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 揭明末怪才金圣叹: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

  金圣叹,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

金圣叹 揭明末怪才金圣叹: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

  金圣叹称《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其作文不拘一格,自称:“以吾之才,入学如取芥耳。”

  第一次参加考试时,试题为:“吾岂匏瓜也哉,焉能击而不食。”金圣叹在试卷上画了一个光头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此亦匏瓜之意形也。”主考官大怒,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参加科考时,题目为“吾四十而不动心。”金圣叹在试卷上连写了39个“动心”。主考官追问原因,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孟子曰四十不动心,则三十九岁之前必动心矣。”因此又被除名。

  一次岁试,以“西子”为题,金圣叹提笔写道:“出其东门,西子不来;出其南门,西子不来;出其北门,西子不来;出其西门,西子来乎?西子来乎?”金圣叹在考试时,玩世不恭,恶作剧不断。所以,他总是名落孙山。

  不过,他也有幸运的一次,那次试题为“原壤夷侯,阙党童子将见。”他在答卷中写道:“原攘夷侯,夫子以杖叩其头,原攘三魂渺渺,七魄茫茫,一阵清风,化而为阙党童子。?”考官看了,大为惊叹,在其试卷上批曰:“如此奇才,岂可不中。”金圣叹至此才结束名落孙山的历史。

  金圣叹因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行刑日,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更加悲切,泪如泉涌。金圣叹虽心中难过,为了安慰儿子,他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跪在地上哭得肝胆欲裂,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离)儿腹内酸”。上联的“莲”与“怜”同音,他看到儿子悲切恸哭之状深感可怜;下联的“梨”与“离”同音,自己即将离别儿子,心中感到酸楚难忍。这副生死诀别对联一语双关,对仗工整,可谓出神入化。寒光闪处,一代文坛巨星陨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05551/676252932163.html

更多阅读

金圣叹-圣人千案-禅门公案评点25则(注)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编者注】金圣叹佛学水平极高。南怀瑾在禅海蠡测一书中,称赞金圣叹之文字禅水平也是一绝。见解尖新,出语奇特,而仍为慧业文人之文字禅,可与其批诸才子书同观,终未入流也。唯其序圣人千案之语,颇多慧解(禅海蠡测).攻击金圣叹专写淫书之人

文言文13金圣叹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金圣叹先生传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

金圣叹轶事 金圣叹历史事件

金圣叹视杀头如儿戏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有名的文坛奇才,他因恃才傲物,得罪了权贵,又因反对地方官吏横征暴敛,他率领学生们去孔庙哭求减粮,地方官吏视之为眼中钉,以“哭庙抗粮,鼓动谋反”的罪名,处以杀头。但这位幽默大师,在临死之前一点也不惊慌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

金圣叹是明末清初时苏州著名的小说、戏曲评点家,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位文艺理论大家。他于中国文学有独特的体悟和卓越的见解,著述甚丰。使其名传万代诗书之家的,当推他的批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他以博古通今的渊博学识,明快如

声明:《金圣叹 揭明末怪才金圣叹:参加科举考试时还搞恶作剧》为网友梦未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