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出少林 图解强悍的少林武功精髓

                      

   

                   

天下武功出少林 图解强悍的少林武功精髓
 

国家授时中心 标准时间

辛卯 贰零壹壹年【兔年】

 

                                
                                  

           

 

       

 

少林功夫一指禅

  少林武术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少林高手的不断演练,逐步成为博大精深的武术流派。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广博;二是风格独异,少林武术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内功、外功、轻功、气功、硬功等,按技法有分为拳术、枪术、刀术、剑术、棍术、技击等百余种。

 

倒挂金钟

 少林武术总的特点是刚劲有力,朴实无华,变化无穷,利于实战。其拳术,重技击,演练起来不受场地限制,即所谓“拳打卧牛之地”。少林拳的起、落、进、退、反、侧、收、纵都在一条线运动,故有“拳打一条线”之说,拳术的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过曲,欠一寸击之不中,过直,则力量较难回旋;拳术的出击方法滚出滚入,也就是说出拳时要产生旋转,使之富有弹性;眼法是起望眼,落望天,以目视目;身法是起横落顺,转动自如;步法是进步低,退步高,即抬腿轻如鸿毛,震脚重如泰山。在使用方法上,少林拳内静外猛,即“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少林拳的整体动作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其招招势势,非攻即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少林拳演练起来,秀如猫,斗如虎,行如龙,动如风,声如雷。

 

铁头

  少林武术中的兵器也各具特色。少林的枪术,有劈、穿、点、挑、拨、扫、截等动作。其特点是“枪似蛟龙,枪扎一条线”。练枪时要求“扎枪如斗虎,出枪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挑枪如挑龙”。少林刀术的特点是“刀如猛虎”。其刀法多为缠头裹脑,翻身劈扫以及刺、捺、撩、砍、抛等。少林的单刀、双刀、大刀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定手。”之说。少林剑演练起来优美豪放,故有“创若游龙”之说。练少林剑时要求“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走,两眼看剑尖,剑行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钢钉。”棍术是少林武术最负盛名的兵器,当年少林寺十三武僧曾以棍助唐王击败王世充而闻名天下。少林棍不仅内容广博,而且特点鲜明,少林棍练起来“棍打一大片”。其一扫一劈,全身着力,呼呼生风,节奏快,棍法紧。

 

横踏壁行

  禅和拳本来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态,禅以静为其特征,拳以动为其特点。从这一点看,少林武术似乎和禅不相干,但事实上出自禅门的少林拳正是把拳和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功。

  少林僧徒在长期面壁坐禅时,为了禅修的需要,形成习武之风。在长期的习武实践中,少林僧徒面对禅修与习武的需要,经过认真研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禅拳归一” 练功法。也就是说,少林僧徒的禅修,从禅宗上来说是修行,从武术上讲,则是一种练功方法。少林僧徒日日必修的面壁作禅,就是动与静的结合的一个典型。少林僧坐禅之时,通过默默的静思,来修身养性;同时坐禅之时要求舌添上腭,气沉丹田,通过气与力的吐纳调息,内外兼纳,达到“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少林的各种内功,如心意把、童子功、阴阳气等都是禅与拳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独特武功。

 

武僧齐修铁头功

  由于少林僧徒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禅拳归一”练功之法,所以少林寺僧在长期的习武时间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练功习惯,也就是凡习武,多在静谧之处。少林僧徒认为,只有在幽静的环境下通过禅与武的结合才能练成真功。因此,少林僧徒的习武多在凌晨、深夜以及冰天雪地人迹皆无的数九寒天。在少室山阴的密林深处,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少林武僧练功场,当你置身于这个神秘的世界之时,你会真正领悟到少林禅拳归一的真谛。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功夫 独木支

 

铁头功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绋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武僧雪中练爬梯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塔林,这是唐以来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去嵩山游览可从郑州或洛阳乘汽车班车前往,车行约2小时。去嵩山游览,一般包括少林寺、观星台、嵩阳书院等处。如想当日往返,只能游览少林寺和中岳庙两处。如想畅游中岳名胜,可安排二日或三日游程。第一天游览观星台、夏文化遗址及陈列馆、中岳庙、登黄盖峰。第二天游少林寺。第三天登峻极峰。可在登封县或中岳庙住宿。旅客可在登封县城住宿,登封县城内有登封饭店、嵩山宾馆、县招待所等处可接待,在嵩山中岳庙外,也有旅店

  少林寺功夫 一对二 少林寺功夫 拿脚
少林寺功夫 龟吸大法
少林功夫 铁板桥
少林僧徒的习武多在凌晨、深夜以及冰天雪地人迹皆无的数九寒天



















 

         云中公子欢迎您
您已欣赏本篇 分 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18751/224072196440.html

更多阅读

天下功夫出少林 天下功夫出少林觉远

中华武术历史千年,能集大成且长久不衰者,惟少林功夫。自有武术史料记载以来,少林功夫就被视为中国武术第一大派别。少林功夫也是中国影响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派别。河南少林寺,地处中岳嵩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当

三种稀见清代少林武术文献的介绍与评述 嵩山少林武术

【摘要】近代有关明清少林武术典籍的研究,一般仅囿于明人程宗猷的《少林棍法阐宗》,或清代张孔昭的《拳经拳法备要》、升宵道人的《罗汉行功短打》,充其量再加上清末的《少林宗法》及尊我斋主人的《少林拳术秘诀》。然而,《少林寺拳棍刀

《郝释斋:隐居嵩山的一代少林宗师》的几处硬伤

2013年11月14日,《郑州晚报》刊登了由张朝晖写的《郝释斋:隐居嵩山的一代少林宗师》,因为涉及到少林寺,涉及到释永信,所以,该文立即被各网络媒体转登,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文章的作者张朝晖是我的高中同学,也是经常来往的朋友。文中提到的

声明:《天下武功出少林 图解强悍的少林武功精髓》为网友古街老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