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谱家-私房小菜
别怨厨房:排骨面排骨面: 原料:猪软骨或叫软排骨一公斤半。 做法:和红烧肉做法基本一样,大料,香叶,草果,肉蔻各一;陈皮,干红辣椒,丁香,白胡椒粉和香料碎若干,黄冰糖30克。将软骨切段焯水控水待用,普通高压锅,放... 全文↓抢沙发评论别怨厨房:排骨面来自:别怨我妈 2012-10-30 18:28:00 | 阅读原文排骨面:
原料:猪软骨或叫软排骨一公斤半。
做法:和红烧肉做法基本一样,大料,香叶,草果,肉蔻各一;陈皮,干红辣椒,丁香,白胡椒粉和香料碎若干,黄冰糖30克。将软骨切段焯水控水待用,普通高压锅,放1tbs油,放入上述料佐略炒,放入软骨,放1/2cup红酒,1/2cup老抽,3/4cup生抽,待软骨上色盖上锅盖,压阀以后改小火一个小时。将压好的软骨倒入砂锅中,每次吃时可再煮开后小火煮半个小时(要煮到软骨像牛筋那样,入口即化)。
这是做好的软骨:
再盛面的碗里放1/8tbs的鸡精或是味精,1/2tbs的生抽,1/2tbs的盐,面汤滚后浇入将料化开,放入面条(面条任选),香菜和葱花置顶,最后浇入煮好的软骨(连汤带软排骨),一碗别开生面的排骨面。

谢谢大家!
Sammy Lin 咖啡—2012第一季可能是每天在微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最近尝试了新的方法, 新的作品也突破以前风格。 希望大家喜欢。 这【龙】是多年前作品,用作龙年应景作品刚好 「字」比「画」... 全文↓3评论Sammy Lin 咖啡—2012第一季来自:老三 2012-10-30 15:21:00 | 阅读原文可能是每天在微博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最近尝试了新的方法,
新的作品也突破以前风格。
希望大家喜欢。
这【龙】是多年前作品,用作龙年应景作品刚好
「字」比「画」难,首先要有毛笔字的基础,还要避开笔画交错,多写几个字还要构图。还要估计针尖那点奶泡能划多长,有些笔画还要倒走。有兴趣的同学多花点心思研究吧。
怎不忆…
…. 路灯下的脚步依然匆匆/ 趁着人们都沉睡就上路/ 不必留下太多的话语/ 曾相聚就不枉此行/….赵雷「辞行」
「海」? 冲浪
「海」? 航行
「海」? 悬崖
纽约巨人,比赛前做的。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热巧克力)
那唱歌的少年/ 已不在风里面你/ 还在怀念/ 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白衣飘飘的年代」.高晓松
Fire Fox !其实我心里想画狼
这是我个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的作品,一只优雅的母狮子。
情人节用的,也是多年老作品【玫瑰热巧】
给我的孩子:「不管未来有多大风雨,爸爸永远在你身边」
「独角兽」,兮兮的梦想宠物。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 赵嘏
几个小清新
=========(渐渐的,给新作品配词成了一大乐趣,在延伸作品内涵的同时也让中文不至于太荒废。随时欢迎大家给任何作品加配词)===============
飞鸟来的方向/是当年想去的地方/飞鸟一年一年地来/撩拨着渐渐荒芜的理想…..
每天晚上我都在这里等着,相信有一天,他们会接我回到喵星球。
你的世界/需要我插上翅膀才能看见/我的世界/需要你忘记飞翔才能触摸/那就这样吧/谢谢你来过/……
谢谢各位!
