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积极的人。教师也能在这样积极行为中收获更多的成功与快乐,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共同进步,实现师生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1﹒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谈积极心理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近年来的一个新发展,主张心理学不仅仅要关注人的缺陷和问题,更应该关注人的积极品质,用人的积极力量来带动自身和环境的进步。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高峰期,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和理念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中学生积极认知的培养和积极特质的养成都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同时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学;体育教学;运用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全面综合地采用各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开阔了中学体育教学的视野,丰富了中学体育教学的手段和内容,运用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积极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把积极心理学理念和知识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对教师自身认识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它是相对于传统心理学而言的。传统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强调对人的矫正和治疗;积极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学不仅仅要研究损伤、缺陷和伤害,更要注重对人的优秀品质和力量进行研究,发掘人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通过
积极力量和积极行为的带动来克服自身的不足,提高人的整体状态[1]。积极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关注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这几个方面。具体涵盖了幸福感、乐观精神、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责任感、利他主义、礼貌、平等、宽容、自尊等,对这些方面有合理地认识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享受生活的乐趣。
具有积极观念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更好的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让自己的生活过得精彩。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倡导积极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引导正确的原因分析,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并开展积极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积极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
1、教学目标的制订
能否实现自己的目标是学生形成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要因素,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基础。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是多元化的,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情感价值目标;既有总体教学目标,又有个人教学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水平,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重视积极的情感价值目标和个人教学目标来实行,在集体的环境下以个人为重点来进行教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提出适合学生自身心理、情感和能力水平的目标,提高个人的积极认知水平、情感和技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2、教学内容的选择
体育教学既有实践课也有理论课,我们要把两个类型的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积极品质的培养。首先我们要在健康教育课上用更多的时间对积极心理学知识进行传授和探讨,提出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观点。既要充分介绍理想、乐观、勇
气、创造、适应、合作、宽容等积极的主观体验和个人特质,又要和学生深入探讨积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知识,碰撞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形成对自己和环境的正确认识,让学生有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在实践课上,我们应该更多地选择既有乐趣又有锻炼价值的项目来进行教学,尤其是要与人合作的集体项目,如篮球、足球等。要注意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营造,让学生在保持较高兴趣的情况下,在适当的情绪和技能挑战中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体验积极情绪,培养积极品质。
3、教学语言的使用
教师教学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有更愉悦的心情和更配合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言语应该始终充满鼓励、肯定、赞扬和关爱,点滴进步也不要放过,让学生有兴趣、有勇气去参与练习,体验被信任和克服困难的愉悦和快乐。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无论是技能上、行为上还是情绪上的进步,教师都要能够及时洞察并予以关注,把握住每一个施加积极影响的机会。教师的语言要充满耐心,循循善诱,要争取每一个言行都给学生以温暖的感觉。在教师细致入微的关怀下,无论是出于模仿还是有意识地改善,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体验也在不断地累积和提高,能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养成。
4、教学评价的实施
积极的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评价的标准要积极,另一个是评价的侧重点是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一面。教学评价的标准要让学生获得积极公平的情绪体验,这个标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只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争取是可以得到好的回报的。因此,教学评价不能完全绝对化,要给参与体育的态度、进步的幅度和对班级的积极影响等因素一个可以纳入评价体系的机会,占一定比例的分数,让具有积极态度的同学获得一个相对较好的评价。另一方面,教学评价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下用自己的进步不断激励自己,形成自身的特色,带动其它方面的共同提高。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可以鼓励学生看到点滴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和希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更主动地去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整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