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人口总数的16.1%,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1.44亿。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养老”两字也仍然保持着较高的频率,全文共被提及8次。不难看出,未来政府除了愈发重视养老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外,也在加速向养老产业抛出一系列“福利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养老问题成了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代表、委员们对养老在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老产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应在建普通老年公寓的同时,建立医疗养老机构。并借鉴外国经验,建立普通社工和养老医护人员队伍,在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提供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
可以建立养老服务积分制,鼓励主动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比如为失能老人送饭服务、家居清洁、日常陪伴照顾等,根据服务次数、周期给予相应的积分。
全国人大代表梁凤仪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公办养老机构的投入,增加床位。但是完全依靠公办,是没法填满缺口的,将来的方向还是要民办的养老机构做补充。
全国人大代表向晓梅
医养结合
应尽快出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医养结合话题备受关注。“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这是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各自独立、互不衔接,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使得老人们需一次次地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有病诊治、无病疗养”的新型养老医疗模式,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满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医疗保障需求。
一问:医养“两张皮”如何解决?
我国现行的养老机构主要有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传统家庭等单一机制参与,这些单一机制建立的养老机构存在着经费、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没有形成集合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副校长熊思东提出:“养老、医病两张皮仍然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熊思东表示,目前,以民政系统为主建立的养老机构和传统的居家养老,都不具备基本的医护功能,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家庭、医院间奔波。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市卫计委主任陈怡霓表示:政府应尽快研究制定出台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或将其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老年人口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等要素,合理调整其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