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雾霾连续第五天笼罩北京乃至北中国大片土地,截至12月1日早晨8时,北京西南监测站PM2.5过去24小时均值高达745微克/立方米,浓度最大时逼近1000。媒体引述专家称,这场历史罕见的雾霾污染浓度已接近著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截至发稿时,北京市环保局并未启动红色预警机制,一位网友说,我们能做的,是“自行启动红色预警机制,为你的孩子、下属或你自己停工、停课并采取居家防护措施。”Esquire也确实发现了一些对员工健康负责而选择放假或者在家办公的好公司,并且和他们的负责人做了一次快速连线。毕竟,“等风来”是最消极无奈的办法了。
▲今日北京的某条高速公路
邓瑾 博雅小学堂联合创始人
因为雾霾太大,我和另一位创始人早上6点多钟就决定了全体员工在家办公。我们是做日播的儿童人文教育电台,今天也特地做了雾霾专题,在收集听众留言时,很多家长都在犹豫是否要送孩子上学。因为现在官方数据公布是500,但现在各方测得有1000、有2000的,我会觉得是不是可以公开信息会更好一点,因为如果真的是红色预警的话,学校就可以放假,公司也可以正大光明地放假。
很多留言也让我们看得很不是滋味,有个妈妈早上送孩子去上学,孩子想吻她,却因为雾霾戴着口罩而没办法亲上去,她发了一个心碎的表情。还有一个朋友拍了香港家长因为孩子作业太多而上街抗议的照片在朋友圈,问我们为什么不因为雾霾而去抗议呢?
曹紫建 奥美公关资深客户主任
公司昨天中午向员工发了邮件,说“从现在开始,如果官方数据显示空气质量指数高于300,在不影响作业和征得主管的同意下,便可在家办公”。这种决定当然会影响一些事情,但因为这种天气,重要的事情只能往后推,大家都只能相互理解,客户也尽量体谅我们。
一般我们办公室都开着四架较大的空气净化器,但今天行政同事来测办公室空气指数时,发现是在550左右,基本上除了必须要外出办公的员工,大家都回家了。我前几天刚从石家庄出差回来,一看就知道北京的雾霾没辙。那里一个居民区过去一个工厂,又一个居民区过去又两个烟囱,都是靠风活的城市。到了北京,开车的时候你只能看到前一辆车,再前面你就完全看不到了。
姬十三 果壳网CEO
公司管理层早上起来发现雾霾的确比较严重,大概讨论了下就做出SOHO(在家办公)的决定了。我们后来还统计了下过去因为一些极端天气而对员工作息有所调整的案例,决定根据北京的恶劣天气做出一个更严格的流程制度。比如橙色警报的话,可能员工就不需要来办公室了。
其实公司也做不了什么,公司能做的可能就是帮员工团购下空气净化器,买一些口罩。不过作为宅男聚集地,公司同事们就做了一个线上办公室,同事们会打趣以后是不是都可以在这里办公了。
▲左:在三环步行了2600米的新口罩,中:新口罩,右:在三环步行了1000米的口罩
马德龙 拉勾网CEO
今天上班前就有几个同事请病假,我坐在窗边,一看心里就不舒服,本身又多愁善感,下午就写了封邮件让大家可以回家就回家,也有一些同事因为家里没有空气净化器留了下来。
作为互联网公司,这个决定的影响不会很大,因为健康肯定更重要。你说我们能做什么,难道真的要把公司开到深圳去,也不可能。但我对这事特别不甘,我上午送老大上学时,就特别无能为力,我家老二每天都要下午去接姐姐放学,到点了不出去就哭闹,我能做什么。
周宇 《凤凰周刊》主编
我们做这个决定很困难,因为没有标准。外面空气情况和警报情况是明显不相符的,单位所有的空气净化器都在报警,我们犹豫了几天,但官方除了橙色警报也没有呈现出来,所以我们就决定不管级别,直接看天。这种决定多少会对流程有些影响,但相比之下,我们肯定会更为大家的健康着想。
对于雾霾,个人力量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我们过去也做过一些关于雾霾的封面报道,但发出去了,过了一阵,大家就又都忘了。唯一希望的就是有更多民间力量能够参与。如果一个问题明显仅仅依靠官方努力是无法解决的,最好能够大大方方让民间组织参与进来以及在立法等各个配套环节上跟进。如果有人因为工厂临时关闭等原因承担了某些成本,那么需要明确的制度安排及补偿机制。
赵悦 万合天宜公司导演助理

上午10点,我们收到了导演易小星发的通知,通知里面写着,“空气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我在室外举起手机自拍时,竟然都看不清自己英俊的面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为公司玩命加班,决定放假一天。”所以公司现在除了10点之前出门和非去不可的人基本上空了。
我因为有电影活动,也出了门。朋友圈爆满了晒雾霾的图片,什么天空飘来几个字,自拍看不见脸、路上看不到路,全是嘲笑的状态,但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法。如果没有其他负担的话,我的第一选择是去一个没有霾的地方度假。
