字。文字突破了口语所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是有民族性的,这里的“语言文字”就是隐含着对“语文”的界定,指出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对象就是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运用,是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是母语教育。我们进行交际、思维、记录、表达、传承等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海德格尔)那么,“语言文字运用”就是人于自觉和不自觉中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基本的生命活动。

语文学科就是为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奠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基础服务的,“语言文字运用”毫无疑问地彰显了语文之所以为语文的最基本的特质。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唯有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好功夫,语文教学才走在了正途上。并且,说“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表述揭示了语文学科特质,从历史及现实的观点来说,都起到了“拨乱反正”,真正回到语文的“原点”来认识语文课程的作用。对一线教师而言,尤其可贵,它可以很好地避免语文教师再纠结于本学科性质的玄奥争论,全心全意地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正途上下功夫。

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教什么、学什么就十分明朗了,如何使用教材中的文本也就不再迷茫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例子”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虽然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内容的理解讨论,但这些应该以文本中的具体语言文字为根本,为基础,而非脱离了“语境”的抽象理解和讨论。或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品味、咀嚼文本的语言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从阅读的整体感受出发,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寻得支撑和依据;或聚焦文本中“陌生化”、新鲜感的表达形式,在揣摩、品鉴中领悟某种具体语言现象的表达效果,体会、认识语言文字运用的某些一般规律......思想情感上不必人为地追求深度,语言文字运用上却马虎不得。

当然,课标强调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这是指语言文字运用涉及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活动中的听说读写的实践,也包括文学活动中的实践。所以,要从实践的角度科学界定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其最终目标落在“运用”上,而非落在对语言文字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的学习研究上。一些基础性的语文知识的渗透,都是为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服务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指明了语文能力之核心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句话直截了当地指出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等部分都提到了语文能力的培养,也都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核心地位。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学科。儿童是在逐步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这里谈的习惯,就是指能力而言的,并且,叶老把语文能力看作为“生活的能力”,也就是课标提到的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具体而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指的是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基本的文学欣赏和审美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运用,都必须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石。我们知道,量的积累不一定能实现质的改变,但就语文学习而言,没有语言的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实践的亲身体验,语文能力肯定得不到培养和提高,相应的思维品质也不可能得到提升。

只有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真正学好做好;同样,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习语文,只有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才能形成语文运用能力,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活动中提高实际生活的质量和品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起点并不是从抽象的语法知识开始,而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实践中起步,目的是形成个体富于创造力的个性化的言语活动系统。能力形成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识字教学要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主动愿望,要通过具体的识字实践让学生学会各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进而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形成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就为语言文字的进一步运用,如阅读、习作等打下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再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的文本是由语言文字创造和构成的一个个意义世界。进入和认识这个世界,必须也只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同时,这个进入和认识的过程,也是语言文字习得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形成并不断得到提高的过程。已经形成的共识是,教师的讲解分析、模式化的一问一答、机械繁琐的单项练习等都不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去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揣摩、探究,才能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真谛,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教材,尤其是课文这一载体,并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让语文的工具性落在实处,在能力培养和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语言文字运用”指出了语文素养之根本

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紧接着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与实验稿标准一致性的坚守,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解读。一是语文课程实施的理想和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二是语文素养的获得和提升必须以“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基础和根本。

从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具体阐述中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应该包括情感态度素养、语文能力素养、文化学识素养、人格素养等几个具体的方面。课标修订负责人温儒敏教授在谈到语文素养时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温教授在这里也强调了能力素养、学识素养和人格素养,而且,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上的根本地位。

首先来看语文能力素养。能力素养在语文素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即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能力一旦形成,与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便处在积极的体验和建构中,知识和能力便整合为一种实践智慧。所以,即已形成的语文能力便内化、沉淀为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素养有赖于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转化和内化而得,同时又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方式表现出来,它与“语言文字运用”之间存在着最直接的紧密联系。

文化学识素养即温教授所界定的“在语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学识素养是语文教育本身的任务和要求之一。这是因为,其一,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主要以文本为学习载体的语文课程,文本本身具有文化性,而且大多是经典的文学文本,其中所蕴含的文学、文章的基本知识,具有鲜明的文化审美特质和汉语言的独特魅力。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和内容”部分,旗帜鲜明地表现出对文体意识的关注,也就是重视了文学教育的启蒙和奠基。这些都可理解为对学生文化学识素养的关注。文化学识素养的初步养成,对提高学生学习祖国语文的兴趣,丰富对文学、文章的认知,提升欣赏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与文化学识素养紧密相关的是情感态度素养。语文素养中的情感态度素养,指的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祖国语文。这种感情的培养不可能游离于语文之外,无法靠说教和灌输来实现,只有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实践中,在感受、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基础上,才能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

人格素养是语文素养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就是要“筑起人格的长城”(陶行知)。古训说“文以载道”,从一个方面说,学“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修养道德,为了高尚、高贵人格的养成;从另一个角度讲,人格素养的形成和提升,必须通过“文”的学习才能达成。也就是说,“道”载于“文”中,“道”必须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明了、悟得、修养。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根本。语文教育只有抓住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根本,才能把道路走正、走宽、走远,走上“康庄大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8/374772.html

更多阅读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我学语文的方式就是平时多积累。我想,这是大家学好语文的共同点。语文是靠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不能一口吃个胖子,有时你很努力去学,却提高不了多少成绩,这就是语文这个学科的特点,因为,语文好的同学都是平时多积累来的。高中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五:说明文

高中语文经典文本研读之五:说明文第一课时课程目标:1.建构说明文的知识体系。2.熟悉说明文的教学要点。教学内容:一、什么是说明文?1.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 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翻译全集4、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

声明:《试析“语言文字运用”之内涵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为网友彼岸星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