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 初一期末必考知识点,图形的认识名师解析

核心考点63: 直线、射线和线段

【考点归纳】

1. 直线、射线和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不向任何一个方向延伸,可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不可度量.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名师点睛】

1.确定直线数量:过n点中的任意两点作直线,最多可作

2.确定线段条数:直线上有n个点,共有

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线段的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名师点睛】

1.了解直线、线段的性质,能够准确揭示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数学事实;

2.正确理解线段的和、差、倍、分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是进行线段计算的基础.

解析

∵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

平面内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3条直线,

平面内不同的四点确定6条直线,

∴平面内不同的n点确定

∴平面内的不同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时,

解得n=﹣5(舍去)或n=6.

答案6

揭示方法:由具体例子入手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建立方程即可求出n的值.

2.突破需分类讨论求线段长度的方法

【例题2】(2013·菏泽)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则线段AC= _________cm.

解析 根据题意,点C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AB的延长线上.

若点C在线段AB上,则AC=AB-BC=8-3=5(cm);

若点C在AB的延长线上,则AC=AB+BC=8+3=11(cm).

答案5或11.

揭示方法:解决求线段长度问题,如需画出图形,要考虑有无不同的位置关系,该分类讨论时,必须分类讨论,否则会漏掉解.

3.突破理解直线或线段公理在生活中应用的方法

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 初一期末必考知识点,图形的认识名师解析

【例题3】(2014·金华)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垂线段最短

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解析 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答案 A.

揭示方法:在准确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基本数学事实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问题要充分理解,然后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的数学知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3251/23990058230.html

更多阅读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周长的认识教学实录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三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过自己亲身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用多种适当的方法来求出

转载 安装系统·硬盘安装最直观·图形界面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原文地址:【安装系统·硬盘安装最直观·图形界面】作者:电脑人人有①所谓硬盘安装操作系统,是在现有操作系统的图形界面中直接设置、安装系统,这样比较直观。先以ISO后缀安装文件为例,这是光盘镜像文件,如果使用刻录机将其刻录成光盘,也可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张齐华 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背景分析“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总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

《图形的拼组》说课稿 图形的拼组ppt

《图形的拼组》说课稿一、说教材:《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对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深入认识,同时又为学生今后学

声明:《平面图形的认识知识点 初一期末必考知识点,图形的认识名师解析》为网友雨后云初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