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2014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13)综合题型之5探究发散型

题型5  探究发散型
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II)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选其中一种观点,并提供论据即可)

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材料与图示信息,M处于(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边,据此推测,该处沙丘的形成与河流堆积作用有关。同时该地风力较大,风力堆积也是原因之一。第(2)题,从冬季风风向与河谷延伸方向的关系及县城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第(3)题,这是一开放性问题。答题关键是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并达到观点与论证的统一即可得分。

2. 【江西省临川一中、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地理联考试卷】读“婆罗洲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分析图中婆罗洲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结合图示评价婆罗洲内河运输的自然条件。

(3)浙江某开发商拟在婆罗洲承包土地种植橡胶,承包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请你利用所学农业区位等地理知识,帮助该开发商写出实地考察的内容。(至少写出4点)

答案 (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理由:河流自中部向四周流,呈分散状。

(2)婆罗洲终年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流量稳定;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但河流短小,航程短;河流上游地区山高谷深,通航条件较差。

(3)①当地的光照、热量、降水等气候状况;②土壤质量情况,土地租金;③当地及周边地区市场的需求情况;④劳动力的素质及数量,工资成本;⑤当地政府的农业优惠政策;⑥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情况。(答对4点即可)[来源:学科网]

解析 第(1)题,地势高低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第(2)题,河流航运需从径流量大小和季节变化、结冰期、地形等方面考虑。第(3)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即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

3.【山东省济宁市2013届高三4月联考文综试题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采主要采用水平井和岩层压裂技术(即将大量水夹杂着化学物质、泥沙,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邻近的岩石构造,扩张裂口,使天然气能流入井中得以收集)。美国是目前世界页岩气开采量最大的国家,其页岩气单位热值的使用价格约为汽油的一半。下图为美国本土页岩气储藏地的分布。

(1)据图概述美国页岩气储藏地的空间形态及分布特点。

(2)简析近十年美国一些投资公司加大页岩气开采量的原因。

(3)据初步勘探表明,我国四川盆地边缘也有丰富的页岩气储藏。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采,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多呈块状,分布范围较广,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于美国东北部地区。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2014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13)综合题型之5探究发散型

(2)页岩气较清洁,价格较低;美国能源消费量大;美国资金雄厚,技术成熟;页岩气投入市场,前景广阔。

(3)不赞同。对资金和技术要求高;对地质环境影响大;开采技术水平较低。

赞同。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解析 第(1)题,从图中页岩气储藏地分布可得出,美国分布范围较广,地区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解答分布类问题时主要考虑分布范围、分布集中度这两个方面)

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进步,开采成本较低,且页岩气产生的污染较小,再考虑美国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或不赞同两个方面作答。赞同方面主要考虑我国市场需求量、对环境有利影响、对开发地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影响来分析。不赞同主要从我国资金和技术条件较差,页岩气的开发可能对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角度来分析。

4.【江西省莲塘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统考地理试卷_启迪慧想_新浪博客】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近日又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6 000元月薪竞招不齐技工,16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三

(1)从材料三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____。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及“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人口__________的下降。

(3)结合材料二分析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观点二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答案 (1)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70年代初)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2)三低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3)原因:经济、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普遍较低。

措施:对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能。

(4)观点一:虽然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已在1%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仍以每年800~1 000万的速度增长,所以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不能放松。

观点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造成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供应紧张、社会负担加重等,因此适度提高人口出生率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压力。(言之有理皆可)

解析 第(1)题,材料三中的人口金字塔为1995年的,A所对应的年龄为35岁左右,所以出生年份为1960年左右,即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同理,B所对应的年龄为20岁左右,出生年份为1975年左右,即我国刚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2)题,“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特点为三低。“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因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即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下降。第(3)题,农民工的素质低,技能不高,而企业需要招聘有一定技能的工人,所以出现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现象,应加大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5.【湖北省监利一中2012---2013学年度高三上期末文综试题_启迪慧想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江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三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使得相关产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企业停产、失业人数激增、收入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多个城市(包括地区)为国家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

(1)根据材料,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2)材料二中“珠三角”地区将强化石油加工能力,打造炼油基地群。简要分析该地区建设炼油基地群的优势条件。

(3)有人认为“资源枯竭型旧城要向科技新城转型”,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案 (1)与港澳台临近,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与先进技术;北承长江三角洲,南连珠江三角洲,利于两岸三地的经贸合作;交通便利,拥有福州、厦门等众多良港和铁路等立体交通格局;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地价低。(答出四点即可)

(2)海运便利,利于石油运输;常规能源缺乏,石化产品市场广大;工业基础好,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答出三点即可)

(3)同意。有国家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高科技产业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广阔;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关联行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不同意。高科技产业对人才和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而此类城市科技与教育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足,难以实现向科技新城转型;并且高科技产业提供再就业岗位数量少,难以缓解就业压力;此类产业对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当地难以满足。

解析 第(1)题,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要注意一个是有利的条件,再一个要从经济发展的一般区位因素上分析,比如人口、土地、交通、政策、科技等因素,还要考虑到福建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离台湾近,离港澳台近,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近等因素。第(2)题,该地区建设炼油基地群的优势条件,要从石油冶炼产业的需求来分析,比如交通、市场等因素。第(3)题,是否同意资源枯竭型旧城向科技新城转型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同意不同意皆可,但要在叙述理由时有理有据,科学合理。

解题技巧

探究发散型试题主要有实验题、论述题等类型。实验题侧重自然地理部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与应用,主要涉及辨别方向、地球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测量、时间计算、温室效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机理、水土流失现象等。解答地理实验题与解答理科实验题类似。论述题侧重人文地理部分的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交通线路的发展状况、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论述题往往提供大量材料或理论信息,有的还与地理热点相联系。一般来说,解答该类试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审材料。审所有文字、表格或图等,文字要找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和题目提供的地理事实。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审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题目考查的是哪一地理事实。

第三步,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相关地理事实等进行解答。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描述”“概括”“简述”“分析”等文字,有效地组织答案。

总之,回答探究发散型的论述题既要回忆教材与此有关的知识,又不能把所学的教材知识完全照搬,要根据所给资料提取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解答时要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分析问题,如原因的分析一般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措施要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0451/197501049678.html

更多阅读

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之七:12种气候统计图判读技巧

气候统计图的十二大类型和判读方法近年来,气候知识成为高考的主干。气候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特征呈现多元化、多维度综合考查。统计资料除了传统文字、表格和和经典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配合图外,呈现各种变式和相关综合考查:考查气温和

2015年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短文改错解题技巧ppt

2015年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2014.10.30无尘 整理一、短文改错常见考点设置:1.考点设置之名词命题特点:本来用复数,却用单数.改正方法:(1)根据名词前的修饰限定成份;(2)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详解:1).Shesaidthatsheandmysch

高考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高考英语语法填空解题诀窍

对于占分不少的语法填空题目,应该如何拿取高分甚至满分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英语语法填空解题诀窍,供大家参阅!破解英语语法填空题的妙方自从广东卷开创了语法填空题后,新课标全国卷就采用了这一命题形式。顾名思义,语法填空

声明:《高考地理解题技巧 2014年高考地理解题技巧系列(13)综合题型之5探究发散型》为网友耳朵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