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抗议没有声音,却能颠倒乾坤——黛玉之死<?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曾经看过一篇外国人对《红楼梦》的解读。他说,中国人在清代已经过上了神仙一样的生活,超过了他们的祖先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园。世外桃源里的人还需要劳作,但是大观园里的人却从不干活,吃的都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味,一道菜需要半年的时间来制作。穿的是名字好听的丝绸,还把穿不了的丝绸糊在窗户上。男人拥有众多的女人,这些女人都会吟诗。在那个地方劳动不被看好,会做是诗的人是最美的。和西方相同的是,他们也喜欢在佩带饰物,比如金银和宝石。
刚看的时候感觉好笑,想想也不无道理。
大观园真是个神仙住的地方吗?
如果是,那么为什么林黛玉会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呢?为什么有抄检大观园呢?为什么不停的有美丽的生命死去呢?林姑娘最后不也死在大观园了吗?大观园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富丽堂皇的荣国府,和大恶霸刘文彩的庄园一般模样,淫秽下流的宁国府就象是著名的泥塑作品《收租院》。坐落其中的大观园能是仙境吗?

这是一泓绝望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林黛玉是这泓死水中最后一支芙蓉,最后保留的高贵,正因了这高贵,还能让这泓死水有片刻存在的理由。林姑娘选择永恒的离开,将最后一点高贵都带走了。
这是一泓绝望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丢些废铜烂铁,索性抛你的旧菜残羹。
这泓死水已经沉积了上千年。曹雪芹在他的作品里已经明白的写到是末世(生于末世运偏消)。但是很多人都认为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康雍乾盛世,醉心于康熙的千古一帝,雍正的吏治严肃,乾隆的十全基业。这是非常短浅的见识。红楼梦是部《二十四史》,末世是指整个封建王朝的末世。雪芹的伟大和远见就在于此。
如果说黛玉的死仅仅是因为没有和宝玉结婚,那也是个误解。林姑娘在临死的时刻已经不再有爱了。宝玉不配拥有她的爱情。因为年少林姑娘可以爱上了温柔,多情的公子。但是成长之后,她清醒深刻的认识到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
年少时的宝玉,精致的淘气,赢得大家的喜爱。但是,十年后的宝玉,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贾琏。十五年后,他就是贾珍。二十年后,他就是贾政,二十五年后,他就是贾敬。三十年后他是要饭的颠道人,疯和尚,嘴里说着些警世名言而沿街乞讨。
林姑娘看清楚了贾母,熙凤,贾政,贾珍等人吃人的嘴脸,看透了荣国府,宁国府吃人的本质。人世虽大,没有容身之地。躲进佛,躲入道吗?佛门是个偷情的所在,用金钱来左右人命和爱情的隐晦之地。道门是卖狗皮膏药的骗子的住地。什么阿弥陀佛,元始天尊,他们都没有女儿尊贵。死了可以升天吗?天上是高高在上的人间,依然有主子奴才,依然有不平,依然没有自由的爱情。下地狱吗?地狱里的饿鬼也可以通融,也会看人下菜碟。天地非天地,佛道非佛道。
高贵的林姑娘选择彻底的离开。死亡也是种抗议,抗议没有声音,却能颠倒乾坤。让日月星辰一齐陨落吧,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吧,让炼狱之火从第十八层地狱烧起,直烧到人间,把这死水烧干,把罪恶烧成灰,直烧到那虚伪的天庭。让一切都为林妹妹陪葬吧,留一片晴朗朗的天地。在死灰之上再建立一个平等的自由的国度。
失去林妹妹的宝哥哥,即便他拥有宝钗,拥有袭人,大群的女人。但是他没有了林妹妹,没有了爱情。很可悲的是并不是他不选择林妹妹,而是林妹妹抛闪了他。这成为了他锥心之痛。林妹妹没有化成神仙,不会给他任何心理安慰,不会托梦给他。林妹妹化成了烟,到了那无可寻觅的所在。所以他深深的遗憾,深深的自责,生不如死。命运没有让他经历三十年,而是直接拿掉时间的幻像,让他从贾宝玉直接成了乞讨的疯和尚,颠道人。他乞讨的不全是食物,他更是精神的乞讨者,爱情的赤贫人。他死在一片白茫茫的大地上,白雪覆盖了他的臭皮囊,而灵魂象一粒游荡的埃尘。风起的时候,让风吹走埃尘,吹走埃尘。
所有人经历的都是悲剧,没有一个人可以幸免。因为那个时代不会有幸福。
但是世界真的改变了,林妹妹死的那一刻就改变了。抗议没有声音,却能颠倒乾坤。吃人的制度从那时起就开始毁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