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特色乐器 蒙古族乐器 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

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四胡

音乐是蒙古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四胡就是蒙古音乐的灵魂所在。蒙古四胡形制和汉族地区的四胡相同,但却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四胡长期在蒙古族民间流传,也涌现出许多技艺精湛的演奏家。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称大四胡或好来宝四胡,广泛流行于内蒙古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的低音四胡,为便于马上携带,琴身可拆装,即琴筒、两截琴杆、弦轴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刳制而成圆筒或八角圆筒形,前口蒙以羊皮或牛皮,后端敞口。琴杆与琴筒同木而制,弓杆较短,两端缚以马尾。

演奏低音四胡,将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头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主要用左手食指、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按弦,有时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还不时从弦下弹弦,小指多用来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颤音等技巧。

除却上述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弹拨里弦配合右手弓杆敲击琴筒,也经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轻弹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弹弦,这些都是四胡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是蒙古族说唱音乐伴奏、民族器乐合奏中重要低音拉弦乐器。

中音四胡

蒙古族特色乐器 蒙古族乐器  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

中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板卷焊而成,筒长16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筒口外用铜箍紧固,筒后端敞口,口内设铜制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红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长9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张有四条丝弦或铜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68厘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73651/55842044654.html

更多阅读

埙曲 埙曲曲谱

埙 曲 欣 赏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

蒙古族图案 蒙古族特色花纹图案

图案一词,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从蒙古族图案来看,美好的幻想,艺术夸张及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图案的主要特征。 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日用工艺品和

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 56个民族的特色

蒙古族谚语的民族特色 这是一篇旧作,写于1995年5月,当时曾在内蒙古大学举办的“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引起较好反响。今天偶然翻出来看看,觉得内容尚可,且不受时效限制,遂粘贴于此,以就教于方家。 所谓谚语,系指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民乐合奏曲试听下载汇编全览 民乐合奏

民乐合奏曲汇编全览民乐合奏 http://music.guqu.net/hezou/List_16.html古筝 | 笛子 | 二胡 | 古琴 | 琵琶曲 | 民乐合奏 | 吹打乐 | 扬琴 | 洞箫 | 葫芦丝 | 巴乌 | 丝竹音乐 | 埙曲 | 唢呐 | 马头琴笙曲 | 广东音乐 | 中国南音 |

声明:《蒙古族特色乐器 蒙古族乐器 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乐器之一》为网友限量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