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东野客
东北,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天雪地和彻骨的寒冷,而对于身处异乡的东北人来说,提到东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多的是一种怀念和惦记。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也或许吃到一盘熟悉的菜,味道通过味蕾传达到内心,然后让人开始想念北方的那个城市了。
离家四年有余,想念最多的仍是家乡的菜肴,平时在街上如果发现有新开的饭店,写着东北菜的,定要进去点上几盘尝尝,例如“锅包肉”“酸菜猪肉炖粉条”“炸三样”“松仁玉米”“铁锅炖大鹅”等等。如果味道尚可,便可静静的吃上几个钟头,倘若味道并不正中,也只好匆匆吃完,结账走人。临走的时候,回头记住这家店名,下次再也不来了,东北人对吃的,就是这么矫情。

其实对于现在我们所吃到的菜,并不能称之为佳肴,绝大多数都是用各种调味品烹饪而成,少了许多过去朴素的味道。最怀念的,都是不可再复制的,比如味道,比如思乡。我仍怀念我小时候在东北农村的日子,到现在都觉得干净无比。80年代的东北农村,物资匮乏,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斤肉,平时吃的最多的便是土豆、玉米、白菜、冬天的时候则是天天的酸菜粉条,但没有猪肉,因为吃不起。
在儿时的记忆里,从不知道什么是山珍海味,只是盼着过年,能彻底的吃一顿好的,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人,吃一顿好的,其实就是有肉。东北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把养了一年的猪,捉来宰杀,放血,拿盆接,留着灌血肠,没有任何其他的所谓添加剂或者防腐剂。灌好的肠子直接挂在房前屋后,零下四十度的温度,几分钟就冻的彻底了,搁上个把月是没问题的。
如果说“猪肉酸菜炖粉条”是东北必不可少的菜,那么它究竟为什么可以代表整个东北的菜系,通常代表着东北的第一味道呢?因为猪肉酸菜炖粉条,是东北最有特色的主打,整颗的酸菜,摆上菜板,切成细丝,和那些厚厚的肥膘肉,热气腾腾的炖上一锅,代表着东北人性格中不可或缺的直爽,彪悍,而那些劲道的粉条,则代表着东北人的韧劲与柔情,而这所有的一切融合在一起,就勾勒出了整个东北,以及东北人的喜怒哀乐。
对于东北的生活作息以及饮食生活,老一辈还曾编出童谣传唱,大概的意思是“大缸小缸淹酸菜,冬包豆包讲鬼怪,窗户糊纸在外面,草坯房子篱笆寨,养个孩子吊起来,姑娘叼着大烟袋,翻穿皮袄毛朝外,狗皮帽子头上戴”。这一段歌谣里就能大概看出东北的风土人情了。
另一道菜“小鸡炖蘑菇”则是无可取代的硬菜了,如今我们在饭店所点的“小鸡炖蘑菇”大多是人工饲养的育肥鸡,人工种植的蘑菇。吃起来干柴无味,时间久了肉烂汤腻,时间短了,味腥不烂。只有在东北的农村才能吃到地道的“小鸡炖蘑菇”鸡必须是农村的溜达鸡,放养了一年,肉很有嚼头,炖不烂,又劲道。蘑菇是山里野生的天然蘑菇,一般都选用楱蘑,因为只有楱蘑和溜达鸡炖出来的汤才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其实很多人会觉得,只要有钱,什么吃不到,更何况区区一只农村溜达鸡呢,没错,有钱连熊掌鱼翅都可以兼得,但记忆里家乡的味道,却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因为时间在走,亲人会走,曾经的味道,却是再也回不去了,所以只能怀念,或是从图片上,寻觅到曾经故乡的点点滴滴。
现在的人在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如果饿了,可能会去肯德基或者快餐店之类的地方,匆匆填饱肚子,或者更便捷一点,泡一袋方便面就对付了。想想儿时的记忆,真是没体会到饿的感觉,因为东北可以拿来填饱肚子的东西,实在太多,如果像菜品一样一一列出来,怕是几万字都写不完。其实那时候吃的最多的是豆包,属于东北特有的粘豆包,金黄色的外表,里面是豆馅。临近年关之前家家开始蒸豆子,淘粘米,然后前后院的七姑八姨、邻居亲戚,都会过来一起包豆包,孩子们则在旁边玩耍,偶尔偷一块豆陷吃吃,也是好的。
包好的粘豆包,全部上锅蒸熟,然后留一部分明早吃,剩下的放在院子里冷冻,先前说过,零下四十度的低温,几分钟而已,就可以当板砖用了。晚上看电视或者玩饿了,跑到外面敲下几个豆包回来,就那样吃了。想想现在的某些雪糕外面是糯米做的,和豆包多少还是有些相像的,而冻豆包对于整个80年代的东北孩子来说,那是整个童年的零食了,当时并不觉得有多难吃,也并不知道还有比它更好吃的东西,而如今想想,已经好多年没再吃过纯粹的东北粘豆包了,即便我是一个地道的东北人,因为城镇的变化,农村人口的迁移,什么都变了,更何况味道。
有时候去逛超市,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矿泉水,都会瞬间想起曾经在姥姥家的那段日子,那时候农村饮水,大多数在自己家的屋子里,或者院子里打井,用特质的水桶,每次打水的时候,那口老井都会吱吱的响,打上来的水,甘甜又清澈,比如今超市里所谓的优质矿泉水要好喝得多,夏天的时候,甚至会打出带冰碴的水来,再泡上一个西瓜,整个夏天都会过的悠哉悠哉,而现在,我仍然能在耳边听见那口老井的声音,吱吱的响,像是在诉说我们回不去的曾经。
其实说了这么多东北味道,也仅仅是东北食材里的一小部分,而我只能从记忆力找出那些我熟悉和想念的味道,东北人不挑食,只要是东北菜就觉得亲切,曾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吃什么菜,说出几道来。我说,东北菜,全爱吃。
如果说味道可以保留在舌尖上,也可以存留在记忆里的话,如今我最怀念的味道,却是我整个童年的味道,以及整个东北故乡的味道,无论离家多远,只要吃到曾经熟悉的食物,都会感觉回到了熟悉的故乡,站在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