Sammy Lin
『月子餐』鲫鱼汤,黄豆渣煎饼,附加一个麻婆豆腐鲫鱼汤是帮助新妈妈下奶的好东西,所以熬汤时多加点水熬。奶妈们主要负责喝汤,奶爸们可以解决鱼肉。鱼肉没什么味道,所以可以调点沾料沾着吃。 材料:鲫鱼1条(约2斤),姜20克,葱2根,盐和白胡椒粉少许... 全文↓1评论『月子餐』鲫鱼汤,黄豆渣煎饼,附加一个麻婆豆腐来自:areyoueye 2012-10-30 14:06:00 | 阅读原文鲫鱼汤是帮助新妈妈下奶的好东西,所以熬汤时多加点水熬。奶妈们主要负责喝汤,奶爸们可以解决鱼肉。鱼肉没什么味道,所以可以调点沾料沾着吃。
材料:鲫鱼1条(约2斤),姜20克,葱2根,盐和白胡椒粉少许(喝汤时加一点点)
制作过程:
汤锅或砂锅内先烧上一大锅水。葱切节,姜切片。 鲫鱼洗净沥干后,在两侧分别倚上几刀。 炒锅烧热中加入2汤匙油,将鱼放入中火煎3分钟后翻面再煎3分钟。 将葱结姜片放入锅中爆一下,然后连同煎好的鱼放入水烧开的汤锅中。 汤锅里大火烧开后,盖锅盖用中火炖上20-30分钟至鱼汤变白即可。(如果有白色沫沫漂浮,用汤勺舀出来) 喝汤时加入少许盐和白胡椒粉提味。(月子期间的产妇尽量少放点盐)我家自己泡黄豆然后打成浆挤出汁煮成豆浆,剩下的豆渣有时我拿到后院去味小动物,有时废物利用来做豆渣饼。
材料:大约4两干黄豆泡好打成汁挤干剩下的渣,2-3汤匙糯米粉,鸡蛋1个,葱1-2根,盐约1茶匙,黑胡椒粉约1/2茶匙
制作过程:
将糯米粉加入黄豆渣中,打入鸡蛋一起用手抓匀。(豆渣里剩下的水分加上鸡蛋应该能够让豆渣团成形) 将葱切葱花加入豆渣团中,加入盐和黑胡椒粉再次抓匀。 将豆渣团捏成约5毫米厚的饼。(我用圆饭盒的盖子当模子压的圆饼) 平底锅烧热加入适量油,将豆渣饼放入,用中火加锅盖煎2-3分钟,然后翻面,翻面时再加一点油,再煎上2-3分钟就好了。材料:嫩豆腐1块,牛绞肉(或猪绞肉)50克,姜末1汤匙,蒜末1汤匙,辣椒粉,白胡椒粉,花椒粉,郫县豆瓣1汤匙,精盐,高汤,香菜或葱
制作方法:
豆腐切成小方块,用沸水浸泡以除去石膏涩味,取出沥。 炒锅烧热,入油1汤匙,然后将肉末放入煸炒至颜色黄时,加郫县豆瓣、蒜末和姜末一起炒香。 加入高汤约250-300ml,辣椒粉约1汤匙,白胡椒粉少许,和少许盐,烧开后改小火熬5分钟。(这样辣椒粉的红色和味道都能熬出来) 放入豆腐,用小火煨3-5分钟入味,其间可以晃动锅防止豆腐沾锅底。 放入少许味精,然后勾芡出锅。 撒上花椒粉,如果想再资格一点,可以将2汤匙菜油烧烫浇在撒好花椒粉的豆腐上。最后撒点葱花或香菜碎即可。 别怨厨房:红方茶树菇(配乐)我实在是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名字了,就借用红坊兄弟起得好名,娱乐私坛。 红方茶树菇: 原料:猪五花肉一公斤半,干茶树菇100克。 辅料:香叶一片,草果一个,肉蔻一个,大料一个,干红辣椒若干,桂皮... 全文↓抢沙发评论别怨厨房:红方茶树菇(配乐)来自:别怨我妈 2012-10-30 13:32:00 | 阅读原文我实在是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名字了,就借用红坊兄弟起得好名,娱乐私坛。
红方茶树菇:
原料:猪五花肉一公斤半,干茶树菇100克。
辅料:香叶一片,草果一个,肉蔻一个,大料一个,干红辣椒若干,桂皮一片,陈皮若干,小茴香若干,葱姜片,白胡椒粉,料酒,生抽老抽,黄冰糖35克。
做法:五花肉切块,焯水沥干,起锅略放油,放入香叶,草果,肉蔻,大料,干红辣椒,桂皮陈皮,小茴香,姜葱,黄冰糖炒至冰糖完全熔化,放两茶匙老抽,放入备好的肉块,炒至肉块起色。放白胡椒粉半小匙,加料酒(或是红酒)一茶匙,略少于1/2杯的生抽,1/3杯的开水。换成用砂锅,完全泡好的茶树菇置底,倒入半成品,文火一个半小时以上即成。
特点:红方入口即化,肥而不腻;茶树菇糯而不柴。的确是时令滋补佳肴。
谢谢观帖!在一次鸣谢红坊!
