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四合院 比良知柔软,比金钱坚硬



德洛克是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黑人青年,和许许多多的黑人一样,他在歧视与暴力中长大。他长得颇为高大健壮,满脸的胡须,脸上还有一道斜斜的长疤,令人望而生畏。最可怕是他那一对拳头,又大又硬,布满了疤痕。

  18岁之前,德洛克几乎在打架中度过。18岁生日的那一天,德洛克在街上闲逛,已近黄昏,不远的草地上有一个七八岁的白人小女孩正在追赶着一只皮球。这时,几个十六七岁的小青年互相追逐打闹着奔跑过来,其中一个将小女孩撞倒,另一个一脚将皮球踢上高空,小女孩倒在地上吓得大哭起来。德洛克大怒,冲了过去,他们很快被打得落荒而逃。德洛克犹豫了一下,伸手将坐在地上的小女孩抱起来,然后走过去把皮球拾起递到她手上,小女孩破涕为笑,德洛克的心底蓦地涌起一阵温暖。

  这时候,一个女人急急地从远处跑过来,一见德洛克抱着小女孩,立刻变了脸色。因为这附近没有人不认识德洛克,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声。女人的身子有些发抖,叫了一声:“露丝,快跟妈妈回家吃饭吧!”小女孩转头对德洛克说:“哥哥,妈妈叫我回去呢!”德洛克一愣,赶忙轻轻地把小女孩放在地上,小女孩伸出小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德洛克脸上的伤疤,转身向妈妈跑去。跑到妈妈身边,小露丝转过身说:“哥哥,你的手好柔软啊!”德洛克两手摩搓着,忽然就觉得心里有什么东西一下子破碎了。

  那一夜,德洛克几乎彻夜未眠,他把两手交叉于胸前,脸上的伤疤仿佛还残留着小露丝的指痕。那是他有生以来想得最多的一个夜晚,18年积在心上的厚厚茧壳,在一个小女孩的轻触下瞬间破裂了。
王阳明致良知四合院 比良知柔软,比金钱坚硬

  当太阳升起,德洛克仿佛脱胎换骨般对着天地深吸了一口气,是的,这个生日让他获得了重生!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挥舞着拳头行侠仗义,逐渐地找回了良知与正义,人们也开始重新去审视他,那个粗暴蛮横的德洛克不见了,一个勇于助人的德洛克出现了。当他搀扶起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些人感受到了他双手的温暖与柔软;当他痛击那些不良之徒,那些人体会到了他两拳的坚硬与无情。

  德洛克的名声越来越响,一些有钱人见他身手如此了得,便纷纷找到他,想花重金雇他当保镖或打手。虽然德洛克一贫如洗,也知道金钱在美国社会的地位,可当他真的面对那么多的钱时,他却断然拒绝,甚至挥舞着拳头告诉那些人不要用钱来收买他!人们都说,德洛克的双手,比良知柔软,比金钱坚硬。

  后来,德洛克在别人的指点和帮助下,成了当地唯一的一名黑人警察。他对好人温和有礼,对坏人铁面无私,成了人们心中最值得尊敬和信赖的保护神。40岁那年,有一次围捕一伙毒贩,他在激战中不幸中弹身亡。出殡那天,小城中的人几乎全都为他送行。在他的墓碑上,刻着“比良知柔软,比金钱坚硬”,旁边是一双粗糙的大手。

摘自《妇女》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419751/447223873740.html

更多阅读

论王阳明——致良知 王阳明致良知主要内容

(文莱按:古人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也是我长久以来的思考结果,在此首发,这种对王阳明“良知论”的理解也是自家体贴出来,希望能对大家有用。我素来认为哲学都是个人化的,我们无法强制别人接受思想,最多只能是吸引,来反思,哲学如果对个人无

王阳明心学解读(一) 王阳明最神奇的心学

 徐珍华电话:18670237560QQ:1824684859在王阳明之前,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我的理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得出自己的认识就是格物致知。通过不断地认识,从而形成天理,人一生的目标就是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修行心得 王阳明心学心得体会

[导读:王阳明的学说,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自成一个系统,具有原创性与生命力,造成广泛的影响。但是从阳明弟子开始,他的哲学分支分派、众说纷纭,引生许多流弊。因此,若要学习儒家,上上之策还是回归孔子与孟子的原典。]王阳明(1472-15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

王阳明《传习录》摘录1.《传习录》是王阳明讲学论道的专著,由他的学生辑录。钱德洪总结以“三变”概括说:居贵阳时,首与学者为“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者静坐;江右以来,始单提“致良知”之学,直指本体,令学者言下有悟,是教亦三变也

声明:《王阳明致良知四合院 比良知柔软,比金钱坚硬》为网友喂别丢下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