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作者简述,保罗・霍尔特-系列作品简

保罗霍尔特_保罗・霍尔特 -作者简述

1956年6月6日清晨,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Alsacien)地区的阿格诺(Haguenau),历史上这里是法德战争的惨烈战场。

保罗・霍尔特霍尔特对于谜题的热情能够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各种鲜活的记忆至今都镌刻在他的脑海里。父母与祖父母在霍尔特小时候给他讲过许多童话故事,关于恶龙,关于巫师,还有蓝胡子、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那些故事都让年幼的霍尔特战栗不已。

霍尔特说,自己永远也无法忘记蓝胡子的故事当中,他交给新婚妻子的那把染有血迹的钥匙,同时又明确地禁止她去打开那个神秘的壁橱。血迹和神秘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已经足够来定义推理小说了。

在很小的时候,霍尔特阅读了漫画版的《黄色房间的秘密》(Le Mystère de la Chambre Jaune,1908),这是法国作家加斯通・勒胡(Gaston Leroux)的推理小说,在不可能犯罪推理小说类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读完这本书之后,霍尔特初次感受到密室犯罪的魅力所带来的震撼。不过事实上,最刺激霍尔特想象力的应该要算他的母亲和姐姐之间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议论。因为当时霍尔特只有七八岁,所以还没有权利阅读那些小说。他的姐姐常常会问母亲一些问题,例如:“妈妈,到底是谁谋杀了书房里的上校?”“凶手是如何离开一个从里面锁住的房间?”每逢此时,霍尔特便心满意足地在一旁倾听。直到12岁那年,霍尔特终于获得阅读那些神秘故事的许可。久旱逢甘霖,霍尔特在14岁到17岁之间,读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作品,并在幼小的心里埋下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尽管有一腔热血,不过霍尔特当时认为靠写作尚不足以谋生,于是便选修了技术类的专业课程,打算朝电气工程师的职业方向发展。毕业后,霍尔特怀着见识世界的梦想,加入了法国海军,结果发现出国的机会少得可怜。失望之余,他便离开部队,一度卖起了人寿保险。同时,为了增加收入,他还担纲当地一个伴舞乐团的吉他手。之后不久,霍尔特在国有电信公司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继续兼职吉他手。

白天搞研发,晚上弹吉他,周末“阿加莎”,本来日子也许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流逝,不过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霍尔特读到了约翰・狄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的作品。

约翰・狄克森・卡尔,美国人,公认的密室之王,倾其一生创作出质优量多的密室诡计,将此类型的推理小说写到了极致。霍尔特接触的第一本卡尔作品是《耳语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尽管这并非卡尔最杰出的密室杀人代表作,但其中精彩绝伦的心理诡计以及恐怖悬疑气氛的渲染,让霍尔特就此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推理小说也可以这么写!

从那之后,霍尔特就四处搜罗,读完了所有法文版的卡尔作品,并于1985年开始动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红胡子的诅咒》(La Malédiction de Barberousse),没想到竟获得了次年的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的作家协会奖。霍尔特本打算使用卡尔笔下著名的菲尔博士作为书里的侦探,不过因为无法取得使用权而作罢。本书最初由霍尔特自费印刷约50本,直到1995年,在海外友人的鼓励之下,霍尔特才决定交由面具出版社(Lemasque)正式出版发行。霍尔特的第二本书《第四扇门》摘取了1987年的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Prix du Roman Policier, Festival de Cognac),这令他在推理文坛更上层楼。1988年,他更是勇夺欧洲惊险小说大奖(Grand Prix du Roman Adventures),获奖作品是《血色迷雾》(Le Brouillard Rouge,1988),本书根据著名的伦敦“魔鬼杰克”案写成,故事讲述了一名伪装成记者的年轻人回乡调查一桩不可思议的案件,进而牵扯出一连串离奇恐怖的不可能犯罪,包括众人监视下的密室杀人以及数个不可能消失的谜团。

截至目前,霍尔特共计创作长篇33部,短篇集1部,绝大部分皆包含不可思议的犯罪谜团。除了法国本土,霍尔特的作品还被译介到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日本、韩国、中国等地,权威推理杂志EQMM(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鄄Zine)每年也会刊载霍尔特的短篇故事。

霍尔特的最新作品《米诺陶之夜》(La Nuit du Minotau・鄄re,2008),尽管是长篇奇幻小说,但仍包含一个密室问题。另有《沙罗曼蛇谋杀案》(Les Meurtres de la Salamandre)预计2010年出版,此为推斯特博士系列的第18部作品。

