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国粹 国粹中医在唐朝的民间是如何大放异彩的?

  大家都知道唐朝时有个大医学家叫做孙思邈,他写了一本有关医学的专著叫做《千金方》,此书是综合性临床医著,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堪称当时最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在唐朝,中医技艺发展很快,不独有孙思邈这样的“药王”,民间也诞生了不少技艺精湛的神医,这些民间神医的妙手回春以及奇闻轶事散佚在各种版本的野史之中,让今人读来回味无穷,中医无愧于中华老字号中一朵怒放的奇葩。

中医国粹 国粹中医在唐朝的民间是如何大放异彩的?

  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有着多处记载。医者意也,可通神灵幽冥,古代神医有着不经过切脉而知道病因的高超技艺,因而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治愈患者,此当然是集多年成医之经验。今人若遇见“悟本堂”那样的养生之道和“李一道长”那样的信口开河,即使想做善男信女,最终也不过只能证明自己的愚昧而已。养生之道,诚如孙思邈所言,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病愈亦可复发也。比如下面记载的这则故事,唐朝时有一富翁,居于船中,到了半夜时忽然得了一种暴疾,至拂晓时已经奄奄一息,邻船中有武陵医士梁新听说此事后,前去诊断,说道“此乃是中毒气象也,莫非最近几天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仆人回答道“主人很少出船,也没有在别人家吃过什么东西。”梁新问到“平时你家主人都喜欢吃些什么?”仆人回答“好食竹鸡(雉科,鸡形目,一种飞鸟),每年都要吃下不少于近百只,最近又买了很多,以此为主要食物。”梁新道:“竹鸡这种东西喜欢吃半夏(一种有毒植物,可作中药用),此必然为中了半夏之毒”。于是命人捣姜成汁,翘开患者口齿将汁液灌入,患者不久即苏醒过来。

  梁新从富翁嗜食竹鸡中判断出其人中了半夏之毒,此乃行医经验之道。正是因为其医术高超,所以被朝廷征入做了御医,由于名声大振,就有一朝士前往就医,梁新看见此人后,大惊,对其说:“你怎么不早点前来,如今病如膏肓,乃不治之症,还是赶快回家,及早准备后事吧”,这位朝士非常恐惧遂匆匆告退,骑马回家,恰在此时,京都有一马医者名叫赵鄂,在繁华的街市上自标姓名,看病行医,这位朝士病急乱投医,就下马询问赵鄂,赵鄂诊断完后也说出了如梁新一样的话,此病已经危在旦夕。如今尚有一法,可以试试,请官人多吃消梨(梨的一种。又称香水梨、含消梨。体大、形圆,可入药),越多越好,吃不过来时,可以将消梨捣碎成汁服下,或许可以救你一命。此朝士上马而归,用书筒在集市上当时就换了一些消梨,在马上即咀嚼之,到家后十多天里,唯吃消梨,顿觉神清气朗,其病竟然慢慢痊愈了。此后前去拜谢赵生,接着又将实情相告于梁新,梁新非常惊讶,大起怜才之心,遂召赵生,并且奉送车马银两,以为资助,成就了两位神医的一段佳话,此种古风,于今人同行是冤家则境界高下立分,古今岂可同日而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0251/259255697928.html

更多阅读

关于中医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农村教育的几点建议

原载《湖南中医杂志》2008-1进行中医教育改革,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弄清楚中医这个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改革就只会是隔靴搔痒,不着要领。中医是一门古代科学,中国古代许多重要的哲学和科学思想,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象数学说、五运六气

罗大中:中医去湿的方法

中医都怎么来去湿呢?其实,方法非常的多,中医会根据湿邪所在的部位来去湿,比如,如果湿邪伤到了脾胃,会用平胃散、不换金正气散等,同时,中医还有很多的去湿的方法,这往往是根据湿邪到底是结合了哪些其他邪气为患来决定的,比如有清热利湿的方法,

强迫症的中医疗法 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的中医疗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强迫症了,因为很多人受到强迫症的影响,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都带来了影响。那么强迫症的治疗有哪些好的方法呢?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下中医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强迫症的治疗可以采用中医治

保健品养生误区 中医养生保健的误区有哪些

中医养生保健的误区有哪些爱华阅读配图  误解1: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正解:西医把身体当做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做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

声明:《中医国粹 国粹中医在唐朝的民间是如何大放异彩的?》为网友爺辷淔記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