▲今天的北京鸟巢
叶女士 天安时间画廊媒体负责人
今天上午老板就在微信工作群通知了放假决定。大家就在群里面讨论要买什么牌子的空气净化器,也做不了什么其他的。大家都在解决自己的问题,闷在家里用最贵的空气净化器,但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解决办法,特别无奈。我会希望能有像柴静一样的精神领袖出来。在雾霾这件事上,人人都有责任。像是暖气和污染是相互矛盾的,但我们要把暖气关掉吗?我现在会比较注意节能减排,比如减少网购,这两天看到快递员时才发现他们真的特别不容易。
刘宝杰 盒和精品零食联合创始人兼COO
这两天因为雾霾,我们就决定全员都在家办公。我们发布了一些雾霾食品清单,反响非常不错。售卖的桂花马蹄因为清肺抗霾的原因也卖的热火朝天,这款产品我们也免费向员工提供。我前天才从日本回来,一回来整个身体状况就非常糟糕。作为孩子的妈妈和公司的COO,我对雾霾已经愤怒到不能再愤怒了,特别心疼孩子在这个环境里生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时间和周期都特别频繁。像柴静做的东西出来之后,我就特别有感触。我无所谓,我的生命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但有些新生命在这种环境下生活,非常不人道。
林超 厅客APP联合创始人
我们公司的理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们大概前天晚上看了天气预报就在工作群里通知了全员在家办公。大家现在也都习以为常了。但雾霾这事对于北京作为人才聚集地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同事都因此回到深圳或者杭州。像硅谷或者特拉维夫,他们都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像全球集中的人力资源密集带,都是一些相对来说气候比较好的区域,所以这点未来会对北京市一个很大的挑战。
▲今日天安门广场
朱丹 真格基金office manager
大概8点多,总裁就直接在工作群说可以在家办公。公司也第一时间购买了空气净化器,LP徐小平老师决定也送给每位同事一台。我在负责收集所有人的信息,争取一周内把空气净化器都送到位。
我们公司大部分人都是从国外回来,对比就特别强,感受更深,只能无奈。你也不能像环境保护,能具体做些什么,只能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少排车。像我今天一天只能在家开着三台一直红色警报的空气净化器办公,也没有其他办法。
张帆 单向街联合创始人
其实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几个创始人昨天碰了下,就说都这样了,就别让大家出来再受罪了。我们做出这种决定除了为了员工的健康着想,同时也希望让人意识到雾霾这件事的重要程度。雾霾不是一件与你无关的事情,它甚至比你的工作还要重要。每个人都去想,都去关注,才会有机会来解决问题。否则都是无奈地调侃,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而且个人能做的事情也没有很多。除了每天能少开点车,但这个能解决雾霾问题吗?到底雾霾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柴静的《穹顶之下》已经说了很多了。如果靠每个人做些事情而不是从根源上解决的话,可能问题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每个人做的就是呼吁这件事情,然后等过几天天晴了,就不再关心这件事了。
刘容 时尚集团高级副总裁、人力资源主管(是的,作为一本有教养的杂志,我们举贤不避亲)
天气的污染状况已经非常严重了,部分员工的身体都出了一些状况,时尚集团的企业文化是以员工为本,集团董事长和总裁考虑到员工身心的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全体在家办公的决定。我们也安排了人力资源部做出了相应的通知,还购买了1000个口罩发放给大家。
即使在家办公,也不会影响到集团的工作。作为一个以媒体起家的集团,我们当然更希望唤起整个社会对环境污染的重视,人人做起,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降低污染强度,利用多媒体力量,关注环境问题。
▲时尚集团人力资源部做的通知海报
你所在的公司、你的亲朋好友、你个人启动红色预警了吗?都采取了哪些自救措施?欢迎评论留言告诉我们。我们会选择高质量留言赠送即将上市的12月巨献年度先生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