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和中元节 中元节简介 揭秘中国传统节日盂兰盆节介绍

  中元节简介: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盂兰盆节和中元节 中元节简介 揭秘中国传统节日盂兰盆节介绍

  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有的书中说,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认到中元节的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在,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一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在庆赞中元的同时,应该跳脱鬼的角度,期勉互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151/985543597325.html

更多阅读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的来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重定向自中元节)跳转到: 导航、 搜索中元节、盂兰盆节香港的一个盂兰节组织中文名称繁体中元節、盂蘭盆節、鬼節、七月半简体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七月半日文名称日文汉字盂蘭盆 · お盆假名うらぼん · お

中国盂兰盆节/中元节/七月半鬼节的由来与各地的习俗风俗

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徒则称为中元节。事实上,这个节日和周朝在七月举行的几项祭礼也有著内在的联系。《礼记》「月令」篇上说:「是女也(七月),农乃登榖,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在收获的季节,天子

盂兰盆中的大功德 盂兰盆

文:张中钢盂兰盆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国民间在这一天也有很多的习俗,多是以祭祖为主,这些也都是盂兰盆节的流变。盂兰盆节缘自“目连救母”的典故,佛陀以此因缘宣说了《盂兰盆经》,为我等凡夫留下殊胜的修行方法——置盂兰盆,得大功德。

盂兰盆节 盂兰盆 盂兰盆-诗词正文,盂兰盆-盂兰盆节的由来

“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会之起源是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印度佛陀时代。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目连尊者,修法得到六通之后,用天眼观看到自已的母亲堕在

盂兰盆节视频简介 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由来,盂兰盆节-节日简介

盂兰盆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华南,是七月十四日),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依照佛家的说法,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盂兰盆_

声明:《盂兰盆节和中元节 中元节简介 揭秘中国传统节日盂兰盆节介绍》为网友风吹过下雨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