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风光(590)老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北京四合院源于元代院落式民居。
元建大都城时,街巷横平竖直,大街阔24步,小街阔12步,以皇城内宫殿、园囿为核心,排列着一条条小巷,这些小巷就是胡同。北京的胡同多是东西走向,这也是元代开始奠基的。
元代为鼓励在都城内建造民房,元世祖忽必烈颁诏,让金中都旧址居民,特别是有钱的商人和有官职的贵族到大都城内建房。同时还规定建房者可以占地8亩。这一政策,使元朝统治者及贵族大批迁入城内,并出现规模建造院落式住宅的现象,使院落式民宅以它独特的营造方式得以完善。到了明清两代,终于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而且清代比明代更加讲究。现在东单到雍和宫大街两侧、南北锣鼓巷、西单到新街口大街两侧还保留有一些比较讲究的四合院房屋。
这里拍摄的四合院是后海附近的一家四合院,有人家居住,但可以参观,每人20元购票一张,即可进院参观拍照。
四合院门楼
影壁墙和东厢房的墙壁和在一起,因为院子很小
东厢房,内有卧室和厨房
正房和院落
西厢房,小姐闺房,禁止参观
正房内的堂屋,餐厅
正房内的卧室
正房门前的凉棚和鸟笼

客厅的摆设家具
八哥会说话学舌
这是房内的摆设,用来接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