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沆瀣一气的典故简介

  【成语】: 沆瀣一气

  【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沆瀣一气的意思】: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沆瀣一气的典故简介

  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气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应劭注:“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列》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霞,夏食沆瀣。”可见“沆瀣”一词,原来并不是什么贬词,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不是一句赞美的话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开始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名叫崔瀣的,一经录取,马上就当官上任了。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显然与众不同,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殊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俏皮的还加以嘲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08051/780240671154.html

更多阅读

体现关公忠义诚信的典故 关公精神是什么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人。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三国中以桃园结义,温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夜读春秋,刮骨疗毒,水淹七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威镇华夏。要说最能体现关公“诚信忠义”精神的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 吃醋是什么意思

吃醋是什么意思?吃醋的典故来源于哪个朝代?2012-12-11 14:45:46 来源:(转自商都网)“吃醋”二字,是在日常对话中常说到的词,俗话说:“男人不吃醋,光景过不住;女人不吃醋,家庭不和睦。”由此可见醋的作用有多大,那么吃醋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关

黄酒文化及其有关的典故 黄酒的典故

黄酒文化及其有关的典故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在中国酒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早在夏商时期就已出现,流传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黄酒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酒种之一,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为8%至20%,黄酒中所含氨基酸中至少有七种

“鸿雁传书”的典故 鸿雁传书app

“鸿雁传书”的典故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古人便通过候鸟沟通信息,传递书信。《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节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辱使命,单

炎帝直销害人害己 疑邻盗斧的典故 猜疑是害人害己的祸根

【出处】《列子·说符》。【释义】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历史典故】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

声明:《沆瀣一气的典故 沆瀣一气是什么意思?沆瀣一气的典故简介》为网友該多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