说打卤面本来想自己写一篇关于北京的打卤面,但在朋友的博客里读到了这篇,感觉我不能写的比这篇更好了,我就是加了两张我做时的照片。原作来自新浪《北京的老铁》博客。说打卤面要说非得在北京人家里才能吃到的美味,打卤面... 全文↓2评论说打卤面来自:慧目 2012-10-30 13:18:00 | 阅读原文本来想自己写一篇关于北京的打卤面,但在朋友的博客里读到了这篇,感觉我不能写的比这篇更好了,我就是加了两张我做时的照片。原作来自新浪《北京的老铁》博客。说打卤面要说非得在北京人家里才能吃到的美味,打卤面算是一样。
北京人爱吃面,我姥姥家,在姥姥姥爷健在,舅舅们还没分开吃的时候,一大家子小三十口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中午都吃面,这成了一条规矩,而这规矩就没变过,你说怪不怪,他愣是吃不腻。我小时候不爱吃面(打卤面除外),在自己家里吃面,奶奶总单给我炒饭,也是有点太惯着我。但愣是让我姥姥家把吃面的爱好给培养出来了,现在是有面就不吃别的。再说说我姥姥家这顿中午饭,因为人多,中午这顿面就不一定在一块吃了,爱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做出几样汁儿啊、酱啊和卤来,爱吃什么面就吃什么。
不过有一样,面的种类和面码儿是极其丰富,比如有酱油汁拌面(所谓酱油汁就是煸锅炒柿子椒丝、小辣椒丝或榨菜丝或别的什么,多放酱油,炒出来拌面,这样的汁,我们叫酱油汁,因为炒的内容不同,所以这酱油汁也有多种,但都叫酱油汁),有炸酱面(甚至还分荤素,素的是鸡蛋炸酱),有卤面(西红柿卤、茄子卤等等),有汆面,有热汤面,夏天还有芝麻酱面,这么多样面不说天天都有,但每天也得有那么几样,除此之外,还有炸辣椒油,炸花椒油,炸虾米皮,切好的黄瓜、焯好的青豆、白菜丝等一应俱全,整个一个面条自助餐,是不是很现代。您听我怎么一说,您就知道要说北京人吃面,我还是有点资格。
面条上浇的,勾芡的是卤,不勾芡的是汁、是汤、是汆。卤面常吃的有西红柿卤和茄子卤,这种面不能叫打卤面,顶多叫卤面,最正宗的称呼是前面加上卤的内容后面只用一个卤字,就像上面说的西红柿卤或茄子卤,打卤面在北京几乎是专有名词,打卤面的卤非得是肉片(汉民用猪肉,回民用牛肉或羊肉)、鸡蛋、口蘑、黄花、木耳打的卤。现在有些饭馆,贴出打卤面的招牌,等端上来一看,是西红柿卤,甭问,这店主肯定不是老北京人。
在北京,这打卤面可不是随便吃的,人这一辈子至少有三个场合是非吃面而且是非吃打卤面不可的,那就是出生三天的洗三面,过生日的寿面和人死后的接三面。除此之外,按北京的食俗,“头伏饺子,二伏面”,“初一饺子,初二面”,这初二和二伏都是要吃面,二伏不一定非吃打卤面,但讲究一点的还是打卤面,而这初二,大过年的,便都要吃打卤面了。另外,在家请客人吃饭,一般是不能吃面的,唯独这打卤面可以,先上些炒菜喝酒,最后以打卤面招待客人,这样的吃法名曰 “炒菜面”。可见打卤面在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
北京人在吃打卤面前,必得煮一锅白肉(以下按汉人或满人的做法),这肉这汤都是为打卤面准备的。当然,有时候不是为了吃打卤面,而是为了吃肉,比如吃白肉(白肉也是北京人家庭的一种美食,猪肉白煮,切片沾蒜末酱油吃),因为剩下肉和汤,就乎材料吃一顿打卤面也是有的。
打卤的肉要切成片,口蘑、黄花、木耳和海米(干虾仁)要用温水发,泡口蘑和海米的水别倒掉,还可用。放油煸炒葱姜、海米,放肉片,再放黄花木耳口蘑,一起煸炒,差不多时间,放入肉汤,把泡香菇和海米的水也倒入,放盐、酱油,咕嘟十几分钟,勾芡,要多勾几次,每次量不要太多,勾完芡,再把打好的鸡蛋撒入,只有勾完芡再撒,鸡蛋才能成薄片,撒之前,鸡蛋中可以调少量香油,让蛋花更薄,更匀。等鸡蛋花成形,这卤基本上就好了,就差最后一道工序,当然如果招待客人,卤要端上桌,可以把卤盛出来,放在容器里。
这最后一道工序是炸花椒油,浇在卤的表面,这叫起皮。就听刺啦一声,香气四溢。这卤就打好了。吃的时候,别乱攉拢,靠边照着一个地方盛,让浮头总有花椒油。小时候,我常守在厨房看奶奶打卤,起皮之后,奶奶总是给我盛一小碗卤,让我白嘴喝(注释:白嘴喝,北京话,卤应该是拌面的,如果只喝卤,不放面,就称白嘴喝。凡是该就点东西吃或喝而没就,直接吃或喝的,都可称白嘴吃或喝。),我们家打卤,为了多搁卤,卤打得不咸。这时候我总是很美,因为这是特权。
面和面码就不用说了,为了保持卤的原味,我一般不放醋,但过年的时候吃打卤面,这腊八醋是要放一点的,打卤面配上腊八醋,那是单一种味道。这面当然是家里手抻面为上,鲜美的肉片打卤,配上劲道的面条,不粗不惜,那滋味自不待说。不用说北京人好喜这口,就是外地人,没吃过,也得爱吃。我记得,有一次家里请外地的朋友吃打卤面,结果比预想的吃得多,给吃秃噜了,(注释:秃噜,北京话,就是没准备那么多,不够了。钱花的不够了,也可以说花秃噜了。)家里人只好吃别的。外地朋友连说好吃,还一个劲说吃撑了。足见这打卤面的魅力。
在外面的店里,无论多么高级,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能赶上家里做的那样好吃的打卤面,甭说过去家里老人做的,就连现在我们这代人做的都没有。说实在的,我们这一代人做的打卤面已经不如以前老人做的了,至少现在我们家没人学会抻面。虽然说起来还是那个意思,头头是道,但最好的打卤面只能在梦里。
打卤面兮,我之最爱;何处食兮,永不能忘!
