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长沙会战后干什么 长沙会战薛岳什么联系

长沙会战薛岳什么联系

薛岳是长沙会战的最高指挥官,是后期调任的。在日军早期进攻长沙的过程中,国民党方面采取焦土政策,将长沙焚毁。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导致长沙城中的大火失控,使得三万余人被烧死。薛岳在这个机会下被调任担任第九战区司令官,也就是长沙会战的指挥官。

薛岳照片

长沙会战薛岳先后指挥了四次大会战。在第一次大会战中,日军采用的是包抄手法,薛岳让军队固守长沙地区,等敌军进入包围圈后对敌军进行猛攻。由于日军武器精良,中国军队并未占到便宜。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薛岳改变了自己的战术,派遣军队主动出击,在汨罗江畔安营扎寨,迎击日本侵略者。在这次战斗中,薛岳还指挥了中国的舰队与日本的舰队进行对战。中国军队在第二次长沙保卫战中也并未占到便宜。

虽然前两次保卫战并未占到便宜,但是长沙会战薛岳却阻挡了日军攻打重庆的步伐,使得日本的军队在长沙地区无法前进。在第三次长沙保卫战中,薛岳打了胜仗,歼灭日军七千余人,这成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薛岳的30万军队遭到日军36万军队的攻击。在长沙一带,日军突入岳麓山,使得中国军队之间的链接被切断,最后导致长沙陷落。衡阳方面的守军被困在孤城里,最后也陷落。长沙会战薛岳在这次会战中虽然丢失了长沙、衡阳,不过也给了日军重创。

长沙会战有什么样的评价

史学界对长沙会战评价是,长沙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上一次最大规模的中日战役,双方出动的兵力合起来有一百多万,历时五年,是一次耗时耗力的战役。长沙会战在世界战场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沙会战图片

在长沙会战以前,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气焰嚣张,短短时间内攻陷了中国的大片国土。长沙会战阻止了日本进攻大西南的野心,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当时的报纸对长沙会战评价是,这次战役为中国人民增添了信心。

长沙会战在当时的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些英美的媒体评价长沙会战减缓了日军的攻势,使得日军的一大部分兵力被中国拖住,减轻了英美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使得英美在欧洲有充足的兵力打击德国。

当时亲眼目睹长沙会战的中日双方人员都评价长沙会战是非常残酷的,长沙会战的战场环境也是十分恶劣的,因为长沙会战的战场位于湖南周边地区,地势复杂,环境恶劣,两方的士兵经常在荒野中交战。

长沙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长沙会战保住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安全,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的重庆,如果日本攻入西南 ,那么随着国民政府的倒台,将会没有政府领导中国人民抗战。因此史学界评价长沙会战保障了中国政府的安全。长沙会战的作用是很大的,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因为中国军队在长沙会战中伤亡10余万人。

长沙会战天炉战法怎么回事

长沙会战天炉战法是薛岳创造的,薛岳在武汉会战中就使用了天炉打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长沙会战中,薛岳使用天炉战法再次战胜了日军,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但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已经知晓了薛岳的天炉打法,薛岳大意失长沙。

长沙会战图片

天炉打法就是在布防时层层递进,一层一层与敌人交战,然后将敌人引到已经布置好的决战区,然后一鼓作气进行决战。在长沙保卫战中,薛岳根据长沙地区水网密布的特点,应用了天炉战法。

薛岳长沙会战后干什么 长沙会战薛岳什么联系

在第一次长沙保卫战中,日本从岳阳地区进攻长沙,在岳阳与长沙之间的铁路线上,有四条河流穿过,地理环境非常复杂。薛岳根据这里的环境,将部队按照河流层层布防,日军在突进时遇到层层障碍,最后在新河墙进行决战。

在第四次长沙保卫战中,日本已经熟悉了薛岳的天炉打法。而薛岳依然是用以前的战法。长沙城的西面是岳麓山,岳麓山上的阵地可以对长沙进行俯视。日军派出一支机动部队突击岳麓山,而薛岳从长沙派出的救援军队在渡湘江时由于船只准备不足而无法及时救援岳麓山。岳麓山失陷以后,长沙紧跟着失守。

薛岳的天炉战法很适合在长江以南地区实施,长江以南地区水网密布,山脉丘陵交错,在这样复杂的地形下使用天炉战法可以一层一层打击日军的士气,等日军到达决战区的时候,再一举歼灭之。

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谁

长沙会战的指挥官是薛岳,薛岳是当时国民党中的一位实权人物,深受蒋介石的宠爱,在之前的上海淞沪会战中薛岳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由此受到蒋介石的信任,这次长沙会战的指挥任务蒋介石也全权交给了薛岳,事实证明薛岳不愧是蒋介石最信任的高级将领,他出色地完成了蒋介石交给他的任务,保住了长沙并且重创了日本主力,在长沙地带全歼了日本军10万余人。

