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鲤 裸鲤-外形特征,裸鲤-繁殖特性

湟鱼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以其鲜嫩味美而著称。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裸鲤全身裸露,几乎无一鳞片,但在它们的肛门、臀鳍两侧和肩带部位还是有稀疏的特化鳞片。其体性近似纺锤,头部钝而圆,嘴在头部的前端,无须,背部灰褐色或黄褐色,腹部灰白色或淡黄色,身体两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块,鱼鳍带淡灰色或淡红色,也有个别全身呈浅黄色或深绿色的。分布于青海湖水系、库尔雷克湖等,多生活于湖区和入湖各大小支流,西元1970年曾引进内蒙古。青海湖裸鲤为冷水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堆间流水较缓的地方,入冬则潜居于深潭、岩石缝中。

湟鱼_裸鲤 -外形特征


湟鱼

体长,稍侧扁,头锥形,吻钝圆,口裂大,亚下位,呈马蹄形。上颌略微突出,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细狭不发达,分为左右两叶;唇后沟中断,相隔甚远;无须。体裸露,胸鳍基部上方、侧线之下有3-4行不规则的鳞片;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1列发达的大鳞,向前达到腹鳍基部,自腹鳍至胸鳍中线偶具退化鳞的痕迹。侧线平直,侧线鳞前端退化成皮褶状,后段更不明显。背鳍具发达而后缘带有锯齿的硬刺。体背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体侧有大型不规则的块状暗斑;各鳍均带浅红色。

湟鱼_裸鲤 -繁殖特性

裸鲤 裸鲤-外形特征,裸鲤-繁殖特性

繁殖时间

在青海湖,每年的春夏之交,湖内湟鱼的洄游是一件令当地人期待的大事,它意味着接连数月的满目苍黄和零下数十度的严寒已经过去,大地又将是一片葱茏。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冰雪渐渐消融,雨水增多,各条入湖河流的来水量也开始增加。启程的时间到了,湖内的产卵亲鱼开始在环湖各大河流的河口地带集结,然后成群地逆流而上,向着它们世代相传的产卵圣地进发。

生殖特征

生殖期间雄性个体的吻部和臀鳍、尾鳍以及体后部均有白色颗粒状的珠星。

繁殖景象

起初,只见少量鱼群走走停停,溯河而来,接着大批的鱼群涌了上来,数不清的黑色纺锤形身体以及淡黄色鱼鳍瞬间塞满了河道,河水顿时暗了下来,河道里流得仿佛已不是水,而是湟鱼。它们排成纵队,穿过怪石嶙峋的河底,聚集在河水相对平缓的地方,休息,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前方漫漫征程中的艰险阻隔。

湟鱼_裸鲤 -分布状况

青海湖古称“西海”,蒙古语叫“库库诺尔”,意思都是青色的水。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在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间,面积4582平方公里,最深达32.8米,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中有两宝,一是湟鱼二是鸟”。据地方志记载,青海湖早在200多年以前就有湟鱼。

湟鱼是青海湖独有的鱼类。“水中绕有鱼类,色黄无鳞……”这是关于湟鱼的最早记载,见于清朝乾隆年间的《西宁府新志》中。无鳞的特征使它获得了“青海湖裸鲤”的学名。“其实,在它们的肛门、臀鳍两侧和肩带部位还有稀疏的特化鳞片。”48岁的史建全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主任,他告诉我们,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13万年前,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为适应日渐盐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逐步退化。

从前,湖周围人烟稀少,当地的藏族牧民没有吃鱼的习惯,外地人很少到这里捕鱼,因此,湟鱼得以大量繁殖,鱼的密度很大。每到鱼泛季节,“骑马涉水踩死鱼”。每年3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湟鱼繁殖季节,湟鱼密集成群,游近河口附近,争先恐后,顺河口溯流而上,受精排卵。

湟鱼_裸鲤 -危机与保护

危机

多年人为的滥捕已造成青海湖湟鱼的大量锐减,由于全球变暖,大气干旱,降水减少,加之青海湖水位年年下降,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湟鱼的生存受到很大影响。青海湖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

保护

从1994年开始青海省政府已进行了3次封湖育鱼措施,2001年又第四次下令对青海湖实施封湖育鱼,为期10年。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湟鱼已被纳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多年,是明令禁止捕捞的鱼类。按照中国渔业法的规定,海洋及跨省区流域的禁、休渔办法,由农业部制定。因各地水域、季节等的不同,像青海湖这样的内陆水域的相关规定由地方负责制定。

从2003年1月1日起,青海省政府实施为期十年的封湖育鱼计划。在封湖期内,禁止任何单位、集体和个人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支流湟鱼主要产卵场捕捞湟鱼。并在流通领域禁止销售湟鱼及其制品。但湖没“封”住,湟鱼在遭殃。如村民所言,“非法律规定不明,而是有法不执行。”

有关专家称,青海湖湟鱼的危机,即青海湖本身的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青海湖周边河流来水量减少、可供湟鱼繁殖的水域日益退化等因素,无不威胁着青海湖湟鱼的安全。其中湟鱼主要繁殖水域的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重大。青海湖湟鱼为洄游性鱼类,这些工程建设将其洄游通道堵死,不仅改变了其习惯,使整个生物链、生态环境都受到影响。

阻止盗鱼的村民与“鱼郎”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对峙”注定将持续。但“守望者”们此时深感势单力薄。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重视,理由是:“处于青海湖整个生态系统核心地位的湟鱼数量急剧下降,将导致整个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崩溃。如再不严格保护,最终将使青海湖从‘高原明珠’沦落为‘死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220103/17972.html

更多阅读

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论文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本文获县级科技小论文二等到奖)在一年级里,我就在自然课里了解了一些关于蚂蚁的知识,一直就在想自己观察一下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今年暑假,我就实现了这个计划。下面就是我的观察与分析。一、蚂

越中巨齿蛉 越中巨齿蛉-外形特征,越中巨齿蛉-栖息环境

越中巨齿蛉是一种水栖昆虫,为巨齿蛉的一种,无论雌雄成虫,头部前端都长有一副巨大的牙齿,长相凶猛,但成虫并不捕食其他动物,只吸食树木流出的汁液。越中巨齿蛉是现今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虫,主要分布在越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普洱景东彝族自治

恙螨 恙螨-外形特征,恙螨-生活习性

恙螨(chiggermite)属于真螨目(Acariformes)、恙螨科(Trombiculidae)。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动物体表,吸取宿主组织液,引起恙螨皮炎,传播恙虫病。全世界已知约有3000多种及亚种,其中有50种左右侵袭人体。中国已记录

日本七鳃鳗 日本七鳃鳗-外形特征,日本七鳃鳗-生活习性

日本七鳃鳗(学名:Lampetra japonica)为七鳃鳗科七鳃鳗属的鱼类。分布于太平洋北部、南至日本朝鲜沿岸、北至阿纳德尔和阿拉斯加以及黑龙江水系,属于江海回游性鱼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七星鳗_日本七鳃鳗 -外形特征特写体呈鳗形

声明:《裸鲤 裸鲤-外形特征,裸鲤-繁殖特性》为网友傲剱紅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