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建构区域案例分析 大班建构自主游戏案例 儿童自主建构美术活动关键经验的支持策略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常常在思考:美术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究竟谁更重要?当我们追求更高的课堂效益和更快捷有效的指导时,在满足了我们成人功利的需求时,是否妨碍了儿童自由成长的节奏?毕加索曾经说过:“我用很短的时间学会了画画,但我却用一生学习像儿童那样创作!”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让儿童过早地学会像成人一样作画,儿童将很快失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世界的能力。

  关键经验是指儿童发展必须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连续的、不断重叠累加和发展的。就美术领域而言,丰富的审美感知与体验经验、不同层次的审美表达与创造经验在儿童的艺术经验结构中起节点和支撑作用,有利于相关经验的建构、迁移以及对生活的个性化理解。
  在美术活动中,关键经验是作为活动设计者的教师希望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提出由儿童自主建构关键经验,旨在阐明儿童对关键经验的获得方式尤其重要。不仅需要开放的环境和创作空间,还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积极的关注和适度的支持,在儿童最需要的时段,用最适宜的方式给予支持和支撑。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儿童自我发现关键经验的敏感点,在自我探索、相互启迪、主动交流以及经验的不断丰富中来获得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独特的感受,尊重儿童自发的表达和表现,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儿童的双主体作用。
  教师在设计组织美术集体活动时,也许是希望和儿童一起感受欣赏大自然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艺术特征;也许是希望儿童可以体验感受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表达或创作。如果我们希望儿童获得经验的方式更为主动,更能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更有机会自信地表达和表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育策略:
  一、选择能表达关键经验的范例是实现有效支持的必要基础
  首先,教师对自己设计选择的课程内容要有充分的认识,了解其审美表现形式或风格,并选择能表现典型特征的范例作为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
  以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脸》为例,活动的关键经验为:“欣赏毕加索立体派人物作品,感受毕加索立体派风格的肖像特征,初步了解毕加索在人物表现中正面脸与侧面脸组合的绘画特点,能够大胆运用组合、拼贴的方法创意表现有趣的人物肖像。”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毕加索这类作品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有充分的认识,然后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一组作品作为儿童观察欣赏的范例,从而形象地对毕加索立体派风格的肖像特征有初步的感受。教师选择了四幅结构相似但细节表现各有不同的作品,四幅作品既可以很好地诠释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风,又可以以开放的角度让儿童体验到拼贴不同肖像组合的多样性!
  对于儿童来说,一组范例虽然表达的是一种风格,但头像组合变化的方法和细节表达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每个儿童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这就有可能让儿童在欣赏同一组范例的时候,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绪体验,而通过同伴交流分享获得的感受又可以给儿童更多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二、用最适宜的审美创作方式为实现幼儿自主建构经验提供可能
大班建构区域案例分析 大班建构自主游戏案例 儿童自主建构美术活动关键经验的支持策略
  各种题材的美术活动,其关键经验都有不同的创作表达方式,可以用不同的创作材料进行表达。作为教师就要对创作方式和创作材料以及在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地预见,尽可能地选择难易程度适宜、容易成功又具备一定挑战性的方式。
  在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脸》中,儿童第一次接触毕加索的立体画风,两张脸的组合创作对儿童来说,既有意思又有较大的难度。正面人和侧面人头像的交错遮挡,对儿童来说有很大的表达难度,如果关注于此,就会忽略这种画风给儿童带来的奇妙体验。教师在众多的可选范围内最终选择了拼贴添画的方式,用红黄蓝三原色剪成的正面脸轮廓纸和侧面脸轮廓纸,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黑色底纸上拼贴,再用水粉颜料添画五官和发型。既简化了表达的难度,还给儿童更多尝试不同拼贴方式的机会,在快乐的过程中体会成功。
  拼贴的过程,恰恰就是儿童自主运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人像轮廓遮挡组合的机会,大大小小的正侧面半成品脸型轮廓,给了儿童无数的探索可能,他们不仅尝试侧脸覆盖正面脸和正面脸覆盖侧脸,还尝试正面脸与正面脸覆盖、侧面脸与侧面脸覆盖,甚至还出现了三个脸的交错覆盖,拼贴中不仅有上下错位和左右错位,方向也不尽相同。适宜的创作方式在降低难度突出重点的同时,让探索更具趣味和挑战,获得的经验也更具个性和童趣。
  三、有效的提问及追问可以挖掘儿童内心的独特发现
  提问是一种艺术。开放的提问可以让儿童把感受发现的视野放大;能激活儿童原有审美经验的话题,将以往的经验实现联想和迁移;紧扣活动关键经验的提问可以启发儿童思维,让儿童体会到许多作品之中甚至作品之外的审美韵味;针对性的提问可以挖掘出儿童的内心世界和独特发现;及时的追问可以将活动中生成的问题聚焦化解,激发儿童与儿童、儿童与审美对象、儿童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促进儿童自主、创造性地发展。
  例:当毕加索的系列肖像画呈现在儿童眼前时,紧扣关键经验的问题接踵而来:
  “画家爷爷画的肖像和我们平时见过的有什么不同呢?”“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奇怪?”“你发现这张脸上有两张嘴巴?你能告诉大家这两张嘴在哪儿呢?”追问:“如果这是一张正对着我们的嘴,那另一张嘴是怎么回事呢?”“她到底是一张脸还是两张脸?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开放的提问和及时的追问,让儿童觉得自己的发现是独特的,从而更愿意自己去挖掘和进一步地细致观察,自主勾画两张脸相互遮挡的关系特点。
  当我们把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建构关键经验的权利交给儿童的时候,最难做到的就是控制自己限制儿童指导儿童进行表达创作的欲望。一定要耐心,耐心,再耐心,陪伴、观察和等待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耐心等待的结果是你会发现不一样的儿童、不一样的精彩!也只有充分的等待和适度的支持,才能让儿童有更多机会体验探索学习、体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5951/122130888290.html

更多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初中英语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陈芳(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一、什么是教学设计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

2014年卷四突破100分之案例分析讲义一 杜洪波2016卷四讲义

意思都对,为什么分数却不高?一、卷四复习常见的误区误区一:平时学习中强调对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卷四却没有专门的训练。<spanlang=EN-US>误区二:不对标准答案进行研究,答案不符合阅卷标准。误区三:片面强调知识很重要,技巧是虚的,不实用

电大《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电大法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二版)案例分析程正方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章 结论案例: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分析:在学校管理中应慎用经济人假设。李校长采取“突击听课”的方式来检查教学的做法受到教师的抵制,管理方法上的行不

声明:《大班建构区域案例分析 大班建构自主游戏案例 儿童自主建构美术活动关键经验的支持策略》为网友萌港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