蓝月亮之南京盐水鸭蓝月亮之南京盐水鸭 在我看来,南京至少有五件非常有名的事物。 中山陵,是第 一 个名胜。 在秋日的阳光下,中山陵显得格外雄伟。 孙文,身高不到一米六,只活了五十多岁。他 做了一个月零十二天的临... 全文↓1评论蓝月亮之南京盐水鸭来自:ffox 2012-10-30 09:54:00 | 阅读原文蓝月亮之南京盐水鸭
在我看来,南京至少有五件非常有名的事物。
中山陵,是第 一 个名胜。
在秋日的阳光下,中山陵显得格外雄伟。
孙文,身高不到一米六,只活了五十多岁。他 做了一个月零十二天的临时大总统, 被尊 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先生 东跑西颠,打工募款,造反起事 。可他颠沛一生,壮志难酬。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还闹出了两个悲喜冤家,影响中国的命运,远超百年。
不过,南京虽为六朝古都,但均为小朝廷或短命朝廷。 国民政府在南京, 也只存在了二十二年, 还包括在陪都重庆的八年, 没逃出短命朝廷的魔咒。
中山陵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真如帝皇的陵墓。
第二个貌似值得去看的地方, 是秦淮河。
秦淮夜色。古时候,哪个男的不会春心荡漾。
这里 既是斯文之地,也是脂粉之乡。 花街柳巷,与贡院比邻。就是说,江南最大的科举考场,也是风流快活的地方。
这里有一座夫子庙,以方便举子们祭拜孔老夫子。 原来这庙里,有一座孔子的雕像,文革时给砸了。
改革开放以后,要搞旅游,又需要孔子像了。于是,庙里竖起了一个老头子的塑像,就算是孔子了。
买 门票 才可进庙参观 ,主管部门就要修一堵墙,把孔子档起来,不交钱,就不给看。可人民群众抗议了,于是,这墙只砌了一半。 民间流言,看孔老二的上半身免费,看孔老二的下半身要三十块。
可惜,今天的秦淮河,只见许多卖俗气旅游商品的店家,热闹是热闹,却没什么特色。
第三个名胜,是南京长江大桥。这座在文革中竣工的公路铁路两用桥,极为坚固。桥头上还有工农兵 和三面红旗的塑像 。可惜,那几乎无处不在的阴霾, 也就是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 PM2.5 ,让人有点呼吸困难, 很难极目远眺了。
第四个有名的,就是南京最有名的 盐水鸭了。夹一块,尝一尝,味道很正宗。
回到美国,也山寨了一把南京盐水鸭。
用盐、花椒把鸭子糊上,腌过夜。
把腌料用水冲干净,大火蒸 40 分钟。
蒸好了。
斩件。山寨盐水鸭做好了。也是很好吃的。
南京的第五样好东西,是玉。
无论在本地在外地,南京人少有举子和做官的。满街的商家酒楼,也鲜有南京人做老板。就连秦淮河的商女,张艺谋在《金陵十三钗》里,让她们讲南京话,其实她们多是扬州女子。
可是南京有玉,南京人爱玉,也喜欢倒腾玉器。
从明朝的时候开始,天下的好玉工,就集中到南京了。
南京的玉,主要加工从缅甸来的翡翠。
看看这个翡翠镯子。
还有这如有生命的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