保罗霍尔特_保罗・霍尔特 -系列作品简介

霍尔特笔下有两大名侦探,分别是推斯特博士和欧文・伯恩斯。

推斯特博士系列

推斯特博士全名阿兰・推斯特(Alan Twist),1882年5月23日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就读于牛津莫德林(Magdalen College)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推斯特博士身材颀长清瘦,却食量惊人。他有一对清澈的蓝色眼珠,蓄着优雅的红色短髭。和菲尔博士一样,他的金边眼镜上系着细长的黑色丝带。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沉着冷静,具大智慧的犯罪学专家形象。推斯特博士接手的第一个案件既非《红胡子的诅咒》也非《第四扇门》,而是《塞壬之歌》(Le Cri de la sirène,1998),时年40岁的博士在办案过程中结识了自己的“华生”:苏格兰场的亚契博得・赫斯特探长(Inspector Archibald Hurst)。这位倒霉的探长总是抓着脑袋说:“为什么老是叫我遇上这种案件!简直不可思议!我是不是被诅咒了啊!”值得一提的是,向来心如止水的推斯特博士在本案中不慎坠入情网。

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作者简述,保罗・霍尔特-系列作品简
欧文・伯恩斯系列

欧文・伯恩斯则更像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他的原型是英国天才作家、诗人、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与王尔德一样,伯恩斯是一个极端的唯美主义者,迷恋充满一切艺术感的事物。王尔德有过一句名言:“一个人要么成为一件艺术品,要么戴一件艺术品。”而伯恩斯则说:“我只对不寻常的、超出常人理解范围的案件感兴趣。换句话说,就是那种最高深莫测的最具有艺术感的犯罪。”着装打扮方面,伯恩斯也是自由大胆,特立独行,喜欢鲜艳的色彩和前沿的款式,从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不过这一切都不妨碍伯恩斯成为苏格兰场的好帮手,每当有疑难案件发生,韦德堪探长(Inspector Wedekind)就会打电话求助我们这位傲气满满的艺术鉴赏家。伯恩斯系列的故事记述者名叫阿西里斯・斯托克(Achilles Stock),他是伯恩斯的一位朋友。欧文・伯恩斯算是霍尔特较晚开始创作的一个系列,案件背景设定为20世纪初的伦敦,截至目前共计出版5本。

01《混乱之王》(Le Roi du Désordre,1994):欧文・伯恩斯登场之作,挑战“雪地密室”的杰出作品。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伦敦乡下,每个圣诞节,曼斯菲尔德家族的成员就会有一人被“混乱之王”杀死。而死者周围的洁白雪地上,完全没有留下任何脚印……(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02《犯罪七大奇迹》(Les 7 Merveilles du Crime,1997):疯狂的罪犯模仿古代世界七大建筑奇迹,逐一上演了惊世骇俗的罪行:暴风雨中无人接近的灯塔上,出现了被烧死的尸体;暖棚里的上校由于脱水而亡,但他触手可及之处却有一瓶清水;爵士被射杀,但箭矢唯一的可能是从天空射下的……这本书完全展现了霍尔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浓郁的浪漫主义文风。(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2008年12月出版)

03《赫拉克勒斯十二宗疑案》(Les 12 Crimes d’Hercule,2001) :1017年的伦敦,出现了一个狮子皮肤的连续杀人魔,他按照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行为方式进行犯罪。时隔百年后,伦敦出现一个名为赫拉克勒斯的男子,在肯特庄园悼念失踪的妻子。他与杀人魔有没有联系?死去的女孩又为何改名换姓出现在家中?家族长老封禁的“中国房间”里藏着什么秘密?本书谜团数量超过任何一本霍尔特的其他作品。(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2009年出版)

04《幻影小巷》(La Ruelle Fant・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460103/107464.html

更多阅读

《斯卡布罗集市》毕业生主题曲 斯卡保罗集市

《斯卡布罗集市》(毕业生主题曲)《ScarboroughFair》也叫《斯卡布罗集市》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歌曲、1968年奥斯卡获奖片《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其成名作)中的主题曲,由PaulSimon(保罗·西蒙)和ArtGarfunkel(加芬克

保罗·麦卡特尼 保罗·麦卡特尼女儿

1 基本信息身高:178公分保罗·麦卡特尼体重:156磅家庭:父亲James,母亲Mary,弟弟Mike妻子Linda,女儿Stella,儿子James眼睛颜色:褐色头发颜色:棕黑色擅长的乐器:贝斯、吉他、键盘、鼓学历:利物浦专校加入The Beatles年龄:15岁出

保罗·斯科尔斯专栏: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但我还得实话实说

保罗·斯科尔斯专栏:可能会有人不高兴,但我还得实话实说到下月,距斯科尔斯曼联一队首秀已过去了20年:伯特瓦尔的联赛杯比赛中,斯科尔斯穿着总是显得宽大的曼联比赛服,为球队攻入两球。关于他,有两件事要说:首先,他是那代球员或几代球员中最

斯卡保罗集市 斯卡保罗集市原唱

SarahBrightman歌曲简介《Scarborough Fair》也叫《斯卡布罗集市》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歌曲、1968年奥斯卡获奖斯卡保罗集市片《毕业生》(达斯汀·霍夫曼主演,其成名作)中的主题曲,由Paul Simon(保罗·西蒙)和Art Garfunke

声明:《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 保罗・霍尔特-作者简述,保罗・霍尔特-系列作品简》为网友温柔了十方春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