薛岳图片

薛岳早年间和蒋介石是同乡,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在他指挥长沙会战的过程中充分显示出了过人的军事素质,在南昌会战中薛岳认为,日军之所以取胜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机械化部队,他们移动速度很快,而且打击能力很强,所以在长沙会战之中薛岳规定,凡是湘北和赣北的主要道路都要被破坏,能够改为稻田都要改为稻田,必须要保留的道路不能超过一米宽,战区的稻田内必须用犁田。

不能让日军利用一丝一毫。其实历史学界关于长沙会战的指挥官薛岳一直评价很高,认为他是国民党内难得一见的杰出将领,虽然他后期参与到国民党的党派之争中,但是薛岳在前期的南昌会战和长沙会战中都曾立下过赫赫战功,他个人比较倾向于突出奇兵,也使得日军在长沙会战中多次遭到打击,不仅仅让日本的重武器部队不能够使用,一些后续部队的机要问题也成了问题。其实长沙会战的指挥官薛岳也存在不足,他在长沙会战的第二阶段曾经谎报战局,当时明明是日本偷袭了中国军人,使得薛岳率领的军队伤亡惨重,但是薛岳为了讨蒋介石的欢心,把失败说成是胜利,向蒋介石报捷邀功。

长沙会战兵力情况分析

在长沙会战中,中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中国投入了100万兵力,日本投入了了66万兵力。双方在长沙地区进行四次大会战。中国方面投入的长沙会战兵力虽然远远多于日本方面的兵力,但由于军械落后的原因,导致伤亡人数大于日本的伤亡人数。

长沙会战图片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集中了10万长沙会战兵力,包括第6、第33、第101、第106以及三个旅团,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发动了湘赣会战,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30多个师师约40万人的兵力阻击日军。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一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总长沙会战兵力达到12万余人。中国方面聚集40个师,约50余万人的兵力对抗日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调派11万军队,并调派了100多架飞机以及海军的一部分兵力,中国方面派遣了20万兵力阻击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遭到惨败,本来要增援驻香港英军的中国派遣军被阻隔。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本集中36万兵力来进攻长沙,有第3师团、第1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第40师团、第34师团、第58师团、第27师团、第37师团。中国方面有30万守军。由于长沙会战兵力的悬殊,长沙最后失陷。

长沙会战伤亡严重吗

在抗日战争期间,长沙会战可谓是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持久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总共分为三次长沙会战,还有第四次的长衡会战,本次会战一共持续了五年之久,中国军队大约伤亡了13万人,日本军队大约伤亡了10万人。尽管长沙会战伤亡人数有数十万人,但是对于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还是不可忽视的。

薛岳照片

长沙会战伤亡人数如此之多,战争持续时间如此之久,自然是因为双方的战略部署和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都不相上下,最后也是经过持久的抵抗和冷静的应对,取得最后的胜利。

长沙会战伤亡惨重的原因有很多。在会战的开始,日军为了把中国军队打垮,调用自己的第11军对中国的第九战区进行了围剿。中国军队为了抵御日军的侵略,薛岳调用了四十万的兵力逐步进行引诱敌人,在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了持久的抵抗。在和日军的对抗中,一共造成了日军将近五万人的伤亡,总共击落了三架飞机,虽然伤亡都比较惨重,但是长沙会战会战确实使日军想要歼灭我军第九战区的计划彻底失败,对于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也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三次战役,也同样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两军无论在战略部署还是在战斗实力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

几次战役后,虽然长沙会战伤亡人数有很多,但是长沙会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7251/872684698806.html

更多阅读

军舰挡不住木船:薛岳将军为何没有守住海南岛

核心提示:1950年4月初,眼看谷雨节气将至,谷雨一过,琼州海峡将会刮起南风和东南风,有利于木帆船渡海到达海南的北风季节,只剩下十来天了。为抓住1950年春天这最后的战机,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韩先楚,力谏谷雨前大举渡海作战。陈晓楠:1949年

《正确评价薛岳》 毛泽东评价薛岳

《正确评价薛岳》薛岳,原名薛仰岳,字伯陵,乳名孝松,抗日名将,陆军一级上将。于1896年12月27日出生于广东韶关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1998年5月3日逝于台北,享年103岁。薛岳这一生充满了传奇,堪称国军第一将领。他所创下的功绩甚至影响了世

歌手薛岳简介资料 国民党将领薛岳简介

  1989年,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发现罹患肝癌;  1990年,八月出版第五张专辑生老病死,十一月辞世。  薛岳年表(1954~1990)  薛岳,福建霞浦人  1954(民国43年)出生於台北市内江街妇幼中心天秤座,血型A。  1957(民国46年) 3岁

声明:《薛岳长沙会战后干什么 长沙会战薛岳什么联系》为网友超越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