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讨论第一天,在科协、科技界联组会上,科技界委员作中医药相关内容发言,意味深远且鼓舞人心。
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是创新。目前从总体上看,创新基础还不牢,原创力还不强。在传统国际发展赛场上,规则都已制定好,我们加入,须按照设定规则来赛,没有更多主动权。
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在未来发展中后来居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如果我们没有一招鲜、几招鲜,没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那我们就缺少了机会。”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恰恰是我们应手握的“一招鲜”或“几招鲜”的重要源泉。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思维,蕴含系统生物医学和化学生物学等国际科学前沿的科学思想。
君不见,青蒿素类抗疟新药的研究曾获美国拉斯克奖;砒霜治疗白血病使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成为全球第一种可被治愈的白血病;汉防己碱又将可能成为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有效药物……这些研究无不从古老的中医药中发掘产生,启发灵感,体现了中医药作为科技资源的原创优势,昭示了中医药宝库正是我国科技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不尽源泉之一。
两会期间,欣闻科技界委员愿打破行业、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的声音,于实现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来说,可谓如虎添翼。希望中医药亦可增强我国科技在国际赛场的竞争力,在创新驱动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并助力我国科技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行者”“领跑者”的转变。
许淑清代表称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中药为多成分制剂、未知成分多,在现有药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确保中药质量难度很大。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董事长许淑清建议,加强中药材基础研究,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
许淑清认为,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比较落后,存在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降低;中药材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中药材需求量日益增加、中药材种植水平落后导致部分中药材供不应求;中药材重茬种植问题;中药材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中药材采收不规范;中药材质量标准要求多年不变等问题。
许淑清提出,加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科学研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政策支持;提高中药质量标准;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确保人民用药安全。加大中药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力度,尤其是重点开展属于基本药物的中药注射剂和中药注射剂大品种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价;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优势医药企业进行产业扩大、整合兼并。
许淑清建议,科学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解决中药材重茬种植问题;
延伸阅读: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中医药法有望今年出台 业内吁健全中医药标准化吴以岭委员指出要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作用人大代表给中医药立法中医药立法将迎来曙光中医药立法困难重重 至今未有通过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