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丹妈 -
私人微信:jdths1
开学了,很多家长在问幼小衔接可以看的课外书(桥梁书)。之前其实在小学书单:一二年级12本,三四年级15本,五六年级12本 里有分享一二年级看的,但总觉得不完善,又整理了好几天,终于把大工程搞定了!
之前有读者问我,推荐的那么多书,你都看过吗?恩,基本上都看过,有些书不好买纸质书,也一定会想方设法找电子版看。做童书编辑六七年,没啥其他特别爱好,就喜欢反复研究这些童书,十足的大书虫。
这份针对幼小衔接年龄段的私房书单有童话、科普、诗集、哲学、图画书等方面,分享出来,希望能给你们一个参考。我一个人的见识比较有限,如果你有看过更好的书,也希望在后台分享给我哦。
关于桥梁书
如果把孩子的读书书粗略分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图画书为主的亲子阅读阶段(0—5岁左右);
第二阶段是“桥梁书”阅读阶段,主要是针对幼小衔接年龄段的孩子,引导孩子从依赖“亲子阅读”慢慢转入“独立阅读”。
第三阶段是章回体小说(分章回叙事,也就是常见的文字书)的独立阅读阶段。
桥梁书的特征
1、故事长度适中,主题一般不会灌输深奥的“概念”,而是贴近孩子的生活,以此诱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2、文图比如大概在1:1,还可以说是图少字多,甚至有些图画是黑白的。在桥梁书中,图不再是主角,而是成为文字的补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工具。
3、针对对象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二年级。
选择桥梁书,情况要根据亲子共读的基础而定。唠叨两句,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尽快大量识字,在孩子尚未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前,就给孩子读选择文字较多的桥梁书,这反而会降低孩子的读书兴趣。其实根本无需操之过急,在孩子的一生中,不识字只读图的时间那么短,家长应充分培养孩子对图画书的感受能力。
关于自主阅读的几个问题
1、我家孩子已经六岁,认得一些字,会自己看书,我是不是解放了,不需要再亲子共读了?
松居直曾经说过:“五六岁的孩子看书,大都是盯着文字或拼音一个一个地念,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看书,而是在读字。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太可能了解书中的故事,更别说乐在其中了,书的内容也就不会留在他们的记忆中,也就无法带给孩子精神上的成长。”
所以可以考虑在这个逐步识字的阶段,孩子开始自主阅读+大人读给孩子听,两种阅读方式并存。当然孩子自主阅读是发自内心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非强迫。
2、孩子拒绝自己读书,完全没有自主阅读的欲望,怎么办?
刚识字的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会产生挫败感,进而抗拒自己读书。这时大人陪着读时,建议多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寻找一些识字的方法。
还有一种是孩子自己能顺利读懂故事,但是不喜欢独自阅读的感觉,因为心理阅读年龄还没有断奶,这时建议大人继续陪着阅读。
3、孩子能自主阅读了,还需要看低幼的绘本吗?
丹妈大把年纪了,还是对绘本爱得不得了,所以别那么急着收走孩子喜爱的绘本,或者不再买了,不然他们将会失去很多阅读的兴趣,和阻碍了他们视野的开拓。

丹妈的“桥梁书”私房书单
一、童话类
《青蛙与蟾蜍》(一套4册)
这套书我买了很多年了,非常喜爱,时不时地会拿出来翻下。它是引自德国的一套书,也只有德国的儿童书,才能如此有深度,又清澈淡雅吧。
这套书的语言并没有印象中的哲学书那么晦涩难懂,很平实,但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中《擦亮路牌的人》最初读到,给我很大的震撼: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没有功利没有目的,带着一颗无论何时都平静安详的心,去享受哪怕最简单最卑微的生活……感觉自己浮躁了,拿出来看看还真是洗涤心灵。
这套书一共有4本,本本经典,画风独特,故事深刻,且价格非常实惠,孩子可以从小一直读到很大,实在没有不入手的理由啊。
六、图画书类
《铁丝网上的小花》
《黑兔和白兔》
《一片叶子落下来》
《爱心树》
《花婆婆》
《天空在脚下》
《石头汤》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
米切尔·恩德经典作品绘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