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秋风儿起。蟹膏儿黄。再次来到姑苏城。她仍是一座脂粉浓重的江南小城。
是吴侬软语里的小家碧玉。
是老婆婆绣的一双双小花鞋。
也是黛瓦粉墙墙头的一支紫薇花。
京沪线上最早一班始发高铁出发。
经5小时的跋涉。G105-[北京南-苏州北]
第一眼的阳澄湖。湖面上狂风骤起,天象奇异。
她拥有9.67公里的岸线,蜿蜒曲折。总水面18万亩,太湖下游湖群之一,古太湖的残留。一作阳澄湖。
凭栏赏风景,憩体暖意间。
坐车去苏州重元寺。
重元寺。位于阳澄湖岸,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浅水湾,是苏州古城区东面的唯一寺庙。据记载,重元寺始建于公元503年,与寒山寺、灵岩寺、保圣寺同时代。
国内最高的水上观音阁——46米典雅观音阁矗立于莲花盛放的阳澄湖中央。
寺庙里的很多蜡烛
寺内观音阁里高33米的铜胎贴金杨枝观音像是国内最高最重的室内观音像,慈爱俯瞰众生。
第二站:昆山巴城水云间蟹庄 第二眼的阳澄湖。水质澄清,阳光透底,一如它的名字。这才算是她的真面目。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
步入水云间蟹庄,立刻感受到的是清湖绿水、木屋竹楼的古朴与典雅,令人欣喜。
大闸蟹钟情于阳澄湖这片水域,是情有可原的。湖水活水性较好,水体清澄,透明度高,平均值为133厘米,这是其一。二是湖底底质好,硬地占65%以上,表层多数呈斑块状的粉沙和沙质泥。三是水草特别茂盛,它既是蟹爬行的阶梯,又可做食料。
四是天然饲料丰富,生物量大,螃蟹总是寻找水质清晰,阳光透彻,水草茂盛的水域栖息,生活。
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当你感到有薄薄的秋风刮起(约农历九月左右),大闸蟹就会很肥美了。老历九月及十月时吃最好,有“九雌十雄”之说法。
据说,背壳上的明显的笑脸,是阳澄湖大闸蟹的标志之一。阳澄湖蟹的青背上象涂上一层明油,粗看,近似灰色;细看,灰中带青,青而发亮,由于这种色彩大方洁净,惹人喜爱,又被人称作“蟹壳青”。和其他螃蟹相比,阳澄湖大闸蟹显得神气多了,简直象个威风凛凛、光彩照人的“铁甲将军

马老板指着张牙舞爪的蟹说,阳澄湖的蟹形态有四大特征,当地人不用辨,一眼便识得: 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
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
在鲜蟹的引诱下,小小河豚也赶来凑热闹。
蟹酿橙做法,先用熟透且带有两片叶子的大橙子,把顶部切下去瓤,留下少许橙汁,把大闸蟹的黄、肉塞入其中,再以切下的顶部封口放入蒸锅中,加酒、醋、水蒸熟。吃时蘸醋、盐,滋味清香。
上桌啦
新鲜出锅啦
刚出锅的大闸蟹甘香出色。独爱母蟹的我,揭开一母蟹盖发现一堆黄澄澄的蟹膏。
细嫩爽滑的蟹肉,膏腴肉鲜,细嚼慢咽,齿颊留香……公蟹也不逊色,脂膏丰腴,肉质鲜美。
农家野鸡汤
农家白斩鸡
水煮河虾
超甜的本地南瓜
葱爆螺丝
清蒸白鱼
再配上一瓶石库门上海老酒,暖胃
巴城镇。在阳澄湖风景区沿岸。湖边有400多亩果园,建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是阳澄三宝——虾、蟹、鳜鱼的主要产地。
明清时期,缘于地处水上交通要道,物产丰富,巴城又成为昆山通往上海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
街上米行、商行、渔行以及手工作坊鳞次栉比,南北商贾随处可见。
多为清光绪时建筑,古风浓郁。
当年的文化遗风随处可觅,老房子里水乡生活情调浓。
草鞋
又见小红鞋
荷叶尖尖不见乌篷船、蓝花衫……
临行前。阳澄湖面呈现的“龙图腾”终告阳澄湖之行。
(作者:洋娃娃和小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