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权 吴公仪 吴公仪-经历,吴公仪-著作

软件著作权 吴公仪 吴公仪-经历,吴公仪-著作

吴公仪,名润泽,字子镇,吴家太极拳宗师吴监泉长子,乃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

吴公仪_吴公仪 -经历


吴公仪

1919年,吴公仪年方20,就已出任山东省长屈映光的“武术总教练”;1924年,则任职於张宗昌阵营的“搏击队总教官”;其後也在全国知名的上海“精武体育会”教习,亦曾受黄埔军校校长蒋中正聘请,出任军校学生部及高级班太极拳教官,又当中山大学体育系讲师,许多名流都跟其习太极拳。

1937年,吴公仪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香港沦陷前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应港澳人士之聘请,重返香港复社。

1954年,由于他在香港教授太极拳认真,学员聚多、享有盛名,引人瞩目。香港拳击冠军并精通白鹤拳的陈克夫先生,登报声明,请求和公仪比武,并云如公仪不允比赛,则请回上海。经过港澳名流调解,1954年1月在澳门花园游泳池比武,借以募款救济香港火灾的难民。“吴陈比武”轰动港澳,观众万余人。陈克夫攻势猛烈,吴公仪借力回击,甫交手即击中陈克夫鼻子。陈因流血过多,休息超时。他们二次再比,双方多用脚踢,因踢超过规定过膝的公约,公证人宣布停止比赛。自此,吴公仪及吴氏太极拳名噪一时,海外团体纷纷致函邀请。吴公仪命其长子吴大揆在香港弥敦道开设九龙鉴泉太极拳分社。次子吴大齐、侄吴大新亦分赴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後又因社务发展,再购买九龙佐敦道保文大厦顶楼为总社新址,原於香港骆克道的总社改称香港分社,由女儿吴雁霞及女婿郭少炯主持。从此,吴氏太极拳风行於东南亚并发扬於海外。

这次吴陈比武,亦引发了金庸和梁羽生後来写出了一系列名动江湖的武侠小说。

吴公仪_吴公仪 -著作

初学太极拳须知

-吴公仪-

太极拳之动作,与吾人日常习惯,或所运用者,多有不同或相反之地方,吾人须要留心矫正,先从外表之姿态言,应要依照下列四项:

一、虚领顶颈,顶颈是指头容正直,仿佛有颈贯顶之意,头为一身之主宰,头容正直,精神方能振作,不过正直之中,宜含虚灵(即不用力之意,方为合法,十三势歌云:满身轻利顶头悬。),若意外遇到跌仆时。而头部不致触地受伤,即此“顶头悬”之功。

二、涵胸拔背,涵胸是胸部向内微凹,使横膈下降,以为气沉丹田之助,拔背是背部向外微凸,使脊柱垂直,力发于背,阅者不可误会如此姿势,会影响肺部发育或呼吸,若然,恐是过犹不及之误,此姿势如同僧人合什,复放下双手时之姿势无异,纯任自然,安舒毫不勉强。

三、松腰垂臀,松腰即使腰部轻松之意,太极拳之转动变化,皆系于腰,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部舒展,不但气易下沉,运转灵敏,而且下部得力,不致有上重下轻之弊。垂臀是使臀部下垂,不向外突,凡蹲身时宜注意,方不致为松腰之障碍,若突臀,必至连带发生挺胸、气促、身浮与腰硬之毛病,使得身体变成刚整,最易失去重心。

四、沉肩坠肘,肩不沉,则胸廓以上皆受束缚,气向上逆,肘不垂,则劲不能长,而两肋亦失其保护,尤要者,欲求其松,非沉肩坠肘不为功也。

以上四项,均为著重吾人生理上自然之姿势,力避矜持之态度,使得全身松沉然后方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至于涉及精神方面之准备,则有下列二项:

一、纯以意行,太极拳最忌用力,对于各种动作,须以意贯之,如导引家之运气无异,譬如两手上举,并非手自行向上,而是意使之向上,意不停则手不停,意一断,则手即不动,日久自能养成一种想象力,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此为吾人心理支配生理之妙用。

初学之人,能知此理,能知不妄用力,对于平淡无奇之练法,便易于渐入佳境,而不致有厌倦之意。一套太极拳,练数十年而不辍而不厌者,盖以其非使运动身体,作姿势之表现,而实运用心意,内蕴无穷变化,意味深长,有如弈棋及书法,九而弥精,永无止境。

