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5月月考试题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发绺(liǔ) 虐待(n?a) 负荷(ha) 脊梁(jǐ) ....
B.嗫嚅(rú) .
C.马厩(jiù) .
D.牌坊(fǎng) .倏忽(shū) 倜傥(zhōu) 挑衅(xìn) ...惊诧(chà) 嵯峨(?) 天堑(jiàn) ...凹穴(xu?) 橡栗(sù) 栖息(qī)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B.参加会议的有一百三,四十人,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和学生、教师等。
C.同学们一个劲地喊着:“加油!加油!”的口号。
D.《孔乙己》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说起饺子,每个中国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外国人对饺子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B.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尚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C.通过3.15晚会曝光的一些不合格产品,让我们知道:讲诚信,是赢得用户信任的前提。
D.本次劳动,我们班的任务是打扫办公室、清扫路面、洗刷楼梯和搞好校园卫生。
4.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2分) ( ) ..
A.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鸟儿也飞回来了。 ....
B.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在操场上锻炼,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
D.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等国家纷纷提出抗议。 ....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选自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
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天真、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
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
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B.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 ,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晚号六休居士,著有《琅嬛文集》《陶
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抒发了他对故国乡土的追恋怀
念之情,《于园》就选自于《陶庵梦忆》。
C.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便是先重要后次要
的顺序,同时“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是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
D.寓言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言以比喻性的
故事寄寓意蕴味深长的道理。如:《两小儿辩日》体现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
求是的态度;《黔之驴》旨在讽刺那些色厉内荏而又肆意逞志的人。

6. 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案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
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
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
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和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 ③⑤②④① B ①③⑤②④ C ①⑤③④② D ③⑤④②①
7.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山坡上覆盖着葱lóng茂密的原始森林。山林间云雾liáo绕,烟波浩hàn,空气潮湿,泉水丰富,
到处生长着苔xiǎn,在繁茂的植物中夹杂多种竹类。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
成了“竹林隐士”。
8.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3)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4)野鸦无意绪, 。 (杜甫《孤雁》)
(5) ,花落黄陵庙里啼。(郑谷《鹧鸪》)
(6)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7)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 ,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阿累《一面》)
(8)刘老不仅医术好,而且医德高,所以无需做广告,十里八乡的人都慕名而来请他看病,正所谓
“ , 。”(用虞世南《蝉》中的句子填空)
9. 综合实践活动。(8分)
(1)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本报讯(记者 王鑫)由市文广新局剧目创作室联合市曲艺研究所组织的杨明坤版扬州评话《皮五辣
子》的录制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目前已经录制完成了60多期,接近尾声。昨日上午,王澄正式成
为了本次录制的总顾问。
在1985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余又春版的《皮五辣子》,一时间洛阳纸0贵,一书难求。当年
参与整理工作的,是扬州四位文化工作者王澄、汪复昌、陈午楼、李真。可惜的是,如今除了王澄,
其余三位都已离世。昨日,剧目创作室正式聘请王澄为杨明坤版《皮五辣子》摄影、录制、整理、
出版工作的总顾问,他将在各方面对杨版《皮五辣子》进行指导。
(2)走进名著(3分)
右边的插图所画的故事出自《西游记》,请概括这个故事的名称: 试根据该故事的情节,分析孙悟空的形象特点。
(3)学校将举行“演名著人物”比赛,七年级六班的王恺同学很有
表演天赋,全班同学都推荐他参加,可他却以要全身心的搞好学习
为由拒绝了。请你为该班的班长设计几句话来劝劝他。(3分)
二、阅读理解(共54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10-11题。(6分)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0、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 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 之情。(2分)
11、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花》,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
秋千去。”这两首诗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景清借书》一文完成12-15题。(16分)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①,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
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
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②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
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①倜傥: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
叫领乡荐。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约明日还书( ) ②亦未假书于汝( ) ...
③益习其声( ) ④家人发箧视之( ) ..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即以书还生 .
A.跪而拾之以归 B.以幽阴深邃奇 C.以为且噬己也 D.普又以其人奏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清灯窗所业书。
(2)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15、从景清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读出了景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
以解说。(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共14分)
①如果你能在夜间观赏到海发光,那是相当瑰丽的。它似星光万点,又似乳光一片,更似绚丽多彩
的礼花。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海火”,这种迷人的景象是谁引起的呢?是谁的杰作呢?
②有一种海发光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这主要是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
游生物引起的。其本身多呈玫瑰红色,平时凭借其体内的一种脂肪物质就能微放光明。发光的特点
是,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但通常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它们受到化学
刺激时才比较鲜明。当海上风浪把它们推向砾石海岸时,它们受到更大的触发而发光。放出的光就
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为火花型海发光。还有一
种海发光是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的。它们发光强度较弱,其特点是不论什么海况,也不管外界是否
扰动,只要这种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这样的细菌多在河口、港湾、
寒暖流交汇处,特别是下水道入海处被污染的地方最多,这样的海发光被称之为弥漫型海发光。
③另一种海发光是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物所引起的,如水母、海绵、苔虫、环虫和蚧贝等。
水母躯体上有特殊的发光器官,受到刺激便发出较大的闪光,有些鱼体内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这
种物质和氧作用而发光。这种发光通常是孤立出现的,在机械、化学作用刺激下,才比较醒目,它们发出的海光特点是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这种海发光被称为闪光型海发光。海
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④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
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
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
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选自《语文报》)
16.请简要概括绚丽多彩、美丽诱人的“海发光”的成因。(3分)
17.“火花型海发光”为什么会出现在“航行中的船舶四周及船尾的浪花泡沫里”?(2分)
18.本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一举例分析表达效果。(5分)
说明方法: 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
19.文中划线句“海发光不仅绚丽多彩,美丽诱人,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与生产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
的作用是什么?(1分)海发光与生产建设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3分)
作用:
关系: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20-23题。(共18分)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1)“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
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2)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3)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
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4)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
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5)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6)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
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
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
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
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
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7)难以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8)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9)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
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他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说:“他就像
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
(10) “他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
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
尴尬地说。
(11)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
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
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
(12)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