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意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意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

  《论语·述而》有云: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一句,历来都断为“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译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这似乎已成定论。

  但这个传统的解释与上下文不能连贯。因为《论语》一书,并非杂乱无章。《述而》一章,重在记述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精神。让我们来共同看看“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的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应是:叶公向子路问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出来。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是用功学习时便忘记吃饭,以至于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夫子又说:“其实,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说到这里,夫子停止不说了,好像是生怕分心用力影响了凝神思考。过了一会儿,夫子才说:“如果一行人中只有三个人,那么,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长处加以学习,我看到他的缺点也是我也有的,就加以改正。”

  从原文的前后看,“子不语怪力乱神”七字,应该是“子不语,怪力乱神。”亦即“孔子不说话了,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如此解释,文通字顺,语意连贯,符合孔子之为人,也颇符合其时的语境。

  孔子的年代离现在太久远了,由于文字含义在历史上的变化,导致他老人家说的话言简意赅但又颇为费解。李敖先生也曾对论语中的两处传统解释提出过异议:

  《论语·乡党第十》: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句话里“不问马”的“不”字,李敖解释为“后”,也就是“先问人,后问马”。许多读者以为,李敖的解释是对的,因为孔夫子如果光问人而不问马,怎么能体现出“爱人爱物”的圣人胸襟来?不能“爱物”,孔夫子又怎么能称为圣人?因而,“不”字应该被解释成“后”字。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是长青的,不存在前凋还是后凋。因此李敖说,这个“后”字,正是“不”的意思。

  孰是?孰非?欲获其正确的答案,恐怕只有去问孔子他老人家了。(刘继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3251/36225556606.html

更多阅读

★谈正确打坐和打坐的好处 打坐的正确方法图片

天涯论坛楼主:了无挂碍/ 整编:Niuniuyumami大家好,我是一名在家居士,平时修行主要是打坐悟禅。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打坐,以及打坐的好处,让大家正确认识打坐,不为那些怪力乱神的所谓大师所欺诳。也认识到自身就是一个未开发的宝藏,好好

日本50部最好的武士电影 日本 剑戟片

对于中国的武侠片影迷而言,武士片不是一个很有观赏性的片种,但却有着很多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东西。  日本的武士片,没有白衣飘飘一尘不染的大侠,少有飞檐走壁怪力乱神的武功,一招一式,大多都在现实中真实存在,武士片的武打不是看热闹,而

笑而不语与中国表情--周濂 笑而不语真人表情

在前不久的南非世界杯上,裁判的各种错判漏判层出不穷,以至于常常听到央视解说员这样描述受害一方主教练的反应先是狂怒不已,然后无奈摇头,继而怒极反笑,最后则是 笑而不语。  这样的心路历程我们再熟悉不过,尤其是最后那个表情,充满想像

百鬼夜行图卷之一真珠庵本 阴阳师百鬼夜行门票

“子不语怪力乱神。”传至清儒,已入道学正统。不过才子袁枚竟用《子不语》做起志怪小说的总名,真是性情中人呵呵。难得回想起那懵懂的初中年代,也是翻遍了图书馆的志怪小说,往后再读到屈原寄托幽怨的山鬼,鲁迅深情回忆的共工……牛鬼蛇神

六合之内 西尽流沙

六合之内文/阿蔡图/网络“六合之内”也是一条成语。语出《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庄子所说的“六合”是指天地及东南西北四方;“论”就是研究;“议”即是评说。庄子是说,天下天地四方宇宙之

声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意思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为网友芳香的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