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的研究都表明,低收入家庭学生和高收入家庭学生用同一份试卷测验时,成绩的结果总是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偏低。MIT和哈佛大学的最新研究发现,富裕家庭孩子的大脑表层比困难家庭孩子的大脑表层厚,这也证实了家庭收入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影响。
MIT和哈佛大学这次使用了与以往不同的测定方式来研究“学习能力差异”。该研究以一群12~13岁的学生为对象,其中有23人来自低收入家庭,35人来自高收入家庭,总计58人。研究团队运用马萨诸塞州综合评价系统(MCAS)对研究对象进行学习能力测试和脑磁共振扫描。该研究中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为已获学费全免,并申请到学校食堂优惠的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富裕家庭孩子的大脑中,关系着视觉认知和知识整合能力的大脑皮层更厚。 “大脑构造”、“学习成绩”和“家庭收入”这三要素之间以前未发现的联系,现在终于明了。虽然仍未查明不同家庭环境导致大脑构造差异的原因,但根据一直以来的研究不难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幼儿期接触声音语言的机会相对较少,承受的压力却相对较大,教育资源不足等,是导致他们学习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来自McGovern脑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表示,“现已有不少证据证明了大脑是一种后天可塑的器官”并指出这次研究发现的大脑构造差异并不是永久性的。今后,他们将追踪调查哪种教学方案可以尽可能缩小学习能力差距,并研究不同教学方案是否会对大脑构造产生不同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