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新华社 新华社综合楼

  设计时间:2004-2005

  建设时间:2006
  工程地点:北京宣武门内大街
  建筑面积:31400m2
  建筑高度:30m
  项目用地位于北京宣武门新华社大院内,是一个集职工餐饮、会议、展示、职工活动、停车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建筑。从大院总体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室内设计一气呵成,“设计总包”概念的实施,为业主提交了一个精致细腻的高完成度建筑作品。
  
  
  由于用地紧邻文物保护区,新建建筑要和圆楼、红楼等几栋民国时期重要文物建筑相协调,因此,方案构思遵循以下原则:
  ①理性化的功能布局遵循规划逻辑。合理安排大餐厅,小餐厅和入口之间的关系,主入口选择在圆楼和红楼之间宽敞的地带,不仅提供了更好的欣赏点,同时也在透视上更有效地缩短了30m高的新建筑与圆楼的高度差异。
  ②背景化的体块造型烘托文物建筑。新建建筑外墙采用灰色干挂陶瓦和透明玻璃幕墙,简洁、通透、含蓄、宁静,与文物建筑丰富的细部处理形成鲜明对比。
  ③三段式的立面处理减小建筑尺度。在体量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老建筑的压迫感。、
  1~3层的职工餐饮区包含两个千人大餐厅、一个多功能餐厅、西餐厅、清真餐厅及若干小餐厅,4层以上为职工活动区,地下为中央厨房、小餐厅、设备用房及汽车库。由于北侧日照的影响,建筑体型为南高北低的退台处理。
  室内环境是本案的设计重点。大餐厅景观水面将建筑自然划分为大厅区和取菜区两大部分,用水面代替排队系统的护栏,在感性中注入了理性,给景观注入了功能,中庭水院的设置将大人流的大餐厅和相对安静的小餐厅分隔开来.同时提高了公共区域的环境品质。建筑东侧的下沉广场将光线引入地下1层的小餐厅中,环境优美宁静。室内设计的思路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①建筑的内部和外部之间保持高度的连贯性。室内庭院与竖向光井被引入室内,使得室外的光线、水以及植被形成室内环境室外化的效果,在室内庭院以及很多公共空间沿用了建筑外立面的饰面材料。
  ②建筑各楼层的公共空间之间保持紧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通过贯穿各楼层“一实两虚”的3个竖向元素得以实现。
  ③各独立的中小餐厅和不同功能的房间在与整体设计语言相关联的前提下,寻求差异化的独特氛围。
  ④突出体现“新闻”这一核心概念,并将其解析为时间、地点以及信息3个基本要素。

新华社 新华社 新华社综合楼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2251/339540019265.html

更多阅读

新华社再批王思聪养不教父之过 养不教父之过 英文

王思聪作为国内地产大享王健林独子,为何总喜欢不停调戏,调戏明星及企业家也就算了,竞争不自量力调戏新华社,目前国内谁人不知新华社是党机构,商人之子跟国家政策对着干其父王健林至今未做表态。新华社为何再次批王思聪新华视点:#新华微评#

声明:《新华社 新华社 新华社综合楼》为网友果绿森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