二、形神合一。太极拳所练在神,故盘架子时,精神必须内敛,使与肢体之运动,合而为一,然后方能感觉敏锐,举动轻灵。《行功心解》云:全身意在精神。苟神不在。意亦无存,虽手足舞动,可谓全无意思。

此外,就气之方面言,最要气沉丹田,但必须呼吸自然,初学者切不可自作聪明,误解用气,关于此点,鉴泉师言之确切,师云:凡人喝茶用饭之际,从不注意到呼吸,亦未闻有人因喝茶用饭而坏者,苟喝茶用饭时,亦要研究何时为呼?何时为吸?如何如何用气?如是而不坏者几希,此为最简而明之解释。

外表姿态,与内在之意、气神方面,既已清楚,吾人可以开始练习矣。练习太极拳,通称“练架子”,亦称“盘架子”,但不如吾人日常所惯称之“打拳”为简便,打拳只须有方丈之地,便够应用。在一般事务纷繁之人,早晚最好练习两次,每次约费一刻钟或半点钟,即可得到却病延年之奇效,饭后或过饱,最好稍事休息,然后开始。如精神疲倦,练一趟拳,可以振作精神;若心神恍惚,意无所属之时,不如不练。练时之环境以静为佳,空气清新固好,惟有时偶然紧闭窗户,练完可能出一身汗,亦未尝无益处。打拳后如觉腿部过强,可略微散步,籍作调剂。饱食足睡,为运动之根本,如机器之有充足燃料。以言炼丹修道,又当别论。

太极拳之规则繁拳所有拳之经、论、十三势歌等等,其中之每一句、每一字,均为规则。顾此失彼,初学者实无须虑许多,其大要为慢与不用力,神凝,以意行之。《基础八要》曰: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最为赅简。如体弱有病者,尤不可心急,须缓进;体魄壮健者,不妨多练,先求形之相似,次求势之正确,末以意运用之。拳为推手与器械之基础,最要留意。

练拳之快慢,亦须加以解释。初学时,动作生疏,当然要慢,况太极拳是以慢为原则,此时一套拳约不超过十五分钟,姿势纯熟后,可以再慢,至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或超过之。意之所至,不可勉强。慢既练有成绩,快亦要练,快是求身手敏捷,意气灵活――此为由慢训练而来――能练到真慢与真快之境界,可谓有相当成绩。何以言之?初学之慢,非真慢,乃断续、凸凹、姿势不正确之慢;初学之快,非真快,因非全体之快,手动而腰未动,腰动而腿未发,使全身皆快,意不能快,亦系徒然。形活意灵,内外相合,岂是一朝一夕之功?

练拳须有“三多”,一曰:多打,勤而行之,进境自速;二曰:多看,导师教人时要多看,可以增加领悟,别人打拳时要看,籍以观摩,并考验一己之观察、判断好坏之能力;三曰:多想,好学深思,经云:默识揣摩,暇时对于此中之经论或学理,多加研究,以为体验。练习既有成绩,尚须教授别人,教学可以相长也。

要之:练太极拳首重信仰心与兴趣,既有信仰心与兴趣,方能在任何环境之下,而继续练习,持之以恒。不然,一暴十寒,亦难收伟大之效果。不过,太极拳所练,劲入于骨,练后功夫不易丢失;倘不辍研求,老而弥精,不比其他只注重肌肉或气力之运动,年纪长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之感。

十三势歌曰: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因为功夫无息,学无止境,故成为一种艺术。深愿学者,力加研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3500103/118941.html

更多阅读

2015软件企业如何申报软件著作权 小微企业 软件著作权

近年来,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多。基于市场发展要求,软件企业也是有呼之欲出之势!如果你开的是软件公司,那么,你知道你可以申请软件著作权,获得相关优惠政策和福利吗,今天,就让小涛告诉你,那些年你错过的企业福利吧!如果你是纯做软件开发的企

谁拥有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著作权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谁拥有博硕士学位论文的著作权?我相信许多人都难以准确地回答这个问题。斋主也未必能够正确回答,但是乐意提供自己的见解。要明确博硕士论文的著作权归属,自然要看博硕士论文的“版权页”(封面)。版权页已经非常清楚地标明了博硕士论文的

软件著作权申请 “莫言”著作权 维权成本高

     2012年,莫言火了,除了媒体对他本人的报道之外,他的作品成了人们争相阅读的对象,占据了各个排行榜的前列,不仅是正版书畅销,盗版书也跟着畅销,拥有合法版权的出版社“躺着中枪了”。于是,著作权该怎么保护也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心的

声明:《软件著作权 吴公仪 吴公仪-经历,吴公仪-著作》为网友盃揂濕皛扆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