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职员的思想意识层面
(1) 签订《安全责任状》。分别与每个农电职工签订农电《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其职责、权限、义务和赏罚规定,真正把安全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头。
(2) 教育与培训。及时对聘用的农电工进行安全规程和电工基础培训,使他们懂得安全用电常识,把握用电线路设备治理的基础知识、具备电工常用技能和较好的线路设备安装使用技术,并着重进步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处理线路设备突发事故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3) 安全生产例会。要规范安全生产例会的相关内容,夸大对班组长和治理职员的督促、检查,进而保证安全生产例会的质量,确保通过安全例会能了解题目,解决题目,落实好与安全相关的各类工作。要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各种安全文件、事故通报,并做好贯彻执行工作。
(4) 警示。在职工经常工作的场所、上放工经过的地方、在过往发生事故的地点设立警示牌。选择富有感情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的警示语,时时提醒职工留意安全。在宣传橱窗和会议室等处张贴挂图或利用黑板报等形式宣传安全留意事项。
2 设备的健康状况层面
(1) 检查隐患。要组织人力对农网改造后接管的农村供电线路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查线路走廊,查电线杆、导线、尽缘支撑物是否符合标准,对陈旧的用电设备以及不规范的用电接线等设施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组织人力、物力,分先后缓急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彻底消除不安全隐患。
(2) 实行剩余电活动作保护器的三级保护。按照《剩余电活动作保护器运行治理规程》,对剩余电活动作保护器实行规范化治理。定时进行测试并填写记录,及时更换毁损、动作不灵敏的保护器,切实把住农村低压电网的安全保障关。
(3) 建立设备台帐。建立农村变压器台区、线路设备台帐和用电情况档案,定时检测并形成报表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求出各台变压器的最高负荷、线路终端压降情况以及线损,正确评判供电线路设备的健康水平。
(4) 加强台区供用电设备的巡视。按照《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切实做到对一般用电设备每月巡视1次,对特种杆等设备每月巡视2次,对配变、表计、配电盘等主要设备每月巡视3次。发现缺陷要及时整治,保证供电主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 职员的行为习惯层面
(1) 反习惯性违章。列出生产现场不被重视的常见违章现象,集中进行训戒。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的最大隐患。必须进行切实有效的集中治理。
(2) 按规程操纵。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纵,是杜尽人为事故的可靠保证。对此,治理职员应本着“宁在事前流泪,不在事后流血”的精神,对那些安全意识淡薄、“天不怕地不怕”的职工进行严厉批评教育,甚至处罚。
(3) 检查赏罚。要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检查和赏罚,培养出一支不仅能干,而且会安全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农村供用电安全治理是整个供用电安全的基石。作为基层供电所的治理职员务必克服无关大局的消极思想,全面考虑生产各环节、治理各层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题目,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升安全水平,为安全生产做出贡献。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供电所安全生产治理的三个层面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